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集 久见天日:尘封千年的秘密 “覆斗”:常见于秦汉,西汉皇家墓葬的标配 真车真马陪葬:诸侯王,皇帝或显赫王族 海昏侯:刘贺—刘代宗—刘保世—刘会邑 马蹄金,麟趾金:汉武帝特制纪念币 第2集 开棺大吉:墓主人身份水落石出 霍光:霍去病之弟 外孙女上官皇后(夫君汉昭帝刘弗陵)无子立刘贺 女儿霍成君(刘询的皇后) 刘贺(汉废帝):刘彻、李夫人之孙 父亲刘髆 27日皇帝:霍光立,霍光废 刘询(汉宣帝):刘彻、卫子夫之曾孙 祖父刘据(戾太子)祖母史良娣 父亲刘进(史皇孙)母亲王翁须 第3集 刘贺的一生:短暂的帝王生活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三集主要介绍了海昏侯刘贺之墓,刘贺的一生可以用“突然”两个字也总结,他是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十几岁突然被做了皇帝,也是汉代时间最短的皇帝,在任仅27天就被废除,做了废帝后成为海昏侯,两年后死亡,纪录片里,发现海昏侯腹内有香瓜子,他的两个儿子腹内也同样有香瓜子,不排除是被汉宣帝派人动手的,汉宣帝其实是卫子夫的后代,比刘贺(李夫人后代)更为尊贵,只是十几年流落在外,但也让他少年早成,在成为皇帝侯,隐忍克制,对霍光(霍去病弟弟)言听计从,甚至违心娶了霍光的女儿为皇后,直到霍光死后才秋后算账,以谋反之罪将霍光家族铲除。汉宣帝比刘贺成熟稳重且聪明很多,刘贺是极其单纯的性格,和霍光根本无法抗衡,也不明白自己的处境,霍光在服侍汉武帝二十几年的光景里,据说没有犯过错,每次进宫走的台阶都是一模一样,可以想见霍光的可怕,但是刘贺不但操之过急且完全不会审时度势,所以仅27天就被废,最后因为连儿子都死了,因此无人继承,反倒使得随葬的宝物成为一大奇迹,从小锦衣玉食,到死也是荣华富贵他人无法相比。也让历史学家考古专家可以和我们可以从墓葬中窥探他所经历的时代。
他应该是历史上最早一个被权臣拥立又被废掉的皇帝,一生短短33年,却经历了王、帝、侯的剧变。27天皇帝、11年监禁、三年海昏侯。宁愿相信他也有梦想,也有长久拥卫天下的雄心。相信汉书的记载都是表象。终归他只有19岁,锦衣玉食的长大,对汉宫深院、龙座权力他是有幻想的。可他终究弄不过元老和深愔世事的权臣。 当他明白时,他已没了自由,剩下的只是豫章河边深深的感慨。忠奸难辨的霍光也能成就昭宣中兴,根红苗正的刘贺却引来后世对他的褒贬不一。“一掷千金”的刘贺?他的墓,他的随葬可能会给世人更好地回答。
考古发掘显明史书遮掩的草蛇灰线,“读史使人明智”,明的是时间滚滚,万物皆归于尘土的大彻大悟。身在局中的刘贺,如棋子般,一时大喜,一时大悲,直至身陨,旁人闻道十足遗憾,结果巧妙运行的地震引水,保存了完整的墓穴,是他身后未可知的幸运。人生的幸与不幸,可能要拉宽眼界,不仅从一生的短短年岁,还可从西汉至今两千多年的变迁来计算。冥冥之中的天意,推他成王称帝,从上滚下,发配豫章,暴毙而亡,又推他尸骨成沫,死因成谜,轶事流传,建立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祭奠他。而我们后人能做的,就是被黑白相间的《海昏侯》纪录片勾了魂,老想去亲眼见见,这位在位仅仅二十七天便下台的皇帝-刘贺和他的身后宫殿。
有时候想想他真像祖母李夫人,偏门的命格,当不了皇后,却把刘彻的心智迷去,专宠并与汉武帝对位厚葬。承不了后的“虚名”,抓住些实的规格。
刘贺生来便是皇亲国戚,十八岁被霍光叫去当皇帝,死后面敷玉,胸前铺陈大块玉器,后背枕着马蹄金、麟趾金和金板,墓中出土的金器总量达到七十八公斤,超过全国迄今为止所有已出土金器的总和。
他虽失去了皇帝的名号,史称“汉废帝”,却得以在政治斗争中保全性命,平安离开长安城,离宫前,被允许带走继位期间获得的金银珠宝。他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最宠幸妃子的儿子,被封于富庶之地昌邑,他从父亲那里承继了王侯之位,享受了数不尽的玉盘珍馐、价值连城的宝物。
刘贺的命盘里,还是有点子运气成分在的,但是还没到能统帅天下人的程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心思缜密的霍光和韬光养晦的刘询,他和他独有的印章一样,更适合做一位“不法古,不囿今”的地方枭雄。
一只吉祥物猫头鹰。
第一集
1、人成功,机遇很重要,如果没有那就安然度过。
考古工作者云云,能有多少人有好运气正好碰上大型古墓考古的机会,如果能够抓住机会,成功自不必说,没有,那就安心钻研耐心等待。任何行业都是这样,顶端人物永远是20%,但是其他中低端阶层也可以继续存活下去。
2、如果觉得当下过得十分艰难,眼光放远一点
人的目光只局限在个体和当下时,会觉得日子无比难受且委屈,不妨将眼光放远些,空间维度来讲,从个体转移到别人、人类全族,甚至整个自然界,时间维度来讲,从当下转移到历史和将来,这两个维度形成类似X-Y轴,你可以获得多个看问题的视角和许多经验。再对比当下,自然知道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可以忽略的。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海昏侯刘贺,为去南昌海昏侯遗址公园游园,做充分的准备,我就在爱奇艺中找到了有关纪录片,看完后也让我颇有收获。 纪录片共分为三集,其中,第一,第二集大部分篇幅为考古有关的真实镜头,最后一集则是介绍刘贺短暂的一生,一集大概是47分钟。 具体的纪录片内容,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观看,这里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几个纪录片的重点!
1. 刘贺被废的原因:刘贺在当上皇帝后有些得意忘形,大量的分封自己身边的谋臣,亲戚。刘贺能当上皇帝的重要原因是得到了霍光大将军的支持,但也是建立在刘贺好控制的基础上才成立的,但刘贺触碰到了霍光的底线,把皇宫侍卫换成了自己的人,最终导致了这场被废。 2,刘鹤离世的时年仅34岁,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英年早逝?:首先,刘贺身体一直都很不好,在画像中画出它脸色发黑,发紫。推出他有可能有脑部或其他部位的血管堵塞,同样,她走路的时候也是不是很方便,一瘸一拐的也能验证此观点,在心上总是郁郁寡欢,心情沉闷,郁结于心,更加加速了离世。从他的墓葬中出土了青铜臼,杵,尚存有残渣药物,剩余也证明刘贺身体一直不太好,大量的使用铜类有关的物品,也是西汉皇帝英年早逝的原因之一。
3.刘鹤体中有香瓜子是否有毒?:再根据考古学家的检测后发现,香瓜子病无毒,在附近也有几处有十几具妙龄女子的身体中,有相同瓜子,但无毒。香瓜子分布在刘贺的胃,小肠中,都有分布,刘贺并不是一吃就死的,可能是突然死亡。
4,是否通过其他工具证明刘贺的身份?:考古学家采用了有关DNA的技术,用仅存的几颗牙齿与骨残渣验证,但是因为材料有限,验证失败
5.刘贺墓中为何有如此多的财物?:有一部分金饼是准备上贡给汉宣帝的,但是因为被软禁,所以只能留在墓中,刘贺的父亲刘髆(音同博)为汉武帝宠妻李夫人所生,从小封为昌邑王,地方富饶,再加上汉武帝奖赏了大量的宝财宝,与之刘贺做皇帝之间也在皇宫拿了大量宝物,也全部归刘贺所有
6.刘贺墓中这么多的金银财宝,为什么没有被偷走?:刘贺墓中在这几千年之间经历了无数次的盗墓贼的光顾,但早年刘贺墓沉入水底,况且刘贺主棺墓并不是放在主侧,而是放在西北侧,有盗墓贼来过,但只是走到了有放衣物的地方,并没有深入,这也是为什么刘贺墓中没有衣物出土的原因,在最近的一次盗墓贼想盗取宝物,也差点深入主棺。
7.刘鹤生前是一个美食家,从出土了青铜锅,蒸馏器等有关的器材中,可以看出,并且刘鹤也是一个喜欢收藏古董的人(从他的墓中有出土:早在周朝初年的有关宝物)
8.刘贺的儿子刘充国,考古学家推测也是政治斗争的一个牺牲品,刘贺的儿子刘充国在其8,9岁的时候便去世了,原因尚不知晓,刘贺很宠爱自己的长子刘充国,刘贺墓中出土了有关儿子的玩物。但不幸的是,海昏侯国只传了三代,传到了海昏侯刘贺的孙子手里
刘贺墓进行抢救性挖掘的主要原因:村民在村中发现有盗墓贼的存在,所以,经过中科院的决定进行抢救性的挖掘,最后,盗墓贼也被绳之以法
总的来说,刘鹤的一生是波澜起伏的,他从一个平民,皇帝,诸侯,再到平民的一生的过程。
这么有钱的人吃瓜都不吐籽吗?
被嫌弃的刘贺的一生。还有,别乱吃瓜!
霍光一千多道罪状告上去,刘贺这27天皇帝平均每天要做40多件坏事,真的是一个非常努力的干坏事的皇帝了
除了马蹄金耀眼,亮点在于后面宫斗,绝对不会犯错,进宫走路都是踩同一步的霍光故意不给刘贺登基时候祭拜祖庙(告庙),然后看刘贺不合适,就利用这个借口直接废掉刘贺,还杀了他身边所有200人,天朝权谋斗争果然厉害——
超长完整版。目前看到的最全的。文案好赞,措辞严谨而优美不失生动活泼。背景音乐好评。
从考古挖掘的发现和史料推论的分析来研究海昏侯刘贺的人生。第一集,人死了钱没花完,这钱在墓里堆成了金山(真的)。第二集,权利游戏之当断不断,废帝是否真废柴的悬疑解密。第三集,死亡之谜,香瓜子是毒药还是肠胃炎的成因。蛮好看的,偏科普,可惜书简部分少了点。。刘贺还真是不死心啊,都流放了还不停写求饶信。。
刘贺作为当了27天皇帝干了一千多件坏事的神奇人物,我对他本身就是好奇的。这个纪录片就是用一种较为中肯的方式来述说了沫沫的一生,毕竟少年当权,难免会急功近利,没有收敛锋芒,而是触了霍光的逆鳞。其实他还挺幸运的,古代触怒权臣被杀的皇帝数不胜数,沫沫能保一条小命真的不错了,而且他的墓,盗洞那么明显,都没有被盗到主棺,这真是应了那句,祸兮福之所倚。(ps:所以沫沫肚子里的香瓜子能不能证明他是被毒死的啊!!!)
又见香瓜子~ 好惨的刘贺,你看看人家刘病已! “史所言昌邑王罪状,皆不足信。”——吕思勉。 封侯海昏,虽然看似给予了政治地位和待遇,实际上是把刘贺踢出中原政治圈,在遥远的老少边穷地区思想改造。他那些在旧封地蠢蠢欲动的反革命班底,从此也被隔离开来。 这座陵墓一定倾尽海昏全国之力,期待海昏侯夫人墓的考古发现。
在昭宣中兴的盛名间,尴尬地存在汉废帝刘贺的27日长安皇帝游。皇帝这项暗杀率很高的高危职业,就算你一掷千金挥霍无度又如何,前有大山权臣霍光,后有深沉宣帝忌惮,突然间鸡犬升天,又突然间狼狈下场,更突然间撒手人寰。墓室之富可敌国,铜钱如山、金饼琳琅、玉石彩漆,大概对事死如事生的古人来说,可聊以慰藉。宝藏男孩儿刘沫沫,三十来岁糊涂一生,真好惨一男的。
好惨一男的 心比天高 命比纸薄
如果人生可以再来一次,我一定要去学考古。
还真是挺好看的。不过有两个疑问:1,墓穴中扑鼻的香气由何而来?是因为盗墓者锯开了棺椁,木材的香气吗?到最后也没给出个解释。2,为什么大部分古墓都是盗墓者比考古部门先发现?剧中有专家说:盗墓者读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你们有那么多研究成果也没发现啊。
只有中国能有这种跟历史隔空对话的感觉。
在B站看完,央视拍的这种片子我很喜欢。考古发掘、政治斗争、细节推测、历史填补,观众不但看到那些出土的稀世珍宝,而且还了解了历史,真好。最后刘贺之死,我原以为是病亡,直到说他两个儿子也随后死掉,我怀疑……这就是政治,可以犯罪,但绝不能犯错
悲剧的一生,刘贺不蠢,可惜没有政治头脑,前有权臣当道,当皇帝自然下场很惨,后有雄主当国,做昏侯也难得善终。
前面很欢乐,看到后面越看越觉得刘贺好可怜……最惨生在帝王家。
-考古内容偏少,可能是取材不易的关系。-第二集内容紧凑,另两集不如。-以及刘贺刘询和霍光的故事很适合拍正剧。一个谋略不足的年少野心家面对一个政绩惊人的权臣,一个心有城府的少年皇帝面对一个权倾朝野的家族。我立刻脑补十万字。冲着这个历史详解加一星。-这个片头的黑白海昏侯太丑了,找实习生花五十块做的吗。
基本内容就是辛德勇《海昏候刘贺》,普及大于学术,互相参看,对西汉中期历史也就基本明了了。《史记》《汉书》里的成语真是多,这里就有“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如芒在背”“张敞画眉”!
文案有毒,刘贺“突然”的一生,看着有些心酸,或许他可以理解不想生在帝王家的心情吧。感谢考古人员。
看完意犹未尽,又涨知识了。刘贺前半生跌宕起伏,后半生步步惊心的历史被后世专家如此有理有据地解读出来,他内心或许也会有一些慰藉吧。再次感叹考古是多么迷人的活,借助出土文物与古人对话,还原历史真相,意义重大,然而居然还有居心叵测之人恶意曲解考古工作者的意图,只能说其心可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