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电影《甘谷拜·卡蒂亚瓦迪》是一部屈辱的电影,说它励志,说它是大女主爽片,真的不是。
影片讲述了一个出生优渥的富家女,在16岁懵懂的年纪,因为轻信了爱情,因为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当演员,被男友欺骗,不仅怂恿她偷盗母亲的珠宝私奔,还将她亲手送进了火坑——以1000卢布(折合人民币86元)的价格,卖进了妓院的故事。
这样的故事,在印度这个社会,屡见不鲜。
踏进了妓院,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客,要么求死。
这个选择在影片的开篇,甘古拜给小女孩两颗糖的时候交代了她们的结局。
除了妓院,她们无处可去。
家,不可能再回去,回去也有可能被父母亲杀死。
从良更不可能,没有人会愿意娶一个妓女。即便是嫁人,也要承受来自丈夫的猜忌,不信任,多半还会遭遇身体暴力,甚至再次被卖的风险。
一句话,一只脚踏进妓院,甘古拜的人生之路就被堵死了,耻辱的标签将永远伴随着她的一生。
在最初的绝食抗争失败后,她选择了屈服。在印度这个社会生存,她没有选择的余地。
死,是一场壮烈。生,又何尝不是。
姣好的容貌,会读书写字,年轻的身体,凭借着自身的优势,甘古拜迅速成了妓院的头牌,就连妈妈桑也要忌惮她几分。
从富家千金到妓院头牌,甘古拜在屈辱中接受了自己新的身份,从前那个天真浪漫的少女甘加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绝地逢生的新人——甘古,红灯区的统治者——甘古拜。
她身上的闪光点在于:在低到谷底的人生境遇中,她没有放弃尊严,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竭尽全力与命运抗争到底。
1.在老鸨面前,她敢公然叫板,争取一天的休息时间,带姑娘们去看电影。
2.在电影院门口,面对男人的骚扰,她毫不畏惧,敢于反抗。
3.被顾客暴打后,她敢去找黑帮老大,请求他为她伸张正义,她不卑不亢的态度成功为她赢得对方的好感和尊重,并成为黑帮老大的干妹妹。
很多人说甘古拜还不是要靠男人,可是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甘古拜仍然是一个弱女子,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声张正义根本不可能。警察与黑帮勾结,报警只会遭受更加猛烈的报复。
除了冒险去向黑帮老大寻求庇护之外,她别无选择。
妓院那种污浊之地,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那么多女孩,被打的人数不胜数,黑帮老大却肯亲自替她报仇雪恨,只能说明甘古拜确实胆识过人。
4.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选择为他人打伞。
妈妈桑去世后,甘古拜取代了她的位置,成了妓院的老鸨,后来成了红灯区的区长。
在她的统治下,她没有强迫过任何一个女孩,没有殴打过任何一个女孩。如果有女孩不愿意,她还会给她盘缠放她自由。
她曾经历过的阴暗没有侵染那颗依然纯洁的心。
成为区长后的甘古拜充分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妓女们发声,向政府相关部门竭力争取她们应得的合法权利:
在银行开户;子女的平等受教育权;不被社会歧视的权利。
最后,她被印度总理接见,提出了要求卖淫合法化的要求。
这个要求被很多人诟病,说甘古拜只是为自己的利益奔走呼号,毕竟她是一个老鸨,靠经营一家妓院生存。
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印度这个国家,女性的地位低下由来已久,废除卖淫,任重而道远,绝非短时间之内,凭甘古拜一己之力就能扭转局面的。
即便在当今社会,印度女性的地位依然没有多大改善。所以,甘古拜唯一能做的只是请求总理保护她们的合法权利不受侵害。
看完整部电影,女主真是又飒又爽,她有点像余华活着笔下《活着》中的福贵,一切只是为了活下去。
与之不同的是,福贵面对的困境是与亲人的生死离别,甘古拜面对的是女性的尊严被一次次践踏。
她是一个受害者,在被骗时,没有地方伸冤诉苦,没有人替她伸张正义,她明明没有错,却要承担一切苦果。
难能可贵的是,在最低的境遇里,她没有因为苦难和屈辱丧失人性的光辉,反而尽己所能地为与她有相同遭遇的人提供庇护,争权夺利。
就这一点来说,她是与众不同的。
在孟买那片红灯区,有一朵玫瑰在泥潭里盛开,尽管它被染成了黑色。
她成功了吗?她逆袭了吗?不,她没有。
甘古拜,是一个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尽管她从灰烬中开出了花朵,在泥淖中依然与命运做着永不屈服的抗争,尽管她最后成为了黑手党女王,“孟买女帝”,依然掩盖不了她是一名受害者的事实,依然掩盖不了红灯区无数个与她有着类似遭遇的千千万万名女性沦落风尘的滔天罪恶。
她算不得一个大女主,只是在绝境中开出了花,不忘给众人送去一阵芬芳。
最后的最后,这个社会还需要多一点改变,愿永远没有逼良为娼这样的事情发生,这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观影的时候就明显感到编剧在刻意美化甘谷拜这个角色。所以许多地方有点逻辑不通甚至玛丽苏。于是查阅了一些资料来了解甘谷拜的真人真事。
甘古拜出生在一个很好的家庭,父亲是律师。她的种姓很高,所以她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她被父亲的会计师追求坠入爱河,但对方的种姓比她低,因此她知道家里绝不会答应这门亲事。当时她16岁,是著名影星Dev Anand的粉丝,所以一心向往宝莱坞。她28岁的会计师男朋友说可以带她去孟买,于是她决定跟他私奔。有些地方说她是在去孟买前一天结婚的,有些地方说她是去孟买结婚的。但总之她的丈夫在结婚后没多久,就以1000卢比(一说500卢比)把她卖到了孟买著名的红灯区Kamathipura。因为私奔的决定是她自己的选择,因此她深知家里不会原谅她。无奈之下,她便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由于她接受过教育,皮肤也更白皙(一般意味着更高的种姓),因此没过多久,她就在那一带小有名气,成为了一些妓院的首领。当地很多黑帮有头有脸的人物都是她的客人。也因此她开始积累了一些人脉。后来,就像影片里一样,一个暴徒开始在身体和经济上剥削她。因此,她向孟买三大黑帮首领之一的Karim Lala寻求帮助。Karim承诺会提供帮助,并且绑了一个向征兄弟情谊的Rakhi。
剧中对于甘古拜向Karim寻求帮助这段实在描写得非常简单。让人对Karim有种霸总的错觉。但作为一个黑帮首领,为什么要出手帮助一个不相干的人?很显然这其中是有利益交换的。剧中为了塑造甘古拜白莲花的形象,对此没有任何描写,我认为是失败的。
自此,甘古拜作为Karim妹妹的声望越来越高。在六十年代,附近一所女子高中发起了清理“不良影响”的运动,要求搬走妓院。甘古拜多方奔走,终于见到了时任印度总理Jawaharlal Nehru。最后妓院没有被搬走。其实时至今日,Kamathipura这一棚户区都没有被改造。
像剧中一样,甘古拜的确为了孤儿的受教育权利和卖淫合法化做了很多努力。甘古白帮助了许多逃离家园从事电影工作并陷入卖淫困境的年轻女性。为此,过去大家都恭敬地称呼Gangubai Ganga Maa(母亲)。在她死后,她的照片和雕像被竖立在该地区的许多妓院中(佛龛有点瘆人,就不放照片了)。
查阅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位黑帮首领Karim其实是许多宝莱坞电影的原型素材,而且大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正直,宽宏大量)。像许多黑帮一样,他们有非法的生意,也有合法的生意。他们会把自己的形象经营得非常正面。同时甘古拜虽然也从事黑帮相关的许多非法活动,但在民间总体也是一个非常侠义的形象。她能够混成红灯区的老大,主要还是得益于人脉的积累,和黑白两道关系的把握。警察局其实是靠她吃饭的,所以警察才得罪不起她。我觉得如果影片从这个角度拍,可能会更slay吧。
另外,几点疑问也从朋友处得到了解答:
1. 白色的纱丽意味着纯洁高贵。所以剧中她的姐妹送她白色纱丽,说看起来像个政治家。
2. 印度人死前喝恒河水是为了超度,为了死后能进天堂。甘古拜的爸爸死前坚持不喝恒河水,我认为意味着对她的思念,也或者是耿耿于怀。
更多内容欢迎大家补充:)
印度,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它一方面有着虔诚的宗教系统,另一方面又充满着矛盾与混乱。
在这个国家,卖淫被最高法认定为合法职业。
性工作者享有尊严,受到法律平等保护。
这一职业在印度社会的合法化,除了得益于佛教与印度教的密教化促就的性爱崇拜,更要归因于一位传奇人物。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她——
本片由网飞出品,改编自小说《孟买黑手党皇后 》中“卡普拉提的女家长”章节。
在印度本土上映后,很快就摘得票房冠军,其原型甚至获得了印度总理的接见。
它讲述了一位富家女孩被拐卖到红灯区后在泥潭中绽放,最终登上“教父宝座”的故事。
富家贵女,堕入泥潭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中期的印度,少女甘加出身名门望族,属于拥有白皮肤的“高等人”。
因怀揣着演员梦,她不顾家人反对,和贫民男友坐火车私奔到孟买,去投奔男友口中所说的拥有影视资源的姨妈席拉。
路上,情窦初开的少女尚未料到自己所托非人。
等踏入暗无天日的妓院那刻,却为时已晚。
就这样,她被男友诱拐到卡马体普拉——世界上最大的红灯区之一。
这里生活着数十万的妓女,她们大多也是在15、16岁的年纪被亲人出卖后从事此业。
眼前这位漠然残忍的老女人席拉其实是老鸨,根本不是男友的姨妈,更不可能掌握任何影视资源。
作为性劳动领域里的资本家,她贪婪无情,为了赚钱而无止境地剥削压榨妓女,逼迫她们在休息时间也要接客。
稍不顺意便任意打骂这些“摇钱树“,绝不掏出一分钱来医治妓女们的工伤,直到榨干她们的最后一滴血。
这些惨无人道的手段同样落在了甘加身上。妓院从来不论种姓和出身,制度下的优势再帮不到她任何。
“我的身体、信仰和信任被我的爱人以1000卢币卖掉了”。
精神上的虐待,加上肉体上的凌辱,老鸨席拉一手掐断了甘加的美梦。
仅一星期的时间,她从含着金汤匙的贵女沦落为任人蹂躏的妓女。
这片红灯区是一个巨大而封闭的世界,可以用脏乱差三个字来概括。
贫穷、赌博、暴力、毒品......腐烂的味道溢出荧幕。
营业后的甘加火化了以前的自己,改名为甘谷,冷冷放言:“我会在五年内买下这间妓院,买下席拉。”
就在她逐渐麻木的时候,一个嫖客的变态暴行彻底激怒了她。
夜里,残暴的嫖客通过殴打她来泄欲,不仅断了她的手脚,更毁了她的容貌。
甘加身上狰狞的伤疤从锁骨蔓延到腹部,森森伤痕刺目得让人发寒。
窒息的处境里,千疮百孔的甘加选择孤注一掷,她找到黑手党老大,告诉他那位暴徒是他的手下,要他为她主持公道。
出于对甘加的赏识和弥补,黑手党老大不仅手刃暴徒,还与她结拜了兄弟。
报仇雪恨后,她将那个充满不公的世界,狠狠踩在脚下。
在这段开篇的闪回中,女主被渣男和老鸨虐得有多惨,后半段她从妓女到老鸨再到教父的晋升之路就有多爽。
晋升之路,殉道之美
饱受痛苦的妓女们送给甘谷第一件白色纱丽,希望她来接管妓院:
“你穿白色纱丽,看起来就像个政治人物。如果你拒绝的话,谁来照顾我们?拜托了甘古。”。
从那之后,甘古变成了“干古拜”,她不必再接客。
Bai=拜,相当于英文的lady,用于敬称贵族小姐。
古印度用于王室或贵族女性,但不是正式封号,现在印度有着介乎敬称与平民化之间,片中特指妈妈桑。
甘古拜对妓女们可谓是仁至义尽:她不仅常带她们看电影,还在影院门口怒扇轻挑之人来维护妓女尊严,她帮她们写信问候家人,并从不强迫她们在非营业时间接客。
她甚至坚持将妓女生下的孩子送去上学,让这些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不必步母亲后尘。
甘谷拜的名字与恒河相近,恒河(女神)被赐福永远洁净,可洗去一切污秽,施与救赎,所以下凡。
她所穿纱丽以白色为主,有智慧与圣洁之意。此外,多处使用低机位的镜头,营造画面的神圣感,颇具殉道之美。
怀抱新生儿,干净又柔软。在众妓女眼中,“她是朋友,也是母亲”。
她的存在与普世价值观背道相驰,难得世人认可,但被当地的妓女们感激在心。
不得不说,甘谷拜这一人物的选角非常成功。
女主演从外形到姿态都很有力量,精彩的是她随风自由狂舞的一段长镜头,兼具柔美与坚韧,摄人心魄。
危机四伏下,身居幕后的甘古拜商政通吃,不仅将黑色产业玩得出神入化,甚至在政府部门也有自己的代理人。
英姿飒爽的甘古拜,颇有种“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胆识与魄力。
她利用身边一切资源在孟买社会中争得一席之地,渴望为妇女权利和性工作者争取到平等权利。
赢了,赢了四千次
梵语曾有:यत्र नार्यस्तु पूज्यन्ते रमन्ते तत्र देवता:।,即神性生于女性受敬之地。
在社区集会上,甘古拜上台演讲,字字珠玑,A到爆炸。现场,有虔诚之士听后愤然离席。
印度有辩经传统,这在很多印度电影中有体现
她呼吁妓女行业合法化,理由有三:
一是妓女的存在让强奸案减少(根据统计印度有一半以上的女人都遭遇过强奸)。
二是性劳动与其他职业的劳动无异。
三是妓女行业从不歧视任何嫖客,因此她们应该得到尊重与平等对待。
在和总理见面时,甘古拜也淡然沉稳,自报家门。
记者提醒过她:“如果你输了,你不只输一次,而是四千次”。而这次她赢了,赢了四千次。
总理最终还是把胸前的玫瑰花送给了她。
甘古拜说,“花朵天生是香的,无论是在寺庙还是神社,妓院或是葬礼,散播你们的香气”。
人性本源污秽,但身处万物之中,心在万物之上,仍能入尘不染,生出艳丽的玫瑰。
本片既有赤裸裸的利益纷争,又有格外浪漫魔幻的歌舞元素,画面构图和服化道很有美感。
叙事采用的是爽剧套路,把困难解决得相对容易,没有用足够的空间去营造悲剧斗争的张力。
近年来,讨论印度社会困境的电影频出佳作。
从《额滴神啊》、《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厕所英雄》、《神秘巨星》、《起跑线》、《永结同心》,再到《甘古拜·卡蒂娅瓦迪》。
宗教、信仰、爱情、婚姻、教育、阶级、公职...其话题之广与完成度之高,既有对现实的大胆批判,又有对未来的美好展望。
这些电影的出现,或许不能立刻改变黑暗无力的现状。
但至少它们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向上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Pei
这部电影真的真的很好看,我全程都看得很激动,一个有勇有谋的独立女性,为了自己和一样处于水深火热的姐妹们维权,关键是很难想象这居然是印度真人真事改编下班。在淤泥里的玫瑰花依然会傲人地绽放,女性对自我命运的反抗,女性不需要被拯救,而是需要自救。女主的演技也十分出色,尤其是她的霸气,她的光芒,她王者般的气质,她活出了她传奇的一生
一个被卖到妓院的女性的逆袭史。有人说是爽文,是玛丽苏,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个女性角色,坚强,聪明,甚至强悍,狡猾。从一开始小恩小惠收买人心,到去见黑帮老大,谈利益交换,最后见总理,无不显示出其过人的胆识。
但是,她却无法得到正常的爱情,婚姻,到死依然是妈妈桑。
这就是印度!你无法改变的现实,妓院非法但依然存在,还有买卖人口,社会就像一口大锅盖在每个人头上,根本没有掀开的那天。这是一个逆来顺受的国家,没有革命,没有反抗的基因,作为英国殖民地,却又是英联邦国家。
她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却没有改变自己的命运。
年度最佳!!!
女主的演技非常出色,一颦一笑扣人心弦,尤其喜欢她那霸气的情感调情,她的光芒,狮子一般的光芒万丈,每个人内心都有甘古拜,而她活出了她传奇般的一生。荣耀,夺目,王者般的气质,胜利者的荣誉。
“我们的孩子将受到受教育的权利,我们将获得有尊严地生活在社会中的权利!”直接泪目。
1000约人民币86块钱...不管这个片子质量怎么样,敢拍能拍女性题材就比我们强,愿世界再无歧视可能永远也做不到,至少愿世界上再无拐卖
真实的故事 捍卫性工作者的权利 印度片最近好多这种抨击现实的 但是感觉还是淡化了黑暗面 更多是强调大女主爽剧
本片改编自印度非虚构纪实文学《Mafia Queens of Mumbai》中 Gangu 的篇章。按原型人物和现实情况,这片理应向阿米塔布巴强的《火之通途》看齐,塑造一个因畸形社会诞生、又受困于自身罪恶的“灰色人物”。然而实际拍出来却像一个裹着糖果、甜腻腻的玛丽苏YY。里面所谓的“女性主义思考”,其力度还不如导演自己二十年前的《宝莱坞生死恋》,昌德拉姆西那番“泥土也不是软弱无力”的宣言
命运多舛,自强不息。虽然女主是当了一把大哥的小妹后才一步步当家做主翻身把歌唱,但自我觉醒和奋斗已经堪称传奇。
# 72 Berlinale 特别展映# 女性不需要被拯救,而是自救
和女权没什么关系,不要一出现大女主戏,就自动女权嗨!女主的前半生的悲惨的,渣男的爱情就像伊甸园的苹果,是诱惑也是原罪;女主的后半生是悲哀的,悲哀在于她不自知。争取性工作者的权利,并不是她女性意识的觉醒,而是她资本家的利益考虑而已。女权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
有些人看到一个女性上位只看得到帮助他的男人,而对她自己的力量视而不见
电影太理想了,感觉有点爽文的感觉,而且,最后在这个那里,还是免不了当妓女,如果真的是女权,就应该推翻妓院,但是显然这很难
Berlinale24 Gangubai Kathiawadi 一星给今晚的印度观众,仿佛置身斋浦尔、主角出场,每段歌舞结束,满场欢呼口哨…..印度community可能已经try their best,没有站起来跳舞?ganggu被拐卖到妓院她的反抗是接受职业,正当化且为此抗争,安全靠的是黑道大哥,生意的壮大靠的是大哥的首肯,出名靠的是男记者的爱慕,ganggu放弃爱情不是因为要为了事业或朋友而是因为妓女不能做妻子,让民众尊重妓女这份职业的原因是因为“有了我们减少了强奸没有我们社会的文明就不存在”,这些都让人非常不适。ganggu做老鸨一辈子为什么只拍她十几岁被拐之后15年且时光毫无印迹!这样的“大女主”剧情对印度来说已经是一个大的进步?在看完《brainwash》后这部片子无法忍受
①真正的大女主戏,男性的帮助只是借力,而不是依附。核心输出在于女主自己的智慧、勇气与口才。②画面出色,五彩斑斓,美轮美奂,女性群像每一帧都那么美丽,和小裁缝谈恋爱的时候整个画面都是粉色调的。③Rahim LaLa帅拉了!
女主演太赞了,种族天赋的肢体表现力用得千娇百媚又强悍。我一开始只是看了一段她跳舞的cut,在不知道故事前因后果的情况下就被她跳哭。怎么有人能跳着那么喜悦的舞表达那么悲伤的情绪啊!故事的种种不合理都因为她的存在看不见了,厉害的演员真的每一帧都在发光
1. 爸妈不认可的婚姻真的不要去2.虽然中途靠了黑帮大佬解决了一些问题,但终归还是靠自己自救,而不是成为大佬的女人,被拯救
很多值得深思的点 在印度的政治环境下 一切都变得合理化了 她不是大哥的女人 而是善于使用身边的资源让自己成为大姐的女人 她抗争 她理智 她勇敢 她坚韧 但同样的 她也有女人的温柔 柔软 憧憬和恐惧 影片中有一些言论真的很动人 使得同为女性的我产生点头拍手认同的心情 虽说是影片 有理想化成分 但是从她们的领导能够接见并考虑提议这一点 让我很动容 反观 即使是电影 也不会出现在我国吧 看过的一些印度电影 都在传递出一种信号 虽说这个国家也许落后 但是这个国家绝对是有希望的
感觉和女权没啥关系,普通的逆袭剧
女人一定要努力搞事业搞钱才能做真正的自己(不要恋爱脑)
1.女主被骗去当妓女后,马上就认可了自己是妓女的身份?2.被迫接客受到虐待的女主找黑老大为她出头,黑老大就这么答应她而不付一丝代价?3.女主和小裁缝之间的恋情出现的太过戏剧,没有过程的你情我愿的开始?4.女主赢得选举后,教导妓女们要好好当妓女?5.离家十二年的女主打电话回家,她妈妈却如此冷漠?6.按照片中逻辑,干什么成什么,当选为区代表的女主,与其争取妓女们的权益,为什么不直接帮助她们摆脱妓女的身份自力更生?7.之所以女主能有成绩,是因为有三次关键时刻都是黑社会老大帮她出头,那老大帮她的理由是什么?除此之外,女主是真魅惑人,并且演技真不错。
一个女人史诗的一生,命运多舛却从不妥协
对话一下部分影评:不要拿我国的国情来评价他国的现实。
拉希姆把那个变态嫖客按在车盖上打得头破血流 这是甘古拜的觉醒 要想不被欺负不要一直躲着 她懂了面对人生总要主动出击 人不是需要被救 而是把自己变强。这都那么多年了 印度到今时今日还是一直都在拍女人需要自强的电影 到底拍电影能不能救她们?但至少 甘古拜这样的历史永远都不会忘。
一位孟买红灯区的性工作者如何成为能与尼赫鲁会面、为女性权益发声的社会活动家的故事。就像看了一部用宝莱坞手法拍摄的奥斯卡系电影,还蛮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