•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王冠 第五季

第10集

主演:艾美达·斯丹顿,乔纳森·普雷斯,伊丽莎白·德比茨基,多米尼克·韦斯特,莱丝利·曼维尔,约翰尼·李·米勒,奥莉维亚·威廉姆斯,克劳迪娅·哈里森,娜塔莎·麦克艾霍恩,玛西娅·沃伦,克莱尔·芙伊,安德鲁·哈维尔,阿拉斯塔尔·麦肯泽,詹姆斯·莫瑞,艾玛·莱尔德·克雷格,芙萝拉·蒙戈马利,赫立德·阿卜杜拉,萨利姆·道,蕾切尔·郭,菲利平·勒鲁瓦-博利约,Theo,Fraser,Steele,Sam,Woolf,Rachel,Fletcher-Hudson

类型:美剧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剧照

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1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2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3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4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5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6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13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14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15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16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17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18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19王冠 第五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剧集聚集# 327

查尔斯 双排扣像(但好像衣长过长?),戴安娜 鼻子像,卡米拉 发型像,女王 眼镜像,菲利普亲王 哪儿都不像。

这合着梅杰7.8年首相生涯,光忙女王的船和王子的家务事了,不过做离婚谈判调停人还真圈粉,本季最喜欢他和战俘营中失去右腿,坚守育人宗旨,不以低俗迎合收视率的BBC大佬。话说那就是爱丁堡展览的那条船吗?印象里那船的舱房,就普通尺寸,还真没我坐游船时候住的(残障人士)舱房大。

还是很喜欢情绪稳定情商超高的卡米拉,她简直不需要公关经理。可真是命运造化,要不是少不更事认了次命,自认非处女无法被接纳为王妃,嫁了别人,顶着王室与公众的巨大压力,互相扶持几十载,本可以成为一段爱情佳话的。不知查尔斯离婚有没有这么个人“出谋划策”,总之他的重金求分手,深得我心。

戴安娜说爱他之后,编剧竟然没安排查尔斯说出著名的“你爱得是王子,卡米拉爱得才是我.”,也没强调她离婚还坚持要保留头衔。每次公务都祥林嫂似的叭叭跟陌生人说一通“王子不爱我,女王不鸟我,王室排挤我”,戴安娜不至于这么不得体吧。陪患者家属等在病房外时,一直花痴医生,我看那雇员都很烦她。做慈善是为了去医院泡大夫,编剧这黑得我都看不过了~。婚内出轨7.8个人,她应该说“我们的婚姻里有10个人”才对~。(接受采访前密集接受演员执导,也很迷呢)。有新情人还要跟儿子分享下,“反对君主制”,这人未免太自我,远不是个好母亲,倒是哈里明晃晃的只要好处不要责任,看出了戴安娜的影子。话说这么多人演过戴安娜,高妹的演绎举手投足间最像本尊。

本季的女王不太喜欢,前几集里笑得太多太真诚(我印象中女王的笑更“职业”),她的演绎远没有奥利维亚来得有深度,也可能是剧本的关系,以及我对奥利维亚的偏爱。

大麻雀身上没一点腰杆笔挺的军人影子,除了莫名其妙的布莱尔,他最不像。

最失望得竟然是莱斯利,多年之后再重逢的共舞,她笑得未免太没心没肺没层次,不知是不是导演剪辑的错,那支舞应该在他们谈话之后?以及,她出场那次明明是私人场合,为什么还向女王行屈膝礼搞那么郑重?

 2 ) 天佑小组管理!您不是在管理您是在统治。

王冠小组的管理员绝了,God bless you!您不是在管理您是在统治。查尔斯有你这分功底,也不至于动不动公众前失态了。

一面摆出大房姿态“我们和而不同,好好交流”

一面护着天天对着查尔斯发梦的人,看不见ta到处骂人(甚至估计很高兴有人帮自己骂人,自己端大房姿态,真的不是清宫看多了么?)

查尔斯发梦人日常骂人一例
日常怼人又一例,歪曲编造出他眼中的查卡真爱的事实。我都怀疑是不是这人处在什么小三上位的情景中,觉得自己现在出轨的也是真爱,非要投射到猴王子的身上。
美国大房看不到,说戴粉人身攻击,所有不同意她意见的都是“戴粉”。我骂你是因为去看你那些啊呀娃娃感情课看的巨烦,我遭了什么孽,看你跟着晒女人有修为老公天赐论,驴言驴语没完。

踢人、删评,可真🐮。

您这哪是小组管理哈,您是在统治。所有你那奔腾586的小脑瓜处理不了的信息,说不过就删为上策。

结果没想到吧?所有人看你跟看查尔斯这种猴一样。

删了的是我的回复,Teddy Bear连着删了我在几个帖子下10个回复,给我的理由是我发的重复了,实际上她自己到处复制粘贴。

不是谁bb的多谁就有理。还master?可真是太太太太巧了,我还PhD在读呢。你特爱回“我身边”,我觉得吧猪生长在猪圈里,那说明你身边都是马户,都觉着好老公修福份可真是上天赏我。特么回复那么多,一点实际例子举不出来,一点逻辑都没有,你这个master哪个野鸡大学的。你真的特别适合去diao乎,他们就喜欢你这种修福份的脚7,读了学位可是一点脑子没长出来,纯当嫁妆使用,你说你来什么豆瓣啊?

自己蹿稀一般发了好几个啊呀娃娃废话帖,说不过就删人很爽是吧?能有点破权限高兴坏了是吧?毕竟平常跟家里要伺候“上天补偿的老公”要忙着修福份,哪能使用这些“手段”。是不是在西雅图当边缘人的失意都跟这找回来了?你有种把人全踢了留你和你的拥簇,天天给查尔斯卡米拉唱赞歌。

永远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黛,你怎么知道人家不看书?你是长英国王宫墙里了?然后一直用最宽容的猜想去想象查尔斯剑桥学历游历广,然后还说自己没有站查尔斯。真是可笑哈。

一天拿撒切尔当挡箭牌,撒切尔觉得你晦气得哦。

小组里你只手遮天,你就跳腾吧,你记住了,你在小组里bb的每一句我都帮你跟这记着。让你瞅瞅自己是个什么玩意。

删的嗨么?你这么🐮咋不把我豆瓣账号删了?

 3 ) 《王冠》第五季:查尔斯王子的选择事出有因

文/曼佳

引言:《王冠》的前四季,这部虚虚实实结合的英剧实在太精彩了,能看的绝对不只是因为历史或者八卦。前三季我都写了一些我印象最深刻的内容,但是第四季我什么也没有写,因为第四季的主要内容是查尔斯和戴安娜的故事,从他们相识、结婚、生育、社交活动等,他们在婚姻中的各自感觉及纷争,夫妻关系或者婆媳关系等,都让人觉得窒息,和平常柴米油盐的市井夫妻并没有两样,所以并不想回味这其中的内容。而且这季中的戴安娜的扮演者让人有点出戏,总是歪着头很拧巴的样子。但是第五季不一样,这次的戴安娜的扮演者几乎就是戴安娜本人。

《王冠》第五季大家都认同的最大的缺点是:扮演查尔斯王子的演员太帅了。头发那么浓密不说,长相甚至像某一任邦德,他的样子和现实的查尔斯王子、今天叫查尔斯国王的这个人的实际形象相差太远,让人第一次觉得这是一部电视剧,不是以前看剧时多少有点感觉是真实的王室生活原样复制。

扮演女王的人,曾在我喜欢的另外一部英剧中扮演一个单身热心肠的小镇老妇人,总体来说第五季的女王,少了一些前四季中青年女王的倔强和好胜、中年女王的坚毅和疏离,现在有点也像邻家慈祥奶奶的感觉。当然啦,人年纪来了,心性变了,没有那么争强好胜了,身体也没那么有气势了,面部也慈祥起来了,这也很合理。

这一季中的戴安娜的选角实在太成功了,她的美丽、优雅、悲伤、慈悲和克制都很打动人,几乎是真实的戴安娜王妃的翻版,除了身形十分高挑以外,因此查尔斯王子的扮演者都高,不过无所谓了,这一季威尔士王夫妻在一起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不和谐乃至分裂也是这季的重点。

这季时间线的是从苏倒台俄罗斯成立叶利钦上台,到1997年英国交出香港的管辖权这段时期的一些故事,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与子

第一对母子关系当然是伊丽莎白二世和查尔斯王子之间。女王在位已久,查尔斯正当壮年,不想当国王的王子不称职,所以这对母子之间存在着隐约的对立。而且女王在位置上呆得也够久了,都四十几年了,而查尔斯王子究竟还要等多久?剧中查尔斯王子搞了一些阴谋,比如操纵某些媒体抨击现有的王室之传统守旧跟不上时代需要革新之类,当然王子得与自己的母亲不同,自己才能跳跃出来。然后开始私下里搞一些活动增加自己的影响力,结交一些党派人士,拉拢首相,似乎为自己终将继位做好准备。(此剧之外的题外话:可怜的查尔斯王子,今年终于知道了,他老妈可是要在那个位置上呆够70多年后才会退的)

有人说女王从来不喜欢大儿子查尔斯王子,而喜欢小儿子安德鲁王子,因为查尔斯是要继位的,他一直等着妈妈的这个尊贵的位置,而妈妈怎么样才能退位呢,按照历史只有一种可能。所以大家都不能说,但是当事人想起这个就会难受,尤其是正在位上的女王。儿子此时在自己的眼里早已经不是一个平常家庭上的有血缘关系的亲密情感的儿子,而是一个虎视眈眈地盯着她的私有资产的掠夺者。

当然在王族家庭里,亲情本来就少得可怜,除了女王一直忙于政务没有多少时间陪伴孩子以外,而感情这东西真的是需要时间加耐心才能培养的。常规家庭的母爱长子父疼幺儿是不适用的,因为继承的关系,她其实不可能真正喜欢自己的大儿子,所以这对母亲之间的关系都是公事公办的,他们更多是君臣关系,女王是最高权力的行政长官,见面需要申请,谈话需要尊敬,做事需要批准。所以查尔斯王子每次看到女王对安德鲁王子露出欣赏又疼爱的表情时,那种羡慕甚至酸意是显而易见的。

做王子有多幸福我们普通人感受不到,虽然看起来表面很风光,但是作为一个不被疼爱,多年只做替补的人,空有一腔热情和抱负,这种身份无法最终确定,行动日期无法确定,价值感无法体现,年龄却逐渐老去,常年累月无所事事,这种长久待机的状态足以毁坏一个人的精神。所以现实中的查尔斯王子那股颓劲,现在大家也很容易理解了。

第二对母子关系是戴安娜和自己的长子威廉王子。威廉王子按照继承法将来也要继承王位的,但与母亲戴安娜是毫无利益冲突关系的,所以这一对母子更像平常的母子关系,是有亲情的,戴安娜也将自己从婚姻中得不到的很多情感倾注在儿子们身上。

有了孩子的确可以转移在婚姻中失意的母亲的一些情感,但是绝对不能代替所有的情感,因为毕竟一个孩子是无法承担大人的那些复杂而沉重的内容的。所以当戴安娜和查尔斯分居后,告诉儿子自己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朋友有可能会成为特别朋友(男朋友的意思),威廉王子说你这样的事情不要告诉我,我不知道怎么回应。戴安娜明显地很失落,儿子长大进入伊顿公学寄宿后,有自己的生活圈和朋友圈了,她不再是儿子的唯一情感来源了,儿子从情从理上也将无法承担来自她的烦忧。

剥离王室的这种特殊身份的外衣,其实在很多母子关系中,随着孩子的成长独立并开始离家,真正无法接受分离的是母亲,母亲很难接受那个言听计从的小宝贝变成一个有独立思想,并不再把母亲当做第一重要的那个小伙子,从而会产生深深的失落。如果母亲一直找不到情感依存的地方,会产生一些强烈的负面的情绪。既有害自己的健康,同时也会更一步伤害家庭成员的关系,所以每个人,学会将自己作为独立个体非常重要。

话说回来,王室中这两对不一样的母子关系,养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儿子。第一对母子中,菲利普感受不到女王的母爱,他也当然不会爱母亲,只能尊敬、不得不的表面服从和内心存在很难完全压抑的叛逆。第二对母子,威廉王子被母亲很好照顾,他是很爱自己的母亲的。虽然威廉王子在这一季出场镜头不多,但是少年和母亲的生活细节交谈中、以及别人对待他母亲的态度,能看出他是很爱自己的母亲的。

二、妻子和情人

第四季中主要是查尔斯和戴安娜以及卡米拉之间的三角关系。到了第五季,查尔斯和戴安娜的婚姻已经走到了遮掩不下去的程度。因为查尔斯和卡米拉之间的一次电话被无线电爱好者无意截获并公布,这2个人的私情被推倒了风口浪尖,这让戴安娜更是感到窒息。戴安娜和查尔斯先是分居,然后情绪十分低落的戴安娜倍感压力下选择了在BBC公开自己在这段婚姻中的感受,就好像释放自己的那种抑郁气息,引爆了王室。大众看做是戴安娜对查尔斯王子的报复,王室震怒,两人离婚是必然结局。

鉴于查尔斯和戴安娜以及卡米拉之间的故事从现实中我们都知道很多,这里就谈谈为什么查尔斯王子一定要选择看来远不及戴安娜年轻美貌、似乎不过是一普通老妇人的卡米拉。

在第四季中,卡米拉性格活泼,受过很好的高等教育、喜爱运动,爱好文学哲学,她几乎是查尔斯王子的精神知己和支柱,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说,轻松又愉快。只是因为王室觉得已经有过情感(性)经历的卡米拉不适合成为王妃,他们选择了纯洁的高中毕业的戴安娜。所以查尔斯的确是先爱上了卡米拉,即使卡米拉结婚了,他然后多年还是沉迷于对卡米拉的爱恋中,最后年龄增长,出于王室的传宗接代的压力(就像我们所太熟悉的家庭压力),不得不选择了他并不喜欢的戴安娜。所以从开始,他们的婚姻就建立在感情很薄弱的沙滩上。

在第四季中也展现,查尔斯和戴安娜年龄相差很多,兴趣爱好也完全不同,精神上是无法沟通的,更糟糕的一点是,因为戴安娜的风采,每次出访,戴安娜引起的狂热让本应该成为主角的查尔斯王子沦为可怜的配角。一个本来应该是风头无二的王子,却不断被他身边的女人们夺去关注,所以那种不满和嫉妒是人之常情。现在我们看来,本来戴安娜是拿到宫斗女主角的入场券,但是她没有那样的心智,她只是按照她年轻的冲劲横冲直撞,最后只能黯然退场。

在第五季中,查尔斯和卡米拉的电话泄密,其中的肉麻而又露骨的调情被公之于众,卡米拉一时成为人民公敌,众矢之的。其实戴安娜和卡米拉都是很勇敢的女性,只是在不同时期的勇敢而已。

戴安娜的勇敢是作为一个王室中完全被疏离的角色,把人性的一些美好带入严肃沉闷的王室,她亲民而温暖,在觉得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勇敢对公众平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任由舆论暗示她精神失控而把责任都推给她这一方。

卡米拉的勇敢是在自己的隐私被暴露之后,几乎舆论一边倒谩骂她,被几乎社死的时间内,并没有躲藏甚至抑郁,还能继续在背后支持这查尔斯,这依然还是得有强大的心智的。

题外话,这次电话泄露后,查尔斯和卡米拉是世界性的社死,但是最后又如何呢?只要时间足够长,吃瓜公众还是会选择性的遗忘,一笑了之。这2个人,看起来有道德污点的2个人,依然成为了英国的国王和王后。所以有些事的严重性没有那么大,别人没有以为的那么在乎你是谁,熬一熬,很多困境都可以过去的。

总之他们婚姻的失败看起来是查尔斯王子的不忠而造成的,但是这种失败也绝不是这个单一的原因。爱情这个东西,就是很复杂,查尔斯无法爱上戴安娜,所以在卡米拉面前的那种放松、幽默、温情无法在戴安娜面前表现出来,就如同说相声的两个人,一个是逗哏,一个是捧哏才能说起来,假如捧哏完全无法get 逗哏,那么就进行不下去。

所以一个人不爱你,对你冷若冰霜,固执死板,抠门苛刻,TA未必就是对谁都那个样子,遇到另外一个人,TA可以温柔体贴、幽默风趣、包容大方。每个人都有多面性,在不同对象的时候,这个多面性就分别很明显。至于哪些特质会让人爱上呢?每个人要的真的很不同,可能一般人都爱大美女,但是性情柔弱又孤僻的查尔斯王子就是爱那个长相普通的,在很多地方都能启发他思维、能给他帮助,让他安心的的卡米拉。卡米拉比查尔斯大1岁,在卡米拉那里,查尔斯更像一个被指引被包容的小孩,和卡米拉在一起他更舒服自在。而面对更像小孩一样的情感不成熟,情绪也很不稳定(产后抑郁)的戴安娜(比查尔斯小12岁),查尔斯他从小自己就很缺爱(他小时被父亲折腾得很惨,母亲也忙于公事没空搭理他),他的确给不出来,何况他也没心想给她这种慰藉。

当然,一个人也可能在前期对你有兴趣的时候,是温柔体贴、幽默风趣,包容大方,但是不爱你之后,变得对你冷若冰霜,固执死板,抠门苛刻。总之,人是复杂的,人又是善变的,抓住某一个瞬间,或者短时表现当做永远的参照,是会失望的,也是不可能的。

我好奇查了一下星座,查尔斯是天蝎座,他对戴安娜是渣男的表现,但是对于卡米拉却是十分专一而钟情一生。事到如今,我们不得不说,查尔斯和卡米拉看起来很像真爱,不然为什么经历几十年的反对、舆论闹得那么难看还是一定还是要结婚在一起呢?只是因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吗?恐怕不是如此。从结婚以后菲利普亲王的如沐春风的表情也能看出来一些。所以时间有些时候还是能证明一些东西的。但是这些内容第五季中还没有出现,应该是作为重点内容在第六季表现吧(如果还有第六季的话)

三、爱和自由

这集总共才只有10集,但是超过一集是主要讲80岁的菲利普亲王和年龄只有他一半的彭妮的故事。彭妮是菲利普教子的妻子,在她5岁的女儿因病去世后,菲利普亲王去安慰她,想办法让她从黑暗谷底走出。菲利普亲王时间多的是,彭妮的丈夫,人到中年,全力正在追求事业成功,其实也没时间陪伴在低谷时期的妻子的。

彭妮对菲利普这个老人家的付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毕竟人家亲王地位尊贵且学识渊博,年轻时候也是一个很会玩的主儿,所以他会给她家的旧马车整得焕然一新作为礼物送给她,他会手把手教彭妮驾驶马车奔驰和欢笑都留在田野,彭妮也在生活兴趣转向的时候忘记了一些伤痛。她对于菲利普的情感肯定是有的,但是是哪一种不好说,是仰慕,是感恩,或者也可能是爱?

但是菲利普亲王对于彭妮的感觉是一定有爱的,老到80岁的老人家,看这个金发大眼,爱学习能和他精神共鸣的还年轻女子的时候,两眼是有光的。或者她就是他在不断衰老路上的那股难得的动力。因为爱情与年龄和身份无关,即使老去,或许就更需要爱来点燃生命那股真爱熄灭的火焰。年轻时候的爱一定与身体有关,年老时候的爱,更多是与灵魂有关吧。

伊丽莎白女王终于也感觉到了菲利普亲王的变化,亲王年轻的时候就不是一个省心的主,所以用女王的智慧依然可以控制局势的。她对亲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确表示知道这件事情,避免风波需要理智交往。然后单独约见彭妮,用女王的威严暗示她知道整个感情的走向,并邀请她在重要场合和自己一同出镜,打破舆论对于他们的传言。女王当然再一次力挽狂澜。

这里女王有3个镜头很耐人寻味。

第一个是女王得知亲王和彭妮的这些事情后,照镜子,镜子里出现一个70多岁的老妇人,她抚摸自己的颈纹,她内心应该感叹着青春和美貌早已经离自己远去。

第二个镜头她在马棚里约见彭妮,但是一直假装没看见她,怠慢她,不断和边上其他人说话,过了一会儿才漫不经心似乎看到了彭妮,给她一种心理上的打击。

第三个镜头是女王虽然和彭妮讲的是俄罗斯末代沙皇一家被灭的历史,当然是在历史中映射现实,智慧到能当几十年女王的人,怎么可能像一般的平民女人开始撕呢?她只是对彭妮的观点进行批驳,让对方明白自己贵为女王的杀伐果断的态度,而不是一般女人那种狭窄的思维。她那个转身离去依然昂首挺胸的背影,像一个斗士,更是一个女王。

后面梅杰首相和女王的一段话让人深刻。意思是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妻子安娜说,保持婚姻长久的秘诀是即使性情完全不同,兴趣完全不同,但是你要允许对方有自己的灵魂,不要去干涉这样的灵魂。如今延伸来说,如果这样的灵魂为了不干涸枯竭,去寻求另外一份的灵魂契合获得滋润,从而让自己的生命得以延续下去,固然是道德不允许的,但是这是不是这是人性的永恒的弱点呢?

在生活中,人们都是需要光的,如果把生活比作装了水的桶,如果是铁桶一块,没有光进来,看似牢固的但是也会变质发臭。但是缝隙太大,桶里也将无法存续水。这光的来源很复杂,不一定是来自某个人,也有可能来自某些群体的关怀,或者是某些思想甚至宗教。

婚姻是一道很复杂的题,已知量和变量都很多,但是结果只要一个:幸福。很多人的解法都无法得到这样的唯一答案。比如在查尔斯和戴安娜离婚官司期间,穿插了很多对平常夫妻的婚姻案件,每一对夫妻的诉求都完全不同,思维也是南辕北撤,一方控诉另外一方,一方觉得自己如此这般不被理解,婚姻最终只能破裂。查尔斯和戴安娜他们最后也像平常夫妻离婚时为离婚条件和赡养费一轮一轮拉锯,最后也沾上了世人一样的烟火气了。

从几季的电视剧看来,伊丽莎白女王是从小获得父母很好的爱的,所以她的婚姻也是幸福绵长。女王的三个儿女的婚姻都破裂了,也许是王室当年对于配偶选择的规定严苛导致选择有限,更可能是随着着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于婚姻存续的充分条件不断发生调整,从而没必要像前辈一样固守已经让他们窒息的那段婚姻本身。

或者我们可以隐约地说,生活在王室里的孩子,如果缺少关爱,其实他们对于成人后如何获得并把握成熟的爱,并不比普通百姓更为擅长。所以我们看这部王室电视剧,看的并非只是王室如何风光,我们看的终究只是人的七情六欲。

那句经典的话不得不拎出来,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从周围人的故事,我自己还是很相信这句话的,家庭对于一个孩子及他长大后的成年,在性情上的培养,在爱上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启蒙,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我相信戴安娜对于她2个儿子的照顾和爱,与王室的那种交付给保姆的爱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她的孩子们将来应该和他们的父亲不同。(如果有这些内容的话,这会不会是第七季的内容?)

四、其他

世界风云变幻,一百年前有末代沙皇被苏政府砍头,然后叶利钦上台后又为他们找到了尊严。最后一集还提到了1997年香港回归,这个被英国统治了150年的地区交还给中国,剧情中竟然没有任何让我们国内观众看了觉得不适的言辞,说明这部剧的编剧还是相对理智客观的。

另外有大量的篇幅讲法国的那个很豪的穆罕默德法耶兹家族发家的故事,为后来戴妃离婚后的再一次情感做准备。只是这个加入的2集在这个剧集中有注水的感觉,毕竟观众也未必那么想看这个家族的故事。这使得这第五季看起来使得《王冠》很像豪门恩怨的电视剧了,不再像以前的有看纪录片感觉的王室风云录了。

但是这部剧依然还是非常好看,会让人一口气看完。

 4 ) 《王冠》S05:退役

进入到第五季,愈发感觉看《女王》就是在看彼得.摩根的本子。那些意蕴无穷的空镜,那些欲言又止的场景,那些通过镜头、剪辑、布景构成的重重隐喻和意向,其实都是强大的剧本的表现形式。而不知是这个时代最具剧本掌控力的摩根实在是写的太累了写不动了想放飞一下自我随意划拉划拉权当娱乐一下,还是真实历史到了这个时间点时本就是一地鸡毛、狗血一场,总之,早已被摩根令人发指的剧本调教的口味越来越挑剔的观众猛一进入第5季,真是各种不适,以致失望地觉得摩根居然也“狗血”,以致这一季是唯一一季豆瓣评分跌出9.0的《女王》。但细细看来,第5季的《女王》仍然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

编导演方面,彼得.摩根的本子这一季虽然在厚度和力度上与前几季有差距,但剧本在故事切入点、叙事角度和结构、方式等方面仍然保有非常高的高度。以英苏历史关系、沙俄皇室与英王室的姻亲故事暗写女王与菲利普亲王婚姻里的苦与痛、幸与不幸,用“身体里的DNA”呼应整篇一直在书写的王冠之下每个人的个性、共性以及为了王冠做出的或甘心或不甘心的选择;用女王、BBC、旧电视隐喻和互文,借由戴安娜访谈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书写时代的发展和历史的变迁下新与旧、破与立、爱与恨......这样互为映照、草蛇灰线的叙事结构和方式还有很多实例,而这样的结构和方式使得《女王》早已跳出了荧屏的框架,具有了大银幕的气质和底蕴。

演员方面,觉得还好。艾美达版的女王其实是有很多细腻的表现的,但可能没有了克莱尔.福伊青葱女王的巨大展现空间,也没有科尔曼老年女王自带贵气和霸气的从容,总觉得没有太多深刻的记忆点几近沦为配角。高妹的戴安娜真的是美得不可方物,但在表演的灵动性上比上一季的艾玛.柯林还是差了好多,以致这一季的戴妃就真真成了个不被人爱的痴女怨妇。维斯特的查尔斯比渣查真是不知道帅出了多少倍,演员也很尽职尽责,将王储急迫地想要让公众看到自己的想法近乎写在了每一个动作中,但仍感觉与奥康纳的查尔斯没法儿比,私心的认为,奥康纳在荧屏上创造了一个经典角色,而这个角色只是碰巧叫查尔斯。其他的角色则可圈可点,大麻雀版的菲利普褪去了年少的轻狂,有了更厚重的一面,而三个版本的玛格丽特都非常出彩。其实,《女王》的编导演是以编为主导的,导和演都是编的具化。所以剧本厚度和力度有所欠缺的这一季,自然在导、演的复杂性和立体性上有所降低,这其实才是这季演员被诟病的真正原因。

服化道方面,仍然是标尺型的。配乐、摄影,依旧凝重、大气、妥帖,多一分则太艳丽,少一分则太寡淡。教科书般的运镜俯拾皆是,时代剧看出了史诗的感觉。剪辑,打破时间的剪辑,呼应剧本,从结构上就有一种堪比电影的效果。比如,第5集中查尔斯与卡米拉的那通暧昧电话与三年里不同时间段、不同人物反应的交叉剪辑;再比如,玛格丽特与彼得多年后的来信与当年各种事件的交叉剪辑。这些线性的、非线性的剪辑成就了几个非常优异的单集。

进入20世纪90年代,工党执政、王室婚变、香港归还,曾经的那个大英帝国日薄西山。这真实历史的沉重状态与差强人意的这一季也形成了某种奇妙的互文。有荣光就意味着必然有晦暗,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一定会割舍些难以割舍的东西,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变迁的阵痛。作为历史中人,能够在荧屏上看着彼得.摩根为我们书写这个几乎与历史同频的如此近又如此远的时代挽歌,我们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5 ) Let Human be human, Let God be God

Show of the Year!!!本年度最佳影视剧! 最爱Ep4, 6, 8, 9这四集, 先说说总体的感觉,演员真的选角太丝滑了,最爱玛格丽特公主和查尔斯还有菲利普的演员,这三个真的很有代入感和感染力。查尔斯的演员不管青年版还是中年版都比原版要帅好多,纯纯是给原版贴金了。戴妃的演员高妹,实话说第一第二集还有点嫌弃她的演技,觉得眼神太锐利,就很sharp and smart的感觉,也挺自信的,感觉像是高妹本人,不太像戴妃那种羞涩内向的感觉,但到中间部分她的角色需要更多愤怒和演绎出背叛感时,演员的那种力量感就出来了,就比较好能契合到戴妃当时的那个状态,才能很好贴合角色。女王本人选角也很不错,一点都看不到HP里邪恶古板教导主任的感觉,虽然长相不是很契合,但演技完全OK,最惊喜的是米勒(基本演绎法福尔摩斯)演的梅杰首相,真的就像女王点评的优雅,可靠,稳重,风度翩翩,算是王冠五季首相里包括丘吉尔在内最博好感的一位,其本人在英国历任首相里其实评价也属于中等,米勒版的演绎属实加分了不少。

说说为啥最喜欢4689这四集,可能是因为只有这四集我是感动到流泪了的,先说第四集,首先道出一个关于婚姻的真理: "Being Happily Married is a preference rather than a requirement 能快乐地维系婚姻是一种偏好,而不是一个婚姻的必需品"。 然后是姐妹对峙, 这段玛格丽特公主的演员真的演技太强了,没几句我就开始飙泪,我觉得女王再冷酷冰冷的心也有被妹妹触动,也感觉到罪疚感,然后是女王妈妈最经典的那句“道歉不应该在你的字典里出现,我们是【君权神授】”,而女王坚持自己就是要用个人色彩浓重的拉丁语不顺利来描述这一年,菲利普也坚定站在女王一边,共同抵抗女王妈妈。这一集是最能展现英国国教和君主制最大的问题,就是以女王妈妈为首的君主们真心觉得自己的权力是上帝给的,自己在地上就是上帝在地上的象征,我也是第一次如此深刻理解他们认为的君权神授的真正意思,所以如果把自己带入上帝在地上的代言人,自然而然“道歉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你的词汇表里”,因为这群子民能够接近女王接受君主的教导就已经是天大的privilege了,既然我是神在地上的代表,我怎么可能做错。而女王和老公菲利普在这一集里至少给我看到那么一丁点的humility谦卑之心,承认自己只是血肉之躯,不是什么上帝在地上的化身,会犯错,需要求得家人的原谅。In a nutshell, Let God be God, Let Human be Human. Never force a human to be God. 结尾姐妹俩电话里互道自己对对方的爱,一边又嫌弃这种亲密的show vulnerability的话是中产阶级专属的,咱贵族统治阶级可不流行说这种话哈,这一集就结束了,是全剧最喜欢的一集。

第六集,沙皇那段往事,比较喜欢的是中间那个反转,当菲利普的红颜知己自以为自己搞懂了为啥当年他们没有救沙皇一家时,女王才道出她认为的理由(虽然可能两边理由都有),但作为女王,才是更懂的自己奶奶心里在想些什么担忧些什么的,这个反转真的好评。还有女王为了自己婚姻做的牺牲,她真的是在执行自己Ep4里对儿子说的那句话,是不是开心地维系着婚姻不是刚需,能做到这样对待自己老公的红颜知己,真的不是普通人。

第八集,最爱的是开头bbc旧董事长说的那段话: "our mission is to first 【inform】 , 【lecture 】the public, entertainment comes second. BBC的首要目的是让大众得到资讯信息,教育大众,然后才是娱乐目的。想起十年前自己在新闻系里读的新闻伦理,感叹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这个使命早就主次颠倒 ,西方早已沦为娱乐至上,可能还有少数一些老牌新闻老字号还保有integrity, 大多数已经都娱乐至死,而在某地新闻则完全沦陷为pro*pa*ganda的工具。

第九集,签字结束后,查尔斯回来和戴安娜那段戏简直了,最近大火的有关前任的综艺《换乘恋爱》里最伤感的前任CP都比不上这一集里短短10分钟这段前任夫妻对峙的戏BE感强,最伤到戴也伤到作为观众的我的是,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相信戴妃也是)查尔斯真的有后悔,有在认真表达“我爱过你,其实现在那份爱也没有完全熄灭”,那个短暂的性张力真的让我有那么一瞬间觉得这对CP也许可以起死回生,但真正击溃我泪腺的是戴的那句"I was never stood a chance原来我从未有过机会",有过那个成为你心里唯一,成为你挚爱的机会。然后戴说there you are, finally you said it, 你终于承认了,承认当时是心有所属的情况下把我娶进家门,这段高妹的爆发力特别好,查尔斯的演员和高妹这段戏太绝了,情绪感染力太到位了,最后查尔斯夺门而出的时间,戴妃的立刻崩溃仿佛被千斤的石头瞬间压垮的那种感觉演绎得太到位了,两位演员的演技真的必须大喊Bravo!

还有一个小片段忘了哪一集,可能也是第四集里,菲利普对女王说,but God maybe take a night off, 女王对菲利普说HE is watching, GOD is watching, 让我由衷产生一丝钦佩,我觉得她是真心想要当好英国国教领袖这个职位的,就冲着这点对上帝的敬畏之心和谦卑之心,我能理解为什么她会为自己家里那么多人离婚还有婚姻失败有多伤心和觉得自己作为英国国教之首做了个坏榜样。再联系整整十集里她的冷漠和铁石心肠(因为要维系君主制对家人的伤害尤其对戴妃对自己亲妹妹的),真的把这个复杂的【人】而不是仅仅一个符号标志塑造得很好。

本季是最终季,整整五季真的每一季都维持了很高的水准,总体来说作为一部英剧,质量比唐顿实在好太多,剧情始终没有崩,选角演技服道化台词音乐画面摄影等等都在水准,当然如果我自己更懂英国历史一定能看得更透彻,还是很开心神剧没有烂尾,高开高走,值得五星好评!

 6 ) 英女王讣告:责任的重量

女王过世后,《经济学人》出了特刊,本文译自讣告专栏。

原文是千字文,译成汉语也不过两千多字。篇幅所限,对女王的呈现远不如《王冠》细致和深入。不过《经济学人》认为《王冠》美化了女王,所以这篇讣告下笔时崇敬之情仍在,但力求不虚美、不煽情。

原文附在译文后,翻译上请多批评。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于9月8日去世,享年96岁。

1953年6月2日,英王加冕仪式首次由电视进行直播。对数百万观众来说,临近尾声的授权环节最动人:大主教将镶有2868颗钻石、重量超过1公斤的大英帝国王冠置于伊丽莎白·温莎那秀逸乌润而纤弱的头上,在众人注视下宣布她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不过据知情人透露,女王在此前的受膏环节内心最为激荡,这是唯一没有向公众直播的环节。屏幕之下,伊丽莎白褪去首饰,像中世纪的君主一样接受圣油涂抹:这表明她之所以能成为女王,不仅因为拥有高贵的汉诺威血统,更因为接受了上帝的旨意。仪式提醒受膏者:王位意味着神圣且永久的责任。这一点女王终生不忘。

拎着大手提包,对鲜亮如春的外套情有独钟。女王那娇小、微胖的身影孜孜不倦,走遍了英国内外。很多人调侃她的寒暄之语(“你是远道来的吗?”)、万年不变的手套和帽子,还有那庄重严谨的措辞——都是另一个时代的产物了。调侃过后,人们本能地想要保护她。不过她平视的目光和言谈间闪烁的机警明显透露着:大可不必,谢谢。每当外国领导人不留心碰触了女王,英国媒体总是万目睚眦,米歇尔·奥巴马甚至把手放在了女王背上。不过女王总将这些事从容略过。她接受花束、观看部落舞蹈、为各种建筑剪彩、参加船舰下水仪式、向群众挥手致意——小小的社交活动累计了成千上万次,君主制也因此深植于英国和英联邦人民心中。这在20世纪已经少有,21世纪则更为罕见。

王冠之下,女王很少显露真性情。1936年,父亲突然成为国王;1952年2月一个阴晦的早晨,父亲去世、自己成为女王。此前那个伊丽莎白想必要轻松自在得多。不过转念一想,也不见得。因为自孩童时代起她就已经是恪尽职守的样子:一个守责的长女,时不时照料花园,时不时看管贪玩的妹妹。二战时,年轻的伊丽莎白在“辅助领土服务”军团服役、驾驶军用卡车,军装和她很相宜。1947年,她与希腊王子菲利普成婚,婚纱还是用自己积攒和政府捐赠的优惠券买的,这段婚姻后来幸福而长久。成为女王后没几年,她应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之邀,寄去一份手写的酪乳烤饼食谱。可以想象她真的会下厨做这些东西。

在马背上最快乐

由于菲利普亲王时常在公开场合口无遮拦,人们猜测,女王私底下可能也喜欢开些刻薄的玩笑、说些拿不上台面的政治观点。当然这些话她不会公开表达。面对15任英国首相,女王的宠物狗暴躁易怒,女王本人则泰然以对。有人说她很喜欢冷峻幽默的工党领袖哈罗德·威尔逊;还有人说她也喜欢撒切尔夫人,虽然有些影视作品喜欢刻画两人不和。真相如何,只有她的亲友知道。2014年,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全英国女王最喜欢的地区差点分裂出去。(苏格兰的巴尔莫勒尔城堡是女王最喜欢的避暑之地。)前往苏格兰教堂的路上,女王告诫这些北方的臣民要慎重。这是她所有言论中最接近政治声明的一次。

1992年,查尔斯和戴安娜正式分居;最爱的温莎城堡失火、损失严重,女王的悲伤之情溢于言表:她将1992称作“可怕的一年”。同样可怕的还有2019年,大西洋彼岸的“爱泼斯坦案”令安德鲁王子性丑闻缠身;在时任首相鲍里斯·约翰逊建议下,女王批准议会休会,此举后来被最高法院裁定违宪,女王也因此卷入无休止的脱欧漩涡中。虽然她没说什么,但人们普遍认为女王被这种政界拖王权下水的做法激怒了。此前几十年,女王一直刻意与政治保持必要的距离,每年只在“她的”议会开幕大典上阅读拟议的新立法,而且尽量不带表情。

女王没有实权,她的职责是不断激励民众。新冠疫情爆发后,她引用薇拉·琳恩的歌来鼓励国民,这位歌手在二战时备受欢迎。第二年,女王的“力量和支柱”菲利普亲王去世,但她没花太长时间休整,而是继续履行职责。当年维多利亚女王在丈夫过世后头披黑纱,多年未出现在公众面前。与之不同,伊丽莎白女王还有受疫情所困的国民要操心。

赛马是女王永恒的消遣。每当自己的马赢了,她总是流露出最真挚的喜悦。马是女王的最爱,据说她读的书大部分和马有关。经常有人拍到她裹着头巾、身着巴布尔风衣在乡村城堡外独自骑马,安保人员在远处跟着,天空中飘着雨。

继承人正快速老去,女王却迟迟不退位,看上去是她贪恋权位、舍不得放手。不过时间越久,人们越觉得,这是女王管理王位的韬略。查尔斯想法另类、不切实际,让他来领导“王室企业”可能并不适合;这个位子在别人手中或许更安全。把君主制当成家族企业来运作,评估盈亏且不断培育品牌,这种理念在别的时代都无法想象,然而女王将它变成了现实。

不过,女王不退位的原因不止于此。她持续统治英国,只因曾对上帝承诺永不退位,这一点在最后几年尤为坚决。当年加冕仪式之前,她趁早餐时段佩戴王冠以适应其重量,某种意义上,她再也没把王冠摘下来。1953年那一天,年轻的伊丽莎白被赋予一项神圣的职责:维系英国。此后数十年,这个国家多元、分裂、地位下降、混乱无序达到历史顶点,而将它维系在一起的正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注:

文章中段有个小标题,下边第一句说菲利普亲王outspoken,我把这个词译成“口无遮拦”而非“直言无忌”,因为汉语中“直言”偏向褒义,而这位亲王的言论实在令人难以恭维。

可能有人不知道,1986年菲利普随女王访华时对英国留学生说:“在这儿待久了,你们也会变成眯眯眼。”(If you stay here much longer you’ll all be slitty-eyed.) 1984年访问肯尼亚,有位女士送他雕像,他问对方:“你确实是个女的吧?”(You are a woman, aren’t you?) 最离谱的是2002年,他嘲笑一个在战争中被炸伤眼睛的男孩。当时女王问那孩子视力还剩多少,菲利普在旁边抢答:“从他那条领带的品味来看,视力应该没剩下多少。”(Not a lot, judging by that tie.)

这样的言论还有很多。去年他过世后,CNN发文称:

“对许多英国人来说,菲利普亲王的决定性特征不是他的公共服务或者王室地位,而是他时常脱口而出一些鲁莽失当的言论。把他描绘成和蔼可亲的国民大叔根本不符合事实。”

(For many Britons, the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ofPrince Philipwas not his public service or his royal standing, but his propensity to make unscripted, off-the-cuff and sometimes wildly inappropriate comments. Painting him as a benign, cuddly uncle of the nation is simply untrue.)

 短评

戴安娜演员身高190?除了表现她不稳定和攻击王室,还有什么戏份呢?而且这季是查尔斯上位演说合集吗?最后一集镜头运用。。。。

6分钟前
  • 西西里的朗读者
  • 推荐

这个系列最大的问题就是给查尔斯的选角与本尊相比过于英俊了……查尔斯本人看了都得边哭边说“55555这是我梦想中的长相。”

9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从第二集来看真是相当家长里短。顺便一提,艾美达老师真的一脸精明,眼睛太吊了完全不适合演女王啊,演技再好也没用,会见首相那一段毫无贵气可言,太凶狠了。

11分钟前
  • 劫生
  • 推荐

查尔斯真是从哪个方面看都一无是处的普信男

12分钟前
  • 空蝉
  • 推荐

其实我觉得每一季女王的选角都不如配角,前两季是因为年轻的女王离得太远不熟悉,三四季是因为太喜欢科尔曼,老年女王还是感觉朱迪丹奇合适。

13分钟前
  • Caccar
  • 力荐

这季的叙事格局变小 除了大英帝国的日薄西山和待位已久的太子的急迫 大多数时间都贡献给了情感问题 贯穿着一种无奈的遗憾感 看的时候忍不住会想象一些what if… 比如what if Margaret公主和她的白月光初恋Peter Townsend得以终成眷属 往后的人生会不会更快乐 what if 显然是彼此soulmate的Charles和Camilla一开始就坚定不放手 那个Spencer家的女孩是不是就能另在他处找到她梦寐以求的温暖。无论身处这个世界金字塔的何处 面对爱而不得 得却不爱的悲哀不甘和束手无策有时还是共通的 坐在城堡中可能依然被会寂寞侵蚀 而在有sun和water相伴的小木屋屋檐下也能感到幸福

17分钟前
  • 水包酱
  • 推荐

最喜欢的一场戏是玛格丽特公主横跨40年之后最后一次见初恋

18分钟前
  • Sanogi
  • 力荐

编剧无痕提升查尔斯和卡米拉形象啊。查尔斯建立王子基金和黑人孩子跳舞那一段,和查尔斯最近出席活动种族歧视故意避开黑人握手造成的反差。

20分钟前
  • 纺织厂女工
  • 还行

谁看了不想往新王身上扔鸡蛋呢?

23分钟前
  • what if
  • 力荐

这是查尔斯出资拍的吗

27分钟前
  • 蓝本
  • 还行

制作品质并没有下降,艾美达版女王是优秀的,演员基本都没毛病。分低的原因主要是两点,一是格局略小,几乎完全着眼于家庭、婚姻,看不到王室与国家与民众的关系;二是戴安娜的故事在现代人眼中耳熟能详,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相信的故事版本,不符合便差评。不过这个戴妃倒是蛮符合我对她的印象——一个把王妃身份明星化的、浅薄俗气的“网红”。要命的是,整个一季也没讲完她的破事,下一季还要继续啰嗦,就凭这点,我也要扣掉一星。

30分钟前
  • 老吴
  • 推荐

如果豆瓣评论没有一条是“好烦,看女王就像看乌姆里奇一样,感觉好讨厌”,我吃屎。剥离那个角色,艾美达依旧是一个实力派演员,以及别再提乌姆里奇了!

31分钟前
  • 哥你卤味
  • 力荐

前五季个人排名:1=2>4>3>5。

35分钟前
  • 667th Doctor
  • 推荐

看了第一集 往季观众从各种顶级隐喻和台词中获得到的信息在这季居然是人物自己说出来的 第一次有了“这是部剧”的实感 求求了后面几集一定要打我脸!!

40分钟前
  • zooofie
  • 推荐

“温莎王朝的职责应是让整个国家团结一体,为公众树立理想家庭生活的榜样。可相反,年老一代的王室成员们过着自欺欺人、逃离现实的危险生活;年轻一代的王室成员们软弱无用、为所欲为、迷失自我。威尔士亲王迫不及待想在公众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最了不起的财富之一正是妻子。”

41分钟前
  • 残荷听雨
  • 推荐

不是剧方制作的问题 是实际剧情到了这个时间点就是很无语

44分钟前
  • 甜美毛毛鹅
  • 推荐

英国人真敢拍,要是在日本早就被右翼威胁了。里面还加入了苏联处决尼古拉二世一家的血腥片段,意味深长。

48分钟前
  • 力荐

皮特摩根真是为大嘤操碎了心,想采查询女王去世后他的精神状态,高妹美归美,表演上永远就眨眼缩脖抿嘴那一套,谁看了不审美疲劳,没有戴妃本人和上一季的艾玛科林生动,女王更是没啥发挥空间

51分钟前
  • 突然粉碎
  • 推荐

1:2/10,2:6/10,3:2/10,4:5/10,5:3/10,6:6/10,7:7/10,8:6/10,9:6/10,10:2/10,综合:4.5/10,皮特摩根呀,收了查尔斯一个勋章,新一季疯狂洗白查尔斯,怎么查尔斯就成了自由、真爱、敢于变革的象征了?我只能祝新一任国王还能守住英国的土地。

53分钟前
  • Spy Liu🌈
  • 较差

本季最佳——梅杰,戴安娜就是少一个能引导她的人,既要又要结果香消玉殒

54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