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之前不知道这片子的背景原来也挺牛的……
看的过程中觉得还行,挺轻松无脑的动作探险片 。
然后,看到老帅哥班德拉斯一脸邪典的坐在那里却被轻松的割了后~就这样被嘎了~~后。我觉得~~美国的编剧终究也是退化成了这样啊!这可是佐罗啊!墨西哥往事里的神枪手啊!啊!!!
好吧,就这!幸亏看的平台电影,只花了4块!对,就值这么多了!
还我老帅哥
逻辑完全不通,接下来全是剧透,当然看完片子的人才能看懂我到底说的是啥。而且这个片子奇葩到就算是剧透也完全不会觉得可惜…随便举“几个”例子:
他们拿到钥匙也太简单了,拍卖安防就这?到了巴塞罗那的教堂修女去哪了?为何留一把钥匙就能通所有地下的门?除了最后男配的那把让他们不被淹死?砸玻璃了服务员和店长都哪去了?街上也没有保安?都泡水了打火机还能打火?女主从水里出来不用按压静置自己就能咳出水?男主耳机还能用?男配自己发现了需要两把钥匙配合,却不干脆把自己的钥匙扔下去怀疑男主?前面都是逆时针拧钥匙,最后组合钥匙为啥就向右拧了?怎么知道要向右的?神m罐子里为什么放盐也没说,地图本可以保存在更隐秘的地方吧?几十亿黄金也不可能就三罐子吗看到不会顿时失望吗?当然不在这些罐子里啊!男主发现男配骗他但是这有什么好生气的男配当然要保命,而且男配为啥不早些说啊或许男主也可以帮他完成哥的心愿啊?反派男明明有那个隐藏反派帮忙为啥还要自己的女下手去干扰进度?女白发下手也基本没什么能力,就是挺美的而已…白发女削了反派女主这时候在眼皮底下走开她就问女主去哪了?你没看到吗?飞机屁股为啥一开始就是开的?男主男配怎么就这么容易钻到后备箱的?幼稚成丁丁历险记吗(丁丁都没这么不通),男主为啥跳伞前要确认白发女是否杀了sam?有病吗?这时候才回到电影开头,为何要把电影开头这么处理啊,挺低劣的技巧,没有任何意义。女主这时候被发现了?之前干嘛了?反派凭借一个稚嫩的古代地图就能确定确切地点?男主掉下飞机怎么还能比车的下坠速度更快然后抓到车?女主对男主喊follow me就跳下去,你咋知道男主能跟得上?靠上海岸就是个菲律宾豪华酒店?两个十字架的长度到底是怎么就刚好在一个不知道哪来的地图上碰到一起的?地图的比例尺稍微大小不对就找不到了吧?男主给了个错的坐标也太坏了吧?到底多不喜欢女主啊!看到黄金就好了啊干嘛要一脚踹一地啊有那个必要吗?反派就这么凑巧看到男主了就跟来了?直升飞机可以把盛满黄金的古船吊起来?你们来之前就知道是古船?就知道古船没有损坏到可以直接吊起来不会散架的地步?男主男配本来就是小偷,倒是挺能打?反派怎么就直接堵主角们的直升飞机和穿啊不是直接会撞上吗?后面主角要是不荒谬地点燃五百年前的大炮就还想直接撞一次?那个大船明明是反派的,怎么就成了菲律宾政府的财产了?结尾好想拍第二部?别了吧求求了,总之,编剧一坨💩
电影讲述了荷兰豆边找哥哥,边寻宝的故事。如果没玩过游戏的话,整部剧的剧情还是蛮紧凑的,以动作、冒险为主线,没有什么感情戏,这点蛮好的。但如果你玩过游戏或者是看过别人玩过这个系列的游戏,这部剧只能说索然无味,与以往的冒险剧差不多,甚至还要平淡些。省去了好多好多的情节。让荷兰豆演男主,总感觉欠缺了点啥。荷兰豆还是比较适合演Peter Parker。
价值64亿线索的钥匙,拍卖会300万价格,现场安保只有5人;
团队组建一定要先抢一波钥匙,然后对方两句话“给你钥匙你也找不到,因为你傻”而放弃;
既然达成合作关系,基本信任没有,没关系,那就谈价值,谈感情是几个意思?咋们只认识几天?
为什么钥匙不是顺时针就是同时逆时针?它就不可以是一左一右,或者一右一左?为什么钥匙在下水道,为什么在地下酒吧,为什么餐厅墙上贴瓷砖就那几个字不贴,为什么这玻璃砸不烂,汽车玻璃一撞就碎,为什么要用装盐的罐子,500多年,好吧,这都不重要,为什么要用4盐罐子,最后在碎裂的中间翻出地图???那4个罐子有什么意义。。。
飞机上,给了多个镜头给降落伞,然后开车冲出,问荷兰弟,“你没降落伞?嘿嘿,我也没有!哈哈!此刻我是真的想起了王宝强。。。
”在酒店,为什么穿浴袍要扯到肩膀下?坐下后自己都回上去了,这是几个意思?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什么两人开始找答案,突然说去睡了,我以为这是有什么问题,结果,真的睡了,导演逗我吗?就是玩。为什么他们居然睡一张床??
反派从头到尾身上一直被施放了智商减益BUFF。。。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无心成文,岂料越写越多,遂仍以文章格式发布,但非常口语化,权当消遣,不必推敲。
游戏改编电影总是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制片方喜欢凭直觉改编那些电影化游戏,觉得这种项目选取的都是着重叙事、画面精美、充满奇观场面的3A级作品,跟类型电影的属性契合度高,因此可行性大。实则不然,这样的项目反而改编难度最高,所谓越像越难改,没有好导演、好编剧、好演员的话建议趁早罢手。
这里牵扯出另一个深层问题:游戏领域的3A级电影化叙事游戏,跟好莱坞大片一样是高度工业化模式化的产物。但游戏开发流程跟电影制作大不相同,3A级电影化游戏不可能将所有重心放在剧作上,制作组还得操心关卡设计、互动机制、玩法构建甚至引擎优化等等一大堆东西,所以往往倾向于借鉴那些久经历史考验的剧本模板,编剧的重要性也比电影要低得多得多(但也有例外,比如顽皮狗那位和丑闻缠身的克里斯·阿瓦隆等,不过他们名气更多是策划人的身份赢得),而且开发游戏剧本也绝不是跟写电影剧本一样顺畅地从头写到尾即可,都是要结合关卡设计和玩法系统不断打碎重组的,哪怕是电影化游戏也是一样。更极端的形态是会变成《黑暗之魂》那样高度碎片化的隐性叙事,因此也就不再算电影化游戏了。
就目前的经验而言,电影化游戏的剧本模板均来自于好莱坞工业代表的类型电影,是那些经历了漫长时间检验,被不断锤炼证明过的最为成熟的剧本模板,换种说法也就是最老套、陈旧的那种类型叙事模式:以旅程结构为基础(公路片、动作冒险片、正邪二元对立,一切元素都必须简明扼要),以单一视角集中展现人物的冒险成长过程。这种故事放在游戏界依旧是比较新鲜的,因为互动机制的存在,表达方式大为不同,玩家感受故事的体验也就与看电影有着天壤之别了,自然赋予了如此老套的模板以新的生命力。
同时制作方又不用太考虑叙事节奏的编排(节奏掌握在玩家手中),而叙事节奏是类型电影的命脉,节奏出了问题电影基本就废了。但游戏界反而自动避免了这样的难题。此外,这类套路单一陈旧的故事,跟各式各样的关卡设计都有着良好的兼容度,市场前景也很明朗,所以目前仍旧是3A级游戏最稳妥的开发方向——当然也难免带来不少叙事失调的问题。
但如果又把这些老套的故事模板重新拿回电影界,那不就成反向田忌赛马了吗?就拿《神秘海域》来说,2007年在PS平台推出第一部时,游戏界只有一个明显的竞品——《古墓丽影》,并且劳拉的冒险故事那时候还没有高度电影化,因此《神秘海域》经过两代的开发直接跃升为游戏界超级IP,也顺带让顽皮狗一飞冲天。但本质上,内森·德雷克的故事跟劳拉一样,无非就是偷天陷阱加夺宝奇兵,现在又拿回到电影界,竞品可就不止《古墓丽影》一家了,还有《印第安纳琼斯》《国家宝藏》以及更早期的那些偷盗/夺宝片,比如法国的一些经典黑白片等等。总之高超的和低劣的对手全都有,无论选择何种影像叙事风格,面前都会摆着好几座大山,这种情况下,你得有多大本事才能比肩那些珠玉呢?枯燥无聊已经是对其最好的褒奖了。而且《神秘海域》这种2007年的游戏剧本,放到现在的游戏界都显得有些过时了——否则电影化后重启的《古墓丽影》三部曲也不至于在市场表现上那么挣扎——何况再变回电影。
若一门心思要把游戏变成电影,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强调互动的视听语言转化为强调叙事的视听语言。故事在游戏中充其量只是一种资源,资源就意味着可以替代,只要关卡和玩法出色,没有故事都会不影响作品质量(任天堂)。但故事放在类型电影里,那就是毫无疑问的主体,是根基。但同样的故事,在去掉手柄、去掉互动后,视听方面没有更新的创意,不假思索碌碌无为地重述一遍,作为当年已切身进入过的玩家又能复现多少代入感?作为长期浸泡在类型片里的观众而言又能有多少新鲜感呢?
《毁灭战士》《刺客信条》《杀手47》《马克斯·佩恩》《魔兽》……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认不清这样的事实而导致惨败。而相对评价还行的朱莉版《古墓丽影》、吉伦哈尔版《波斯王子》和《寂静岭》三部,放在同类型里真的又有多么优秀扎实吗?只是当年游戏改编电影还没那么成熟,只要不学乌维·鲍尔那样彻底摆烂,只要能到及格线,观众(玩家)们还是看在新鲜感上愿意宽大为怀,以资鼓励。至于《生化危机》电影系列,我想只有无脑崇拜奇观的人才会认可那样的“魔改”,《新生化危机》更是“魔改”成了一个笑话。
就说这次的《神秘海域》,技术表现上当然是无可指摘的,但是这样的偷盗夺宝大冒险在电影界实在是太烂大街了。要论还原度,内森·德雷克和苏利文都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尤其是沃尔伯格,实在太不像苏利文了,彩蛋里蓄上胡子更显可笑。但你说改编不一定非得百分百还原,那这个新的形象个性要能可圈可点也行啊,结果却还没有游戏里的原型人物有趣。克洛伊形象也有所改变,依旧不如游戏里性感机智,但总体还算能让人接受。艾莲娜没出场,之前总觉得是个遗憾,现在看来倒不如说是庆幸。扮演山姆的年轻演员是帅的,举手投足也很有可看性,比游戏里的魅力要多一些。看罢这个荷兰弟版的内森,我倒更想看看山姆的故事(可以不依照《神海4》)。另外电影里的内森好像表现得很忌惮杀人,印象中就开了一次枪,反而少了一些作为系列玩家的恶趣味,甚至连敌人开枪的次数都不多了——《神秘海域》除了动作冒险元素外,第三人称射击也很重要吧。
整部影片的动作戏表现平平,之前看谁说的还说有成龙电影的味道……可别黑成龙了。塌方规模比不上游戏不说,动作设计的想象力也不到位。两场重头戏,一个运输机大战,从沙漠改到了海面,拍的还算流畅,但依旧缺乏创造力,不是说换个场景就能有新意的。玩过游戏的人看罢很可能不以为然,没玩游戏的人会下意识对比同类电影中的相似桥段,比如《碟中谍》就有好几次高空作业情节,甚至十多年前的爆米花动作片《天龙特攻队》都还比它更眼花缭乱一些。结尾直升机挂着古代大船来回飞,我幻想着船上的人在天空中互射大炮肯定也很有趣,结果最后只开了一炮,多数时间就是两架直升机追逐穿梭,调度不可谓不乏力,船上的打斗也只能说是聊胜于无。结果影片唯二两个让我有点激动的地方,一个是片头的PlayStation厂牌动画,一个是游戏主旋律的响起,跟正片一点关系都没有。
游戏改编电影真是一项难做的生意,要比小说、漫画改编难得多了,因为它的原型样本是跟电影高度相似的、同样以视听美学为表达基础的电子游戏。然而还是那句话,电子游戏因为互动的存在,呈现形式上看似与电影有很多共同点,但叙事上的感知体验其实差异巨大,手柄赋予了玩家从生理维度亲身进入世界的幻觉,这一点是超越电影的。如果不承认这样的差异,不想尽办法抹平这样的鸿沟,绝对做不出好的游戏改编电影。我想,针对游戏改编电影这类项目而言,要么就不要拘泥于3A级电影化游戏,而是尝试改编一些高度风格化的独立游戏,比如《伊迪丝·芬奇的记忆》《奥伯拉丁的回归》甚至《邪恶冥刻》等等,或许至少在视听风格上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要么就不要拍游戏作品内的故事,而是拍游戏玩家或以玩游戏为题材的故事,比如我心中最出色的游戏改编电影——《头号玩家》——就是这样的路子。
PS:《地平线:西之绝境》发售没几天,风头就彻底被《艾尔登法环》盖过了。《神秘海域》在国内档期本就尴尬,几天后《新蝙蝠侠》一上映也会就此消失……这就是索尼今年的宿命吗?
PPS:《神海4》和独立DLC《失落的遗迹》当初基本上是硬着头皮打通的,剧情真的乏善可陈,玩法也不再新颖,所以根本没有白金的想法,奖杯数少得可怜。总之玩前三代时那种精妙的感觉已经没有了,无非就是画面确实很棒,2016年的游戏画面放到现在也不过时(下面三张都是实机画面)。最近还在考虑要不要入手《德雷克合集》PS5升级版,想着入手了也不大会玩了,就很犹豫。也不知道这个系列顽皮狗以后还会不会做,以后很可能就是德雷克家族下一代的故事了。
众所周知,在盗贼领域有内森·德雷克(神秘海域)和劳拉·克劳馥(古墓丽影)一派,以及几乎退休的奥康奈尔博士(木乃伊)、盖茨博士(国家宝藏)、兰登教授(达·芬奇密码)和永远的印第安纳·琼斯(夺宝奇兵)一派。
两派人马在各自领域家喻户晓、如雷贯耳。
但只要一到对方的领域就会有些水土不服。
前几年劳拉·克劳馥女士的跨界失败之后,这位德雷克先生显然没得到教训。
游戏改编电影的方式还需要探索和推敲。
即便是大热IP《神秘海域》也是如此。
以下含轻微剧透。
有时候改编遭遇滑铁卢的原因是因为游戏和电影在创作的核心逻辑上并不相通。
游戏的逻辑是基于交互去考虑的,而且地图的迂回和路线以及敌人数量和己方资源的配比都有非常讲究的设计。
当然,不仅仅是这些,还有打击感,视觉效果,激励机制,数值平衡等等。
如果在这些“看不见”的功劳基础上又有一个扎实的好故事或者一个惊艳的世界观,这就是成就一个好游戏的胚子了。
但电影的逻辑,不是这些。
它由另外重要的元素组成,虽然故事的部分是重叠的,但故事的比重显然要比游戏更重要——尤其解谜类。
因为解谜的要素在游戏和电影中扮演的角色不一样。
游戏中角色的智慧其实就是玩家的智慧,玩家会在解谜中找到快感。
但电影不是这样,它需要观众对角色先产生共情和共鸣,之后才能接受角色的选择和行为。
同时还需要适当的留下草蛇灰线,勾引起观众一块推理的欲望,用这样的方式去引导观众的高潮。
所以解谜就更需要巧妙地铺垫。
而且还要考虑照顾玩家粉丝群体,适当露出游戏中的经典元素,动作,对白,场面等。
这些一综合起来,难度呈几何上升。
所以解谜的部分如果巧妙,电影就算是有了成功基础。
但对于游戏改编我并没抱有那么高的期待,因为有新版《古墓丽影》的前车之鉴。
从单一类型片标准来判断《神秘海域》的质量,是过关的。
主角人物塑造完整,动机有起伏,情节曲折,场面精致,难题用心,动作戏惊险,笑点适当。
但败笔之一,也是大多数故事的问题——说服戏不让人信服。说服戏在编剧里称之为改变主人公决定的关键事件,激励事件。
因为游戏不太需要说服戏,因为提角色做决定的是玩家,而大多数玩家都会迫不及待的开始他们的冒险。
但电影的说服戏却异常重要,他决定人物和故事是否在一开始就可信。
这部影片在说服戏上稍欠火候。
荷兰弟的动作戏是可圈可点的,在观感上有些借鉴了早年的成龙大哥(就是颜值天差地别,抱歉了成龙大哥,但我是爱你的!),身手敏捷但充满喜感。
败笔之二,反派塑造失败。这也是电影和游戏的不同之处,游戏的反派人物有时候是一个符号化的工具。
而电影不同,电影的反派甚至需要比主角更有魅力才会势均力敌,这样才有看头。
可惜,这部影片的中反派毫无魅力可言。
故事在推进的时候,还会面临一个问题,那便是——可信程度。
在城市中引起轩然大波之后还能全身而退显然在游戏中不会被在意,但在电影中可能会骂街。
德雷克和克洛伊降落到海上被冲上岸时,一位大叔躺在躺在沙滩椅上吐槽俩人。电影的官方宣传中透露,他便是游戏中为德雷克配音的演员,这算是给游戏粉丝的福利了。
在飞机甩出的集装箱上奔跑也是过于游戏画面(废话,这就是致敬游戏的经典场面)。而空中追逐集装箱降落伞却没有阿诺在《蒸发密令》中来的惊喜。
影片后半部分的动作场景似乎为了升级猛料而越发脱离现实,向游戏感靠拢。
最后高潮的空中“飞船”想象力十足,但确实有些“把人不当人了”,都是超人。
如果主角的能力卓绝,那么势必会削弱惊险感和紧张感,沦为一场徒有其表的视觉奇观。
视觉奇观的刺激是暂时的,但人物的共情和共鸣是恒久的。
我发现,现在电影越来越像游戏,而游戏却希望自己越来越具有电影感。
然后我就想,如果它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部云通关的视频,我会怎么看待它呢?
肯定会觉得不错吧。
最后提一句,我觉得游戏改编最好的电影是《寂静岭》,听说游戏要出新作和重制了,我十分激动(虽然我也不敢玩)
(自己弄了个公号,叫“电影药”,欢迎随手关注)
没啥尿点但也不出彩。游戏的故事情节大概好一百倍。这种现代寻宝记题材,拍成电影,细节方面也总会有硬伤。最重要的是,荷兰弟完全不是我心中的那个Nathan Drake啊。游戏中Nathan绝对是Treasure Island Media这一挂的,但是荷兰弟是Sean Cody这一挂的。(是的,荷兰弟裸了),最后,照例剧透:Chloe其实是被坏蛋雇佣的,寻宝地点藏在Sam的明信片里,Sully为了救Nathan放弃了宝藏,彩蛋是Sam其实没死被关在监狱里。
Holland合格了,Wahlberg just being Wahlberg。但,我还是宁愿去重看一遍cage的National Treasure,真的要好很多~编剧和导演都.....十年前的老梗太多.....想用游戏分来赢得票房可能不容易。
想走成龙式冒险喜剧的路线,但是即不好笑,动作也不精彩,靠着仅仅两场大型动作场面糊弄观众,解谜也无趣到挠头,各个层面都毫无新意和诚意。紧张感远远不如《古墓丽影:源起》,人物塑造被《国家宝藏》丢在地上摩擦,荷兰弟和沃德伯格毫无火花,连场尬聊,甚至很多场戏感觉编剧都写不下去,再次感受到好莱坞传统商业片的创意枯竭。
感觉荷兰弟的戏路会被限制在“无法恋爱的鲜肉”上。连蜘蛛侠里的cp我都嗑不动
就是什麼該有的橋段都有帶到,但是卻沒有什麼特別突出劇情的爽片吧。要塞的太多,既緊湊又鬆散,碎片化的感覺?
荷兰弟明明年纪不大,却倍感油腻?
荷兰弟一个一个掏出金子的时候太可爱啦哈哈!
作为游戏粉自带滤镜怎么看都顺眼,在原创和改编之间找到了平衡点,游戏元素融洽地布满全片同时又对普通观众友好,把自己定位成无脑爆米花电影的同时,比较其它同类游戏改编作品的优势在于四部游戏原作有适合电影改编/参考的丰富素材库,比如片中最后那场“飞船戏”完全符合游戏原作夸张又刺激的动作戏气质。当Nate穿起那件枪套背心响起原作旋律时我还是相当不争气的泪目了(想看第二部(为什么荷兰弟和沃尔伯格站一起有种twink & daddy即视感…
500年的木船,海水里泡了500年的木船,海水里泡了500年且满载黄金的木船,用一架直升机吊起来了。我是文科生,但还是给爷整笑了
模板电影连假装有情怀都懒得装,洋洋洒洒两个多小时居然一点人物成长感情刻画都不存在,从主角到反派从亲情到友情到爱情都在走过场,动作戏和场面也都乏善可陈。不知道是选角灾难了还是演员也在敷衍,荷兰弟和 Chole 这俩人毫无火花脱光了放床上都没有任何想法睡衣那场戏尬出天际,怎么看都连姐弟情都没有更像是保姆和小孩(我很克制地想避免这么讲但真的太像了跟种族毫无关系),Sully 和 Sam 跟 Nate 的关系简让人觉得你说有感情就有感情吧 whatever who cares。反派女主倒是继承了在《You》里角色邪魅诡异的感觉,然而她在那部里并不是这么个角色,大概也就本色出演工具人吧。估计就连游戏死忠粉都很难被这种敷衍之作牵动什么感情,索尼要发展游戏宇宙还任重道远。
荷兰弟演德雷克,就好像是陈佩斯演上了列宁,当然,丝毫没有贬低老艺术家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荷兰弟浑身都散发着城市男孩的气息,穿山越岭,四处探宝的事情还是交给那些皮糙肉厚的老爷们吧,演木乃伊的布兰登费舍就比较适合。
玩过1-4的老粉表示,虽然是改编电影,但我看的老开心了。荷兰弟情绪有时候尴尬,寻宝过程有时候挺蠢,但是感觉有努力尊重游戏。插科打诨的精髓有抓到,几个名场面有出现。虽然名场面被改编,但是改编的我还挺喜欢,尤其海盗船。Drake踩哪哪塌,去哪毁哪的精髓也还在。还有些粉丝向小福利:比如年少小演员找的还挺像。比如Nathan找到了装枪的背心一穿上,配上游戏音乐,老粉激动的差点站起来。
远高于预期,在夺宝冒险题材的叙事已然步入僵化的死胡同的情况下,发挥动作奇观场面的想象力成为致胜关键,一种成龙电影,更确切的说,是以香港电影为代表的动作类型趣味于“尚气”后在好莱坞主流的又一次回潮,“高空逃出”与“飞船空战”两场重头戏十分癫狂过火,果然值得相信弗雷斯彻。
在一众六零七零八零后中,荷兰弟成功在神秘油锅中登顶油王。
选择难度: 地狱❌,想流点血❌,想流点汗❌,新手❌,电影版✅。
高情商:寶藏、冒險、夥伴、背叛、追逐、打鬥、智鬥,俠盜片的經典元素一應俱全。低情商:上世紀遺留套路拼湊出的產物,酒會/拍賣會之類的標配情節看過不知道多少回了,解謎和打戲都一樣隨便,角色之間毫無火花,情感羈絆說來就來,甚至中文譯名中的“神秘海域”,到電影80分鐘才出現海。
剧情就很一般,但是荷兰弟竟然在造型几乎一样的情况下,可以完美塑造一个脱离Peter Parker形象的角色,有点惊喜。
嗯,我在影院里看电影的心不在焉程度绝对没有他们拍电影的心不在焉程度高。
用海盐保存标记宝藏的羊皮纸,用丁香藏起跨越时空的黄金船。用信任携手寻觅宝藏,用宝藏御敌获得信任。并不是需要黄金,而是想念曾梦想跟哥哥一起寻宝的自己。麦哲伦的航船忽然扬帆,世人只觊觎船上的宝物,只有他感叹如此风景无价购买。盗窃未遂却被航海地图惊艳,那未知的风景,或许是最神秘的宝藏。
就算是游戏改编也请你走点心吧,毫无化反的双男主以后不要组队了。看结尾这架势居然还有续集,我去...荷兰弟转型堪忧啊~~~~(不是赠票坚决不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