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揪心裂肺的黑色童话,每个人成长与毁灭的现代寓言
揪心裂肺的黑色童话,每个人成长与毁灭的现代寓言
因为现代人大多被工作压迫,被日复一日的机械劳作磨损掉了所有的激情与梦想,所以影片主人公设定为邮差,他代表我们每一个人。
长期积累的压抑与不爽,总会突然爆发,故事里是小学同学的轻轻一问:“你多久没有紧张、没有心噗噗直跳了?”于是邮差偷拆信件,取别人的现金,看别人的隐私。是这个社会的压力,迫使我们每一个人不由自主去伤害别人。
然后他在信里发现了绝症的女孩,去医院探望而遇到了杀手。站在生命的终点,他才可以重新思考与体会,为什么活着?什么是爱?
女孩说,每个人都犯过错,那正是因为对现状不满,正是因为渴望改变,就算错了,不也比浑浑噩噩好得多吗?
是宽容与原谅打开了人心,让人突然发现自己可以被无条件地接受与尊重,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的救赎,能让我们学会去爱。
于是他承担起责任:帮同学解围,给杀手报喜,赴女孩的约会。
这是生命觉醒后的飞扬,是心灵打开后的狂喜,他飞奔在路上,如同插上了翅膀。
而现实冰冷如枪,冷酷地击中他的胸膛。在这荒谬的世界上,不能接受真正的美丽,不能容纳真正的善良。美好,总要面对死亡。
2 ) 上帝手里的骰子
满心欢喜,憋足了劲的生活, 以为自己正奔向幸福. 哪里知道那却是死亡之路. 命运就是这样, 它有时候是个玩笑. 所以, 与其努力生活不如随波逐流, 顺其自然.
3 ) 这就是好电影
很久没有看这么赏心悦目又不空洞的片子了。
没什么可以多说的,就是部好电影。
力荐自己去看:)
4 ) “最近有没有兴奋的感觉?像童年时心扑通、扑通地跳?”
《postman blues》(《盗信情缘》)是SABU叔叔之于我的第二部作品(第一部是《Drive》,同一个人推荐的)。
作为一种有着情感及思想的生灵,多数人大概都不会喜欢日复一日的重复一种不能给自己带来满足的劳作——没有变化,不必动脑,仅用躯壳就可以完成。龙一的邮差职业对于他来说恰是如此。机缘巧合,他与中学同学修二重逢,修二是个梦想创立自己堂口的黑社会混混,当时正切下自己的小指准备进贡老大。他问龙一,“你最近有没有兴奋的感觉?像童年时心扑通、扑通地跳?”龙一说人过了30就很少有这种感觉。回到家里之后,修二的话在他的脑海里反复回荡。他不满意现在这样味如嚼蜡的生活,可是又能怎样?平淡对于一些人来说也许是幸福;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却是绝望……
在他偷了挂号取款的钱去买了酒回家的路上,脸上所洋溢的笑容,和当拆开一封封本应送出的信时的好奇表情也许告诉我们,此时,他体会到了修二所说的紧张与兴奋……一个名叫小夜子,身患绝症的女子的信件引起了他的注意,也唤起了他这类小人物身上所必备的同情心,他冒充小夜子亲戚与其通信直到与小夜子结识相爱与其说是缘分,不如说是命运。小夜子的求生欲望点燃了龙一生活的花火,在他们给彼此买礼物到又在约定地点会面的过程里,镜头撇开人群,直追二人,呈现给观者的是二人脸上思虑、揣测、焦急、期待、幸福的表情。此时,他们已不是芸芸众生:他是小夜子的龙一;她是龙一的小夜子。温情,浪漫,眷恋充斥整个画面,两个人给对方买的都是红色围巾,这红围巾是本片中少有的亮色,特别是龙一在骑单车飞奔时那一抹迎风飘舞的红,衬着他的绿色制服,除了“夺目”,我想不出更恰当的形容词。
然而,SABU不是北野武,温情与幽默只是让残酷显得更残酷……黑色幽默是用幽默、嘲讽的视角来审视黑暗——那些生活中的无奈,不公平,不确定以及时时刻刻都会步入死亡的人的脆弱。私拆信件使龙一遇到了他的爱,而任性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如果龙一最后知道他的结局,他还会不会如此呢?我想到了《胭脂扣》里最后在爱情面前气短的十二少……所以说,SABU是个明白人,结局这样就对了!
说到修二这个人物,遇见他是主人公龙一人生转变的契机。修二发现了已被警察监视,把毒品藏到了龙一的包里,与此同时自己的断指也鬼使神差的落到了里面。片子几次运用特写及慢镜头来跟踪这只断指,这些极富张力的画面仿佛在昭示着人的命运很多时候都是在不可知的情况下被一些偶然因素所左右。而这些就是本片另一条脉络的起源。龙一因与修二的接触(当然后面与祖的相识也起到了催化作用)被一帮白痴自大的警察和专家认定为贩毒加连环碎尸案的变态罪犯,全国通缉。片中的警探的荒唐和草率很好的起到了冷幽及讽刺的效果。同时,不禁在想,是不是生活中人也是如此,虽然不及影片中的夸张,但是出发点是一致的——总是按照自己的逻辑在审视别人。当然,我不否认,鉴于人自身的局限性,每个人的世界和世界的本来面目总是不一致的,甚至,也许人类永远也无法探知得到世界的真实面貌,因为,人总是以自身的原有知识作为基础来探索未知,而原有知识的正确与否仅仅是在人类所能理解的范畴被检验,并不具有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的推广性。sorry arrrrrrrr~~~~~~是不是有点跑题。我想说的是不管每个人头脑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anyway, who cares?但是前提是不涉及到伤害别人。
祖的出场及那些与其相关的人着实让我流了几滴汗,跌了几次眼镜,高呼了几次“Yeah, 后现代哎~”祖向龙一叙述了他参加杀手王选拔赛的情景……(这就开始了)首先是杀手雷昂身后那个抱着花盆的小女孩在该片中已是做了变性手术后胡子拉碴的大叔(原谅我这么理解);接着是青霞姐姐的出场——穿越了重庆森林,一发不可收的爱上祖并为其变成杀手,不过还是那一头金黄的假发、血红色的指甲油、大框太阳镜和夸张风衣的经典造型(她的丝袜换成黑色的透明质地的会更好*^o^*);花田——祖的儿时玩伴,没准儿是2046的铁扇,(他的鸭舌帽赫然印着2046);祖更是绝,他那段关于做杀手必要条件的论断观者甚是喜爱——“你知道做杀手最重要的是什么吗?是节奏!!做杀手心中必须有音乐,爵士、民谣、摇滚什么都行,怎样杀人视乎当时的音乐而定。杀与不杀各有各的节奏……做到随音乐出现随音乐消失,重要的是风格、美感。杀手是死者临终见到的人……所以衣着、发型务求一丝不苟……”你见过这么有素质的杀手么?
在关键时刻因龙一的及时赶到而获救的修二和意外收到龙一特意送来的杀手王合格证的祖在得知龙一已身处险境后,双双毫不迟疑的飞赶过去陪着他去实现在三点钟之前探望小夜子的诺言,看着三人狂奔在通往医院的路上,忍不住又有一股暖意涌上来(唉,我就知道这不是什么好兆头,后面很快就被验证了)。人在孤独的时候,有友人相伴,在这无情世界中,也算是幸事一件。
龙一在土门的凶残、愚蠢、好大喜功、冷血中倒下了。小夜子来了,说,我们走吧。
我不会为龙一的今世悲,但会为他的后世喜。
“最近有没有兴奋的感觉?像童年时心扑通、扑通地跳?”
“……”
5 ) 你就搞吧……
四点档的都是90年代后的,比如说POSTMAN BLUES,看片名就知道必定是布鲁斯的戏谑,好像YOKO KANNO的音乐CAT BLUES(已经翻出来听了,特嘲弄人~),和本片有神通之处;你说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么,错,爱情在这里如同流星雨的最后一道闪光,我在看的时候就不停地在笑,除去SABU“控诉社会或者指责规则”,就说它恶搞的地方,比如泽木在医院顶楼遇见的颓废中年人,竟然是个在修养的杀手王,杀手王向上一仰脸,回忆浮上心头……(我想起来《西游记》续集中唐僧一仰脸,就回忆个当初什么怪要惊心动魄地吃他,又是一集),然后本是平淡的邮差的小人物的一成不变的生活的电影,突然插进来个什么国际杀手选拔赛,然后请一号选手杀手里昂出场,人群分开,居然是一个COSPLAY《LEON》中的里昂的戴个圆墨镜抱一盆兰花的男人……二号杀手青霞,居然是《重庆森林》中的金发红墨镜……卖鱼的老伯帽子上写个2046……一群搞笑到了几点的统一着装的风衣墨镜大背头的杀手一本正经地选拔,我在这边笑得要死……
还有邮差泽木在送信的时候恰巧遇见高中同学,就进去坐了小叙一会儿,发现他亲爱的高中同学正在切自己的小指,这小指还不慎落入他的邮递包中(后来高中同学因此没少吃苦头),但不幸地是他高中同学因为涉嫌贩卖毒品正在被警察盯梢,这个深夜来访的邮差又被警察盯上了,万般可疑,最后被怀疑成杀人碎尸案的魔王,还有个什么精神分析博士把平凡内向善良的他,根据各种分析成什么无秩序型精神分裂,底下一群在听博士分析的人纷纷点头称是……
还有断指粘在杀手祖的国际杀手选拔赛合格信上,把本是不合格的不字给粘掉了,不知道的情况下泽木骑着自行车高兴(善良的泽木啊特别替杀手高兴)地以超高速给杀手送信……
但是影片的最后SABU还是删了观众“一个火辣的嘴巴”,泽木为了和绝症女孩的约定,赶在三点她做化疗前赶到医院,但是遭到警方的百般阻挠,还找个什么世运赛的冠军骑单车以精确到秒去撞击他,那个冠军啊,全身武装啊,十分专业啊,时速100千米啊,精确地在计算时间时,撞在一个突然出现的议员竞选的宣传车上,被撞飞了……
最后泽木还是被警方的狙击手射杀了,一脸茫然,毫不知情,突然之间,多发子弹贯胸,翻车倒地。然后一片寂静,一片混乱,骑着鱼店老板的自行车后面还驮着一筐鲜鱼的杀手祖,骑着送外卖的自行车的高中同学兼黑社会小混混,疯狂地冲进防暴警察的封锁线。这时,泽木的灵魂缓缓站起,望着倒在血泊中的自己和荒诞的人群,绝症女孩小夜子微笑地站在面前,两个人牵手慢慢离开。那女孩是等不到他来而自杀了吧。两个人正可以一起走入天国。
6 ) 黑色的解构、白色的爱情以及布鲁斯的谐虐
一如本片的英文名:Postman Blues,一个刻板邮差生活的blues小调。反观中文译名《盗信情缘》实在差强人意,流于表面,完全忽略了故事背后时而欢快时而低泣的激情演奏。
我观看这部片子的经历颇为奇特。
记得大三的某一个周五的晚上,我百无聊赖的流窜到某个宿舍,和同系的哥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胡侃,目光在桌子上厚达一尺的废纸、武侠小说、A片、包装袋和塑料水杯间漫无目的的游走。
不经意间,一个从故纸堆里伸出的、红黑相间的盗版碟盒吸引了我。抽出来一看,便是这个《盗信情缘》。大略看了看简介,主演“北野武”三个字让我有了观看的欲望,心想大概是一部和《菊次郎的夏天》相仿的作品。跑回宿舍,我用尽收买、哄骗甚至恐吓的手段让老三从《星际争霸》中退出,和我挤在14#显示器前看这个从没听说过的北野武电影。
观看的第一感觉是被骗了,因为主演根本不是北野武。
然而片子里跳动的轻快旋律让我有了看下去的动力,因此也忽略了盗版商的欺骗行为,毕竟这是他们的一贯伎俩。
随着剧情的进展,我逐渐被完全控制和吸引,直至电影高潮部分的前奏:星空、水畔、巨大的摩天轮之下,龙一向小夜子许诺:明天的三点,一定接你出去!
之后便陷入了黑暗和寂静……
三秒钟之后,身边的老三嗥叫一声:“熄灯了,睡觉!!”,端起杯子、拍拍屁股绝尘而去。剩下我一个望着黑暗中的显示器发愣:“然后怎么样了呢……”。随后的三个小时,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构思了无数种可能的剧情,终于忐忑睡去。
因为睡得太晚,周六醒来已经接近正午。床头电脑前依然是老三统帅一队老弱口水兵、做着“文成武德、一统星际”的清秋大梦。
“昨天的片子看完了?怎么不叫我起来!”
“没有,起来后碟找不见了。”
“!!!……”
于是整个周末,我在所有认识的宿舍间奔走,打听那个“红黑相间的碟盒”的下落,而最终毫无结果。
故事的结尾发生在毕业后一年,冬天的寒冷的傍晚,我从立交桥下黑瘦的盗版碟贩手中接过这张碟,同时奉上八元人民币;物是人非,当初的svcd已经升级为dvd5,不变的是红黑相间的封皮,以及熄灯后期待的心情。
我对本片导演Sabu一无所知。但我敢说他肯定不是如岩井俊二一般拍广告出身的导演,虽然他对色彩的驾驭能力非常出众。原因是他不单单追求画面的唯美。相对色彩而言,更为突出的是Sabu对情节的控制能力,以及对演员表演张力的把握能力。几位主角甚至是几乎所有的配角都能够本色的完成对角色的塑造,导演功不可没。
如上所述,Sabu没有借助画面的色彩来进行主人公的心理描写。但是我却分明在故事背后读到了三种颜色,也就是本文题目所说的黑色的解构、白色的爱情以及布鲁斯(蓝色)的谐虐。这三个色调是在90分钟里相对独立、但又紧紧交织在一起的三条主线。
一、黑色的解构:
Sabu对传统电影的解构欲望不言自明的强烈。邀请扮演冷面杀手集大成者——北野武扮演落魄杀手一角色,就能充分说明他希望解构传统黑帮电影的“狼子野心”。不可否认,早年当过相声演员,近年多次扮演杀手角色的北野武在创造这样一个游离于正统和反讽的杀手形象时,显得驾轻就熟。当然,不可能所有电影人都会使用星爷那种无厘头的方式对传统进行解构,毕竟不是谁都有那种“自我摧毁”式的勇气。倘若说到相似,我觉得这种类型的解构手段和大卫.芬奇的作品倒有几分神似,一种骨子里的黑色幽默。比如曾经威震江湖的老牌杀手身患癌症,在医院接受化疗,搞得人不象人鬼不象鬼;又比如严肃庄重的中年探长深思熟虑、意味深长指认的罪犯竟然是无辜的;无数正统黑帮片、侦探片中都有类似的“符号人物”,此处所不同的是一种味道。与其说Sabu是在拿“符号人物”造改,不如讲他让这些在其他类型片中被神化、超人化的角色带上了凡人的气息。
励志的内容在日本影视作品里相当常见的。Sabu当然不会轻易放过这么典型的反讽对象。于是在电影中,曾经是奥运集训队员的警员,骑着高级公路自行车,在探长的鼓励下,踏上奋斗的道路。过程中,这名警员的脑海里产生了幻想:这是奥运会的赛场,所有的同事亲友、甚至他正在追逐的嫌疑犯都在为他即将的胜利夹道欢呼加油。这本来是最普通不过的励志桥段。但问题是励志的目标愚蠢得难以置信:用自行车撞倒同样骑行的嫌疑犯。结果也不难猜测,奋斗以可怜的警员与罪犯擦肩而过、撞上停在路边的汽车而告终。
如下一组镜头也很能说明问题:
路旁的汽车里,几个身着笔挺西装的男性,严肃的面部曲线随着手中烟头的一亮一灭而若隐若现。熟悉日本警匪片的观众早已猜出,这是潜伏在路边监视的便衣警察。
主人公龙一,骑一辆单车经过。
车中的男性开始对话:
“这么晚了,还会有邮差在送信吗?”
“可疑!”
“对啊,伪装成邮差,就可以不受怀疑的四处兜售毒品了!”
“可恶!狡猾的家伙!”
……
倘若是一般警匪片,我们或者会赞叹便衣的睿智,或者会不屑桥段的老套。然而这次,我们只能无奈的笑笑,因为我们事先知道谜底:龙一正是个如假包换的邮差,他的确在兢兢业业的送信。
二、白色的爱情:
很难形容Sabu的残忍。
一个浪漫若此的相逢,一段灿烂若此的相知,却要加上一份凄美若此的归宿。我简直要为此而痛恨Sabu了。然而我也确实难以想出一个更加符合这个片子的结尾,毕竟在反讽和解构的世界里,任何符号化的内容都显得苍白和无知。不过好在Sabu终于发了善心,于‘凄’之后添加了个‘美’,让纷乱世界中两个真正无辜者的灵魂牵手走向远方。无奈之下,我们尚可祝愿他们会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幸福。
说起来,Sabu决不是在作品中虐待爱情手段最过分的导演。然而他“引君入翁”的手法实在让我愤怒。两个人初次见面是在一个纯洁的白色世界里,感情的发展中又有如火般热情的红色在跳动。可谁能想到,这白色预示着飘荡的灵魂,而红色的围巾竟然要映衬鲜血呢?
提到本片的爱情主题,就很难绕开女主人公小夜子不谈。她清纯可爱的相貌和因病面无血色、不施粉黛的装扮让人觉得这是一个透明如水滴的、天使般的人物。有个镜头让我记忆非常深刻:
小夜子坐在病床上,护士送来了龙一的信。当小夜子接过这封期盼的信时,她夕阳笼罩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甜蜜、害羞的笑容。
清纯若斯!唯美若斯!当真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三、布鲁斯的谐虐:
相比上面两个主题,这个主题所占的成分相对较轻。她是在上面二者的推进中不时闪现的。俗话“敲边鼓”。然而正是因为她的存在使得这部影片的风格完全转变。很难像对待其他解构或者爱情影片那样严肃的审视主线,因为我们不时会被Sabu的鬼马桥段打乱思绪。
表现这一主题的内容很多:帮会私刑斩下的手指被当成碎尸案的证物;因公壮烈牺牲的警员被擒凶心切的同事开车撞死;得知身患绝症、想要了结生命的女主人公,因为想吃一碗面的原因而选择继续活下去;难以尽述。
本片的高潮至结尾是最为彰显布鲁斯风格的部分。男主人公龙一为了兑现对恋人的承诺;末路杀手终于发现身负的终极使命;混黑社会的小喽罗迸发了男人的勇气;于是三个男人如同《Desperado》中的三勇士一般在公路上疾速狂奔。骑士倒还有模有样,只是坐骑被Sabu换成了脚踏车。经典发哥式的、“风衣、墨镜、大背头”的杀手车后,还驼着一筐鲜鱼。
你可以说,这叫煞风景。因为你有权力抱着一本正经的态度看电影。而我则更喜欢这种谐虐的风格,大约是因为我不正经。
不知不觉又是一大堆废话。
不过还想再废话一句:有些这种小成本电影真的能够打动你的心,值得一看。
剪辑凌厉,反推理闹剧。前半部分,一半的剧情在走浪漫向,而另一半却是恶搞、反讽成份;后半部分就彻底地荒诞剧了,不过最后的戏份又以超现实浪漫主义结尾,反正混搭的有够奇怪。
#SIFF#4.5;笑中带泪的完美收官之作,意外惊喜,胶片机哒哒响,十足90年代光影,非常喜欢;杀手也有小学同学(迷影梗用得真好),野百合也有春天,一群小人物的相互拯救与相濡以沫,一个偶发事件引发的蝴蝶效应;堤真一和大杉涟都演得太棒了。
萨布真是找到了日本搞笑励志温情的精髓了,文艺范十足,令人意想不到的剧情设计,那些对友情与信念的坚守都是日式青春片成功的不二法门,稍显遗憾的是最后高潮部分比较仓促,看得不过瘾呀。
借二师兄所言:看盗信情缘,电影字幕完时的画面才是亮点,字幕结束一定不要急着关;如果字幕结束就关是一种悲伤的结局,字幕完后的画面是有些许温暖在里面,不剧透了。
你最近興奮過嗎像童年一樣心慌得卜卜跳
满溢九十年代情怀的荒诞爱情/友谊片啊!!童年的水枪,断指的混混,并行的单车。杀手青霞桑的设定笑死了,绝对是王家卫的高级黑,当然还有抱盆栽的LEON桑
6/10。社会中个体的高度压抑和嘲讽国家机器一向是日本导演的重要题材。这种巧合闹大和角色相互牵扯的多线叙事,小职员被误解为猎艳狂魔的戏剧反差,很容易拍成烂大街的货色,萨布折腾出类型融合、戏仿挪用的新花样,制造反传统的快感,三人冲向路障的高潮来得一气呵成。灵魂出窍的结局启发了《寻枪》。
看人家影迷型电影拍的
这种类型的片子也是我喜爱的一种,青春,黑色,哀伤。
之前一直没看完过。疾病与老去,对萨布来说,确实是蛮大的创作打击,对于现在的他,还是要珍惜,你拍,我就看,回不去的,就算了,年轻本来也是回不去的。
一个平凡的邮差因为相遇,又重新获得了许多生机希望的故事。但又难免被命运捉弄吧。哎难得好久没哭成猪叫了。节奏不快叙事耶缓慢配上很棒的古典音乐,很治愈哦。有几个地方笑死我了。
整体看起来确实蛮平淡的,依然是多人物多线索叙事与巧合,直到结局前都挺一般,当然印象比较深的是杀手争霸和犯罪动机分析,也能看出导演的影迷风格,可确实喜欢不大来。警察当然是永远智商不在线。观众喜欢这部,估计主要还是因为残酷又童话的结局,让你看到现实的残忍,也体会到爱情的美好。3.5!
好喜欢这段话:做杀手心中必须要有音乐,爵士,民谣,摇滚什么都行,怎么杀人视乎当时的音乐而定,杀与不杀各有各的节奏。要做到随音乐出现随音乐消失,重要的是风格和美感。结尾热血冲天!酷+哭!
邮差、杀手、警察、黑社会、癌症、断指、通知书、信,这些不搭边的职业和元素阴差阳错纠缠到一起,杂糅成了混乱、无厘头又黑色幽默的闹剧,最大的讽刺是当事人到死都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回看海报上这三个男人激动的骑车前行,突然有种莫名悲凉,撩骚漫长的过程最后竟爆发成了一出悲剧。
做杀手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节奏感。做杀手心中必须有音乐,爵士,民谣,摇滚,什么都行。怎样杀人,视乎当时的音乐而定。杀与不杀,各有各的节奏。要做到随音乐出现随音乐消失。重要的是风格,美感。杀手是死者临终见到的人。所以,衣着,发型务须一丝不苟。我会选一个衣着风衣的金发美人杀死自己。
用一个小邮差经历的一系列戏谑荒诞的误打误撞来表达终极的浪漫。萨布心太狠了,又恶趣味,不是啥正经人。
仿若看了部最深情的周星驰电影,荒诞戏谑的嬉笑声里不知不觉已落泪——只是,好笑的都是那些“主持着正义”却无关紧要的人,是邮差和杀手胸中起伏的孤独却纯真的蓝调让人泪流满面。
SABU 黑色幽默 萨布 堤真一 青春 日本电影 薩布生一鳴驚人之作, 我在電影節看到熱血沸騰, 那會好象是我第一次看電影節!!
戏谑的语气说说生活的悲剧,盖里奇又算个蛋
前半段荒诞且黑色,后半段转入悲剧模式,萨布的故事很有想象力,杀手选拔大赛,丢失的断指,风驰电掣的单车,这些细节设置都妙趣横生,还有时而闪现的迷影情结都让影片看上去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