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公众号“同场加映”:
▼
关 于 导 演 -赖学怡SNOW-
导演兼编剧赖学怡(Snow)是一个已有三个孩子(最小的只有3岁)的母亲。由于丈夫常年在内地工作,她长时间独自带着孩子在香港生活,照顾好家庭的压力大,繁琐事也很多。作为孩子的母亲,导演热爱烹饪,深刻感受着食物带给人的幸福与鼓舞,也明白食物能勾起美好回忆。她希望片子能通过食物带出一些正能量,传达用心烹饪的食物与人的生活间的微妙关系。
由于自幼在香港与东莞生活,她从小奔走于两地,目睹了两个城市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文化差异,也发现很多人都生活得不开心。房价的高涨、压抑的生存空间,导致现代人的生活压力日益增大,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人们不注重保护环境,甚至肆意地破坏。导演有一位特别的朋友,他们从台湾来到大陆, 在一个小岛上努力地做着环保生态工作。其实, 大自然的美景、美味的食物,都能治愈心灵,但都被繁忙的都市人忽略了。她希望通过本片让更多人关注环保生活的重要。
无论在人生的任何状态,导演都是一个有梦想的人,而做出好电影,是她一生的追求。所以,导演透过自己最切身的经历,一个女性的视觉,把食物与空间联系起来,通过一个女人自强,学习如何成为面包师的故事,来传达对“幸福生活”的认知和感受。希望大家对“幸福”能有更深的认识。
▼东 莞 檀 香 岛 拍 摄 - 幸福岛 -
幸福岛,一个生态环保岛。片中设定它作为女主对幸福向往的一个高点。一家台湾人用尽他们的心血来保护这个岛,并宣传环保的信息。本片通过这个岛来带出很多环保信息,希望让观众思考更多环保的重要性。
本片中的幸福岛于东莞市石碣镇的檀香岛取景。檀香岛占地四百多亩,岛上檀香树占岛屿面积的80%,因而得名。岛屿四周环水、闹中取静,植被茂密,风景怡人,素有东江上的“日月潭”之称。
▼关 于 电 影 - “幸福”与“安居”-
女主角周晓丽生长于繁华的国际都汇东港,她从小与父母挤在一间十几平的房间里生活,每夜伴她入睡的是父母做爱的喘息声和无休止的争吵声。她儿时唯一的快乐是曾到一个小岛上游玩。在岛上,她认识了一个开朗的小男孩,男孩拿出母亲精心烹制的肉桂卷给她,那一刻,她尝到了幸福的味道,从此这个味道便烙印在她的心里。
长大后的小丽逃离了东港,来到小城市西洲,当了一名舞蹈教师。在这里她邂逅了丈夫任东。婚后,她辞掉工作,当了家庭主妇。大大的屋子里,却没有一丝幸福,有的只是家婆的百般挑剔,丈夫的夜不归家与漠不关心,她很失落。直到丈夫出轨,让她崩溃,于是自杀。
一个岛的主人救了她,这个岛主正是当年的小男孩李小洲,这个岛叫幸福岛。幸福岛曾因东江河床遭恶意挖沙,生态受到严重破坏,洲母更是误入沙坑溺亡,小洲因此内心受创,患有失语症。虽经历了伤痛,但洲父仍坚持将岛打造成生态岛,希望通过岛让更多人认识生态环保的重要性。
在美丽的大自然下,小丽与小洲通过食物互相治愈,逐步走出各自的困境。
《幸福岛味道》将味道与空间结合,从一个女性的角度讲故事。影片探讨的是当下的社会问题,是一部治愈系的现代故事片。
电影以一个女性自强的经历来探讨“幸福”与“安居”的定义,女主通过对幸福岛和面包来寻求自己向往的生存空间及幸福人生。
电影中的女主自小的家庭生活环境压抑,加上母亲的教导,让她嫁个有钱人。她误以为嫁个有钱人就可以幸福。当她长大后,慢慢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她并没有在大房子的生活中 找到幸福,甚至更多的是失去自我与丈夫的背叛。她在绝望中自杀,然后戏剧性的来到了儿时曾经去过的小岛。在岛上,她通过儿时的好友岛主及好心的林婆婆帮助,慢慢领悟了:幸福的生活更多的是需要靠自己双手努力去学习与争取。最终她靠自己做出了让人感动暖心的面包,正式开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电影整体给我的感觉非常的温馨,很治愈,看完之后好想快点回到学校能赶上面包打烊。
导演SNOW在分享中坦言,“文艺片要生存不容易”,今年电影行业仿佛进入了一个寒冬节气,本身要顺利拍摄并拿到龙标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拍摄檀香岛上这个故事就像是导演SNOW的一个使命支撑着她,正如她所说,“我不应该绝望”。另外,在现场看了一个2015年导演SNOW采访前岛主的视频,得知他的一些故事时,我也是非常受触动的。
真实,平淡,温馨。
有一场印象特别深刻的戏,女主周晓丽发现丈夫有外遇时从车上拌嘴到路边争执,最后绝望到河边,这场戏很打动我,尤其是晓丽站在河里不停地击打水面宣泄自己的情绪时,每一下都戳中了我的心,两位演员的表演很棒。
“做面包跟做人一样,是要用心的。”
预祝用心拍摄的东莞本土院线电影票房大卖。
看完《幸福島味道》,有被治愈到了。大多時候,我們常常以為——“這樣就好了/那樣也挺不錯/他挺有錢的,跟了他,以後生活不太苦/愛情到最後還不是那樣……”,我們大多時候的“屈就”征服了內心的勇氣和不顧一切往前飛的魄力,其實,我們只是被自己困住,被過去的家庭環境、戀愛經驗、目睹的一切囚禁,而它就恰恰通過一個簡單的故事告訴我們很老生常談的一個道理——“愛其實並不是想要觸碰又及時收手,而是要給自己勇氣,去追問,去追求,去嘗試,去把握,去擁有,去照料,去顛覆'只在乎曾經擁有'的懦弱。”
當婆婆把女主救起,給了她一個麵包的時候,我覺得內心所有的委屈都在那一霎釋放,因為有人開始關心她了,有人在乎她的感受,有人懂得她只想要做一個麵包,把做麵包得到的快樂傳遞給別人。
"唐寧"與"安哲"的情感故事,雖然有點老套,但誰在年輕的時候沒有做過一些傻事呢?而他們卻把年輕的約定當真了。但兩顆孤獨、敏感、脆弱的心如何走到一起,我覺得需要更多的情節進行補充,短暫的兒時經歷,彼此的理解的造成還是不夠飽滿,所以末尾的留白也處理得很好,讓人有所期待,有所思考。
我們終究會遇到想要擁抱自己的那個人,即便不是約定好的,但從見面的那瞬間,他們已經把約定放在心裡了——我們在乎曾經擁有,更在乎天長地久。
還有很喜歡這部電影的主題曲《麵包會有的》,它同樣有著《向著明亮那方》的美好與純真,不管多困難呢,吃塊新鮮出爐的麵包就好了,你說,是不是呀?☺️
男主和女主都是有童年创伤的人。女主小时候父母不和,父亲赌债累累,母亲带着她逃离到一个小岛打零工维持生计。男主在10岁生日的时候等自己的小伙伴(女主)来过生日,不小心落水,眼见妈妈为了救自己落入水中失踪,从此患上失语症。
长大后,女主嫁了个有钱人生了女儿,生活却不快乐。发现丈夫有了外遇,女主跳河自杀被冲到小岛上被岛主搭救。
在岛上生活了几天,她发现这个幸福岛就是自己小时候过了一段幸福生活的小岛,岛主就是小时候的玩伴小男孩,可是早已物是人非。丈夫用孩子病危骗回了女主,她带着女儿投奔妈妈却发现妈妈被骗已无钱交房租。女主才发现自己放弃了舞蹈老师的工作连自己也养不起,更别说照顾女儿和妈妈了。
是回头和丈夫讲和将就生活,还是重新开始。影片中多次出现女主与自己童年的小女孩对话,最终女主选择做独立的自己,去烘焙房做一位面包师,虽然生活艰辛但总归做了自己。男主在吃到这种面包时想起小时候的味道,意识到女孩就在自己身边,最后得以团聚。
影片在一个小岛拍的,节奏慢景色美,非常治愈。镜头画面也非常讲究。是一部很美的文艺片。
东莞取景的电影《幸福岛味道》,里面的女演员唐宁的演技真的不是盖的,《幸福岛味道》里面的画风,歌曲 ,色彩也是小清新的感觉,里面的光线 ,也是贯穿了这个剧的主题,里面的梗还是比较新颖,由男主的失语症,到后面的改变,整个故事情节,都挺完整的。我和朋友去看,朋友都是吹爆了里面的男主,真心长得好看,演技也是可圈可点
原文首发公众号:庭槐看电影
中年的味道,总是飘着一种无所适从的茫然,甚至呼出纳入的隐隐就是种死亡的气息,广告公司的莱斯特,在老板眼里是混工资的老油条,在老婆眼里是一事无成的废材,在女儿眼里是有他不多无他不少的影子爸爸,而他自己每天最大的快乐,就是早上起床洗澡时的两次jerk off.
他站在窗边透过窗帘看见妻子将花园里的玫瑰送给邻居时的表情,和他站在麦当劳不停车购物窗口看见老婆和销售天王在车上激吻的表情,并无多大分别,当岁月洗涤去中年人身上的棱角后,莱斯特已然成为一具行尸走肉。而他家花园里她老婆种植的那种玫瑰,就叫美国麗人,那是他老婆对新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生活的逃避。
在赖学怡的幸福岛上,也种植着一种玫瑰,这种玫瑰,叫面包。那是一种曾经尝过,后来再也找不到的味道。
小时候缺少的东西,将来必定成为半生的追求,因为得到后与想象中的偏差,又会成为下半生的噩梦,这前半生的追求,注定成为后半生奋力摆脱的纠缠。
中年人妇晓莉就正是这样,因为小时候家里穷,在一个岛上吃了小男孩给的面包,就认定那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面包的味道就是最幸福的味道,这种认知,从东樟到西洲,伴随着她的长大,嫁人,为人母,始终未曾改变过。
因为家境贫寒,晓莉的婚姻,是一种买卖性质的包养,那个男人只说了一句你不要工作,我养你,就把她领回了家做一个全职太太。婆婆看她,横看成岭侧成峰,怎么看怎么怂,不会做菜,不会煲汤,不会生儿子,到底有什么卵用。老公看她,成天在家又不用工作,带带娃教教孩子,天经地义,还用送孩子上什么培训班,你就一带娃的货,甚至在床上都懒得碰她。她走在街上,看见年轻妈妈带着小孩,心里忍不住嗟叹,到底有多少像自己一样的职业主妇呢?
嫁个有钱人,大概是从镗屋长大的晓莉毕生的理想,嫁给有钱人,却成为了她生活日常无尽的噩梦。小时候吃过的面包,小时候给她面包的男孩,于是成为她心中的美国麗人,反复不停地出现在她的幻想中。
晓莉老公出轨成为晓莉爆发的引信,但是一个将生活交给男人的中年家庭主妇,现在除了决定去死她还能干什么?毕竟娘家就是住在镗屋的老妈还养了一个秃顶的龟公!
某种意义上说,死是生命的再生。从水里救了晓莉的人是晓洲,幸福岛岛主。在岛上的三天,是晓莉的重生,唤醒她童年记忆的是菠萝,面包,然后风铃再给上最后一击,让她确信,晓洲就是童年时给她面包的人,而她曾许过一个为晓洲庆祝十岁生日的愿,终究未能实现,却成为晓洲走不出的遗憾。
现实的生活,和童年的梦幻,二者的交集一定是激烈的冲突,于是生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这样的十字路口,《廊桥遗梦》的弗朗西斯卡选择出轨后继续和丈夫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革命之路》的爱波选择从地理上搬迁无果后从身体上结束,《克莱默夫妇》的克莱默夫人选择离婚各奔前程。
因为和晓洲的邂逅,晓莉有了重拾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她选择了离婚重新开始。
一技傍身,终究会变成最后一根可以自我救赎的稻草,对女人来说,真是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好在晓莉还会做面包,成为面包师的她开始寻找回自信,现在她才理解到,不是附庸的人生才是真正的人生,就连做面包要做好也得用心,何况是人生,脂粉会掉,容颜会老,身体终究并不是女人的本钱。
没有自己的人生,就没有恋爱的本钱,当晓洲吃着晓莉烘焙的面包时,他们再也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平等的恋人。幸福的味道,就是你有能力给予别人幸福。
中年人的危机,只有自己能救赎,莱斯特一潭死水的生活忽然漾起了浪花,是他看见了女儿的同班女同学,被那种青春活泼深深吸引,从此他精神焕发,变了一个人似的。在和安吉拉亲密过后被邻居开枪打死时,脑死亡比心脏死亡延迟的几秒钟,他露出了中年以来唯一一次开心的笑容。
女人啊,别将自己的命运交给男人,中年啊,是一道踏过千山万水后仍得重新开始的坎,跨过了,就是新生,跨不过,就是往后余生。
女主看起来舒服 所以下载来看看景色 😂 景色2.9颗星 岛上夏天的绿色色调相当舒服 剩下给短发女主
emm...剧情是不通的,拍的自然风光是很美的,男主是我喜欢的
淡。
烂的无以复加,建议立刻退出电影圈。以及导演麻烦不要装路人给自己打5星。岛上的风景还是挺美的。
电影整体给我的感觉非常的温馨,很治愈,看完之后好想快点回到学校能赶上面包打烊。有一场印象特别深刻的戏,女主晓丽发现丈夫有外遇时从车上拌嘴到路边争执,最后绝望到河边,这场戏很打动我,尤其是晓丽站在河里不停地击打水面宣泄自己的情绪时,每一下都戳中了我的心,两位演员的表演很棒。
半部导演自传,专业与不专业还是能在影片中看的出来的,影片想努力表达原生家庭关系、婆媳关系以及婚姻生活等矛盾问题,无奈在视听语言表达上略显稚嫩,更像是一部学生毕业作品。
对待爱情要忠诚啊!
对不起 请加油
好多壁纸哇~
远不及《大蓝湖》。
挺好的
观感舒适,在摄影色调都不错,只是故事不太感冒。
以地域来看,也算是将东莞拍得诗情画意,但是我一直觉得剧本要静下来,就要抛弃那些原生家庭的东西,偏偏许多创作者很喜欢用这个原因去推动情节的变奏,安静缓慢的生活,在于不追索原因,而享受当下,看看小森林,任何事都不如自己亲手劳作重要。电影女主角以面包重新获得新生,也理想化的缓和了自己与母亲的关系,也算是尚可的处理,借由唐宁这张天真的少妇脸,什么都希望她实现。
女主原生家庭不幸,母亲生活悲惨,丈夫出轨,婆婆难以相处。幸福岛就始终像是个世外桃源,不管是女主小时候还是已经步入中年,这都是一个可以暂时躲避的地方。
东莞本土导演出品,每一帧自然之景都美的可以当壁纸~面包会有的,幸福也会有的~
看完以后只想问一句:导演您到底想要表达什么?有点像大杂烩,没有突出重点,什么东西都是蜻蜓点水,看到最后也不知道导演最想表达什么内容。演员表演生硬不自然,造型跟角色也不搭。总之看完以后感觉就是导演的剧本没拉来什么赞助,最后只能拍一部廉价的自我意淫作品。
你只是恰巧遇到那个可以互相治愈的人,也许一辈子都不会遇到呢。这个滤镜太美了。治愈自己,永远也不会好了!比想象中好!
幸福岛有点出戏,不过对女性情感生活困境的刻画挺意犹未尽的。
还可以吧 景色可以
平平淡淡的一部片子,粤语好像就会感觉很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