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这是关于每一个人的故事,从离开家成为少年的一刹那,再到为了生活奔波的时候,然后再到年迈的只剩下回忆的时候。四个字,物是人非。已经满是泪了。
2. 其实这个男孩一直保持着一种孑然一身的感觉,尽管他改变不了周围的世界,但是他却依然保持着一份难得的童真。考的就是音乐。你可以说这是一个音乐改变人生的故事,因为简单的音符背后保有的是磨灭不了的童真。
3.说实在的,片子开头很难让我进入观影的状态,缓慢的节奏,简笔画似的画风,很难推动的情节发展。但是,能让我坚持看下去的,应该是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所以这也说明一个问题。只要形式画面上充盈了满满的想象力,简笔画也好,油画也好。也只是承载的形式而已。
4.海报的暂停脸做的太内涵,因为看到最后,没人愿意播放到那个物是人非的年代。音符成为了一个代表价值观,甚至阶级的符号象征,充满了满满的爱,以及人文,生活在里面,他甚至可以物化出来一只凤凰。而老鹰则是有军乐队演奏出来的形象象征,他会因为军队,砍伐,商业主义变的越来越大。故事最后演绎出来的,凤凰无法战胜老鹰这一事实,让人看后无限感慨,特别是面临消失的树林,闪烁中的金钱至上主义。再切到小男孩,他在这样一个历程中的确做不了什么,唯一做的就是被动的流浪,寻找,体验。但是他的身上却深深的烙上了每一个人的影子,不愿意长大的小男孩,好奇,体验,失望,然后寻找一种寄托,然后继续寻找,尽管最后可能没有任何结果,但是你经历了,你充实了,你没有白来这一遭。唯一的遗憾依然是回不去的童年。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海报中的醒目的暂停脸。
5。说说印象深刻的画面:
那个可以自由伸缩的大炮,棉花,音符上的飞翔。可以储存音乐,看万花筒时候,无意之间的走遍整个产业链,无数的一样的爸爸的形象,线条勾勒出的棉花场景。
电影一开始会觉得是这个小孩离家出走后在异国他乡遇到了各种人和事,到后面才发现原来是青年时候就背井离乡了,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一直是那个长不大的小孩,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小时候生长在乡下,父亲离家远走打工,再也没回来过。长大后为了追寻父亲的踪迹,来到灯红酒绿的大城市。从此日复一日在纺织厂干着机械的工作,每天拖着一身疲惫爬上回家的台阶,吃两口速食食品就毫无生气的在电视前打起了瞌睡。随着科技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进军,越来越多的乡下人前来打工,修铁路也好盖楼房也罢,每个人都长着父亲的模样。被迫下岗后去了棉花种植基地,年老后由于身体不够好又被迫下岗。
看到实景拍摄那段时,即使已经看过很多类似的片段,还是被震到了,想到同样的事情在巴西以外好多地方都有发生,还是觉得哎,人的欲望简直就是个无底洞啊。吃掉树木的机器被设计成蝗虫的形状也简直妙的很。
最后再回到长大的地方,即便物非人非事事休了,只要还有以前的美丽回忆,就会感觉一切还好吧。
农场争活干,进城务工难,山峰之城的西方大资本恶势力终于战胜了本土游行狂欢的劳工之歌。但人世间最伤感的幻梦,莫过于让儿童时憧憬未来的自己,真实看到了未来的熊样
其实是带着童真的自己成长,寻找,老去。在浮华黑暗苦涩的现实里,彩色的心渐渐被打败。根本不需要对白,简约的画风就能表现。画面 极佳,随便截图就能做壁纸,nice!
极简的画风,色块运用得尤其漂亮。把南美大陆的魔幻现实主义融入到水彩动画中, 呈现的是儿童眼中怪诞而真实的世界。
7.6 抛弃戏剧性,主角的存在只是为了作引出展现的作用,而移情作用则完全寄托给了观众自身的生活经验,这样就让这部动画电影彻底摆脱了束缚,以致于让它讨论了太多主题,展示了太多内容,承载了太多情感。
片子很简约,但真的看到了世界,斑斓也残酷。一个异想世界包含一个梦的破碎,到头来只剩那如梦似幻的一曲悠远的歌。年度最佳创意,最佳画面,最温暖歌曲,以及最令人心碎的主题。
2014《小王子》《少年斯派维的奇异旅行》《父与女》的感觉…白云和棉花,像蚯蚓一样开走的火车,缤纷的万花筒,五彩斑斓的音符…整个片子整齐、有序、简洁、协调,《天书奇谭》造型乱入。生活对小孩的眷顾和残酷,通过简单而富有层次感的色彩线条,勾勒出了一个单纯又悲伤的童真世界。
如此简单却有力的笔画,斑斓出一整个稚嫩世界的美好,却也在照见广袤现实时,任那些政权、战争、工业、金钱、媒体,以城市化、流水化、同质化、黑化、老化来蚕食一切动人之物。想抱住,却像对着珍贵的易碎品。身无彩凤双飞翼,此时无声胜有声。真人录像略出戏。四星半。(大银幕没字幕,一开始好捉急)
讲述了一个男孩寻找离家打工的父亲,迷失在现代工业社会之中。最终孩子长大,踏上了和爸爸一样的路。片子还借机控诉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拉美国家的经济掠夺。片子的色彩、艺术风格、音乐与音效都很出众。很好看。
美丽世界的孤儿
主题很深刻,画面很超现实,但观赏的愉悦性较弱。如果它是绘本,我一定会买一本来收藏,但作为电影,我还是希望它再强叙事一点。
尽管没有台词,但情节很紧凑,画面很绚烂,立意也是相当厉害了,刚开始以为是乡村小男孩寻找进城务工的爸爸的故事,看到一半发现是纺织产业链参观记,结果画风一转又开始讨论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取代带来的污染和伤痛,最后重排了时间线,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只是以孩童的视角提前回顾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简直是个半成品。
一份天真,一份悲伤,还我一片安详。
多希望这一切都只是他的一场梦【蜡笔、彩铅、颜料、点、线、面、几何,小清新得不行不行的 只是没想到后段那么政治
简约但绝不简单,不愧是年度动画佳作。真人纪实段落有点太过了略出戏。
简约的画面像儿童的水笔画,每一帧都带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像个干净纯真的孩子,它承载的却是一辈子那么久的成长,城乡贫富差距带来的家庭破碎和童年阴影,童真就像美丽原始的大自然被工业化和城市化吞噬,突然有一天就全都变了。短小精悍的片子,却承载了太多,从开始到结尾仿佛恍若隔世。★★★★
内核简单明了,用儿童绘本的画风展现这个被消费主义和资本全球化蚕食的世界。人衰老异化了,记忆的根还在。配乐不是想象中的类型,挺别具一格的。
画面很有童心,想象力飞扬,纯真得只适合小孩子看
Oh darling, don't you ever grow up, just stay this littleOh darling, don't you ever grow up, it could stay this simple
本届电影节遇到的大惊喜。画面又美又萌,最后交代时间线一下子提高了电影层次,虽然反资本化的议题不新鲜,前一段时间刚好看过雨林保护者被利益集团暗杀的纪录片,动画里穿插的唯一几个实拍镜头让人揪心不已。动画的体裁美好,讲的故事却很沉重。唯有家是永在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