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敬亭真的未来可期!!!我觉得演员就应该演什么像什么,这部剧虽然才播出了两集,但是足以看出白敬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演员这条道路上,他一直在坚守自己的初心,变得越来越好,打磨演技。白敬亭从沉稳的邢克垒到逗比的过三爽真的给了我们好多惊喜!希望未来他可以拍出更多好的作品,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你可以永远相信白敬亭”
讲述养老院故事,号称国内首部讲述90后与养老问题的《八零九零》近期播出了。
有时候在思考自己评价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完成度是基本的。其实不同的题材有自己不同方面的完成度,比如青春题材在于少年感,情感题材在于CP感,而现实题材,自然在于现实的厚重度与表现性。
很遗憾的是,就目前的几集来说,这部作品我夸不出来,看到的还是想批评的部分。
【浮】
浮,是第一个想法。
看到前几集,我一眼就觉得制作拉垮了。从导演、剪辑到摄像都浮在了表面,浮在了都市的竞争质感上。
浮,往往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松散。也就是编剧、导演、制作的审美理解到表现是割裂的。我相信,编剧脑子里的场景和现在的场景不太一样,所以我在看前几集的时候能感觉到如果我拿到的是剧本,我的评价还不会那么差。
有骨,肉不好,皮还浮夸了。
比如前几场,长镜头用的是对的,可运镜想要呈现的内容就是非常失真。而这种昏黄的调色……可能是我的审美原因吧,我觉得轻佻了。
【浅】
浅,是针对剧本的。
表现方式上,认为以更轻松的东西去呈现是没错,可触及的东西还是浅了。对这个题材,不应该。
现实题材,不要只看到题材而忽略现实,只有现实做深了才能把题材做深。因为任何题材都是来自于某种现实,编剧要去探寻造成这个果子的原因。
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小舍得》比《起跑线》好的部分就在于它是在呈现原本正常的家庭是怎么一步一步卷入到鸡娃的过程中的。
而《八零九零》也不应该只去呈现果,孩子不陪伴,子欲孝而亲不在的内容,还要去扎根现实才行。故事不应该只是往上走的,应该往深里去走。
没有沉下去,我觉得。
【闹】
闹,就是针对表演了。
吴倩……你的表演能不能正常一点……
随便说几句吧……
就……这部剧还是不太行。
在热播剧《八零九零》里,过三爽(白敬亭 饰)是保健品公司的销售经理,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给老人们洗脑,忽悠他们踊跃购买保健品。
嘴里说着“摸良心说话”,过三爽的右手却从左胸口心脏位置移到了右胸口。显然,他知道,自己为了赚钱,已把良心喂了狗。
过三爽的销售业绩一路飙升,即将升任店长,心里暗暗乐开了花。
不料,有人上门讨债,过三爽言明父亲欠下的债款已经还清。这时,我们才知道,过三爽爸爸(高鑫 饰)早年欠债跑路,留下年老的父亲独自抚育幼孙。过三爽泯灭良心赚钱,主要是为了替父还债。
过三爽爸爸独自跑路,忽视了家中老父和幼儿的感受,往后再没有陪伴和音信,让老父为自己牵挂,让儿子承担债务,如何能说自己孝顺呢?
这次债主上门,是因为过三爽的前女友用他的身份证借了10万元,然后辞职,搬家,换电话,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过三爽的身份证被拿去借钱,相当于被动成为了贷款担保人,债主逼他代替前女友偿还借款及利息,在还款协议上签字画押,还威胁要去找他爷爷过江东(倪大红 饰)讨债。
从法律上来说,只要过三爽没签字,没按手印,就没他什么事。为了剧情需要,我们就假装有关系吧。
为了隐瞒这件事,过三爽到五金店买来红油漆,把门上“还钱”等字样刷去,忽悠爷爷入住“阳光之家”养老院。这样一来,他不仅可以光明正大进养老院推销保健品,还可以让爷爷避开追债人,一举两得。
手中的蒲扇一敲大腿,过三爽极其激动地说:“住养老院才是上策呀,爷爷。”
过江东侧躺在沙发上,对孙子竖起大拇指,“你良心让狗吃了,让爷爷我住养老院。”
不妨试想一下,80后、90后的你们,将来可能怎么养老?
对于“阳光之家”这所有爱有陪伴且正规的养老院,我觉得相当不错。
曾经的“金牌厨神”过江东外表霸气,内心呆萌,和孙儿过三爽互怼,承包了全剧的笑点。养老院林院长,优雅睿智,对养老院事无巨细,连送来的蔬菜都要严格把控。老顽童“不高兴”(李建义 饰),时常闹脾气,任性而为……
一群老伙伴,一起练“双龙拍腹”,打麻将,开联欢会,唠嗑……这样的老年生活一点都不孤单寂寞,充实且有趣。
但现实中很多老一辈的不这么认为。
如果过爷不是对林院长的照片一见钟情,过三爽的手机早就被他摔了。因为对老一辈的人来说,被子女送进养老院,是子女泯灭良心的行为,意味着“养儿防老”成了天大的笑话,被子女抛弃,老无所依。
我奶奶曾提出建议,让爸爸把爷爷送进养老院,这样可以减少很多麻烦,我家的生活也会变得更轻松。
但我爸始终认为,身为人子,爷爷再作妖,也养大了他。他对父亲没有发自内心的爱,但始终有养老送终的责任。
其实,在《八零九零》这部电视剧里,隐藏着一条暗线:独生子女家庭的困境。
过三爽的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欠债跑路,只余爷孙二人一起生活。叶小妹父亲不知因何去世,母亲抱着骨灰罐离开,往后的生活也只有她和奶奶两人。疯疯癫癫的桂婆婆,带孙子玩时出了意外,之后便住进了养老院,儿子儿媳都不曾出现过。
这三个家庭明显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二代子女在剧中缺失,一跑路一死亡一无视,如果没有三代孙辈陪伴,这些老人都是“空巢老人”,这是现代社会的“新型不孝”。
剧中,“不高兴”和叶小妹大吵了一架,假装急火攻心躺进了医院,来了三男两女。
身材最高大,脾气暴躁的男子喊“爸”,有一女子声音喊“哥”,其他三人都没出声,且站在床尾,距离较远,隐喻着他们不是“不高兴”的子女,只是亲戚关系。
当“不高兴”因情绪激动再次晕倒,醒来,床边只站着林院长一个人,他的儿子、妹妹等亲属都杳无踪影。
这一幕初看有些不合常理,唯一能解释得通的理由是——忙。独子听医生说老父亲身体无大碍,便赶忙回去打工赚钱,连请假多一刻都不敢。
打工人的心酸无奈,在于“不常回家看看”违法,但他们不是不想回家,不是不孝,是怕影响工作、收入,有假不敢休,探亲假形同虚设。
前段时间,我进医院当了一回陪护人员。
亲眼看到了很多形形色色的老年人,他们不懂如何使用粤康码,不知道怎么操作医院的自助机,不知道还有手机预约看病这回事。
颤颤巍巍地,一个人晕头转向着处理,或是一名老人陪着另一名老人,他们最怕的都是给孩子添麻烦,这也是对子女最深沉的爱。
在医院,仅一个微创手术,术前检查加术后就花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术后回家还要休养3个月,试问哪家公司肯给员工这么长的假期?
有老伴的,还能相互扶持着。没有老伴的,大多数还是让医生护士、同病房的家属帮帮忙,如我这般孩子当陪护的,可谓少之又少。
剧中“不高兴”醒来的那一幕,看似不合理,其实在现实医院里,是最常见的一幕。
过爷和林院长自愿住进养老院,但更多的老人们是被子女送进养老院。
可能是像桂婆婆那样,跟家里人相处不好;也可能是因为家里人都忙着,有自己的学习、工作、社交,老人独守空屋,就像农村约9000万空巢老人一样的寂寞空虚,不如进养老院找个伴儿。
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放弃自己拼搏多年的工作事业,回家乡,从头开始,只为陪伴年老的父母?
2012年,李子柒放弃城市的工作,回家乡照顾生病的奶奶,以开淘宝店为生,勉强度日。直至2016年,短视频《樱桃酒》被推上首页热门,凭借短视频《兰州牛肉面》获得广泛关注。
2020年,95后女孩战云秋结束北漂,把父亲从养老院接回家中照顾。每天给父亲做饭喂药,扛起生活的重担,没了钱,但父亲开心了。
她们都在身体力行地践行:你养我小,我养你老。
但我也看过,老父亲96岁了,养大了儿子,养大了儿子的儿子们和女儿们。老了,生病了,两个儿子宁愿留在深圳含饴弄孙,都不愿回家陪伴一下年老的父亲,留他一人守着空荡荡的祖屋,儿孙在外打拼。
离家打拼是年轻人的想法,现在却导致父母老了之后,缺少陪伴,把父母变成“空巢老人”,这种“新型不孝”正在蔓延。
80后、90后的我们,是否有在考虑如何为父母养老?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老戏骨,真香。剧,一般。
(没有走错,这是一篇正经的剧评) 近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召开“迎接老龄化社会——老年社会管理”分论坛;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2025年前后就会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 ……
关注养老问题,对你我的未来负责!
人人有长辈,人人都会老,这不是一个敏感题材,因为有经验有共情,所以很容易拍出走心佳作,韩国有《我亲爱的朋友们》,日本有《安宁之乡》,但我国仅有一部汉化版《亲爱的她们》,和前两部相比,品质与内涵都不在一个水准。所以看到《八零九零》的剧情简介,第一反应是开心:终于有一部以“养老院”为背景的黄金档电视剧啦。
照例是两集看完先写感受:优点,养老院戏份持续在线,老戏骨表现可圈可点,白敬亭演绎生动自然;缺点,情感铺垫不足,观众共情不强,人设BUG不小。结论,可追,后续崩坏和逆转可能各55开。
叶小妹,不走心从名字开始
真是不吐不快,编剧和吴倩联手毁掉了一个朝气蓬勃活泼可爱的“90后”!前两集让我感觉不适的剧情全都和叶小妹有关:以关心的名义,吵架;以维护的名义,翻脸;以保护的名义,撒泼;以受伤的名义,发泄。干啥啥不行,暴躁第一名,严重怀疑她背了全剧的冲突KPI,还能超额完成任务。弹幕还妄图以“删除了好多内容,配音和口型对不上。”“她才23岁,还是个孩子。”“这个暴脾气,太真实了,和我一样。”“她失恋,没工作,画稿还被撕了,难道不该生气吗?”花式洗白,让我怀疑都是编剧卖力刷屏自导自演!最小的90后今年也已经22岁,没有资格被叫做“孩子”了,请不要在戏剧作品里,凭着过时的认知,将我们标签化、符号化、幼稚化和污名化了!真实不是无理取闹的遮羞布,挫折也不是蛮不讲理的脑残粉,叶小妹这个角色,从剧本本身而言,就是有问题,这个问题,不是为了后续成长线预埋的先抑后扬,而是编剧对尺度把控的失误,和对人性拿捏的失衡。像叶小妹这样让人烦躁和郁闷的人物,现实生活中肯定存在,但《八零九零》不是纪录片,不是批判文,它是以“温情”为底色的艺术作品,每个人物都应该是饱满而鲜活的,而不是尖酸又刻薄的。不能因为要安排所谓的成长,就让角色失去符合年龄的智商,失去充实内在的情感,失去处理人际的分寸,这个锅,成长背不起。
“满脸写着不开心“的吴倩的演绎也为毁掉叶小妹出了一份力,和她之前部分作品的问题一样,散发着疲倦、不耐、低沉的眼神和氛围,让叶小妹不仅失去了23岁应有的精气神,反而染上了饱经岁月的沧桑。这不是剧情里现状积累导致的“丧”,而是演员本身自带的“颓”。我不认为演员结婚生子就不该或不能演偶像剧或恋爱戏,但我坚持演员应该对自己的本职工作负责,表演要符合角色本身,而不是展示当下的自己,毕竟不是每一部戏的使命都只是做一个动态PPT。如果说创始人林院长是养老院遮风挡雨的房子,那叶小妹就应该是一扇窗,连接老人与社会,让院里的人欣赏外面的风景,让院外的人看到内里的美好,但前两集看完,她让我非常失望。
过三爽是白保险的升级版,笑过之后哭不出来
如果说叶小妹是根草,那过三爽就是块宝,编剧在塑造时格外用心,让这个人物既有落地的现实又有市井的智慧,还有不切实际的侠义,加上小白生活化的演技为他注入灵魂,前两集笑点和看点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从《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到《荣耀乒乓》,再到《八零九零》,三个角色一脉相承的是属于白敬亭独有的直男思维,但细探表演,在结合人设的基础上各有各的不同。
不是夸小白多优秀,但只是正常水准发挥,就已经让剧集的喜恶严重分层,导致两条剧情线割裂严重,前一秒还在为爷孙斗法哈哈大笑,后一秒就得应奶孙矛盾气到上头。因为在推动情节发展的设定上,空有对立冲突,缺少情感铺垫。观众无法对林院长和叶小妹的抱头痛哭深度共情(看到那里想哭的观众,是被自己的经历洗脑,和剧情催化无关),只能简单地被过江东和过三爽无厘头的相处模式逗笑,因为不费脑不伤心。
同样都是呈现有“悲惨过往”的老人,《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里,用女主和患者的几段氛围感和紧张感十足的对手戏起承转合,充分调起观众的情绪再揭开隐藏的秘密。而《八零九零》中,只用了几句翻来覆去的台词和简单粗暴的动作,就妄图戳中观众的泪腺,显然是想太多了。追剧和恋爱一样,都将就入戏,总得给当事人时间与空间吧,所谓做戏做全套,哪能用几句台词就敷衍了事,哪怕“有时候,人糊涂了才能笑得出来”的伪鸡汤有短暂地戳中我,但也和这场戏本身无关,不过是自作多情罢了。
前两集中老人院老人们的戏份不多,但“抽烟喝酒烫头(过三爽贡献)”的逍遥一个都不少,演戏装病,心机示弱,为爱入院的套路把戏剧效果拉满,期待后续他们的戏份。代入感极强的我其实面对某些情节也会觉得生气或者胸闷,但这样的电视剧里,不需要马景涛老师式的大吼大叫,love and peace,okkk。
看了前两集,怎么说呢、老人的剧其实是最好拍的,煽情这些很容易就能触到泪点,但是,看了前两集,感觉铺垫还没到位就直接上了煽情,白敬亭部分还可以,就是吴倩和奶奶部分的煽情太快了,直接就教做鱼、开车啥的,上的太快太满,戳不到泪点,有点懵,这个奶奶之前演过《锦心似玉》的老太太,不知道是编剧问题还是情节设定问题,有点奇怪。老人题材本就可以1-2集一个泪点的,就像韩国的《我亲爱的朋友们》,就很戳心,《八零九零》前两集我还是挺失望的,期待后续发展吧!
预告里白白的扭胯过来的,结果发现,这个剧的叙事节奏真的散得不能再散了。先说前期宣传一直都是白敬亭和倪大红,结果白的戏份到第十集少得不能再少。当时看倪大红老师特别出演我还很奇怪,作为男主的爷爷为什么是特别出演,现在发现男主都快成特别出演了,爷爷特别出演也不奇怪了。
女主的人设太崩坏,喜欢不起来,在成长前不懂事可以理解,但是这种不懂事请建立在讨喜的情况下,经历完奶奶去世后一时半会不会成长也可以理解,但请编剧也多制造一些困难来体现女主的成长和成长的过程吧,但目前看十一集和十二集的预告,女主输出依然还是靠吼,靠任性支撑养老院。首先,奶奶生病,女主自愿接管养老院,那为什么在政府有检查的时候又把什么事情都推给慧姐?既然这么爱奶奶,那么在奶奶去世后,与奶奶的约定一定是女主以后生活的强烈信念。所以下面的重点为什么不在喜欢画画和“被迫”接管养老院的矛盾之中,而是继续用女主角耍赖的行为来展现女主角还没有成熟呢?第二,在女主角接管养老院之后,开大会,制定新的规章制度,慧姐夸女主做得好,结果后面又出现员工不满意规章制度的剧情。上帝啊,你告诉我就是因为慧姐不识好坏所以奶奶才不肯把养老院交给慧姐的对不对!不然看完规章制度的慧姐就一点都没觉得规章制度有问题吗!最后,女主角的人设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喜欢吼,永远都在理直气壮,永远都不低头认错,永远都在大声说话。可以略微看出来编剧想把女主塑造出傲娇的性格,想关心家人,但不知道怎么表达的感觉。但我真的很想知道,在“奶奶是最后的亲人,并且癌症晚期”的设定下,脾气再差的人,也会好好讲话吧。但女主永远都在吼,只能从表情和语气中表现出“急”,但完全没有“心疼”的情绪。
男主人设先不提,一个卖“营养品”的销售,职业确实能跟养老院挂钩。可男主的背景竟然是被一个莫名其妙的前女友欠下债,受高利贷胁迫,从而跟养老院扯上关系。这个设定真的非常难接受,这也太牵强了吧!好家伙这玩意真的可以不报警吗?有多爱才愿意替跑得无影无踪的前任还钱啊?关键这个前任完全没有出现过啊啊!况且,男主角被塑造成一个看起来没心没肺?但是很善良?的人?女主角的奶奶得了癌症找他买保健品,先卖给人家,后来又自己贴钱,把自己卖出去的保健品买回来了。啊这....既然这么善良,为什么要卖骗人的保健品?长生爷爷想找男主买保健品,男主就好像持续性善良,骗长生爷爷没货了,又因为奇怪的高利贷设定,立马又跟长生爷爷说有货了。这番操作实属不易,不知道表达了啥,要不是白敬亭的脸,吐槽不下去,这个男主的人设也是够渣的。所以为什么退女主的钱,是因为她是女主吗?但凡前期有点感情基础做铺垫,都可以接受男主退钱给女主的这一选择。但事实并没有啊,作为销冠,演讲推广说自己摸着良心没有骗大家的时候,男主角摸的右胸口,因为心脏在左边。并且从男主角替爸爸还清债务的设定来看,在这里工作的时间也不会短,因此不可能没有出现过产品有问题而有人上门闹事的情况。所以如果是因为男主角直观感觉到了骗人钱财所以才退钱的话,那真的设定太矛盾了。
同时,这个剧想以男女主为主线,养老院的老人们为支线来推动故事发展。本来是一个好的设定,国内很少有关于温情的片子,尤其是爷孙方面的。这本来是一个好的噱头,从几代人的矛盾冲突来展现代沟,最后又达成和解,真的会是一部成功的电视剧。但是请不要讲完一个喝酒的爷爷的故事,就完全把喝酒爷爷摘走,然后硬生生地在一集40分钟的长度下拿35分钟来讲第二个长生爷爷的故事好吗?既然如此,男女主存在的意义是啥?为啥不直接拍纪录片算了,更煽情。就好像硬往嘴里塞了个难吃的饼,正准备凑合两口的时候,又把饼拿出来,硬生生塞了另一个难吃的饼。真的很干巴。
总体来说,这部剧人设崩坏,人物和人物的关系欠缺联系,剪辑也并不流畅,叙事线虽然没有一塌糊涂但是第九集竟然有30分钟在重复第八集的内容,剩下的九分钟除去片尾全是预告也是绝了,也不知道在糊弄谁。听说是因为第七集有了新的片段,所以整体后移了。wow,在看第七集的时候我难道不知道中间有所欠缺吗?第六集奶奶还好好的,第七集奶奶直接躺医院了,我难道不知道第七集新更新的跟啥有关吗?这样的剪辑或者说上传错误难道不是重大事故吗?这么敷衍真的好吗?心疼我开的会员。衷心的希望白白能顶着这张帅脸继续演戏,也希望他能早日拿下高质量的剧本,正式成为有拿得出手的代表作的演员~
预告不错 但是正片真的拉胯 演技浮夸 一会节奏过慢 一会过快 男女主角的爷爷奶奶觉得变成爸爸妈妈比较合适 这年龄差 看上去就不像爷爷奶奶😓
那么多老戏骨助阵,难得的养老题材,开播前以为认真拍怎么都会🈶️八分。看了两集节奏慢,剧情散,故事又不够接地,还是一般惯有的悬浮国产剧套用梗,暂时实在并没有什么能打动人留住人心的点,顶多三星观望,希望后续能发力吧!
1.5倍速看了前两集,我好难。养老题材,展现8090一代养老观,题材非常新颖,但前两集的节奏也太过缓慢了。此外,女主和男主白敬亭,表演都不在一个表演体系里,女主的演技很傻,相比下,白敬亭,舒服成熟很多。此外,人物行为逻辑的支撑,也太牵强和凑巧了。比如,白敬亭这位从未露面的女友,欠债后,债主找他还债,以此为由头,他当不了店主,然后需要将功补过,于是去了女主奶奶开的养老院,进行保健品的营销。这男女主的相遇,安排得也太刻意了吧。救命,国产剧怎么这么拉跨呢。
第一集看完。白敬亭是有戏的,所以能够在第一集还不清楚要讲什么故事的时候,抓着人看下去。但是吴倩相比之下就逊色很多。这是看的吴倩第四部剧了,她每一部剧的问题都是,知道应该是什么情绪,但是总是不能准确的用表情和动作表现这种情绪,所以就不抓人,看过了这段,也就忘了。所以在这样一部明显很慢节奏的戏里,我总是在出不出戏之间徘徊...吴倩还是更适合那种故事抓人的爱情戏...
演员方面不错,但是有些画面太敷衍了,扣两分。
白白很好,就是这个剧本现在看来让我莫名其妙的………
白敬亭个体户大明星!!!!!!!
过三爽人设讨喜,部分细节「人这辈子太快了」感人,但就是观感不真实,人物情感逻辑连不上,第二集小妹和奶奶的矛盾更是莫名其妙,如果说是奶奶怕自己去世放心不下小妹,人物情绪更是不连贯。有诚意,但不够,就是这种感觉。更让人难过的是,这种质量的剧,在国产剧里已经算是头部供应商的优质剧了。
为倪大红加一星,剧情略浮夸,还无法接受小白从刑队到油嘴滑舌卖保健品的转变…
太假了拍点真实的剧可以吗?不要浪费老戏骨了。
当代年轻人戾气也没那么重吧。这部剧选题不错,旁白一开口就是湖南卫视标准的做作煽情。目前温情没多少,鸡毛蒜皮没多少,只看到了强狗血与硬煽情的前兆。
我只想说,吴倩配不上小白组cp,她真的不配,就感觉小白菜被猪拱了一样!
制作不太行 粗糙的很
看完四集,已心有戚戚。老去的人啊,站在银光闪闪韶华已逝的晚景,她“逼”年轻少女学会煎鱼、驾车,教会她生活的本领。想起了我的上一代,我的母辈们。正因她们先一步触摸到了生死之门,才会如此涓涓细流又“急功近利”地想要我们强大起来、站起来、活了下去。“我以后不会一直陪着你,以后这些事都是你自己的事”,剧中平淡的一句台词足够叫我泪目。我也是在上一辈人化作风与烟与尘之后,才明白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道理。多陪陪他们/她们吧,趁,还来得及。
小白很自然。但吴倩的台词配音好灾难。。
過爺和過三爽兩人的對話真的很接地氣,有被笑到,劇中也通過一些輕鬆手法把現社會的問題點出來,都說養兒防老,沒兒的我還真的不知道自己老之後會怎樣(笑)有點期待之後劇中奶奶與小妹可以把愛說出口,畢竟【一輩子過的很快】。
华策的剧,到底是选角的错还是造型师的错??长歌行的迪丽热巴造型和这部剧女主的造型,这些造型师能拖出去吗??
无聊,看不下去。。
冲着一众老戏骨来看,真的会被这第一第二集劝退😔😔😔~画面整体展现没有质感,剧情不知道是芒果台剪辑还是本来就是这样不好的缘故,真的不好看~还有就是其实第一集开头院长进养老院的一整个镜头都很奇怪,不晓得剧情走向的还以为是在看都市总裁上班剧叻😒😒😒
看了两集 夸不太出来(小白事业粉)演技感觉太表面了 浮夸…剧情也是硬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