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赤叶青枫
2019年伊始,王迅主演的两部新片《灵魂的救赎》和《“大”人物》同时上映,一时间,风头无两。
比较《灵魂的救赎》和《“大”人物》这两部影片,无论是题材还是类型,二者都完全不同,实际上并不具备什么可比性,而王迅在两片中的角色也是一忠一奸、一白一黑,各不相同,身份地位等更是悬殊,但即便是两片连看,你看到他时也不会跳戏,只会看到“角色”,而不会看到“王迅”,由此,其演技之精湛度以及可塑性、多面性可见一斑。
《灵魂的救赎》中,王迅饰演的老何是个具有双重身份的典型小人物:一方面,他是一个背井离乡从四川北川前往湖南株洲打工的普通农民工;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因在5.12地震中不幸失去孩子而悲伤过度导致精神有些失常的失独父亲。
不可否认,本身就是成都人的王迅在语言上塑造这样一个角色确实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而且他之前曾在许多影视作品中分别饰演过多个平凡小人物类型的角色,因此似乎《灵魂的救赎》中“老何”一角他应该驾轻就熟,但实际上,他之前饰演过的那些角色无论是意得志满,还是倒霉囧衰,总体来说,绝大多数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喜感,令人一见就不禁莞尔,而“老何”一角却是悲情凄苦的,故而此角色对于演惯了喜剧角色的王迅而言,实则是个不小的挑战。
令人惊喜的是,王迅在《灵魂的救赎》中完全颠覆了自身在大众印象中的喜剧形象,将一个既痛苦不堪同时又心存幻想的农民工失独父亲演绎得丝丝入扣。
与自己去世孩子小雨容貌酷似的小朋友宋文西相处时,他父爱满溢,柔情似人;与黄小蕾饰演的妻子杜茉莉就孩子已经去世的真相问题沟通时,他如惊弓之鸟,暴躁失控;在被警察等外人一再点醒宋文西并非小雨时,他执拗偏激,精神失常……尤其是与宋文西的父亲单独沟通陪伴孩子的重要性问题时,他更是完全与角色合二为一,情到深处,情难自禁,着实感人肺腑。
到了《“大”人物》中,王迅则换上西装革履,摇身一变,成了片中大反派赵泰的得力左右手崔京民,是黑恶势力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王迅第一次演反派了,譬如在《东北往事之破马张飞》、《唐人街探案2》等影片中他就分别有过精彩的出演。戏里,他一边让人恨得咬牙切齿,一边让人笑得捧腹不已。不过《“大”人物》中的“崔京民”一角对于他而言,则还是有些特别。
要知道,《“大”人物》翻拍自2015年的韩国电影年度票房冠军《老手》,如今终于上映了,自然难免被影迷们拿来做多方面的比较。“崔京民”一角也不例外,他在韩版中的名字叫“崔常务”,是由韩国著名实力派演员刘海镇出演,他曾凭借在此片获得第52届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男配角提名和第36届韩国青龙电影奖最佳男配角提名,足以可见其演技之佳。有此珠玉在前,王迅的压力可想而知。
看得出,王迅在表演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刘海镇在《老手》中制造了不少的笑料,原本擅长演喜剧的王迅则有些出人意料地没有选择“硬碰硬”,而是继《灵魂的救赎》之后,再度收敛起了自身的喜感,转而在人性深度上和层次上下更多的功夫——如果说在《灵魂的救赎》一片里,王迅重点诠释的是角色的失独之痛,人性之善,那么在《“大”人物》中,他恰如其分展现出的,则不仅仅是角色笑面虎式的精明圆滑,心狠手辣,还有角色在扭曲的权力和暴戾的BOSS的高压之下深藏着的恐惧无奈以及身不由己。
片中,王迅有几场戏令人格外印象深刻。一场是他拿着装满现钞的名牌包包试图贿赂梅婷饰演的刑警孙大圣之妻,看似亲切友好,实则心机满满;一场是他在楼梯口故意激怒王千源饰演的刑警孙大圣,话中有话、笑里藏刀式的挑衅意味深长,狠劲暗藏;一场是他被高捷饰演的老BOSS逼迫前去自首顶罪,全程基本没有什么台词,但眼神中前期的恐惧害怕,后期的孤注一掷则较好地彰显了角色复制微妙的内心波动。
嬉笑怒骂演绎黑白忠奸,精湛演技诠释人性善恶。回顾王迅的演艺生涯,一路走来,从配角到主角,真真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很是不易,而《灵魂的救赎》、《“大”人物》这些不断问世的新作不仅再一次印证了他的努力与实力,也足以说明,其未来更可期。但愿他的下一部影视作品会给我们带来更大更多的惊喜!
看多了无厘头的搞笑,看这部电影其实很值得人深思, 家庭失独者,精神失独者,现社会有多少这样的家庭,有真正做到对孩子陪伴的关爱吗?很多东西是失去了才会想着要去珍惜, 但是为时已晚,这部电影有很多泪点,演员都是靠真挚的情感去演绎,没有浮夸,没有各种花哨。做为一个四川人,感触很多,是真的值得去看的一部电影
不知道小演员是什么情况,只有一部作品,有点象早年霹雳贝贝类型电影的小演员.后来看看所有演员作品,除了<疯狂石头>,都挺复古的.手工制造大黄蜂,钢琴,小雨一号,要是我没了,估计老爸也会这样的.中国老年男性就这样,但凡有点才艺,如果不是流氓黑社会气场(比如孙红雷,X秀波,郭德刚,赵本山)类型的,就是猥亵市井特质(王宝强\王迅\ 黄渤 )类型的,前者不予质评,后者基本人畜无害.不过近年来但凡赚了钱财,总会被当成爆发户攻诘一番,也有些自甘下贱拍些<道士下山>型,进了套子,更被设计成武大郎还沾沾自喜,当是戏子翻身,非要暴力一番.成了林志玲类的垫脚石了.
"一天到晚没正事儿拿个破烂哄小孩儿"
后面不用报警报案而用私刑手段解决问题,也是够流氓了.幸好小孩子感受更真实一点.后面挺好玩了,老爸作机器仁儿,老妈拍摄的.感觉更象是导演自传....人物代入感很强.电影前期节奏慢,后期效果不错一点五倍,播放就不觉得象电视剧了...
这两天接连看了两部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电影,10日的《“大”人物》 和11日的《灵魂的救赎》。一部是爽快的动作电影,另一部是感人至深的亲情片,两部电影中,都看到了同一位演员——王迅。同档期作品“左右互搏”,证明该演员的人气,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两部差异极大的作品,王迅在其中的表现,竟然也是“分裂”的。
先说《“大”人物》,他在片中饰演大反派赵泰的左右手,黑恶势力集团的代表人物,跳楼自杀案的操作者,一直为赵氏集团处理各种见不得人的勾当。王迅饰演的这位崔京民,算是典型性意义上恶人。说到这样的形象,这位给观众标签化鲜明的王迅,让人想到了他之前在《疯狂的石头》中饰演的那位“四眼”,二者都是狐假虎威,为虎作伥的副手角色。
平心而论,王迅饰演这类角色可谓手到擒来,比如在《唐人街探案2》中饰演曾江的管家,也是类似一手遮天的阴险小人,在《一出好戏》他饰演的“老潘”同样在于和伟身边溜须拍马,一旦老板失势力马上翻脸,实则小人一枚。而在《“大”人物》中王迅饰演的这个角色,更是集合了过去角色的精华,而且与众不同富有层次。
由于该片是改编自韩国电影《老手》,所以就难免拿出这个角色与原版进行比较。原版饰演该角色的是韩国老戏骨柳海真,后者一脸横肉,与帅气的刘亚仁形成鲜明对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主一仆这样的设定,是内在和外露的象征式体验,因为凶恶的柳海真就是刘亚仁内心黑暗面的代表,所以韩版中该角色恶一面比较外露。而《“大”人物》中,赵泰这个角色本身就很坏了,所以对比之下,王迅饰演崔京民反倒是一直给他擦屁股,不像小主子赵泰那样锋芒毕露,中韩两版角色不同之处在这里。
他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身齐整的西装,一丝不苟的头发,还有一架相当儒雅的眼镜,看似文质彬彬,、但实质却是典型的笑面虎,嘴角的笑容下隐藏着难言的秘密。因为他作为大企业的高管,自然属于成功人士,能力不俗。但他处在这个位置,擅长察言观色。正是因为崔京民的助纣为虐,赵泰才能一次次地安然无恙,但也因为赵泰的无法无天,使得崔京民不得不为他顶包扛雷,行贿送礼的“重任”,甚至还敲诈恐吓,主导了跳楼事件,也是身不由己。
考虑到电影硬核的属性,王迅这个角色与其他喜剧电影中卑鄙小人的马大哈形象不同。这位崔京民是成分复杂,并不是让人咬牙切齿,而是觉得他有些可怜。这样的形象,是得益于演员的表演,王迅是笑星出身,说过相声,当选过“巴蜀十大笑星”的称号,在无数喜剧片演过各种各样的形象,以往即便是反面角色,他那副形象也会让人可发一笑。而《“大”人物》里这个卑微且复杂的反派角色,真是第一次见王迅如此的表演。
如果说这个坏蛋家伙让观众对王迅刮目相看的话,那么《灵魂的救赎》里那个“失独”父亲的形象,则让人惊艳。
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独生子的父亲,在大城市打工时意外发现一位酷似自己故去孩子的小男孩,小男孩因为得不到家庭的温暖而离家出走,一老一少相遇,一场伦理与亲情之间的博弈,王迅饰演的这位父亲何国典,将会面临怎样的抉择?
很难想象喜剧明星出身的王迅会出演这样的苦情角色,当年儿子躲在皮箱里希望父亲带自己去大城市,结果情急之下他打了孩子一巴掌转身离去,没想到这一巴掌竟然成了永别。多年来沉浸在自责中的王迅,妻子也无法再次怀孕,父爱如山的他进而疯魔,而遇到与孩子长得一模一样的文西时,他被压抑的情感得到了释放,两颗漂泊的心也渐渐的走在了一起。
王迅把一个沉溺在对儿子疯魔式思念中的父亲形象诠释的淋漓尽致,他第一次见到小文西时的激动,偷偷门外望着孩子那种紧张,在校园门口第一次与小文西面对面时的惊慌失措,甚至被当成了人贩子,但始终执拗的不愿醒来,因为在他的眼中,整个世界变得模糊,唯独眼前这个小小的身影,让他觉得这是上天送给自己的礼物,更使得重燃一名当父亲的希望。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他纠结的一面。面对被父母“嫌弃”的文西,自己又失去了孩子,当他一意孤行带着文西打算返回老家时,孩子在火车上一句“我想回家”,却让他幡然醒悟。王迅对这个角色的诠释,把握了一个度量,一位沉溺在过去阴影不愿面对现实的父亲,也是一位希望小文西获得家庭温暖的大叔,这样纠结的内心,转化到后半段飘忽不定的眼神上。他渴望见到孩子,却时刻躲着他,因为何国典明白,别人的终究不是自己的。
结尾处,王迅饱含热泪那段诉说,那是来自灵魂的救赎,也是一名父亲的声音,这样的王迅,何尝不令人觉得惊艳?
两天之内两部电影,一名演员截然相反的形象,几乎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王迅这名演员,从呲牙咧嘴、歪腔邪调的喜剧丑角,到今日为虎作伥的恶人,再到令人落泪的父亲,这样强烈的反差,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王迅是一名实力派,早已毋庸置疑,如今这样“分裂式”的形象更令他的表演呈现多元化之势。我相信有着2019年开年两部大戏的加持,王迅未来之路会越来越宽广,也能看到其身上潜移默化的变化,有这方面的苗头,这对演员本身来说是个好现象。
王迅最擅长的角色是小人物,通常有着特别接地气的生活经历。从演员经历来看,王迅涉猎广泛,相声、编剧、演员都有过他的作品,属于创作型人才。就最近的作品而言,王迅挑选的角色越来越谨慎了,往往人物里有着情感的描白、人性弱点的展现以及鲜明的形象。比如,在1月10日上映的《“大”人物》和《灵魂的救赎》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故事和角色,但是每个人物在电影的痕迹都是难以忘记的。
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演员都必须对角色有足够的认识。如何展现人物,是激烈的还是稳重的,这是演员需要掌握的重要问题。一个优秀的演员往往能影响角色情感的节奏,深化影片的情感内涵。比如《灵魂的救赎》中的何国典就是。应该说,王迅比较擅于从人物的情绪出发,刻画小人物的感情,也通过人的境遇来描述人生的起伏。电影《灵魂的救赎》以汶川地震为背景,讲述了王迅饰演的何国典在地震中丧子而魔怔,遇见与其灵魂互补的孩子宋文西后,两人报团取暖共同完成了对“爱与家庭”救赎的故事。可以说,失孤的痛无法缓释,思念就像是一头野兽,无时无刻不在噬咬着内心,致命程度比绝症更甚。不同于孩子被拐卖而残留一丝希望,《灵魂的救赎》中,天灾带来的灾难着实砸在了何国典身上。
人最怕没有希望,失去孩子的何国典虽然整个内心世界坍塌了,但他执拗的坚信自己孩子并没有死,这成为了他的救命稻草。遇见和儿子相似的宋文西,如临深渊的他仿佛抓住了一根缰绳,拼命向上爬。执念是疯狂和妄诞的, 有时甚至会犯错, 如果不是在某一方面确有理由,,是不会如此执着的。也正为如此,何国典失而复得的狂喜令他做出许多不智行为,而过程中的两人非常快乐,但这并不是被接受的理由。当他以积蓄帮助宋文西完成梦想时,自己的梦也面临破碎,他宁可被误会甚至被暴打,是因为这所有的伤痛对他来说微不足道。“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此刻的他正是以假寐来麻痹自己,当宋文西的父亲带上防具制作零件时,这份美好才会成为何国典永久的良药。
从痛苦到魔怔,从魔怔到希望,从希望到怀疑,从怀疑到释怀。整个过程中,王迅以朴素的农民视角演出了父亲的浓情挚意,疯狂执拗的眼神中是不甘,重拾天伦之乐时的欢笑是如此真实。恍惚中,王迅精湛的表演将观众的情感也进行了一次迁移,跟随着他的步伐是对他的心疼,是对他隐隐的担忧,是为他释怀发自内心的高兴。
天生万物中, 放出最大光明的是人心;不幸的是, 制造最深黑暗的也是人心。
《灵魂的救赎》中的王迅是散发着父爱光辉的一位可怜人,而在他同时主演的另外一部电影《“大”人物》中,王迅瞬间切换姿态成为了一个十恶不赦、软硬兼施、油盐不进的滚刀肉角色崔京民,用斯文败类来形容极为贴切,甚至还以孩子要挟王千源饰演的警察孙大圣。
谈到该角色有必要说一下包贝尔饰演的富二代赵泰,正如包贝尔在《西游伏妖篇》中饰演的红孩儿一样,赵泰火爆的脾气中充斥着暴虐,猖狂的肆无忌惮,此次他将恶霸形象塑造的登峰造极。作为赵泰的帮凶,王迅饰演的崔京民是在赵泰与其父亲两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主,然而正是这种夹缝中的尴尬,对于演员来说挑战更大。一方面,面对BOSS,他要克制自己在外面养成的狂妄,另一方面,他又特别享受别人在自己手段下的妥协,其中也包括他挑衅王千源时他愤怒无奈的表情。
影片中的王迅可以说将坏事做尽。在赵老爷子为其刮脸谈“抗事”时,表面看似波澜不惊的王迅,内心虽然恐惧但却知道自己的命运结局——这就是命!除了为人处世的圆滑,他也深刻明白一入豪门深似海的道理,想要全身而退是不可能的。所以在步入警局背锅时,他泰然自若,好心中带着挑衅的提醒一下王千源不要招惹所谓的“大”人物。
这样一个性格色彩极其复杂,且在剧情推动上有着关键作用又富有一定“功能性”(排气筒、背锅侠)的角色,在王迅的演绎下可以完成度非常高!比如他在被主子暴打时卑微如尘土的表现,虽然内心中一万只草泥马在奔腾,但却不敢有丝毫表露。比如他以言语挑衅王千源后,被王千源“壁咚”在墙壁时那种不懈的眼神,连两颗极具特点的大牙在此刻都充满了嘲讽,将一个“有文化的流氓”塑造的一针见血。
向左是地狱之门,他出卖灵魂完成恶魔契约,化身另外一个恶魔。向右是天堂之所,念有所及如临深渊,他净化执念超脱自己。而中间是一面镜子,不追问演技,在左突右进中探寻演绎真谛,正如王迅借用老子的话“企者不立,跨者不行”,是为一个演员最珍贵的品质。期待演员王迅带来更多精彩作品。
一部真正需要带着纸巾入场的电影
豪哥的表现意外惊喜
迅哥的塑造再次燃爆
小蕾老师让人一秒入戏
说得没错
真正的演技爆棚演得不是戏而是人
灵魂的救赎
真正被演员的真诚打动
真正为演员的用心鼓掌
站在电影投资的角度
第一次觉得惋惜
因为错过了一次合作
当一个一个班级孩子的名字
一一呈现在字幕的那一刻
心情已然不是三言两语可作表达
感冒限制了我的思维
超五星推荐
影片以真实故事为原型
根据小说《救赎》改编
作者在汶川大地震被埋76小时后
由心创作
值得每一颗心去解读
很感激我的工作
让我有机会可以解读到这么多的作品
每每又会因遇到如此用心的作品而感动跟幸福
2019
将会是充满奇迹跟幸福的一年
晚安^ ^
太可怕了。整部电影和名字一样土一样low。剧情是中学生写的,电影是大学生导的。女主不是涂了黑粉底就是秋菊了,大眼线和冷光美白牙让人很出戏,大人演戏和片中孩子一样程式化:快乐就是哈哈哈痛苦就是哇哇哇。浪费我时间。
一星给株洲
《灵魂的救赎》,汶川地震过去十多年了,这部电影关注了震后幸存者的生活、心理。叙事不俗,从震后失独到城市家庭的现状。女性救赎了心灵,茉莉帮老公打开了心结。
已经受够了靠题材讨巧的烂片……题材不该成为评价影片好坏的标准
这种亲情梗始终是我的泪点啊
呜呜呜,单位组织看的,迫不得已给你还行吧。小孩子是挺可爱的,虽然演技有点浮夸哒。总而言之,利用上班的时间做别的事情,我就很开心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人伦亲情都是需要维护和经营的,别等失去了再追悔莫及。王迅本色出演,不搞笑的时候,真情流露也动人
以前看过
学校团建看的片子。笑点不够好笑,雷点巨多,感受不到一个父亲失去儿子的痛苦,感受到的是一个不愿意接受现实、无知愚昧的男人。一星给小孩的演员。中午没午休去看了这,一星敬我的数学老师,下节课绝对不打瞌睡。
题材挺好,但怕得太差,主要是演员不行,除了黄小蕾之外,其他从大到小的演员都是灾难,王迅还是省省吧,演了那么多欠揍的角色,怎么演这种片还是一个样子啊。片中里他演一个失独的父亲,但看着小孩却是那副“猥琐”表情,瞬间出戏
太刻意,但有点儿意思
两个问题家庭(失独&缺少亲子陪伴)的互相治愈,节奏控制得挺好。中点那儿,孩子的两次转折有点突兀。王迅演得挺好的呀。
好吧整部片子就是讲了如何将一堆废铁集合两个家庭的力量把它变成机器人 告诉我们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失独于留守儿童确实是不错的社会题材 但是刻意的卖惨则让人觉着矫情了
黄小蕾牙太白了,王迅牙太动物科儿了,两人应该去拍牙科医生。。。
旧技新用,八十年代的套路放在今天,虽然煽情动人,但仍显幼稚。剧情拧巴处过多。
阅后即焚,还行吧,对这样的现实题材不需要遮遮掩掩的表达,就直白的说出来就好,那些给低分的我想知道,你们是想让导演加多少形容词进去呢?你们要是失独了跟警察讲故事咩?跟别人也讲故事咩?别人同情你呢还是同情故事呢?在中国也好在外国也好,失独都是精神打击。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让你看懂是怎么回事就行了,就你们给低分的脑子也就能读白。
电视剧水平,太难看了。演员毫无魅力,人物脸谱化,剧情程式化,彻彻底底就是一部宣扬主旋律的电影。男主角一脸猥琐的样子,到最后真的看不下去了。。。
怎么说呢 题材是好题材 王迅演的也还行 导演的水准不可描述 摄影也太出戏了吧
想寄刀片。明明是个好的题材,非要整得七零八落的,可惜两位好演员,本来应该能带起来的,差点火候,可惜死了。
灾后的心理创伤和地震同样可怕,只有走出心伤才能获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