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同一档期的《幸福额度》和《失恋33天》,我不是谁的粉丝也不是谁的黑,公正的评判两部电影,并想对豆瓣上那些没有看电影仅根据演员来打分的不负责任的假文青说,请你们结束:
去看33天的时候,被豆瓣上高达近9分的评价吸引,看完后失望之极,空洞的情节,虚张声势的情感,玩世不恭的风格,加之改变之豆瓣原帖的剧本,一时间让无数真假文青被冲昏头脑,全部5星的评价,让这部电影一时超过众多经典电影,让人惊喜。
可当我看完后的,失望的感觉此起彼伏,一句话总结,这就是90后的小打小闹,博得轻松一笑罢了,看成一个恋爱轻喜剧,我给这部电影打个6.5分,已经是绝对的仁慈了。
反看评分只有6分的《幸福额度》,或许是志玲姐姐之前的表现太过拙劣,连我也没有报什么期待。
然后,她的表现绝对大大超出预期,可以说是惊艳。同样简单的爱情故事,却被描述的很唯美。真实的情感表达,不夸张的拍摄手法,还有十分出彩的电影配乐,导演在这部戏上下了十足的功夫。我写实的给他打8分。
本片很多人认为在绝大部分时间内是“三观不正”的,认为本片过度弱化了爱情“同甘共苦”的伟大,并且过度渲染了拜金气氛。那么就谈一下爱情与金钱。
“爱情不是金钱可以衡量的”,这是一句老话,说得非常对。爱情是爱情,钱是钱,本就不是一回事。不过同样,爱情也不是长相厮守相伴终生,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爱情是一种感觉,婚姻则是实实在在。说到实实在在,现代社会还有什么比是金钱更实在的?
既然金钱是实实在在的,那么追求金钱的所谓拜金女又有什么错误呢?她们只不过是为自己想要的生活做出规划,去追求奋斗罢了。走人生捷径?这也是本事,因为首先你得知道捷径在哪,然后你得能走得了才行。否则指望天上掉馅饼可不现实。
有人觉得现在很多女人为了金钱放弃了爱情是错误的,三观不正的。毫不客气的说,有这个想法的无非两种人,一种是娶不起媳妇的光棍,另外一种就是穷人。这群人没钱,还想得到更多。这是把爱情当做自己不努力奋斗的借口(不是理由),觉得别人有好媳妇自己也应该有好媳妇,有了真爱自己穷也没关系。没关系么?只要走向了婚姻,真爱也离不开衣食住行以及生病再加孩子,而支撑这些的是什么,是钱。
假如别人的媳妇能轻松买911,而你的媳妇只能跟着你还房贷,别人的孩子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全方位培养,你的孩子连拿个IPAD上网课都得控制成本,这样的生活你觉得对得起为你付出爱情的另一半么?有人会说了,有的人没钱婚姻也很幸福,那为什么不看看有多少人因为没钱导致婚姻不幸福的?
不要再拿着所谓“纯真的爱情”来道德绑架女人,来指责所谓的拜金。称什么“被金钱诱惑”,诱惑什么了,那是生活。爱情永远是爱情,是一种心理上的感觉,而我们不会凭借感觉就能填饱肚子开上好车子住上好房子。
我是男人,但我认为越是指责拜金女人多,越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弱势角度去进行思维,就像一个等待着别人大发善心施舍的乞丐。没有自主选择的能力,只剩做白日梦的脑袋和日渐麻木的双手。与其这样,为什么不把这种所谓的拜金当成一种激励,从而去努力奋斗?努力让自己变成金,让拜金的女人变成拜你的女人,把选择权掌控在自己手中,那才是本事,那才叫男儿当自强,而不是酸溜溜的进行道德绑架和言语攻击。
所以,我不认为拜金是有错的。同时,我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去奋斗。
人生,归根结底是生活。当你早上睁开眼挤第一管牙膏起,金钱计算就开始了。
《幸福额度》这部影片,无论从剧情设置还是背景设置,都几乎可以感受到,这就是一部为林志玲量身打造的影片。常年厮混时尚圈的林志玲,其自身的气质和影片中那几乎无处不在的奢华气息几乎融为一体,丝毫没有给人一种做作之感。可以看出,导演在影片取景之上颇下了一番工夫,以至于影片中的任何一处背景,都成了林志林的独家T型台,而林志玲几乎在这个更加宽广的舞台上充分发挥她作为模特的先天优势,将走秀之瘾过得淋漓尽致。加上林志玲每次出场都穿着不重样的服装,更是几乎将整部影片变成了一次“林志玲独家成衣秀”,纵然这部电影不是《庐山恋》,也使得我动了日后仔细数数她在影片中究竟穿了多少套衣服的心思。
尽管林志玲已经是37岁的“高龄”,但由于出色的保养,加上影片中软硬件方面的大力承托,使她终于在从影之后,在大荧幕上留下了到目前为止最完美的映像,聚焦了影片中所有光彩的她,使《幸福额度》可以当仁不让地成为一部标准的时尚大片。纵然像我这样一直对她抱有成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幸福额度》至少从视觉上而言,相当养眼。
自从登陆大荧幕以来,林志玲这个174的模特总甩不掉“花瓶”的头衔,或许她之前也努力想在大荧幕上证明自己,但不多的尝试却让我觉得,要真正等到一部由她领衔主演的电影的日子恐怕遥遥无期。我一直认为她缺乏震慑全片的气场,充其量只是友情客串的火候。正是如此之低的预期,才不得不让我对她在《幸福额度》中刮目。
对于任何一个演员而言,一人饰两角都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因为这多少是短时间内获得观众认可的“捷径”之一。因此林志玲作为一个演员的话,她无疑是幸运的。她获得了一个许多演员可能一辈子都不可能获得的角色,而她也用自己的表现多少改变了我对她的偏见。
诚然,同那些在镜头前混迹多年的戏骨相比,林志玲的表演依然显得幼稚,且发嗲的娃娃音也一时让人难以适应,但林志玲在影片中的表演,依然让我感受到了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姐妹,这种差别,不是仅仅戴个眼镜或是换个发型就可以“打扮”出来的。我相信,在《幸福额度》之后,虽然林志玲依然甩不掉“花瓶”的头衔,至少,她不再是那个纯粹点缀式花瓶。
尽管《幸福额度》依然犯了目前华语爱情影片中都会犯的毛病——缺乏感情铺垫,爱得太突然,而且在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都隐隐在传达一种金钱至上的爱情价值观,以至于就算林志玲扮演的姐姐最后舍弃金钱为了爱情而纵身一跳,也无法抹去影片在大部分时间里,给人带来的“富高帅好泡妞”的印象,甚至可以说,《幸福额度》是近年来贯彻“有了钱就有了女人”最彻底的一部影片。但由于其精致的制作,加上林志玲的表演,使这部带着浮躁之气的爱情电影,显得靓丽十足,而偏偏“精致”,也是目前许多华语爱情影片所缺乏的。这里说的“精致”并不是多么华美的布景,而是一种与电影风格结合得非常融洽的现代感。因此,《幸福额度》可以算是一部真正的都市爱情电影。由于影片没有许多爱情电影那种刻意的撕心裂肺,其小幽默的设置也几乎贯穿了整部影片,使得整部电影显得较为轻松愉快,加上林志玲超出我预期的表现,让《幸福额度》远比我想象地要来得好。
《幸福额度》与其他都市爱情电影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基本上没有有意识地进行类型和事件的融合,故事推进动机很单纯,就是两对三角恋各自的感情角力,用的全是内功。如果拿科幻作品做个类比,科幻是分为硬科幻和软科幻的,硬科幻就是靠基于自然科学的技术演进来推动情节的,软科幻则更多地融合了人文学科的背景,科学理论的作用被降低,从而让情节和人物发展具有了更发散的社会属性。按照这个区分,《幸福额度》属于硬情感电影,剧力都来自于爱情当事人之间的感情互动,里面有很多警句式的爱情箴言,还有带有思辨色彩的微博体对白,但却没有让人物感情发展依附于其上的外部事件。这里的事件是指具有一定的假定性,能够贯通情节和人物的情节框架,比如有一段戏是李晓红和莫晓青姐妹俩交换身份,如果这个情节能够作为影片的中心事件贯穿下去,《幸福额度》则会成为一部以身份交错为噱头的爱情电影了,这是一个很经典的《王子与贫儿》式的喜剧模式,也更有利于观众对影片的故事走向产生期待。
当然《幸福额度》志不在此,它是要做一个纯粹的情爱宝典式的电影,其风格与安妮宝贝的鸡汤小说十分类似,特别是那套自我解释的话语体系,有着深入观众内心撩拨思绪的企图,姑且不论成功与否,影片确实在努力地探讨着一些事情。不过爱与不爱这种事,本来就不是可以用什么定理式的东西可以解释的,所以我觉得这部一直在证明自己的合理性的电影看起来有点累,关键还是在于缺乏故事的牵引力,情绪的转折和感情的归属更多地靠对白来阐释,于是讲述者和聆听者都显得有点吃力。尽管如此,影片之所以看起来还算有趣,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林志玲一人分饰两角的噱头。
我一直无法把林志玲当作一个演员来看,所以也没必要去讨论她的演技是否达标的问题,只是看角色是否适合她发挥就好了。应该说在我看过的林志玲参演的电影中,《幸福额度》是最适合她的,无论是张扬的妖艳还是低调的素颜,林志玲都在应有的状态之中,与陈坤和廖凡之间的对手戏都不乏火花。
陈正道作为一个80后的台湾导演,在这样的一部纯商业制作中,尽管收敛了一些创作锐气,但还是让影片带有了一些文艺片的纯净气质,时尚元素的融合也毫无山寨感,在主题多义性的挖掘上也做了努力,从而避免了流俗的知音体表述方式。其实对于影片核心层面的爱情信用额度问题,我一直也没太搞清楚,或者说不愿意去搞清楚,《幸福额度》在某种程度上与《单身男女》有类似之处,都是让男人自卑,让女人意淫的电影,好在影片最后给出了一个符合主流价值观的结局,但有一个让我禁不住自我拷问一下的问题是,这个一直试图精神出轨的女人是否还值得接纳呢?尽管我不是“无限卡”先生,但也有男人的尊严的。
漂亮女人属于天生的富二代和未来的煤老板 哈哈哈
拍给爱幻想的女生看的,让你幻想一个又帅又多金的男人为你刷卡不眨眼,幻想一个又帅又多金的温柔男人为你举着钻戒下跪说我爱你,幻想一个不帅又不多金的男人却爱你把你当成整个世界……总之,就是童话
“别走。”“除非你跳下来。”然后,林志玲就真的从二楼跳下去了!慢镜头,画面极梦幻舒缓,还配上关于“幸福”的内心旁白。笑喷,这样千年难遇的傻缺剧本叫我说什么好!
总体来讲就是一个正太爱御姐,萝莉爱大叔的故事。给四颗星的原因主要是,一颗星给志玲姐姐的颜,一颗星给陈坤的颜,陈坤深情款款的说晓红缺点的那段把我这俗人给感动到了,最后一颗星来自于晓红满足了姐妹们的YY。这是一部适合女性的电影。富二代,精英男,经济适用男,各个深情,款款体贴。还包邮哦!
一个志玲一颗星,下次她要是敢一次演五个角色我就敢给五颗星
把“不接地气”变成了一种风格。
每个角色都毫无存在感。。。
林志玲的声音实在太可怖了。恋爱观的设定上也非常老套。
林志玲分饰两角将不同情景的不同心境表现得宜,探讨了现代爱情及拜物主义与虚浮,显示现代人的新消费形式,连爱情也在金钱包装下成为大众消费品。三个男主分别代表金钱、爱和良心,如何选择都没问题,重要的是遵从于自己的内心。
为了苏打绿的主题曲
有志玲姐姐就是满分好不好!!!那傲人的双峰,是不是时大时小我才不管!我只看到大的!还有那窈窕的腰身!以及那短裙下白皙的大腿!!!重要的是,嗲嗲的声音一出现就浑身酥麻好吗!把持不住好吗!!小青小红这名字多土!有志玲姐姐完全就让人忽略了好吗!志玲姐姐,爱你唷!p.s 沈涛好像卜柯文~
林志玲的胸部再次像春晚上那样玩起了变罩杯的魔术,至于廖凡,扮相怎么看怎么基情四射,苏打绿的歌曲加分不少,至于电影,依旧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级别,是拍给神仙看的,懒得说什么了。★☆
林志玲太闹心了。别的都还凑合
不沉重,也不轻浮的爱情小品。
陳坤這樣的角色,這個世界不會有!!你當我弱智啊!!!他不過就是穿越過來的“金燕西”!!!
恶俗的桥段,扭曲的价值观,林志玲这个分饰两角太糟糕了吧?
志玲姐姐绝对是美的化身,一把年纪仍面容清丽,肌肤吹弹可破,身段曼妙,那长腿那背凹!且这是一部彻头彻尾的时尚电影,N套裙子一组镜头一换,分饰两角或青涩或诱惑,秀发或短或长。当她从窗口一跃而下是最美时刻,超现实地表现幸福力量。本片关注女性选择,但易触怒男性观众。女人意淫,男人鸭梨山大
必须承认它是个很一般的电影,但是比《失恋33天》好看得多。我感到喜欢《失恋33天》的人G点位置长得跟我不太一样,不知道还有没有办法做好朋友。
陈坤一语道出恋爱的真谛啊,“我终于不用再一个人呆着”
为了志玲姐姐的颜和身材看的,却被声音吓惨了,其实我宁肯她放开了嗲,也比有气无力的蚊子声好听,对于一个没有任何演技可言的人来说,分饰两角还配音是不是太高难了点?玩具戒指才有点感动,又被结婚那段剧情雷惨,卖傻也要有个极限啊陈坤!你不能当了出品人就逼自己当高帅富的哆啦a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