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晚上睡觉时突然想到了这个题,虽然只是一部电视剧的剧情,但我觉得结合当前疫情来写还蛮有意义的——无论你是在一线的工作者,还是在家中做宅男宅女,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疫情防控战争中的一份子。
本文不会按我平时的习惯来写,而是会更侧重于故事里的现实意义,就当是我在这个春节假期里为大家做的一点点微小贡献吧(比如解闷)。
美剧《良医》(The Good Doctor,又名《好医生》)改编自同名韩剧,是一部于2017年9月首播的医务剧,讲述了患有自闭症的年轻外科医生肖恩·墨菲参与工作后的故事。
故事舞台位于加州圣何塞圣文德医院,在《良医》第二季第10集和第11集,医院里爆发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急性传染病。
好巧不巧,疫情发生时正好是圣诞节前夕。
和中国的春节相似,在这个美国最重要的节假日里,医院里同样有许多医护人员放了假,剩下值班的医生和护士本就比较繁忙……
这时候,轮班负责急诊室的主治医师利姆先后接收了两个来自机场的病人,其中一名男性在到达机场大厅后就不省人事,另一名女性玛丽安则发了高烧。
利姆虽然注意到了这个巧合,但考虑到圣诞节期间是出游高峰期,也就没太往心里去,并以肺栓塞的初步诊断对玛丽安进行救治。
率先送诊的男性病人由于胸部和心脏缺氧死亡了,此时住院医师肖恩注意到了两位病人身上都有明显的皮疹,便询问玛丽安他们是否有过接触……
得知两人是坐同一班飞机从马来西亚回国后,考虑到可能存在急性传染病,医院立刻建立了负压隔离室,防止细菌传播。
隔离问诊时,玛丽安表示,她在飞机上并没和死者有过近距离接触——如果他们真是受某种通过空气传播的病毒影响,那么就意味着飞机上和急诊室里所有人都被感染了。
当然,这只是出于最坏打算的推测,暂时还没有足够有力的检测结果来证实,于是利姆及时把情况告知给了院长马库斯。
马库斯不愿意出于“猜测”就封锁隔离医院,但他还是开始联系公共卫生局和疾控中心,并着手通知排查其他相关的接触者。
医院的救治依然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之前把病人从机场接过来的急救员小哥泰勒身上同样出现了相似的皮疹,不禁令人怀疑他也受到了感染。
泰勒感到很不解:自己在进行急救运输工作时明明戴了面罩和口罩,为何还会受到感染?
在泰勒准备配合隔离的同时,另一边的玛丽安则因抢救无效而死亡。
由此看来,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感染性强且致死率高的传染病。
在等待正式批准隔离的通知时,利姆就开始着手部署医院的初步隔离措施了。
没过多久,泰勒也出现了发热等症状,对医院急诊室进行隔离的批准也下来了。
一边是医院工作人员紧急封锁急诊室,另一边利姆带着现场仅剩的两名住院医师肖恩和摩根,来向所有被滞留在隔离区里的人解释说明情况。
尽管出现了一些小波折,但医院方面总算是有惊无险地保证了临时隔离可以顺利完成。
与此同时,马库斯立刻对外公布介绍了医院急诊室隔离的情况,卫生局和疾控中心的工作也同步展开。
医院实施局部隔离的决定,同时传达给了医院其他区域的医护人员,所有手术和诊疗工作都需要考虑到这一情况。
通过初步信息共享和化验分析得到的结果,这种发源于马来西亚的未知急性传染病,患者表现出的症状与得SARS相似,但这种病毒的传播更快。
对主治医师梅伦德斯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坏消息——他正准备进行一场骨髓移植手术,骨髓捐赠者鲍勃不巧也被隔离在了急诊室,可马库斯坚决不准他现在进入隔离区。
梅伦德斯另有一个没说出口的隐忧,偏偏怕什么来什么:刚刚与他擦出“火花”的同事利姆也被感染了。
利姆在发现自己身上的皮疹后,立刻把自己关进了隔离室,一转眼的时间,急救小哥泰勒也死在了她的面前……
作为现阶段隔离区内的“最高指挥官”,利姆的自我隔离无疑加重了急诊室剩余医护人员们的阴霾,肖恩和摩根只能在简陋的条件下、依靠利姆的隔窗指导给病人做腹部外科手术。
更糟糕的是,利姆在手术过程中昏迷了过去,少了“主心骨”的摩根等人不得不在一片慌乱中磕磕碰碰地完成了手术,处理了现场的不稳局面……
这是一场危机,也是一场考验。摩根在接触泰勒尸体时发现他的口罩破了,由此判断病毒很可能是雾滴状,而不是空气传播,兴许是病人的唾液或血液穿过了口罩才导致泰勒被传染。
这仍是一种猜测,马库斯称会告知疾控中心,但在确认无误之前,隔离区依然得保持封锁状态。
相比之下,利姆的病情才是刻不容缓,她的呼吸系统接近衰竭,若再不做处理,恐怕会成为急诊室里第四名死者。
在摩根的坚持之下,马库斯同意事急从权,让她在急诊室做体外膜肺氧合,死马当活马医。
最终,摩根的险招起了作用,把自己的上级医师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
不久之后,由于确认了病毒的传播方式,加上急诊室内没有出现新的感染者,医院的隔离也随之解除。
因为《良医》重点讲述的是圣文德医院里的故事,观众们无从知晓飞机上其他乘客的排查情况,但发生在医院里的这场小型紧急疫情,在死亡三人的情况下,于24小时内成功解决。
《良医》毕竟是部电视剧,里面有许多戏剧化的艺术加工,不能太当真,况且中美国情有别,剧情里的小疫情和现在国内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更是没法比……不过,对于当下形势,这个故事还是有不少借鉴性和启发性的。
隔离的重要性
隔离批准下来后,医院内外以最高的效率对急诊室区域进行了隔离,无论是不是病人,出于什么原因滞留,在隔离之后都不准再出去。
比如住院医师朴医生的儿子凯伦,来医院只是为等父亲下班,一不小心就被扣在了隔离区。
紧急封闭的消息公布后的第一时间,隔离区内极大概率会出现因恐慌而出现的出逃——事实上,当利姆说完话后,就有一名慌张的男子抡起椅子想要砸门逃离……
幸好利姆早有准备,在身上藏了一支镇定剂,瞅准时机放倒了该男子,避免事态在一瞬间失控,而急诊室内的其他人也因为这一幕迅速“冷静”了下来。
在应对急性传染病,尤其是尚不清楚如何感染的未知病毒时,保证隔离区的有效隔离是防控的最基本要求,这不应以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甚至于所谓的“人权”,在必要时都得靠后站。
1910年在中国东北爆发的新型鼠疫,主要就是靠全面隔离平息疫情的,历史上大规模疫情的解决几乎都离不开隔离措施,这是渡过难关的基础条件。
如今全国各地“清场、减运”的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到武汉、湖北,小到村镇街道,国家机器已经全速转动了起来,其实就是把全国当成了一个分块处理的巨型隔离区,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3-7天,最长不超过14天,传染性高、潜伏期长、致死率低,处理起来颇为棘手(像《良医》里那种高传染、短潜伏、高致死的病毒,初期看似凶猛,其实反而容易对付,玩过《瘟疫公司》的应该明白)。
如果现阶段的隔离切实有效,那么在元宵节(2月8日)后会出现拐点,顺利的话二月中下旬时,多地就能慢慢恢复正常社会秩序——所以,这段时间大家请一定要理解并配合“减少外出、避免聚会”之类的工作,这都是保证“有效隔离”的一部分……况且,如此“长假家里蹲”的机会这辈子都不一定会有了,请珍惜。
应对恐慌
恐慌是疫情爆发时不可避免的一部分,《良医》这两集故事里就有一个很典型的小配角。
这个男人叫托比,因为高血糖来的医院,在被隔离时虽然没有做出什么过激行为,但他话却是最多的,极大助长了急诊室里的焦虑情绪。
肖恩已经按照规定给了正确剂量(10个单位)的胰岛素,可焦躁不安的托比忍不住又来要求他再给打一次,在肖恩同意再给10个单位时,托比则坚持要直接打20单位的胰岛素。
虽然肖恩在交流时显得有些怪异,但他的言行并没有错,倒是慌张的托比逐渐开始出言不逊(没敢动手动脚),最终因为紧张情绪和血糖失调而暂时晕了过去……
就在此时,凯伦出现哮喘一时间没人帮忙,在隔离区外的朴医生不顾一切冲进去进行救治,大家看到有其他医生进来,情不自禁地提起了自己关心的问题和要求,人群里再次出现了大范围的恐慌情绪。
大家担忧的心情可以理解,所说的话也都有意义,因为,一旦这些问题和需求没有得到及时解答或反馈,谣言和骚乱也会接踵而至。
在一片混乱的重压之下,朴医生大吼制止了众人的七嘴八舌——他是个半路出家的医生,在行医之前他曾是一名警察(这也是他能突破保安、不造成额外破坏进入隔离区的原因)——得益于朴医生的镇定和气场,人群中的骚动再次低了下去。
关键是,朴医生在没有“准信”的情况下给了大家一个起码的反馈,起到了安定人心的作用,非常时期保证信息公开透明,说一句没啥大用的实话,都比什么都不说要好。
事实上,急诊室里其他人没一个感染病毒,如果耐心等待隔离解除,大家都会平安无事,托比等人的麻烦,完全自己“作”出来的……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要保持恐惧的认真心态,但绝不能恐慌。
在隔离区内的别觉得自己一定中招了,在隔离区外的也别整天自己吓自己——最简单的,发热了并非就一定感染冠状病毒了,冬春季节本就是流感高发期,还有普通感冒等毛病都会导致发烧……发热了不妨先晾一晾自己,立刻就跑去定点医院排队做检查,反而会增加感染的可能性(怀疑自己有过接触记录的另当别论)。
至于现在层出不穷的谣言,大家只能努力提高鉴别能力了,无论是盲目乐观还是盲目恐慌的谣言,除了添堵添乱没什么用,建议大家每天可以适当少看一些疫情相关的东西,看的话也以官方消息为准。
关爱医护人员
在《良医》这段故事里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戏,那就是主角肖恩面对突发疫情时的应激反应。
肖恩是个有学者症候群的自闭症患者,他平时的起居作息和生活习惯非常规律有序,也不太熟悉一些基本的人情世故,当利姆准备隔离、询问大家有何问题时,肖恩却说“过了我的午饭时间”。
对于这个正常人不会说出口的个人小问题,利姆只能让他明白“你现在不能随便擅离职守,一切以救护工作为重。”
类似情况之后又出现了一次,在明知说了也白说的情况下,肖恩又说了句“我早该下班了”,自然是再吃一次白眼……
各种反常的状况逐渐加剧了肖恩心理情绪上的不安,敏感的他在刚上班时,就对一盏发出“嗡嗡嗡”声音的节能灯感到烦躁……
当手术还没做完、托比晕厥倒地、凯兰哮喘复发、人群开始恐慌时,身为现场唯一一个医生,肖恩在持续不断的嗡嗡声中突然“崩溃”了。
别说肖恩是个自闭症患者,面对这种混乱局面,就算是一个正常的年轻医生,都有可能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在剧情中,是摩根让护士给肖恩讲手术细节才令他慢慢恢复正常,之后进来的朴医生又把节能灯打坏了,解决了肖恩的“过敏源”……那在现实中呢?
像肖恩这样的医生是假的,可疫情爆发时的高压环境却是真的,现在全国各地医院尤其是武汉的一线医生,所面临的局面远比电视剧里更严峻,应急物资紧缺,食宿交通不便,超量工作严重过劳等等。
我们在报道提及医护人员时习惯于强调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总是把荣誉感和使命感放在前面,这没有错;有些人还指出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物质奖励和相关福利,这也是应该的……除了这些,我觉得还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关注。
且不说确实存在个别医生护士“顶不住”了,还有更多看上去“还行”的医护人员,在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下,疲惫的身心总会受到一定创伤。
当然,现在提这点不一定是时候,又或者系统里本来就存在心理干预,只是我这个外行人不知道……但在此次疫情过去后,让当值人员多休息、多关注他们的身心状态总是对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
作为一部电视剧,《良医》肯定会在疫情爆发时变着法儿折腾里面的医生们,最典型的要数两场手术。
一场是刻不容缓的骨髓移植手术。病人(儿子)克里斯快撑不住了,捐赠者鲍勃(父亲)却无法离开隔离区,马库斯又不同意梅伦德斯扩大隔离区做移植的方案。
最终,梅伦德斯等人绞尽脑汁,硬是想出了利用医院储物室、皮草间开辟无菌线路,并成功在不同空间里同步完成了移植手术。
另一场是分秒必争的剖腹产手术。受孕只有36周的孕妇维奥拉在隔离区内羊水破了,在发现无法顺产后,没做过剖腹产的肖恩只得在妇产科主任的隔窗指导下接生。
尽管肖恩接连碰到了孩子没有呼吸、维奥拉大出血的状况,但总算是有惊无险,母子平安。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来势汹汹,确诊和疑似病人仍在增加,称得上是困难重重……相应的,现在也出现了许多独特的应对之策,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依据“小汤山医院”经验在武汉市新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了,这项工程充分发挥了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成后将为武汉新增数千张床位,绝对是个好消息。
还是那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在《良医》这场疫情中,有不少令人唏嘘的感情故事。
急救员小哥泰勒一直暗恋着摩根,关注着对方的一切却从来没有说出口,直到自己受感染被隔离后,他才敢对摩根说出自己的心声。
摩根的人设是个争强好胜的学霸,务实、淡漠,身边没有几个朋友,更别说男朋友了,此时突然冒出一个很了解自己的小伙子向她表白,还是命不久矣的病患,她的心情自然五味杂陈……然而,没等摩根表态,泰勒就死去了……
当然,有更多人收获了好结局:朴医生和疏远的儿子凯伦和解,梅伦德斯对利姆说了一句饱含深情的“圣诞快乐”,维奥拉一家三口共享着欣喜时光,被隔离的人群放下了担忧,肖恩出院后也和挚友格拉斯曼抱在了一起。
“爱”一直是我们所有生活中的底色,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它给予了我们身处冰冷时的温暖,也赐予了我们面对困苦时的勇气。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持续影响,我们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焦躁的负面情绪,一些人甚至还搞地域攻击来发泄……想平抚这些不安和盲目,得唤起更多将心比心的共情力,而关键恰恰也在于“爱”。
别觉得“隔离病毒,但不隔离爱”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在今时今日是最纯朴最正确的真理,因为爱是连接一切的桥梁。
在这场防疫防控的攻坚战中,我们没一个人能置身事外——但我相信,一切困难都会过去。
武汉加油!湖北加油!中国加油!
【也欢迎关注我的公号“有爱评论区”。】
剧中的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存在不同的弱点,但都是可爱的活生生的人,除了后来新来的外科主任不讨人喜欢之外,每个医生都很尽职尽责,并且尊重同事,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协同合作,救死扶伤!
但对Lea真的没好感了,亲了男主之后跑了要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过段时间又回来了,在明知道墨菲喜欢他的情况下,说只做朋友,还提议要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还带新男友回来过夜………呵呵了
good doctor看到第18集,季终终于迎来了一个圆满的小结局。
恐怕最让人高兴的是,Dr.Han被 Andrews 给开除了,喜大普奔的结局,可是,Dr.Han的结局,仅仅是“得罪”了 Shaun 小天使吗?很显然不是。
职场关系千变万化,很难通过一篇短评说清楚,暂且就Dr.Han的所作所为,谈谈在工作中不能做什么。
可以说,Dr.Han的结局,是他自己一步一步作出来的。
Dr.Han露面于S02E15,报道第一天,就迟到了, Andrews 和 Aoki 谈话中提到,请Dr.Han这样的人代价高昂,也就是说,Dr.Han是在Andrews 和 Aoki 联合推荐下、由医院高薪聘请的管理人员,Aoki还表达了高薪聘请能否让Dr.Han滋生自大想法的担忧。Dr.Han给医院高层管理者的第一印象就是:有能力、贵、自大、有不服从领导的隐患。从情节上看,Dr.Han应该没有参加欢迎小宴会,而是直接去了手术室,把领导干晾在了一边。
Dr.Han的职位,应该属于医院的中层业务骨干加管理者,既管业务,又有一定的人事任免权。手下两个副手, Melendez 和Lim,一出场,插手了Lim的手术,取消了 Melendez 的手术,让他做预防医学检查。
很明显,骄傲、自以为是、牛哄哄的Dr.Han一出场,就没有给上、下级留下好印象。
我认为,职场上,要么上级关系好,要么群众基础强,最好二者都过得去,才能有更好的发挥才能的空间,这也是Dr.Han犯得第一个错误。
Shaun 在心脏手术中,“塞子”的主意已经让Dr.Han意识到他的才能和创造力,但是依然把他调走,重复看剧情后,我认为Dr.Han不希望自己的团队中出现不想要的人,即使他有一定的能力。但是结合剧情,我也认为,Dr.Han并没有提前做关于Shaun 的背景调查,没有弄清楚Shaun 的关系网以及同事关系、群众基础,因为剧情发展到这个时候,Shaun 的能力已经属于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背后还有老院长、新院长的关系。这是Dr.Han犯得第二个错误:调查不仔细。
在S02E16中,Lim、 Claire 的求情、Shaun的出色表现,依然无法让Dr.Han接受,甚至,同事们已经出现私下里请教Shaun 的情况,Dr.Han依然坚持自己,从结尾Lim的眼神能看出,这加重了下级关系危及,下级们不理解Dr.Han、不支持Dr.Han,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上级关系危及。E17中,已经出现手术必须依赖Shaun的情况,结局也让核心问题也浮出水面:我认为,Dr.Han对Shaun的排斥,并非技术上原因,而是Dr.Han要拿Shaun立威,树立自己的权威,而Shaun挑战了权威,所以被开除。
Dr.Han的上级危及来了,E17有一个小片段,Dr.Han雇佣了私家侦探,对医院的法务行政人员进行了隐私调查,这已经严重超出了一个外科主任的权限范围,无论Dr.Han出于什么目的这么做,医院的高层管理者一定会警惕这种越权的、危险的中层管理者。这是Dr.Han犯得第三个错误,也是最大的一个错误。
到了E18中, Andrews 先是办公室谈Shaun,Andrews 的用词很委婉:担心Han对待Shaun的方式,但是被Dr.Han无情的反驳了。我认为,职场中,作为下属,不可能每次都和上级保持统一意见,但是意见不同意,可以讨论,但是要有起码的尊重,切不可“无情的反驳”你的上级。 18集22分30秒开始,Andrews和Han在走廊里的一段对话可以看出,Andrews对Shaun 又救了一个人的行为非常青睐,而Han却直接说:遇到紧急情况并不代表他有资格工作。而Andrews直接说了:It‘s no longer a request,不是一个请求,这基本上就代表着:作为上级的Andrews已经决定让Shaun回外科了,开始下命令了,而且很照顾Han的面子私下说,让Han去做,而Han却对Andrews说:你请我来是花了大价钱的,而Andrews说:To much,I’am starting to think。Andrews这是告诉作为下级的Han:虽然我花了大价钱请你,但是你的表现并没有让我满意,我觉得你不值这个钱。Han却说:开了他,Andrews在董事会面前就是个傻子。而Andrews看Han离开时的眼神,也很复杂,作为医院的高管,Dr.Han对法务人员说的那些话,他一定有途径听说。
我认为,Andrews纠结的核心不是Shaun,而是来自Dr.Han咄咄逼人的压力,温馨的剧情大概让很多人忘了Andrews是一个热衷权力且工于心计的高层管理者,他有修养、受过良好的教育,温文尔雅,但是实际上非常热衷地位和权力。作为一个高层管理者,不会因为下属几句冒犯的话就开除他,问题核心还是Dr.Han雇佣私家侦探对法务部门人员的隐私调查,今天能调查几个律师,明天就能调查Andrews,后天就能调查他媳妇,就能调查每一个人挡住他的路的人,而且Dr.Han也表现出来了对权力的热衷,他热衷部门独裁,很难说未来对Andrews的地位没有觊觎之意。Andrews不可能雇一个人来取代他的地位。 最后,董事会上,Han开始了最后一波作死:留Shaun不留我,留我不留他。耗费了Andrews对他最后的耐心。对于这样一个下属,没有上级会喜欢:固执、不执行上级的意见、没有眼力见、不懂得变通、没给上级留面子、威胁上级,最关键的是,不但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领导力,反而动用了私家侦探窥探别人隐私,犯了职场大忌。Andrews开除他是必然的,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就不在了。
职场中,关系千变万化,不同的行业,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我们不能做一个唯唯诺诺的跟屁虫,也不能像Dr.Han那样,得罪了身边所有的同事。“会做人”在中国,依然还是有用的。
我认为,Dr.Han给职场人士带来的,更多的应该是警示:能力不是嚣张的资本,威胁上下级更不是一个可取的做法,而搞类似调查背景这种见不得光的事,一旦事发,对自己的副作用可是更大的哦。
我要吹爆这一集,太好看了!
这一集对我来说真正的主角是Claire和Lim。先说Claire,因为觉得Andrews的弹性轮班制度让医生太过劳累不合理,在上级Melendez的支持下整理了很多资料去找Andrews说明情况,被他一个“全国性研究证明”给驳了回来,还附带一句“你自信过头了”。
回来在手术台上说这个事,Claire说道:
这一段话真是太到位了。可不就是这样嘛!拿到高学历可能会被说“女博士”,自信争辩可能会被说“爱出风头”,职场打拼可能会被说“不顾家庭”。这一句话说得好,We're the bitch. 什么都能被反过头来指责,做什么都能为另一种说法找到借口。Claire回应Melendez那句话真是极大的讽刺。
所以女人就得又有自信又谨慎吗?
然后在Claire出去了之后,Melendez脱口而出吐槽她是不是经期来了,为什么这么暴躁。这时候全手术室的女性医护人员都朝他看了一眼,Melendez连忙补了一句说自己不是那个意思。
但可不是嘛,你说这句话的时候潜意识就是这个意思。多少男人潜意识里就是这样觉得的,认为女人“总有那么几天”,在那几天会“易怒,情绪暴躁,很麻烦”,真是赤裸裸的歧视和高人一等。这个时候女性其实也需要想一下,我们是否也在潜意识地接受这种歧视,接受这种“总有那么几天我们会暴躁易怒”的弱势地位。
然后Claire回手术台跟Melendez道歉了,一个女护士说了一句interesting。
这个现象在后面这条线的剧情中也可以看到。在最后三个人一起在院长办公室谈话的时候,明明Claire是委屈的,女护士是没错的,她们思前想后却只能一言不发了事。谁敢在职场说出那样的抱怨呢?尊严在前,还是面包更重要。加上前一季Jared为了维护Claire丢工作那个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说得现实点,是整个职场整个社会都心知肚明。有苦不能说,只能往肚子里咽。
另一个是Doc. Lim的故事。她在法庭上就因为接了个两分钟的电话,还是在法官表面上允许了的情况下,无端端给结案了。法官根本都没听完双方的陈述,因为个人偏见,随意行使自己的权力。
这种情况男法官、女法官都可能发生。但我想谈一谈的是,有没有可能这个女法官是因为,看不惯Lim的强势,看不惯Lim为自己辩解的态度,所以对她产生了偏见?这在后面那里也可以体现。Lim出来的时候拘留员说了一句:
Lim怔了一下,说道:
好样的!真的好棒!
凭什么你们男人就可以为自己争取维护自己的权利,为什么当女人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就被认为是“多嘴”、“麻烦”、“挑事”?这种社会偏见和stereotype在生活中真的太常见了,而且很多都是潜意识下的行为。
但是很搞笑的是,Lim在后面吃东西的时候说:
这仿佛是在给她自己打脸。既然你认为你被不公平地对待了,你为什么又要以这种stereotype去对待别人呢?生活中我们可能很容易发现自己被不公平对待的那部分,但是我们不公平对待别人的时候,这些潜意识下的话语和行为,就这样被我们带过去了。就好像不满和批评在随处膨胀,却总是缺少自我的审视和反省。那这样就不是reciprocal的,就不是能促进进步的。
像那天英语角一个老师说的。因为这已经深入我们的思维,我们很多时候很难察觉到自己行为背后的涵义。所以我们需要do training,我们需要长期的下意识地去train ourselves,才能慢慢改变我们这种错误的局限性思维,个人才能慢慢进步。
最后Glassman女儿出来那里,真的是被惊艳到了。太暖心,Glassman一定很想念他女儿吧,想念他们一起跳舞,女儿对他说,I love you more.
第二季第二集肖恩学会说谎啦,太萌太可爱了
为了骗同事做检查又不吓到对方,居然能想到说医院工作手册条款把员工检查作为理由,那个女同事都不得服。
我不知道什么说谎什么时候说真话。当真相无法解决时就要说谎,祈祷是为了安慰自己。家人想要就是自己要,即使有矛盾。
做人太难了。
肖恩为什么突然不理,但是当不知道自己感受是那么痛苦,主角表演太真实了。后面才知道原来那个女孩曾经离开过他,这让他非常痛苦。
新院长真的好串。
玛拉给利姆医生带来麻烦。而她个人议题影响了她的专业发挥。传统让我们与过去连接而未来呢?
来看评论,才知道这季到此为止了。一个挺美好的结尾。
之前看得很焦虑,一直在为墨菲医生的职业生涯在操心。每当心灰的时候,都会跳出戏来安慰自己人家墨菲医生是男主角,是有光环的。今天看了第18集,豁然开朗。一下子天都亮了。原来韩医生的问题可以这样子解决啊。
韩医生对待墨菲医生的方式显得独断,虽然如此,但心里总觉得其实墨菲挺适合病理科的。然而人家的理想是外科,非逼得人家去了病理,也真是于心不忍。近来年纪渐老,总不愿拂了别人的心,每个人都生活在理想中才好。
一直都不喜欢Lea与墨菲做情侣,两人没有任何共同语言。Claire也是非常好的女孩子,但是总不及墨菲聪明。编剧最后给安排了病理科的小姐姐,回头一想确是良配。有共同的爱好,在智力上也是棋逢对手。
已经开始期待下一季了。
开始对这部剧的套路厌烦了。
花和巧克力给妹子啊!别自己带着蹦哒啊!
海默走上了一条专注于饰演不正常少年的不归路?
刷完E02,小天使依然的可爱,眼睛更大了。剧情倒没什么特别,可能因为这个剧一直都淡定路线吧。Lea实在太可爱了,跟Shaun也很搭哎!
能再次见到海默小天使好开心!01海默对格拉斯曼说"i'm going with you"👃好酸02小天使贡献了"异地恋"心酸的演技,摸摸不哭10圣诞前夕怎么这样.小天使倒地了.就不能来个人修修这破灯嘛!!那么吵的景却配着Slient Night,哎11.圆回来了,最后的抱抱😌14.医生果然不是平常人能做的,捧着另一个人的脸,我😫。最后😭又流得一脸泪“Can I ask you for a favor? I'd like to say goodbye.”-"Do u wish u'd never met her?"-"Not for one second."17.I am a surgeon!!小天使委屈爆哭演技。韩也太逊了。18我爱这个结局!海默爱上值得爱的人啦!
五星打给回归的Lea
第十集第十一集真的是魔幻现实,如果真实世界反应这么快就好了
真的不考虑给海默安一个男cp吗
最后一集太理想主义了,全员各种撒糖,连墨菲小天使都会约会女孩了(虽然花和巧克力都忘了送出去2333) 印象最深的是Ep15富商面对不确定性疾病的态度,真正内心强大的人。
看见lea的我哭的好大声
这可能是除了《初来乍到》以外,非龙套亚裔演员最多的美剧了。传染病那集真的绝了
第十七集真的看的好揪心好心疼……然后第十八集疯狂发糖 好开心😭最后约女孩子出去但是自己拿着花和巧克力开心的跑掉的小天使真是太可爱了😭
我喜欢克莱尔,虽然不漂亮,但是很可爱。性格好,说话委婉的女孩子是很讨人喜欢的。这就是应该续订个十来季的美剧呀。
第一季我舍不得看完。第二季开始也很好,后来逐渐看着看着各方面都有点生气。第三季就不看啦。海默小天使加油。
第二季的第一集一下子让我泪流满面,肖恩从第一季因为沟通障碍而闹出许多事情,到现在能一步一步克服自己的问题,能去说服人了,我看着肖恩一步一步地成长,就像是在看自己的孩子一样(虽然我还是孩子)当杰瑞德站出来支持肖恩的时候,当那句“I am going with you.”出来时,控制不住地哭了。
说实话,我十分怀疑这一季编剧在划水,男主的病已经在工作中实现零障碍了,不但没有成为阻力好多时候患者更相信他,而他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暧昧期的女室友和人老不服老的前院长,因为院长变成了前院长这两个矛盾冲突都几乎和工作隔开了,第一季的感觉没了,说实话这个9.2分怎么打出来的我不理解,你们看剧都这么少吗。
我永远喜欢梅伦德斯医生. jpg
弗莱迪·海默 小可爱温情回归
Tough Titmouse
第二季比第一季水准差多了,尤其剧集后半段,强行煽情,人物性格都变了,主角光环加身。不过医疗剧一般都是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