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部描写造价师的电视剧要开播。也不知道是职场剧呢还是成人童话。 作为造价人,没时间读原著,更没时间追剧。所以关于电视剧,我本是没有发言权的。只是,在豆瓣的简介里看到,女主靠着“造价表的干净就是工程的干净”的职业信念一路打怪升级——这就很有说一说的必要了。 工程造价专业1995年设立,我们是该专业第二届毕业生。课堂上老师直言不讳告诉我们:工程建设的敏感点,将来就在诸君手里。 刚毕业的时候在会计师事务所上班,那时候造价咨询业务还没有从会计师事务所里独立出来。某天,施工单位一女的去我们办公室核对结算,争执之间,撂下一句很有底气的话:“我是造价师!” 忘记了领导怎么接的话茬,自己的心里话却一直记得:“你造价师算个屁啊!” 那大概是2001年的事。其时,毕业刚两个年头,造价师考试报名条件要求毕业五年。2002年,想办法报了名,开始看书考试。2003年,通过了全部科目。 一晃20年过去了。 说真的,作为一种职业资格,造价师并不值得炫耀,也刷不出多强的存在感。于个人而言,除了作为入职的敲门砖,最大的价值恐怕就是每年不小的一笔挂证收入;于社会而言,时至今日,“有证的不执业,执业的没有证”的现象并未彻底改观;于企业而言,成本造价作为核心岗,必为权力阶层牢牢掌控,必须听命于上峰意志。不管是招投标还是预结算,基层造价人员如我们的大女主苏筱,一厢情愿地执着于造价成果的所谓“干净”与纯粹,不是痴人说梦,就是不想干了。 当年事务所的同事,CPA,如今自己也做了事务所,年前执意要请我去给他们的员工讲造价。我说,我疏于理论很多年了。 不是谦虚。我问他说,你知道造价与会计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吗?会计政策是给人执行的,造价政策是给人看的。会计业务重政策,造价业务重实操。比如招投标,一边是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一边是“小伙伴们画圈圈,画个圈圈自己玩”…… “造价表的干净就是工程的干净”,是一句不切实际的漂亮话。一部现实主义作品,靠一句假话来搭建故事,在我看来,不仅不像童话,而且近于笑话了。 电视剧《觉醒年代》火了之后,豆瓣说它“yyds”。看过几集之后,我心下纳闷,人家怎么就“意淫党史”了?“造价”还是“造假”,但愿描写我们造价一族的《理想之城》,不会背上“yyzj”的名声。
夏明就是年轻版的赵显坤,懂人情世故,精于人心算计。
从安居工程事故起,他开始注意到不讲人情只分对错的苏筱。
夏明觉得苏筱就是那个曾经白纸一样的自己,所以他开始刻意的帮助和保护苏筱,就像在保护纯真版的自己一样。
就像山珍海味吃齁了,来一口粗粮窝头就觉得找到了人生真谛一样。
夏明喜欢的苏筱,是他心目中的那个苏筱,但是不是真正的苏筱呢?
汪炀才是最了解苏筱的:
苏筱和赵显坤一样,有一颗登顶的心。
这是比较好听的版本。
说不好听了,就是功利心太强了。
但是,赵显坤登顶的心,是建立在炉火纯青的处世手段基础上的。
而苏筱要登顶的心,则与她的处世情商极不匹配,至少在她彻底转化为苏甄嬛前,是个突兀的存在。
她为了登顶,心甘情愿成为赵显坤破局的利剑。
无欲则刚,夏明对赵显坤是没有欲求的,所以赵显坤想要夏明而不可得。
但是苏筱的欲求几乎就差写在脸上了,只是玛丽亚没本事发现而已。
赵显坤只一句:你觉得我们跟宝钢的年度协议什么价格合适?
苏筱脑海里瞬间浮现的是自己站在了这个行业的顶端俯视苍生的感觉。
把自己对汪炀的承诺和夏明的提醒都抛诸脑后。
按照预告的剧情,苏筱很快就成为了众矢之的。
一没背景,二没资历,之前在小小的天成都被陈思民压的要逃跑。
要不是夏明的帮助,早就陨落在陈思明的阴影下了。
一下子就被赵显坤画的饼弄得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还要和夏明在天科营收款上公事公办。
突然自信爆棚的样子让人看了好讨厌。
甚至看到后面预告片她陷入困境也提不起一点对她的同情。
这个时候反而有点略微心疼贺瑶。
贺瑶也是一个很简单的女孩,几乎写在脸上的欲求。
贺瑶不需要夏明的帮助和提点,她可以按照自己的处世哲学来应付自己的事情。
在贺瑶这里,夏明除了象征性的帮忙装修工作室,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让他发挥保护欲的地方。
甚至反过来,夏明还需要贺瑶依靠父亲的影响力来处理一些关键事情。
这一点,是让夏明自尊心最难以接受的,也是对贺瑶没有办法产生感觉的根源。
但是舅舅黄胖子说的没错:你找了贺瑶,你就是加强版的赵显坤
黄胖子在赵显坤的阴影下太久了太压抑了,太渴望外甥能让自己摆脱这个阴影,所以急切了一些。
但是黄胖子还是没弄明白为啥夏明不选贺瑶而选择苏筱。
所以黄胖子每次越掺和反而让夏明和苏筱走的越近。
甚至让夏明都没太弄明白,自己究竟看上苏筱啥了。
苏筱有的,夏明都有,苏筱没有的,夏明也有。
苏筱离不开夏明,而夏明则根本不缺苏筱。
所以,越来越觉得夏明的那点圣母心产生出来的爱怜,有点多余了。
二十年前 《血色浪漫》跟刘烨演周小白的时候就是这么一张脸 一个表情 那时候觉得白月光还挺新鲜
再后来就是《甄嬛》《芈月》走红 清一色的宫斗剧 说演的好 不如说这类角色都很适合她 符合她的标准表情特征包 有大boss的优势 需要人物喜怒不形于色 这对她而言游刃有余 等后来再找这种角色 很难了 因为这种历史人物本身就很少 除非虚构的 而且随着年龄增大 直接限制了戏路
到这几年基本就是两三年一个大女主戏 《安家》和《城》基本都是一个模子出来的 找个行业挖挖剧本 就像美帝工业流水线出来的快餐 大家的评价基本是毁誉参半 一半人说好无聊看了两集就想弃了 这剧为啥要找她演 另一半就铁粉我就喜欢她 看到后边可有意思了 敢说她不好我就跟你急眼
你看她的作品年谱基本没有配角和反派 也很少上综艺 更别提演话剧 因为这些对表演要求高,竞争也很激烈,袁泉、高露、陈数 这些人把配角演的像主角,分分钟都能秒杀她。而且配角、反派赚的也没大女主多,性价比不高人家也不想演
对她的整体评价就是 白月光熬成了地主婆 曾经年轻过、红过然后退到了二线 偶尔还出来露个脸圈一波钱 但是很少尝试新的挑战 演技和戏路定位单一 观众视觉疲劳 易友们一针见血: 孙俪比一般人还是有气场的,能驾驭了角色!但是颜值却是每况愈卜!凶巴巴的,现在的状态已经不适合演女主角了!演个地主婆比较合适。请导演们参考!
《理想之城》开播了,孙俪、赵又廷、于和伟的强势阵容相当吸睛。
我一口气刷了9集,确定它就是今年的国产爆!
《理想之城》是一部真真正正的行业剧,真实、复杂、凶险、一地鸡毛,时刻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摇摆和权衡。
同时,它也是一部女性成长剧,剧中角色在职场、爱情中的选择,也分外扎心。
这部剧在行业部分的表述很专业很成功,即使有感情线,但感情戏份也完全没有喧宾夺主,而是完全融入在行业故事中,被整个故事推着走。
孙俪饰演的苏筱和那些走路带风、天天美妆穿搭的职场女主不同,一出场就给人带来了一股浓重的生活味,地铁上花式睡觉都不带醒的。
这是一部建筑行业剧,剧名“理想之城”中“理想”是百姓对房子、居所的期待,因为那里承载了一个人最温柔的防线——家。
同时,“理想”也是建筑行业内部人员对房子的要求。
28岁的年轻造价师,除了每天和各种数字打交道之外,也要在承包公司和项目公司之间来回打转,一个词形容她的工作就是“里外不是人”。
想用最好的材料,盖最理想的房子,给顾客最好的价格,给承包商最高的利润,就是她要寻找的理想之城。
但在钢铁水泥、金钱交易、居所民生面前谈理想,“理想”二字真是太难了。
剧中的两个大集团众建集团和赢海集团,都是老牌企业,有超过15年的历史。
但不要认为老牌企业就是口碑的代表,是质量的保证。两个公司之间,以及公司与子公司的内部都有着千条、万条错综复杂的利益纠缠。
表面的一团和平,但谁是亲儿子、谁是干儿子大家心中早有定论。而工程质量与利益,恐怕是这群人天天吊着命要考虑的问题。
电视剧一开场,上级领导来视察众建集团。
却忽然冒出一帮讨薪工人,大家在众建门口直接围堵了领导,办公室里的职员们乱成了一锅粥。
但钱不在众建,早就给了分包商天科。
苏筱为救领导,跑到楼下对工人连哄带吓,还联系天科,好心提醒他们不能拖欠工资。
却马上被喷“你一个小姑娘,电脑戳戳”“高举道德的大旗”,翻译过来就是“这么年轻,你才几斤几两”。
天科经理黄礼林接到电话却迟迟不来现场处理,无非就是想要众建垫付工程款,无非就是想把事情闹大给总公司赢海集团哭哭穷,显示一下他们的难处。
更何况,黄礼林还要留着钱暗地里还要留出钱打点众建的余经理。
讨薪问题刚刚处理完,上级领导视察安居工程,上一秒经理刚刚跟领导承诺“保质、保量、保安全”。
下一秒领导们就在“保质、保量、铸辉煌”的承诺墙前被埋了。
于是,两家集团的总裁、总经理、分包经理、项目负责、甲方、乙方人齐齐到场,表面上是要做“安全调查”,实则是八仙过海,大显身手,来了一场甩锅大战。
最后,那个一直遵从“造价表的干净就是工程的干净”的职场新生苏筱,一个连此次调查会议都没参加的造价师背了这个锅,被公司开出。
安全事故,从来都是由现场不善造成的,现场有安全主管、监理、项目经理,怎么会把责任落在造价师头上来?
这分明就是天大的笑话!苏筱抱着东西离开公司时,马路上人潮汹涌,川流不息,她渺小的像是一只蚂蚁。
没人注意到她来过,也没人注意到她走了。
但关键的时候,她成了牺牲品,而那些大佬却能在自己的位置上安然无恙十几年,苏筱只是建筑行业伸手不见五指牺牲品中的千分之一、万分之一。
离开了众建的苏筱四处找工作,但因为有了被大公司开除的经历四处碰壁。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当天就让她上班的公司,结果却遭遇职场性骚扰。
后来,赢海集团的子公司天成收留了苏筱。
但主管是个面善心狠的老狐狸,只把她当做公司黑户对待,把她的工位安排在厕所不说,还给了她一个几乎没机会拿下的项目。
苏筱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每天加班熬夜,终究是拿下项目,惊艳四座。
因为这个项目,天成的总经理汪炀注意到了苏筱的才华,亲自跟集团总裁交涉,给苏筱办理了正式入职。
经理需要人才不代表主管需要人才,苏筱的锋芒太强劲,天成的主管害怕她有一天会顶替了自己的职位,只重用庸才,还开始栽赃陷害。
本想在天成安心工作的苏筱再次成为利益、权力的牺牲品。
而此时,赢海集团的审计团队正在天科查账,三年内供营业额翻了三倍,利润却只增加了百分之五十,审计团队的老大许峰认定这其中有内幕,但却查不出问题。
真正能帮他的人,他认为只有苏筱。
天科主任夏明看出了许峰的心思,决定把苏筱调到自己身边来。
苏筱究竟是应该接过哪一方的橄榄枝呢?两者背后的博弈,她会不会又成为牺牲品呢?
02
《理想之城》刚刚开始时,苏筱准备和相恋多年的男友结婚,即使没有房子,她也不介意。
而且,她刚刚考过了二级建造师的证书,双喜临门。
苏筱一边试婚纱准备结婚,一边憧憬着等证书拿到手,就可以涨一级工资,而且可能很快提升为项目经理。
但安居工程出问题,砸到了领导的脑门上,直接让本来即将踏入幸福生活的苏筱一脚踏进地狱。
被公司开除就完了吗?那张努力了无数个夜晚的二级建造师证也被扣下。
更致命的是,被开除的当天,苏筱因为太难过,想去找男友倾诉。
被告知“不要来”的苏筱还是没忍住去找了男友,结果却看到了男友和另一个女人在一起举止亲密,一副情侣的样子。
本想冲过去抓住这对男女对峙,但领导忽然来了,两人也跟着离开。
不得不赞一下,孙俪演技还是厉害,看着男友和小三一起离开的背影,她表情里一秒写满委屈、无奈和无声的愤怒。
再次与男友见面,她干脆拿出手机拍下的证据对峙,男友逃无可逃。
但理由却出奇的变态,出奇的多,连出轨也是因为要保护苏筱,而且苏筱错不该去找他,看到了小三,导致现在两个人连退路都没有。
连自己出轨都是对方的错,这番话熟悉不熟悉?渣男一向如此。
苏筱男友其实是在现实的困境面前,和苏筱做出了完全不同选择的人,苏筱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未出卖过自己。
但她的男友却为了追求更高的职位,搭上女领导。而且,在男友看来,这也不算什么,因为花时间上班下班都是一种出卖。
如果说苏筱和她的男友都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或主动或被动来回撕拉牵扯的人。
那剧中的每一位人物其实都是在战战兢兢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博弈。
吴红玫,苏筱最好的闺蜜。
本来是人大的研究生,集团人力资源主管,但她在职场之中却没有一天不受上司玛利亚打压。
如果你留心,会发现吴红玫几乎没有一场戏是挺直过身板的。
在玛利亚办公室剪个花都能弄破手指,就可见她有多紧张。
但关键时刻,在总裁面前有机会显示自己时,她却忽然换了一个样子,这让我想起赵丽颖那句话“千万别给我机会,一旦有,我一定拼命抓住”。
夏明,年轻有为,多少少女心中的偶像。
但天天在现实利益中摸爬滚打,他早就忘了“造价表的干净就是工程的干净”,取而代之的是“每一张造价表,都是一张关系表”。
更精通商场如战场的道理,要时刻保持勃勃野心。
他不喜欢和官商打交道,却必须要去参加相关领导女儿的画展,并用最快的时间夺取她的信任和好感。
(插播一句:目测接下来的剧情,苏筱和夏明这对冤家的感情戏会十分吸引人,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你会感叹,剧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泥土里打滚的人,只是有些人滚一滚就把满身泥巴粘在了身上,从此再也洗不掉。有些人却是滚来滚去,满身污泥之后,依然还有对职业的热爱与坚守。
苏筱男朋友的选择不能用对错来衡量,因为那是一种选择,一种做人方式,一种人生。
走进校园,满是干干净净的学术研究、志向与宏愿。走出校园,我们要面对的却是专业理想无法实现、是要买婚房、给孩子找学校、甚至是每一日每一餐的一蔬一饭。
我和你一样明白生活很难,但我还是特别喜欢苏筱的那句话:如果理想掺杂着出卖,那就不是追求理想,那是满足欲望。
《理想之城》讲的是建筑行业的故事,也是我们每个在现实与理想中徘徊的普通人的故事。它很客观,也很有力量。
大家好,我是杉姐。影评人、编剧、导演、教师小姐姐一枚,公号《杉姐影院》创始人。作品散见《幕味儿》《豆瓣电影》《第十放映室》《电影烂番茄》《武志红》《遇见张小娴》《外滩The bund》《灼见》《大象点映》《独立鱼》《伊姐看电影》《世界华人周刊》等公号。
转发+点赞是对我最好的鼓励,谢谢大家!
本人建筑老八校重建工毕业,读的也是工程管理专业,真正科班出身,毕业后在乙方国企待了近7年,然后在国内top3的两家地产开发企业待了后面这10年,这部剧中大部分的精彩剧情,除了恋爱的部分,我基本都遇到了。
本剧前30集,完全可以打满分,后10集,因为大方向需要,有些牵强,不过也能打7-8分,加上剧中所有演员全部演技在线,甚至个别演员演绎极其精彩,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总体可以给到9.5分以上。
估计真实职场和弹幕上观众的很多的评论一样,绝大多数人“活不过1集”。我很幸运,活到了30多集。理想之城,我心中也有过,近年有一座名气很大的“未来”城市,我去的时候春风得意,当年真的打算待一辈子的地方。可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介于内部外部的各种因素,我败下阵来,个人际遇,在此不多表。
我在苏筱身上,看到了很多这些年的自己的影子,多年来无所畏惧,敢拼敢闯,人生几起几伏,遍体鳞伤。夏明的角色,我也有遇到过,人中龙凤,机关算尽,行业翘楚。
职场上,我遇到的更多的,是像舅舅黄礼林,像众建的余经理,像天成的东林, 陈思民 ,像赢海的汪明宇和赵鹏 。是的,这才是真实的职场,这才是险象环生的社会。事实就是,只有小部分人能持续向上,更多的是原地踏步或者变成职场老油条,你遇到的同事和领导,很大一部分就是剧中你不喜欢的角色的样子,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也会逐渐变成那样,就算当年你无数次嗤之以鼻。
除了树立远大理想,不断学习,也要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对职场保持敬畏。也许,有那么一天,当你拨开重重迷雾,历尽劫波,你能遇到像汪炀这样的领导,记住,千万不要辜负他,不要辜负自己。 如果你出类拔萃,运气爆棚,可能有幸能得到像赵显坤这样的人物垂青,切记拼尽全力,兴许大器可成。
很大的概率,是逐渐被同化,被感染,变成当年你讨厌的那类人,又或者变成许峰,看淡风云,转身离去。的确,丛林法则,适者生存。
你得拼劲全力,才能过上平凡的日子。云淡风轻的一天,都来之不易。
吃饱睡好,明天又是战斗的一天。不然呢?你没得选。
上午看了一集忍不住发了个信息给同行兼好友问她看了没。下午她回我,很委婉“看不了,看不了”。我回她“是不是看了以后觉得自己十几年白做了”,她回“对啊,之前这话没好意思说出来”。哈哈哈哈,同感,大概我这十几年做了个寂寞……
朋友又问“这个小说你看过没,作者干啥的,太能扯了,她是不是觉得广大造价狗整天加班没人有时间看这个。是不是其他职场剧也都是这样胡写瞎写,只是我们不知道,这次正好遇到一个别出心裁的作者写到造价了[呲牙]”
我觉得可能,毕竟很多网络上的职场小说改成剧以后基本都被吐槽,我也想知道这位作者到底是咋写出来的……
对了,据我个人的经验甲方也就是房产开发公司对造价师资质其实没太大要求,因为甲方资质不需要造价师,所以在甲方的合约部,说实在的工作完全不需要细到架立筋这个东西,毕竟他们大部分时间是在应付金蝶啊明源啊这些系统软件,怎么去上报资料,走流程,去内耗……所以,业内对造价师资质最看重的,往往是咨询公司……
——————————
刚才去看了一下小说,正好看到小说里提到“中建一局”,作者语言中似乎对中建一局摆的蛮高。中建系,一局、四局、五局、七局、八局都有打过交道,业内四局、八局好像评价稍高,一局的接触过一个去过新加坡做项目的项目经理,印象深刻,确实有水平,也很负责。中冶系一般、上海建工一直觉得水平不错,不过最近一个项目大跌了眼镜。
其实有的评价里说的虽直接但很现实,造价在项目中相对施工管理、设计、前期规划、后期运营就是显得边缘了,造价主要是辅助性的。工程项目相对其他项目周期长,在这个周期中受人事物政策影响的可能性就越大,产生变数的几率就更高,就凭一个造价表一次投标控制整个工程成本,不现实。这也是为什么一直一直在提全过程控制的原因。
我们常说设计一确定,成败就基本七八成了,而商业项目甚至前期决策一确定成败就决定了七八成,这就是造价师是个辅助的原因。除了前期决策和设计,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就不用说了,这不是一张所谓造价表决定的(说实在的,我们常说清单、定额、单位工程造价表、分部分项工程、直接费、措施费等等,造价表....指啥?)辅助做得再漂亮,你的输出位一直送人头,能赢吗?
可以说是华语职场剧楷模了。学到一招,求上得中。
很多人不敢说,不愿再看孙俪赵又廷端着架子演戏。
演员都很不错,几位配角老师真的是表情里都是戏,而且连地铁里的群演演技都没拉垮。工人围堵来讨债时办公室里乱成一锅粥的样子好真实,打工人太有感触了!!遇到这种问题头皮发麻,苏筱冷静的处事风格还是很成熟的,也和这个角色本身是理工科出身有关系,头脑冷静。
孙俪的滤镜永远停留在甄嬛传了 现代戏安家也好这部理想也罢只剩单一乏味的瞪眼式演技
孙俪的眼圈和整张脸黑的我真看不下去。题材离我等百姓生僻且远,行业内的人估计更没啥兴趣看。一集看完真的好无聊好无聊好无聊啊,第二集干脆开着声音当背景了,要不是等《风暴》我真想直接关电视。
孙俪职场剧人物共性:又土又彪
剧本算比较扎实的,尤其商战和职场部分,看了前两集,比较期待于和伟和赵又廷的对手戏,感觉是老狐狸和小狐狸的对决。娘娘职场小白的角色还是比较能触动人的,有赤子的那份初心,我们之所以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为了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行业调研不够,但这种程度对于孤军奋战的小说作者来说已经值得肯定了。后面几集可惜。
对演员其实没意见,对新瓶装旧酒也没什么意见,但主要是我同学里有好几个都是建筑行业的社畜,所以对这个行业不算太陌生吧。建议我国的编剧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就不要硬拍这种有行业门槛的职场剧了,不然真的,不懂的人看了会误解,懂的人看了会心塞。
看到贺瑶这个角色真的很疑惑:富二代、官二代真的都想走出父母的“阴影”?留学、学艺术、办个展,哪一件不是倚仗父母的荫庇?自己的朋友不是高档餐厅的经理就是在法国有红酒庄,享受了这么多的特权,而她们的愿望不过是想简简单单地做个普通人啊,我要感动到流泪了…社交资本、文化资本跟金钱、权力一样,都是父母给她们的。这些人口中的追寻自我,真的是得了便宜卖乖。
职场剧只是一个幌子,本质上是改革剧、政论剧。它通过一个建筑公司的发展与变迁,折射的是中国社会改革开放40年遇到的一些结构性难题。《理想之城》从头到尾就讲了两件事:权力的重组、利益再分配。用剧中的台词讲就是——「从别人口袋里掏钱、把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最后一集更明显,除了「舵手」「革命」这样的词汇,直接把「共同富裕」「企业责任」打上了公屏……简直是神预言。最明显的是,讲了一个与共和国同岁的农民工在40年的沉浮,这个隐喻已经非常直白。用职场剧的框架来拍改革、写政论,既有一个表达安全的边界,也可以讲得更透彻。如果了解《理想之城》的剧本总策划——吴兆龙之前曾经参与过《雍正王朝》《走向共和》这样的历史剧,你就不会怀疑这部剧的野心。
太真实了,真的,只有在这个行业待过,你才知道身家几千万的建筑老板不会是光鲜亮丽的帅哥,他们就是剧中这样带着匪气的粗人,只有去过工地,你才知道建筑行业女人都是孙俪这个样子,普通运动服,穿着运动鞋!还有重点表扬这部戏所有的配角,太精彩了,重点是我在类似环境待过,真的就是这样的,连上级对下级的打压都是那么逼真!最后希望剧不要烂尾!
扎实的行业剧,各色人物鲜活,有代入感。职场细节的缠绕、领导层的丰富都有足够细致写实的描绘,剧情几乎不兑水。只是苏筱仍是高能开挂,所向披靡,过于取巧了。闺蜜红玫才是更接近大众的人设。职场博弈其实就是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方式,高手过招,都是能看破不说破。
节奏不错,一上来就是丰富的行业信息,各种新鲜名词解惑建筑行业。剧情也紧凑,开局即“困局”,愤怒堵门讨薪的工人、堪忧的工程质量,以及并不顺遂如意的职场日常……期待后面能把这个行业更多痛点呈现出来。
后面进集团之后的剧情略略狗血了
如果不是最后几集突然悬浮,其实能打五星。
观望,节奏不好,要不是孙俪真的没法看
好不容易国产剧出一个职场剧,女主不是傻白甜和金手指,男主不是恋爱脑,全员演技在线,布景和服装在线,妆容符合现实。剧情职场厚黑学,需要你脑袋动起来。再也不是白天打工人,回家大富豪的装潢了。支持,好看!!!
前半段职场很真实~但是最后几集实在是拉胯的厉害~男女主角的金手指,以及老赵和Helen线太诡异了~
孙俪的眼光非常稳。这才是国产职场剧该有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