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决战之后

HD中字

主演:古月,李法曾,黄凯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1991

 剧照

决战之后 剧照 NO.1决战之后 剧照 NO.2决战之后 剧照 NO.3决战之后 剧照 NO.4决战之后 剧照 NO.5决战之后 剧照 NO.6决战之后 剧照 NO.13决战之后 剧照 NO.14决战之后 剧照 NO.15决战之后 剧照 NO.16决战之后 剧照 NO.17决战之后 剧照 NO.18决战之后 剧照 NO.19决战之后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决战之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新中国成立以后,对原国民党战犯的改造摆到了党中央的议事日程,毛主席(古月 饰)告诉罗瑞卿(邸国强 饰),改造过程要有强制改造到自觉改造。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战犯管理所内引起不小轰动,不少犯人窃以为第三次世界大战要爆发,内心蠢蠢欲动。也有战犯对形势作出了相反所判断,被俘前做过装备部主任的杨伯涛(陈申生 饰)对美械装备很了解,积极进言,想帮志愿军,此举得到杜聿明(郭法曾 饰)的支持。管理人员抓住战犯上进心理,从生活上、思想上真正关心他们,个别人交待了以前隐瞒的历史材料。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最终感化了战犯们抵触的心灵,认识到打内战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灾难和痛苦......  本片根据长篇小说《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改编。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初次见面,我爱你动物的末日杜鹃花红老人,孩子和外国人艳女还魂我们的存在(上)布罗肯伍德疑案第四季春假我的男友是后羿人狼游戏:越狱数字追凶第五季龙虎列传蝙蝠女侠第一季四个婚礼和一个葬礼血色深宅世界奇妙物语 2012年春之特別篇十二生肖城市英雄曲棍球之王逃跑的新郎(国语版)伏妖·诛魔镜(粤语)闻所未闻白云之下查龙药师勉强度日野兽2017

 长篇影评

 1 ) 感慨万千

1

看这部电影完全纯属意外。学校要求看红色电影写影评,为了那几分德育学分,也为了和同学有一些参与关系,我就参加了活动。看了电影。

电影是自选的。我有同学看的是革命战争片,比较惨烈。我最近的心情不太适合看这种片子。

于是选择了这部改造战犯的电影,看着应该有些人文气息。而且导演其中一个是女的,也给我看完这部片子的信心。

2

因为需要写影评,遇到感兴趣的片段,我就会记录,结果写了四张A4纸。

然而在这里我只想选取我比较感兴趣的画面。

杜聿明的改造过程,是比较引人注意的。他本来是为了党国敬忠,对于交代材料有抵触心理。

最后让他软化的,是改造人治疗他的病,而且从不对他提投降这个词。

确实,对于这些战犯来说,他们最开始对这个新的zf的想法就是,先把他们榨出相关材料,然后把他们杀了泄愤。

然而这个zf的做法,却让他们完全放松了警惕,甚至说,是放下了戒心。

因为他们有病治病,有不痛快对方也给他们及时松解精神上的戒心。

可以说,是把他们当做孩子一样看待。

又把他们当孩子一样重新教育。

而最后的结果也是成功了,他们都学了马克思,明白了自己曾经是人民的敌人,而现在,要重新回到人民的队伍中建设这片土地。

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这些曾经的将领在出外参加植树活动的时候,看到一个年轻人的柴火过不了桥,他们跑过去,一起推车,最后把车推过去,那个年轻人对他们说了声谢谢。

这也许就是人民帮助人民的朴素情感吧。

还有他们一起去长春第一汽车厂参观,发现他们曾经所谓的敌人没有糟蹋这片土地,而是让这片土地如此富饶。他们纷纷上去试开汽车,觉得质量很好,互相笑着讨论。

3

这部片子给我最大的教育意义就是,人是可以通过思想改造改变的。当然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机遇,但是,如果愿意以诚相待,敌人也可以变成朋友。

但是,如此强大的改变需要zq的强制力量。而我们的zq如果还是立在人民的立场上,应该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吧。

就是这样。

 2 ) 有信仰的主旋律TOP之作

推荐观看,历史爱好者必看,不一样的主旋律。有几点感受 1. 现在的主旋律不一定这么能拍--旋律和阶级分明,扎实的剧本和考证,动辄一部大作筹备五六七八年的电影制片厂,和那些学院派踏实演技台词都在线的演员们(现在戏骨一词泛滥,可见有多缺乏 2. 功德林很多梗,电影过程暂停好多次,挨个百度和搜一搜这些将领们/战犯们的简历,和历史评价。除了杜聿明为主,对王耀武沈醉黄维张淦王隆基等一流也都别样感兴趣。书架中的那本200万字巨著解放战争,已经等我快两年了吧 3. 腾讯视频版本,看得出来应该有老片修复,不过最大问题是---没有字幕一些段落听起来会有些吃力,也更耗精力一些。楼下有一篇影评很有深读,里边引用了92.1导演写了几千字的电影解读,很深刻,是我看过的最踏实和脉络清晰的影评--必经是导演自己写的。

4. 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老调重弹,却是太多现今国产电影,特别是主旋律电影所缺乏的。有了豪华制作,有了流量明星,有了特效狂轰滥炸,有了票房保障,但是缺了太多里子。比如金刚川,没有信仰拿着消费革命题材的态度去导演的心态去,只会是昙花一现

5. 观影过程中脑海里很多想法一闪而过,现在有两个希望是有生之年系列:一秦城是怎样的,远的溥仪大家都知道了,近的那些个呢。二湾湾回归后,头号战犯/自决于民族/自决于历史的新的一轮战犯们呢。

观于22.5.22凌晨4.45

 3 ) 决战人心——看电影《决战之后》感

影响力》这本书,讲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C国与A国的战争中,C国对被俘的A国士兵,优待有加,试图改变他们的敌对态度。除了生活待遇的优待,C国还让这些士兵写下对A国的认识想法,对于那些写的好的文章,会让这位士兵亲自在公众面前宣读,甚至举办征文比赛,给予微小的奖励,鼓励A国士兵评论剖析A国的问题。《影响力》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这是运用了一种称之为“承诺一致性”的影响力法则,也就是通过激发承诺者公开表达自己的态度,然后承诺者为了实现自己内心以及公众形象的一致性,使自己行为与承诺一致的一种技巧。毫无疑问,C国的策略是很成功的。

虽然这本书的中文本隐去了历史上真实的参与各方,但是我读书时立即意识到C国就是中国,战争就是朝鲜战争,写作此文时搜索英文资料也得到了证实。为什么我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呢,因为在这位美国人眼中的影响力技巧,甚至是所谓的brainwash,在我们中国人的眼中只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战俘以及敌人的一贯政策。一切从大局出发,从宽对待包括战俘在内的敌人,争取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从反内战时,我见过,对于杀害了无数共产党人的国民党当局,我们可以退让妥协,只为全民族的统一抗战。到抗日战争,我见过,对于被俘的日本士兵,我们给予优待,向他们揭示日本帝国主义的面目,一起反抗法西斯。再到解放战争,正如本片展示的,对那些双手沾满共产党员鲜血的刽子手们,我们没有一毙了之,而是试图将他们改造为新公民。在朝鲜战争,这样的事情还在不断发生,对比战争真正的当事国B国(朝鲜),我们展现了不同的姿态,不仅尽力优待,将本来就极度缺乏的口粮分给战俘,甚至在战俘营里为战俘举办了奥运会。这是共产党人一贯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一贯的方法,一贯的胸怀。

电影《决战之后》就是向我们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解放战争之后,这些曾经的刽子手现在的战犯们,很多依然心向党国,或者延续自己过往的逻辑,战败就要被杀,心灰意冷只待一死。他们曾经杀害了谁啊,方志敏、江姐、瞿秋白、陈延年、杨开慧……,还有我们无数我们不那么熟悉的革命烈士,还有无数被压迫的贫民百姓,被强拉去充军的普通人。最普遍的愿望当然是直接判处死刑,但“消灭一个肉体容易,改造一个灵魂难”。对于这些战犯,政府没有选择直接处以极刑,而是试图纠正他们的思想,改造他们成为新公民,适应新社会。

改变一个人的思想是困难的,更何况这些人都曾身居高位对蒋尽忠尽责,改造谈何容易。电影以杜聿明的转变作为主线,描绘了一群国民党军事将领特务头子在时代大潮下的转变历程。杜聿明作为黄埔一期生,又曾担任过徐州剿总副司令,对蒋可谓忠心耿耿,刚进战俘营时态度消极,坚决不合作,饶是如此,党和国家对他依然关怀倍至,治好了多年未愈的痼疾。面对这样的情形,以及通过不断学习党的知识,杜终于转变思想,由对抗转变为合作。电影多次闪回到过去,我们看到在蒋统领下的杜虽然备受重用,却常常被要挟,有病不敢治,被错误指挥,有才不能施。反而新中国得到了无条件的关怀。其他人也多经历了这样的历程,让他们转变的一个法宝,就是罗伯特·西奥迪尼所谓的“承诺一致性”,战犯们被要求撰写反思自己的过往,并作公开报告,在这样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他们终于发现自己曾经的问题,做了真诚的悔过,也实现了思想和行为的跃变。

如果你认为一部宣传党的政策主旋律电影不好看,那你就错了。电影中不光有年轻的葛大爷饰演的文强(不过不是喜剧角色),还有一众优秀演员的演绎,再加上小的冲突对抗剧情不断,其实很有看头。剧中人物性格各异,思想不同,还说方言,虽然是党国的一群将军,可凑在一起就像在说群口相声。广东的将军喊大家洗澡这组死(洗)完那组死(洗),中原口音的将军说起话来让人发笑,甚至还有话不利索的结巴将军。将军们虽身陷囹圄,依然武德充沛,一会派系斗殴,一会打日本战俘,但复盘徐蚌会战依然严肃。从进监狱到第一批特赦,也有十年时间,狱中人物与狱外世界的交叉也令人感概,比如抗美援朝,比如溥仪最后的出现。

最近同时读《红星照耀中国》,宣传、教育、统战一直是党的工作的重点,也是党的法宝,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今天这一工作需要做的更好。打江山易,守江山难,保持革命初心和革命作风,也是很难但要坚持的。

参考: 1.《影响力》//book.douban.com/subject/5287474/ 2.(不严格的)证实C国为中国的英文网页 //medium.com/@uviplove/influence-robert-cialdini-summary-31bb1abbc754 3. 《红星照耀中国》//book.douban.com/subject/26820347/ 4. 战俘营奥运会 //www.bilibili.com/video/BV1Kk4y1m7cP/?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1 //zh.wikipedia.org/wiki/1952%E5%B9%B4%E6%88%98%E4%BF%98%E8%90%A5%E5%A5%A5%E8%BF%90%E4%BC%9A

 4 ) 青年人看老电影的随笔

最先是从电影最top得知了这部影片,看了梗概,就立刻把原片刷了一遍,感觉是在这几年主旋律电影狂轰滥炸之下,然后一部91年的片子给人一直清新脱俗的感觉,这个词虽然不是很恰当,没有了让人视觉疲劳的特效,把人文关怀体现的淋漓尽致。

想到在功德林这个小院里面,里面都是叱咤一方的将军们,沦为了阶下囚,这种极大的转变让我这种老百姓看的津津有味。全篇以杜聿明的故事为主线来叙述,从顽固不化到肯定新中国这个极大的转变足以证明我党对于人的教化这方面是前所未有,试问那个国家对于敌对政权的高管是秉持这种态度和行为。不过文强,黄维这种人肯定不在少数,对于信仰的坚持有些过于固化,不过在长江大桥看到了黄维的眼泪,人民在当家做主。这是那种看到祖国正在欣欣向荣发展而留下的泪水,让老有所依,让教育普及到各地,让桃树在黄土地新生。

特务头子能成为杀猪做饭的好手,兵团将军也能是痴迷机械的学生,我敬佩这些人,在旧社会戎马一生到了那个地位,也是因为选择和信仰的不同而遭遇和晚年大不相同。让人唏嘘。电影韵味十足,值得琢磨。

 5 ) 是非成败转头空

1991年,《决战之后》上映。电影根据黄济人的《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改编,致力于表现人物灵魂的碰撞。创作人员曾去公安部查阅档案:“(战犯)材料写的那个小字儿小楷,特别漂亮,特别规整。所以像这些人,他都是有自己的思想的,有选择的。”

1992年1月,《艺术研究》发表了李前宽、肖桂云的《导演<决战之后>的思考》。其中有真实事件反映,也有大量的艺术加工。比如战犯们在功德林内对徐蚌会战的失败进行复盘:“像那大沙盘,生活当中绝不会出现这样的场景。但是为什么出现了以后,公安部还非常认可,观众也特别认可?因为这场戏,表现了他们所有人的心理。他们在讲到这场战争怎么会输的话,因为他们一直闹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输。其实他们输的是人心。 ”

电影后半段,战犯们外出参观,周总理特别交待,不穿囚服,全部换上蓝色的中山装。“作为那样一个战争过来的老将军,看到孩子,看到这样一种生命旺盛的景象,心里都感觉到很愉悦。眼里看到的一切,似乎描画出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将要过上的美好生活。那是他们年轻时,曾经想象过的未来。”

后来,两位导演李前宽、肖桂云和主演李法曾多次受邀介绍创作思路。

《决战之后》筹拍与央视《三国演义》同时。李法曾是原定的诸葛亮演员。李前宽认为杜聿明是个儒将,要他演才合适,硬是从三国剧组抢人。李法曾也说,《决战之后》是他从影这么多年来,最喜欢的一部。为此推掉了三国的片约,退居演员遴选一职。

电影拍好后,适逢杨振宁回国开会,导演和主演请他观看。起初杨振宁对李法曾淡淡的,越看越入神,看到杜聿明在功德林说“我对蒋介石是尽到了责任,可是对我女儿……”那段,嚎啕大哭,一把攥住李法曾的手就不放。导演那天衣兜里刚巧有个手绢,赶紧递过去。这部电影是得到了主角亲属高度认可的。

相关链接

092 电影传奇(总策划:崔永元):《彼岸》之《决战之后》

李前宽回顾《决战之后》 李法曾讲述影片拍摄过程

《中国文艺》向经典致敬 “影坛夫妻店”来爆“料”——电影导演 李前宽 肖桂云

 6 ) 他们输了,但人民赢了

我想,这些戎马半生的将军们看到雄伟的长江大桥,衣衫洁净的儿童,绿油油的田野,是发自内心地佩服tg,毕竟中山先生希望中国富强的夙愿被他们实现了,这也是他们最初的理想。

tg改造的不仅是所谓政治思想的洗脑,而是让他们认识到三民主义里的国民,就是广大的普通的人民。爱国民,不是位居高位居高临下地管理他们,而是真心实意地给他们带来富足和平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来看,tg才是真正的”国民“党

 短评

排队死澡啦,一组死了二组死,一个一个慢慢死~

8分钟前
  • 核桃小丸子
  • 推荐

有种当史料看的感觉,而且最打动我的是电影里着重表现的几位现实里基本都是善终,实属不易啊。不过,功德林里这帮人也算是当年国民党中位高权重者,他们是善终了,他们下面的人是何境遇就不得而知了

12分钟前
  • 谢谢
  • 力荐

“第一组si完第二组si,大家排好队一个一个进去si”😂😂

15分钟前
  • lalala三只小猪
  • 推荐

我觉得同样是主旋律的众明星加盟,为什么这部要比建锅建裆质感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儿?难道是我们活倒退了?

17分钟前
  • Doggze
  • 推荐

脸盲患者绝望了,为什么每个人的介绍都一闪而过……

19分钟前
  • 余一人
  • 力荐

这电影考究到猪都是黑猪。12:27:33,笑死我了。一个演员演技好,是体现在他能让观众喜欢上他这个角色,还是体现在能让观众喜欢上自己呢?“c…c…c你妈”

22分钟前
  • 五七九路公交车
  • 力荐

谁说国民党不抗战,功德林煤山大战打得那叫一个激烈啊

23分钟前
  • photon
  • 推荐

在欢迎蒙哥马利和西哈努克的宴会上,周恩来向蒙哥马利介绍杜聿明道:“杜聿明先生是我国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战场的最高指挥官,指挥过百万大军。”蒙哥马利就问杜聿明:“你的百万大军到哪里去了?”杜指着身边的陈毅说:“都送给陈老总了。”

28分钟前
  • nobita
  • 力荐

兴亡谁人定?胜败岂无凭?!

33分钟前
  • 天涯浪子觅知音
  • 力荐

此片与大决战系列结合起来看,更有意思。虽然有所谓胜者为王败者寇的说法,但是对过往胜与败的总结与反思,也不失为一种以史为镜的好方式。影片中有几场戏堪称经典,国军将领围在一起讨论战役失利原因,几个将军一块痛殴日本战犯,以及杜律明回忆血战昆仑关的镜头,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极为丰富和细致。只是现如今的主旋律电影,已经丧失了这样的质感。

34分钟前
  • 可乐的细碎生活
  • 推荐

杜聿明:找我来,也是为了写材料的事吧?李所长:你交的材料,有几个问题还需要补充。杜聿明:关于徐蚌战场使用化学武器的事,我已经交代过几次了。当时,还没来得及使用,我就被俘了。贵军攻克沈阳之后,我决定撤离葫芦岛,撤前我确实命令工兵,炸毁锦西发电厂和炼油厂。这些内容我已经写在材料里了。葫锦之间的攻防设备,能带走的尽量带走,不能带走的全部破坏。李所长:这些我都看过了。杜聿明:那还让我补充什么?李所长:昆仑关大战。日寇当年准备截断西南国际交通线,开辟华南战场,昆仑关一战,你把敌人的战略粉碎了。杜聿明:我是个醉人,今天重提此战役,有必要吗?李所长:作为历史,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完整。

37分钟前
  • 贺運
  • 力荐

欺负溥仪。

42分钟前
  • 科学的京兆眉妩
  • 推荐

“蓄须事件”、“国军内部派系打斗”、“关心朝鲜战争”、“痛打日本战犯”、“正确评价抗日功绩”、“参观新中国建设成就”等故事。顽固不化在监狱里搞永动机的黄维,葛优饰演的文强,年轻的葛大爷在一群老戏骨中演技毫不落下风,由刘镇湘挑起的和三名日本战犯的大战,玩罗盘读易经的老神棍张淦,在监狱战士面前飚英文的陈长捷与杜建时,杜聿明和宽厚仁慈的李所长,杜聿明是本片重点展示人物之一,交材料忏悔的康泽,山东腔王耀武

43分钟前
  • melody
  • 推荐

甩锅大会 大决战官方同人 浓烈的舞台剧效果 古墓丽影孙殿英 永动大师黄维 给杜长官来勺干的 溥仪好心塞 你们去我家颐和园包场不带我

45分钟前
  • [已注销]
  • 推荐

黄维一直说自己对不起几十万将士,然而他那几十万士兵投降后要么领路费回家种地,要么加入解放军了,比在国军里当炮灰强一万倍

46分钟前
  • 局内人
  • 力荐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最早之前到这个电影是来自沈醉的我这三十年的连环画,印象很深刻的一个画面是沈醉碰到了杜聿明,杜聿明有腰疼病,组织专门给他搞了个石膏的来保护他的腰,不过现在看出演这部电影的也都是天团了

50分钟前
  • 伍仁
  • 力荐

我党当年真的是年轻自信,对比如今的中宣真是越活越倒退;打排球的突然画起淮海战役图开始互相甩锅很好笑了;国党战俘与日本战俘的煤山大捷有太多黑色幽默;二十世纪前五十年真的风云突变,溥仪能和周相杜聿明一起畅谈,淮海战役双方最终把酒言欢;永动神祇黄维也是一种神奇的存在了;看看这种电影再看看台湾那边最早拍的一些内战电影就会明白输赢是怎么决定的了

52分钟前
  • Sentimental
  • 力荐

胜利者的气度。看了此片,就明白为什么是共产党,而不是国民党赢得胜利了。让国民党战俘们内心感化是最难的,共产党做到了;在最凶恶的对手被缴械后不报复也是很难的,共产党也做到了。消灭肉体是容易的,但改造人的灵魂和思想却是很难的。万事攻心为上。那时候的共产党,旭日东升,生机勃勃。

56分钟前
  • 格利高里
  • 推荐

我党真的是胸怀天下

60分钟前
  • Sandman
  • 力荐

虽然是主旋律但是真的拍的很有趣很好看!梗真的很多,看过的都会明白。

1小时前
  • 普多多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