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看过的最震撼的战争片。
一部伟大导演拍出的伟大电影。
真材实料,制作精良,场面调度气势宏大,波澜壮阔,配乐气势磅礴,视听两方面都惊心动魄。
摄影无以伦比,特别是空中俯拍和大场面的摇拍太牛了,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神电影了。
邦达丘克没有停留在大场面上,他把战争的反人性本质揭示得淋漓尽致,一排排士兵像割麦子一样倒下,结尾处漫山遍野的尸体,都让人震撼无比。最后惠灵顿那句战争输赢的独白更是点睛之笔。
拿破仑有血有肉,把那种英雄迟暮的感觉演了出来。
战役过程的表述比较混乱,惠灵顿的演员选的太帅了,让人出戏。8.6
我看过的经典战争电影之一。场面宏大,叙事紧凑,时不时插入拿破仑和威灵顿公爵的内心独白。影片讲述的拿破仑性格鲜明,自信心爆棚,对权威的把控游刃有余以及作为一名父亲对儿子的思念。演员的表演很到位。
威灵顿公爵也是在滑铁卢一战成名,收获了荣耀。剧中配角也各有特色。
战争始终摆脱不了暴力的属性。剧中的战斗场面也宏大、我认为比较符合我想象的实际情况。
最好还是愿世界和平!人们需要从战争中学会反思,走向更文明和多元。
1970意大利战争片《滑铁卢战役》,豆瓣评分8.6,时光网评分8.6,IMDb评分7.3。
六七十年前的历史片,忠于历史,杜撰很少,戏剧化改编很少,也不儿女情长刻画角色,可以视作是了解历史的活教材。本片忠实地记录了滑铁卢战役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以滑铁卢战役之前的一段历史为开篇,以滑铁卢战役结束为结尾。
通过本片,真实地了解了滑铁卢战役的全貌。我们平时经常用滑铁卢来形容惨败,但通过本片可以发现,拿破仑的军事才能非常了得,在滑铁卢战役中多次处于上峰,滑铁卢战役并不是拿破仑从头到尾的全盘皆输,拿破仑在战役后期犯的决策性错误导致了战败。
拿破仑对法国人民的影响力很大,他逃狱后遇到昔日部下率军追击,他仅凭个人魅力就将追击变成了追捧,万众欢呼重回皇帝宝座,这一点古今中外历史上也没几个统帅能够做到的,这纯是个人影响力。
本片最令人称道的是场面宏大的战争戏,完全没有电脑特效的战争场面给人的震撼与当今大量CG特效参与之下的大场面战争戏的震撼感完全不同。本片中的战争戏和1966年的苏联电影《战争与和平》非常相似,场面大到咋舌,叹为观止,可以说导演用海量演员还原了滑铁卢战役,我这么说毫不夸张,尤其是有一幕用直升机以上帝视角拍摄两军交战,将我的下巴都惊掉了。我纵览古今中外电影成千上万部,如此浩瀚战争戏,只在《战争与和平》和本片中见过。
不过,虽然本片的战争戏非常耗资烧钱,但是战争细节却很糟糕,群演呆若木鸡,慢条斯理,战死时随便倒地,完全没有表现出战争的激烈感和残酷感。这是六七十年代历史战争片的通病,《战争与和平》也存在此类问题,可能是由于群演太多太多了,场面调度难度极大,导演无法操控和兼顾吧。
本片我看的版本带有字幕组在画面顶部列写的大量历史背景知识,译者不仅详细地列出了史实知识,帮助观众深入理解剧情,还指出了影片哪些地方不符史实,哪些地方是戏剧化改编,译者法国历史知识之渊博,令我赞叹不已。如果想看本片,我强烈建议看我看的这个丰富历史知识的编译版本。
我只想说这是一部不错的战争场面,全局指挥动作,细节清晰的大片。 没什么值得令人动脑去细思的新剧情,唯独片末端,威灵顿公爵的那句:几乎输掉的战争,胜利却有让人如此伤感。 以及交代拿破仑的悲惨:你的丰功伟绩的回忆将会永远折磨着你。 令人回味,深思。简单点就是,人类的共通性产生的带入起来的面对那种情景的共鸣感悟吧。 同时,不到最后一刻不放弃,以及关键的棋子一定要用最好的。 细节上来说,拿破仑并不是单方面的输给了威灵顿。 而是自己的另一步棋执行者比威灵顿的另一步棋的执行者差了好多。 让我不经想起了,楚汉对峙的状态下,韩信帮谁,谁就赢的局面。但拿破仑和威灵顿都有属于自己的那个韩信,可是威灵顿的韩信在威灵顿快要输掉的时候及时赶到给了拿破仑意外的打击而已。 而拿破仑的那个韩信在拿破仑被击败了,依旧不知所踪。不经某种程度上,真的很同情拿破仑,也许崇拜创造新的一定高度历史的英雄,也是人类的本能共通性吧。 不给高分,这也应该是由于我对本片的期望过高的原因吧。 因为相比之下,日本的《联合舰队司令长官》,韩国的《高地战》能给观看者看后,产生不少的新的对那个时期的历史走向的事件,产生更多的的客观全面的看法。 本片,只是大概的展示了拿破仑和威灵顿公爵各自的巅峰一时的各自的心态以及发挥的能力而已。 没有过多的前因后果,背景介绍,让没有查阅过详细资料的人就如同看一部还行的纪录片一样。也不知道我这意思是褒还是贬。 只想说,想了解冷热兵器交替时代的战争模式,排兵布阵,细节执行,那么观看此片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滑铁卢战役也算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场战役了,没想到以这个事件为背景的影视作品却如此之少,能找到的电影貌似也就这么一部了,甚至还是苏联的导演拍的。当然谢尔盖·邦达尔丘克拍出过《战争与和平》这样的巨制,让他拍这部影片自然很合适。奥逊·威尔斯还在片中路易十八,戏份很少。
其实战役之外是两种人设及凝聚背后的两套意识形态对决。威灵顿说波拿巴‘头脑值一万五千人但依然算不上一个绅士’,对后者的看不起不源自对其天才的否认,而是认为其出身‘不配’这样的才能;私下里说底层军士‘不外乎是骗子和乞讨,爱国心全靠杜松子酒驱使’,充满不屑了。波拿巴则从开头退位一幕展现其视军士如己出的一面,凭个人魅力感召普通士兵而复辟,无需等级和身份加持而深受拥戴,如他自述‘是人民给我加冕’。威灵顿拘谨坚毅,有贵族身份带来的高傲自信,反衬波拿巴乖戾大胆,但通过在其他将帅面前贬低对手和自夸谋略的表演来掩盖内心的不安全感。波拿巴之所以是老欧洲的眼中钉肉中刺,原罪是他是一个等级制度下的‘僭越者’,这里牵扯到对权力来源/人的本质/行为规范等一系列问题的、在特定意识形态框架下的判断。以一场决战窥历史进程,聪明
潮水般的进攻,潮水般的排炮和射击,也是潮水般的倒下,
美苏在电影界合作的又一例。斯泰格尔的表演是全片亮点,虽然拿破仑的面目暧昧不明,但演出上是有气度的。至于全片后三分之一的战争场面,除了目测上万人的堆积外,无拍出来的必要,剪辑混乱,不借助文字资料无法梳理战役进程,场面如同团体操,除了祸害马以外实在不像打仗。拍法是十足白银时代路数
制作实在太宏大了 但拍摄手法实在没太赶上这个预算 电影本身有一种overkill的不真实感
内伊猪突英军空心方阵的航拍镜头真是漂亮。但是结尾威灵顿派人劝降老禁卫军的情节又太过戏剧,哪有把炮兵摆在距离敌方步兵不到100码
军事、历史爱好者福音,对其他观看人群可能不太友好(另,作为配音爱好者提醒一下同好,目前已知的国语版应该是广东草台班底,非常糊弄,非常不推荐)。就英雄史观而言,格鲁希的选择对于成败确实影响不小,茨威格拿他做文章倒也合乎情理,但从唯物史观来看,那个时期拿破仑其实已经死了,只是他自己还没意识到。
苏联红军倾情出演
延续了《战争与和平》大场面的风格,这部几乎都是战争戏份,不过调度上最终还是向市场屈服了,拍的相对更加美观,所以没有了《战争与和平》里的那份残酷和本应有的悲壮感,但是上千龙骑兵冲刺的场面还是太震撼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大银幕看一次
真正热爱这部电影的恐怕都是军事历史爱好者吧,单从电影来说,节奏和结构都有问题,战役重头戏开始的时候电影已经过去快三分之二,冗长的文戏和表演让观众筋疲力尽。如果是西方导演拍的话估计会在开头把拿破仑击破布吕歇尔的战争戏拍出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然后再展开。苏联导演学院风格太重,西方观众不买账,所以本片票房惨败。
太好看了!17世纪旧制度的落日余晖,信仰、武器、战术都有种旧时代的朴素和娇憨感。滑铁卢战役后,一个革命与复辟交织、浪漫主义的时代开始了。场面恢弘,对拿破仑和威灵顿的刻画又很仔细。拿破仑是颇具魅力的,不是有高度自信(自恋)的人喊不出「法兰西就是我,我就是法兰西!」片头和片尾面对失败的苍白颓唐的脸互为呼应,这么个愈挫愈勇的传奇人物在历史上不吸引人是不可能的。看完才知群演都是苏联军人,50年前又无CG,全都得真正来一遍,这调度能力真是可敬。
这才叫大片啊!了解西方宗教与哲学后,看这种战争历史题材能更好理解,他们在战争中也使用谋略,但是并不提倡,他们更加歌颂勇敢,这并不是因为西方人没有《孙子兵法》,而是宗教信仰不同。中国人拍战争片在“军师”帐子里运筹帷幄一场仗就打完了,人家的将领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战争场面还是无以伦比,只是如果纯粹的只是描写战争的话,感觉有点流水账的嫌疑,这一点战争与和平里面平衡的很好。另说一点,片子里的拿破仑又胖又挫还喜怒无常,但就算这样一个形象也让人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拿帝是我的偶像。就我看来拿破仑不是输给威灵顿,他只是必败的逆天而行。
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八居然是奥逊威尔斯饰演,看时没发现。眼熟的威灵顿公爵,原来是《音乐之声》的男主。来自科西嘉的胖小子拿破仑啊,你牛,你为何非要回去呢。最触动我的是一个英国士兵绝望的呐喊:“我们素未谋面,我们为何要自相残杀?!” 欧洲那边打来打去,仅为了个人的荣誉么?不,自然是王朝的统治失了民心,不得不反。
本片和后来中国的《大决战》一样,是苏式计划经济才能拍出的电影:不惜工本,动用上万军人演出战争实景。如今再也不可能重现了。还有一点也非常类似:胜利者的魅力远不如失败者。身材发福、胡渣未剃、喜怒无常、惦记儿子的末路霸者拿破仑的形象胜过绅士威灵顿,而《大决战》中的蒋介石、郑洞国、黄百韬、陈布雷、傅作义给人的印象也深过毛刘周朱林刘邓粟。
8/10。继承了苏联拍摄军事题材的大国胸襟,金碧辉煌的宫廷舞会、人头涌动的炮兵阵地、步兵拼杀方阵的空中俯视,拿破仑受伤后躺在硝烟未烬的战壕,头顶风雨雷鸣的黑夜惨败离开,全都壮阔非常、情意苍凉。生动塑造双方统帅的运筹帷幄,又以普通兵的牺牲与冲出去呼吁和平,侧面描写战争的残酷,讴歌人性。
骑兵VS大炮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7s411M7HB
单看那个数千人真实场景的胸甲骑兵就是前无古人
滑铁卢 中英双字幕版本http://v.youku.com/v_playlist/f3299658o1p2.html
4.5/5 配乐棒呆了 战场拍得非常壮观 斯泰格尔演的很棒 对普鲁默有些偏见 眼神中歹气太重 邦达尔丘克是不是有特权啊 拍什么都可以向苏联军方借人借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