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方舟》这部电影,在叙事线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大洪水到来之前Tubalcain(反派)和Noah的矛盾,上船之后Noah和他的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而矛盾的原由,就在于一个人究竟是相信神的力量,还是人的力量。
Tubalcain的世界观是残酷而现实,同时又充满魅力与野性的。当Storm begins,他在帐篷里准备他的武器(类火箭筒),他有一段独白向God表示他的不屑,God let men live and let them die, I can also give birth to them or kill them(大意)。他质疑神的存在,相信自己的力量。当他混上Arc(方舟)与Ham(Noah次子)独处时,他告诉Ham人类是可以吃动物的(Noah一家似乎从不杀生),因为men do not serve beasts, beasts serve men. 一种现实的生存观。而他最鼓舞人心的,用来鼓动他的Tribe的人向Arc发起冲锋的speech中,他说到:"We are men. Men make their own choice!" 又一次展现了他对神,对Miracle的蔑视,他相信:“人的命运应该在自己手中”。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Watchers们凭借他们超自然的力量,轻易地阻止了无数想要求生的人的冲锋。他们对于自己命运的抗争都被轻易的抹杀了。纵然Tubalcain made his move干掉了第一个Watcher(其实是他被God宽恕,被召回天界),他的同胞们最终也未能登上Arc,而是惨死在暴雨之中。也许神灵就是这样无情,但对于命运的抗争,把自己的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的执念,确是令人激动不已。
相比于Tubalcain,Noah的世界观其实非常教条化又无趣。他认为他应该永远按God的意愿行事。他决定建造Arc,并不是因为保护同胞或者说求生的愿望,而只是因为他认为这是God的指引。同样,他执意不允许其他Tribe的人登船,也是因为他相信他们因为曾经亵渎了神灵而得不到他的宽恕。实际上,在登上船之后,他认为所有人类都因为原罪而必须被God惩罚,他和他的家人的意义只是完成方舟的建造,保护物种在大洪水之后的存活,而他和他的家人必须不留下后代地死去,完成人类的灭绝和最终的赎罪。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得知Ila怀孕后,决定杀死她的孩子,如果是女孩。(这个故事逻辑默认,儿子不能和母亲XX;而兄妹之间似乎可以...)他其实并没有自己的决定,而只是在履行自己认为God赋予他的职责。
然而,当他真正面对Ila的双胞胎女儿们,自己的granddaughters们,他手里的匕首并没有狠心地落下,反而他亲吻了两个小女孩的额头,放弃了自己的使命,因为what is in his heart is all of love. 这也使他在上岸后非常自责,忏悔自己没有完成上帝交给自己的使命,反而让人类存活了下来。
Ila和Noah在影片结尾的一段话,点明了这个电影的精髓。她说,上帝有没有原谅人类,其实决定权就在当时的Noah手里。当他面对两个小婴儿时,如果他下手杀死她们,人类就将灭绝,就将受到他们该有的惩罚,相当于上帝没有原谅人类。如果他内心被爱的力量所战胜,show mercy to those two little children,就相当于上帝也对人类表示了宽恕。所以,人类的生存与否,决定权仍然是在人类自己手中。这也使Tubalcain世界观的一种延续,命运在自己手中。
其实上帝不过是人类的一种信仰,一种对世界的解读。上帝并不会化身实体,来教育或感化人类。对上帝的解读的权利还是在人类的手中。不管是Tubalcain所代表的"要对命运的不公进行抗争",还是Ila以及Noah妻子所代表的“爱与善良的力量”,我始终相信这种人的力量,是高于神的信仰的存在。Men make their own choice!
1
明明知道会失败,仍然去做,这就是哈勃.李所说的勇气。15年前我看过约翰.休斯顿拍的《创世纪》,非常让人失望,他试图在直译圣经中获得影像的震撼。却因为题材过于宏大,尝试过于简单,而遭到彻底的失败。被青年的我所笑话。
而这部名导名演的好片,引入了一个巨人(Samyaza),引入了一个敌人,就把创世的神话与后工业时代的迷惘联系在一块( The end of beginning),产生了强大的代入感。
要知道创世纪中,诺亚的原著记载也不过就一页书。一种不可完成的任务。
有几个问题是他们一直牵动着观众的:第一,为什么要毁灭人类?第二,为什么选中诺亚?第三,要不要饶了两个孙女儿的命?
2
在圣经起源中,人类的罪恶始于该隐杀弟。Cain即英文gain,得到的意思。为了有所得,为了利益,杀死了弟弟。
作为一部宗教的影片,不能不反映七原罪。而通过一大批该隐子孙的脸,我们看到了贪婪,看到了仇杀,看到了骄傲。电影就什么也没有说,表现的非常好。
只不过他们给无辜的诺亚,增加了一个原罪——杀人。电影让诺亚杀了试图登上方舟的邪恶的人类。还安排他在电影的最后,一个人隐居思过。
但圣经上说,这里的记载是诺亚的子孙记录的,而且说他是个义人,与神同行,没有什么好苛责的。光这一条,就解释了上帝为什么选择诺亚。而电影上说,是因为诺亚有怜悯心。
电影把赎罪这个概念演绎的非常好。还把善恶树设计为伊甸园中连理树的模样,把大蛇设计成蜕皮的神物。在大迁徙中还专门讲到蛇,此外就是百鸟和百兽。圣经里讲的很清楚,蛇是动物中最狡猾的。
3
圣经.箴言集Proverbs
The fear of the LORD is the beginning of knowledge,
but fools despise wisdom and discipline.
2for attaining wisdom and discipline; for understanding words of insight;
3for acquiring a disciplined and prudent life, doing what right and just and fair;
导演挺冤的,两边不讨好。无神论者一看是宗教片,直接就低分了。基督徒一看这片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也开始黑。其实人家根本就是借诺亚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根本没打算拍宗教片。
这个诺亚和圣经里面的诺亚关系不大,而是作为现代人的导演的化身,至始至终,他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精神危机,需要解答两个难题,那就是:1.神是否存在?如果他存在,他关心人类吗?2.人是否有他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个问题在哲学上是无解的。第二个问题离开了第一个问题,在哲学上更加无解。
最后导演借其中一人之口说出了自己的答案,成为全片最大的败笔。答案给得太匆忙了,而且根本配不上这两个宏大的问题。
天哪!谁能来教教赫敏小姐什么叫演戏么?!
那谁老公是秀逗了才会找emma watson来
达伦很敢,以这样大的成本玩自我。
各路原教旨主义者、资深文艺犯与变形金刚粉请远离本片!
我擦,这片子这么烂!怎么可能拍得这么烂!!导演居然是阿伦诺夫斯基,毁了毁了毁了,太毁形象了,亏了我这么喜欢《梦之安魂曲》和《黑天鹅》。阿伦诺夫斯基导演你这是要变成美国陈凯歌么?
哈哈哈看到那个史前集装箱的时候我很想问2012你还好吗。阿伦诺夫斯基的故事前卫得让人脑洞顿开,可惜诺亚一家人的打打杀杀太像韩剧了。在我以为罗根开始变残的时候他居然又变帅了,不过还是赫敏的那个“壁花少年”...
最早的治疗不孕不育手段如此快速无痛效率高;壁花少年女友居然被兄长抢了,备胎被人踩死了,最后逃离价值观如此扭曲的一家人也算苦尽甘来大快人心;这电影可以用那张拉登“that's why i bomb people”的meme来概括....
一个卫道者,几个信仰者,一个异教徒。Noah一家人的挣扎是每个有信仰的人都会有的挣扎,很真实。上帝对每个人都是有安排的,只是你永远不懂它是什么。然后会怀疑,会内心斗争。Emma这部演得有点用力过猛…
赫敏的演技很不行,演恋爱少女不像,演孕妇不像,生孩子不像,演妈妈更不像。化妆师也有问题,人都没有年龄过渡的保持着。
7/10。适应小成本的达伦这次操刀1.3亿感到手心冒汗,为商业考虑故事讲述更直白了,起码没玩抽象意识流,CG特效却只有3维动画的质感。切入了一个重大命题:对同类的罪责是该仁慈的包容还是铁血的审判—扩展开都是非常精彩的深挖思考和戏剧冲突。但有1点疑问:祖父保卫守望者时那么屌的大招后面咋不用?
前半段在找馬子,後半段在殺女兒
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这片说要信造物主,看完估计没人信---这片从第一个场景开始就没给人留下可信的空间,看完后也不会觉得方舟多么的光辉。环境塑造和剧本故事都苍白无力,达伦的这次商业尝试可谓跌破眼镜,他还是那个《安魂曲》《黑天鹅》的他么---
本片的问题在于独立文艺导演的不甘心,当了这么多年的文青,总要拍一部魔幻史诗来证明自己的确大师范,可文青不甘心就这样从众,所以开始各种添加自己的风格,但前半段起航的精彩,全被后半段一家人杀来杀去毁了!另外,可不可以教一下屈臣氏小姐什么是演戏。。。!
看時不停想到The Fountain, Montage竟讓宗教在我眼裡變得有趣起來了; Noah一家全程苦大仇深, 唯一的笑點來自出戲的Anthony Hopkins; "Be fruitful, multiply, and replenish the earth"怎麼聽怎麼喜感爆棚.
英文名就叫NOAH,中文多了个创世之旅后缀,港版后缀则是灭世启示,唯有灭世才能创世,通篇在讨论人类出现和存在的意义,虽然故事是围绕圣经故事展开但是和那些劝人信教的宗教宣传片截然不同。诺亚说,造物主选择不是因为我是个好人,而是因为我是能够完成任务的人。很欣赏这个救世偏执狂。
神烦宗教片 光有雌雄两只 根本不能保证一个物种繁衍 看到后面更觉得诺亚就是个变态
宗教外皮商业性质,不伦不类。预告片才是正片。
真失望,不过意料之中
我不是基督徒,也没有正儿八经完完整整看过圣经。不过如果本片是高度忠实于原著的话(怎么觉得这话说的这么别扭),这书写的真是完蛋了。如果不是的话,这导演应该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免得被原教旨基督徒们集资买凶砍死吧
看过《圣经》故事的孩纸,别抱着看故事被还原的心态去哦~认真你会傻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