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R级血浆片。
难得血浆风格不夸张,很写实。
剧情套路还是好莱坞B级片那一套,只是剧本更精细了许多。
前面看似冰血暴风格,夫妻互害,
后面越来越多角色加进来,各种反转,
中间逼迫老公舔鞋一段,很有发条橙风格。
再后面的反杀,就基本是B级片套路。
这种片,只要剧情合理,情节紧凑,够黄够暴,就值得一看。
B级片里上乘之作
一个典型的“婚姻生活”场景中,一对夫妻正坐在床上争辩着什么。
正当你以为他们会效仿伯格曼笔下的角色,为不够顺利的婚姻展开一场深入对话,顺带把双方老底揭个底朝天时,下一秒,对话忽然变味了:
女人告诉丈夫,她怀上了丈夫已故哥哥的儿子的孩子。
随着镜头拉远,观众才发现这是一处肥皂狗血剧的拍摄现场。讽刺的是,执导这场戏的男主拉斯,将在不久后把戏中的狗血悉数带进生活。
继《史密斯夫妇》之后,挪威人也玩了把貌合神离的黑色幽默,只是这次没有夸张的特工背景,取而代之的是更贴近生活的人设。
丈夫拉斯,一个28线电视剧导演;妻子丽莎(演员是瑞典版《龙纹身的女孩》的那位哟),一个演技从来不在线的演员,她最近拍摄的题材,还是一个治疗阳痿的保健品小广告。
夫妻俩也许没有史密斯夫妇那样卓越的身手,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在适当的时机做掉另一半。《在糟糕的日子里》也许算不上婚姻题材里的尖子生,但从喜剧角度看,它的确在这个寒潮光顾过的周末后,为观众带来一丝恰到好处的诙谐。
就拿影片聚焦的这对儿苦逼夫妻来说,每个家庭都有难念的经,拉斯夫妇也有他们的问题亟待解决。
因为负债严重,两人此前拥有的财富行将归零。放弃了奢华生活,现在又面临破产的风险。然而已经习惯了舒适生活的两人没办法共患难,于是只能选择劳燕分飞。
离婚,自然就牵扯到财产清算的敏感话题,当初为妻子购买的保险成为了两人争夺的重心。妻子将其视为个人财产,打算制造意外谋杀丈夫,自己好携款跑路获得自由。而这笔当初看来是“爱的投资”,如今也成为给她招来杀身之祸的负担。
所谓夫妻一场,在大难临头之际似乎也难逃物质资料的限制。《在糟糕的日子里》虽然有着典型的喜剧特征,但又不经意将婚姻的本质点穿,让人看到它最实质的一面,可谓搞笑之余,又带了几分现实色彩。
当然,作为一部主打喜剧的电影,这部挪威片在搞笑方面堪称一绝,各种插科打诨和无厘头段子应有尽有,保证让人乐不可支。
更有意思的是,故事中不时穿插的反转,也进一步增加了剧作层面的荒诞感。
比如片中除拉斯夫妇外,还引入三个越狱的悍匪,他们刚刚逃出来,急于找一个落脚点。倒巧不巧,拉斯夫妇郊区的小别墅成为他们选中的目标。
在目睹过夫妻二人的感情危机后,两人的肢体冲突间接波及到藏身阁楼的三人,结果反倒让拉斯夫妇变成受害者,成为被敲诈的对象。
和逃狱犯谈判期间,拉斯基于之前和妻子的争吵,在面对越狱三人组企图非礼伴侣时选择了冷眼旁观。可他万万想不到,被蹂躏的对象不是妻子,而是他本人——只因越狱犯中有个家伙是gay……
又比如,为了想法逃离别墅,急中生智的拉斯不惜将台球塞进后庭,只为在合适时机给悍匪当头痛击。双方互相斗智斗勇,令人忍俊不禁的意外层出不穷,让影片多处呈现令人捧腹的爆笑场面,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当然,既然是Netflix投资的喜剧,除了充足的笑料外,重口味的限制级场面自然也是标配,而这些段落反过来制造的额外笑料,亦丰富了影片的喜剧层次。
虽然在喜剧包袱的设计上本片非常出彩,不过一些人物关系的刻画还是显得潦草了些。故事中,大概是出于对懦弱而自私的丈夫的怜悯,丽莎最终解救下差一点和反派同归于尽的拉斯,但事实上,此前她就已经救过丈夫一次。
还是刚才提到的非礼那段戏,如果不是丽莎用拖延战谎称银行有余额骗取越狱犯的信任,相信无论她还是拉斯,都免不了遭受反派施加的凌辱之苦。
而丈夫拉斯在用自己的办法逃出受困地却未第一时间选择搭救妻子的做法,让影片稍显小家子气了些,这也是它结合丽莎第二次搭救来看显得有些突兀的部分。
好在影片的结局是好的。
经历越狱犯闯空门的插曲过后,互相配合战胜反派的拉斯夫妇又一次重拾对彼此的信任,虽然债务问题依旧存在,但对于已经经历过风雨的二人来说,这似乎已变得无足轻重。
电影还不忘在结尾俏皮一番,狠狠涮一把好莱坞:为了迅速偿还贷款,拉斯夫妇决定将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成电影。考虑到资方是好莱坞的背景,男主被自然而然替换为黑人演员。
其间到底在讽刺何物,懂的人一看便一目了然,但反过来说,在如今这个处处强调BLM的时代,它这么做无疑也给自己徒增挨喷的风险。不过既然是北欧出品,挪威人自然也不会顾及那么多。
7·22爆炸枪击案的阴云已经翻篇,调侃下少数族裔和它背后的政治正确,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
撰文 |Zed
策划|轻年力量
-End-
可能是看了太多电影,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口味越发挑剔。刚开始时候就忽然有些不适,后来才琢磨过了,噢,我不太适应这种运镜手法。不过这些专业技巧对大多数观众来说无关紧要,简单讲几点剧情弊病。
一、任凭怎么样,死都不补刀
进展到地下室一幕的时候,男主巧妙用台球反杀,其实也就敲晕,之后就跑了,竟然就跑了??跟女主矛盾自己跑就算了,但是不补刀???编剧想描述男主真觉得打三个人不在话下还是纯粹凑剧情,咱就不知道了。(并且女主之后也跑了...)
二、感情莫名其妙
之后男女主经历了一番算是和好,男主也示意女主先跑,但明知道大boss还活着,竟然跟“马人”慢悠悠调侃就算了,之后出了屋也是不紧不慢看朝阳。
给我整懵了,你到底是爱不爱女主,不爱的话能理解,爱的话这也太野性了,就放女主跟大boss搏杀,生死未知,你看朝阳???
三、反派动机不明
开头三个逃犯纯纯不想惹事,就想躲一躲,后来没办法现身了但只想要点钱。这里大boss智商在线,刚逃出来就不引人注目了,低调行事。
也能看出来对男女主貌似没太大杀心,就是暂住+要钱。
而且题外话,三个反派谈话中,透露出大BOSS十分理智,杀了前任手下也只是因为他们没有利用价值。
问题就出在傻大个儿死了,如果大boss真是理智且自私,单纯看中的只是手下价值,为啥要冒险冲进屋呢?更好的做法应该是甩摊子赶紧跑,毕竟留下踪迹了,本就是奔着逃命,目的不是越狱杀人。
后来大BOSS被激怒,破罐子破摔,虽说好像疯癫的没啥毛病,但也怪怪的
不出意外,这部应该算得上年度最佳爽片。
故事里头没有一个多余的镜头,而且该吐槽的地方,绝对不会放过一个机会。
社会现象、婚姻家庭基本没有幸免。
故事的主角,一位是导演,一位是演员。
这“黄金搭档”可以说是娱乐圈的“标配”啊,但出问题的好像也不少。
故事里头这对夫妻,出的问题更大。
不过,在故事的开始,这两位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导演已经“无戏可拍”,只能接一些“烂片”,而演员已经沦为十八线。
事业上的危机,直接影响到了家庭。
俗话说得好,贫贱夫妻百事哀。生活优渥的时候你好我好大家好,一旦生活出现问题,“大难来时各自飞”也不是做不出来。
不过,这两口子可没想着好好说话。
这婚姻出现问题,老外第一想到的就是去度假。
两口子借老爸的林中小屋,准备“挽救”一下这破碎的夫妻关系。
可是,从这一路看来,两口子看来实在是过不到一起去了。
连做个饭,也得吵半天(当然了,这个做饭可不是单纯为了表现两口子夫妻关系的,前面已经说了,故事里头可没多余镜头)。
当晚,两口子玩了会儿游戏。
按照套路,玩个游戏,俩人也得呛起来啊。
第二天,忍无可忍的丈夫准备先下手为强了。
可是这个“连生肉都不敢碰”的怂货,铁定是要失败的。
妻子麻利利的将老公拿下,然后开始会审。
要不说老公是个怂货的呢,妻子三下五除二,就把老公的口供套出来了。
对此,妻子表示了十万分的鄙夷,就这?还叫计划?
让你看看什么叫真正的计划。
然后妻子把自己的计划和老公说了说。
你还别说,作为演员的妻子的计划,看起来就是比作为导演的老公的计划完美。
但是呢,常规套路里头,“好事儿”都坏于话多。
妻子觉得尽在掌握,当然得借机会好好撕一下。
这点老公也不反对。
于是一场直捅腰眼的大战就开始了。
俩口子既然这么熟悉,当然知道彼此的痛脚,也不用什么前戏了,直接怎么痛快怎么来。
你说这“嘴了不是台词”,那是个什么?
这场酣畅的大战,因为战线拉得太长,给了导演机会。
这导演自己也是知道自己怂的,这么大的事情,自己一个人搞不定,所以早找好了帮手。
于是,局势发生了扭转。
可惜,导演找的这个帮手,智商也不是很在线。
三言两语,又把“骗保”的事儿给兜出来了。
这还真是“不仅想要你的命,还想拿你的命换钱”。
接下来,智商不足的帮手当然很快领了便当。
夫妻俩继续战斗。
结果,一枪轰下来阁楼上三个观战的观众。
为了表述方便,这三匪徒分别命名为“教授”、“马鞭”和“大块儿”。
大块儿是这里头的智商担当,从一开始非要吃野果开始,这货身上发生的故事,还一环套一环,安排得好好的,在阁楼上的行为,最后还个教授好好上了一课。
夫妻大战至此就变了味道了。
马鞭看起来已经迫不及待。
到这个时候,导演还觉得要占点口头上的便宜,对妻子开怼:“这下,你应该满足了吧”。
可惜的是,人马鞭大概在牢里待久了,兴趣发生了一点点变化。
这下导演立马怂了。
为了自己的菊花,导演再难堪的事也做了。
最后还是妻子实在看不下去了,说我还有些私房钱,如果你们放过我们,我可以全部取出来给你们。
这“私房钱”的问题,暂且不说,但劫匪们认可了这个答案。
从故事的整体设计来看,这三个劫匪就是设计来给这两口子好好反省自己的。
在这个短暂的平静里头,妻子对丈夫发出了灵魂拷问——我们是怎么沦落至此的?
丈夫好像也颇有感触,于是利用桌球敲晕了大块。
但是,丈夫脱身后自己一个人溜了,把妻子一个人留在了地下室。
如果不是妻子还有两下子防身技,也不知道接下来的故事怎么继续。
当然了,故事里头的大块,还是搜了一下导演的身的,虽然说导演编的理由让大块产生了“同理心”。
但怎么就是没有搜到桌球的呢?
这个问题,当时还真没注意,但妻子注意到了,在故事的最后,给我等看电影不注意“细节”的各位提了个醒。
故事到了这个时候,快接近尾声了。
但鉴于这夫妻俩“内斗内行,外斗外行”的基本属性,关键时刻,还是得老炮出场。
这导演的老爸,在开始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自己的不同寻常。
这出来“搭救”儿子的过程中,也没少怼各种不顺眼。
故事的最后,当然是预料的结局。
然而,老外可没想着如此平淡的收场。
这夫妻俩折腾了一阵,最后仍落得个“一败涂地”的收场?
这可是万万不行的。
作为一部小众的“非好莱坞”片,怎么可能轻而易举的放过好莱坞呢。
故事基本从头爽到了尾,相较于后期的血肉模糊,感觉还是夫妻俩斗嘴的那段才是刀刀见肉。
也不知道是哪个婚姻专家说过,夫妻的生活,有过无数次杀死对方的念头。但像故事中的两口子那样真的落实到行动中的确实不多。
或许,何时沦落至此,才是彼此需要考虑的问题吧。
简单介绍本片:一对夫妇前往林中小屋,在接下来愉快的假期里,他们都想杀死对方。
顺着这个设定,如果你是作者,会如何演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呢?像史密斯夫妇那种互相干?男的帅女的美大炮手枪小手雷?无聊!无聊美国人幼稚桥段犯不着让挪威人再来一遍,请注意,这可是正经的黑色幽默。
你还会如何演绎接下来的事情呢?重申爱情的伟大,唠个嗑?抢险救灾?破坏敌人的阴谋,合力解救了人类?不是不可以,但这也不是喜剧该干的事情。喜剧不做哄巨婴开心的事情。喜剧喜欢让巨婴哭,然后一起笑话他。我甚至觉得喜剧就是把观众的生活呈现出来,供人讽刺,观众大方的觉得:是,对,就是我。
真正的喜剧,就要告诉你生活之中不敢面对,却一直困扰你的东西。然后你笑了,接受了,烦恼就不止是烦恼了。是啥呢,是思考,思考是不是应该从英雄、童话、鸡汤的元宇宙走出来看看了。
所以把编故事哄巨婴开心的路给堵死了。就不能随便来个爱情从天而降的桥段,也不能来个悲剧英雄化险为夷的桥段了。只能面对夫妻多年以后那点事儿了,是什么呢?互相巧不顺眼了,你之前画的饼被狗吃了,生活坐以待毙,却不想死不想承认是自己的错,就只能弄死对方了。
但是,但是,双方任何一方得逞也就没戏了。去看吧,看完之后再来聊聊。
看完了吧,我们继续。
别像豆瓣网友那样去扣细节,那么严格就没戏了!
很多豆瓣网友影评里主要抱怨2件事。首先为什么不补刀?然后,男主是个人渣。
我告诉你为什么你这样毫无必要,很简单,因为你在看戏。
你屁股坐在沙发里!眼前隔着一个屏幕,你要看的不是真人秀,如果想看真实的猎杀,换个频道去动物世界好吗。
请豆瓣大部分网友记住这一点!你不是做导演助理剧本编辑甚至是道德法官。前者你在忽视真正的好东西,后者你算入戏太深。看个电影而已不知道的以为您沉浸元宇宙了呢。
在各种假设的冲突背后,夫妻互杀,借刀杀人等等。都是为了展现夫妻真实的沟通障碍。如果按照真实节奏展现琐碎的真实,鬼才要看。戏剧冲突只是为了高效的展现出他们曾经是多给与对方热情、希望、爱。又是如何一样一样像脓包一样被对方一一击破。如果拿着枪,说话才更带感。
电影揭露的真相是非暴力沟通真的好难,当爱消失之后不经历巨大的变化似乎真的没有出路,不信你试试。所以,能展现巨大的人性改变才是好电影的一切!
呈现日常之中可能穷尽一生的冲突,浓缩在这一个多小时,是本片巨大的看点。而化解冲突,让爱回来,需要一个如此剧烈的冲击,虚构的情节和真实的体验完美碰撞。觉得不刺激的去看变形金刚的速度激情。那时候你怎么不觉得外星机器人说话有口音很扯呢?
而且,呈现的是如此有趣,恶作剧一般的行文才是裹着柔软黑色幽默,内核无比坚硬的东西。
很多事实的真相没那么好消化。人类要么说谎话:明天会好的,真爱战胜一切。要么真诚勇敢的戳穿,并且笑笑。无比难搞的生活,放我一马又如何。
“我们怎么会走到这一步?” “本来我深爱着你,我们结为夫妻的时候,以为会永远相互扶持,一起完成我们所有的梦想,一起过着美好的人生,后来却变成了债务、争吵还有失望,接着一切都完了。然后,出现了迪亚哥。。。我真的、真的很抱歉!我只是和他玩玩而已。” ”那你得再想一想,思考对你来说是苦差事,因为你脑袋空空,不过试试看吧。你最后一次跟我亲热是什么时候?你最后一次满足我是何时?’早泄倒头就睡‘先生?” “你这个贱人!你满嘴谎言、红杏出墙的烂货!”
“愚蠢的动机、愚蠢的计划加上一个愚蠢的人。反观我的计划,是完全不同的层次。” “你是个糟糕透顶的女演员,你连装可怜要警察不开罚单都失败,你连高潮都装不了?你的那种大吼大叫的声音,我相信连迪亚哥这头蠢猪都看得出来你在骗人。”
“我知道我们为何会走到这一步,错不在你,都是我的错,全是我的错。我已经放弃了,我一直责怪所有人,除了我自己,我怪你,怪工作,那笔债务,到最后,我只能接受我的人生全毁了。” “我从没见过如此愚蠢的行为!”
心疼老爷子3秒
《死亡之雪》导演带来的黑色喜剧血浆片,血浆更浓,动作更疼,味道更重,笑料更野,回溯式叙事带来层层惊喜,黑色幽默离谱好笑又有点浪漫。暴力、血浆、幽默完美糅合,家庭琐事和夫妻情感又贯穿始终,爱了爱了。
笑死傻蛋一箩筐,适合翻拍。解决一场婚姻危机的最好办法,是共同再经历一场生死危机,有共同的敌人就是朋友。
黑色幽默版史密斯夫妇,粗口与血浆齐飞。
黑色幽默和屎尿屁的魔幻反应,欢乐沙雕和血浆的神奇火花。没什么野心,导演只想玩的开心,今年最有趣的R级片。
儿童乐园不适合策划杀人大计,新纳粹必读书目《安妮日记》,三个台球莫问出处,伤口撒盐按罐撒,日出要比日落美,加上各色轰飞爆浆不能少,《死亡之雪》系列的导演还是重归这些恶趣味小电影来得过瘾
太草了,十分钟一次反转,耍狗坨子式暴力无厘头
末路夫妻反目战逃狱三王,铁血老兵救子除两代隔阂,论落难夫妻走上人生巅峰最硬核的方式
这种番茄酱横飞的电影,还挺想看韩国人翻拍的~
新《林中小屋》系列之一。
从此战斗种族必须加上挪威人
太墨迹,完全可以把片长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用袜子装球把人打晕之后既不补刀又不捆绑,刚刚上线了几分钟的智商立即又下线?
cult爽片,坚定地将互相伤害进行到底,既血腥又喜感,结尾的反讽很有趣。原来是《死亡之雪》的导演,多年过去,还是那个味儿。
cult劲儿杠杠的,小而美那种,贼鸡儿过瘾。结局把导演丈夫和演员妻子的人设趁机走上致富之路,形成一个有趣闭环。三个台球藏XX里,脑洞堪比裤裆藏雷啊,喷饭了。
当“史密斯夫妇”狭路勇挑“逃狱三王”?!夫妻俩互杀吐槽撕逼的桥段、老婆拯救人渣丈夫菊花的桥段还蛮有趣。当故事进入反杀阶段,全员比赛智商扑街,剧中唯二的硬汉老爹最后挣扎着爬上湖畔的吊床迎着朝阳求仁得仁,一边对儿子说“你是我的骄傲”,一边恐怕在怨念“老夫当年怎么不把你射在墙上!”剧中最猛硬汉逃犯大佬挨了一钉耙再被螺旋桨暴击竟然还可以吊打四方不臣,原来真正的主角光环在他身上。“史密斯夫妇”利用杀戮战场登上事业巅峰,过上了甜蜜幸福的生活,安徒生大法真真是秒赞啊。最后戏中戏翻拍的主角用上了肌肉男黑小哥,嘲弄了一把“政治正确”,顺便把菊花保卫战改成了黑侠大翻身。嗯哼,混好莱坞的果然都是些不要脸的扑街。台词、配乐、剪辑和节奏掌控为片子增色不少。《死亡之雪1/2》也是这厮执导的,操弄番茄酱的风格神形俱佳。
让我见识见识强悍人种是怎么交流和打架的,没死亡之雪系列好玩,但比猎杀星期一好看。
嚯嚯嚯,挺好玩,夫妻双双玩双杀,夫妻双双把敌杀,夫妻双双把家还,团结,紧张 ,严肃,活泼,有时候像蠢电影,有时候像动作片,有时候像婚姻伦理片。
相爱相杀版的《史密斯夫妇》。导演懂得一手拍好类型片的顶流密码,后来翻开原来是《猎杀星期一》的导演。通过不断回溯的方式给观众抛出问题,血浆做得也很足,带点黑色幽默,看着挺好玩的。阿卡塞尔·亨涅曾经也出演过《猎头游戏》这样的废柴男主,在电影里可以找到这些影子。背景BGM也令人印象深刻。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低配版史密斯夫妇+邪恶版逃狱三王。前期夫妻内斗各显神通,后段御外居然既不捡枪、也不补刀,随手还把刀子扔了?!完全靠节奏取胜的反杀动作片,剪辑配乐亦功不可没。婚姻那些事结合得不错可堪加分。三星半。
有剧透#还不错但不到期望值。我本来想着双方都多次用自己部署好的道具或者工具尝试杀死对方 可不成功 但也没被发现。然后这3个犯人才出现 两夫妻就用自己想杀对方的方法来反抗这3个人 像小鬼当家那样就挺好。然而现在只在三个犯人身上做文章 却简略了夫妻之间的“杀” 我更想的是杀着杀着双方重拾温暖那种 也可能仅仅是不对我口味罢了。老爷子的出现是个神来之笔 对啥都充满戾气 “这该死的科技“”哈哈哈PS 感觉这个电影将来会被很多国家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