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卡拉什尼科夫

HD

主演:奥尔佳·勒曼,亚瑟·斯莫里亚尼诺夫,尤里·鲍里索夫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20

 剧照

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2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3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4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5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6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3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4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5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6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7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8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19卡拉什尼科夫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卡拉什尼科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第二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德国进攻苏联的一场战役中,年轻的普通士兵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中弹受伤,住进了野战医院的他,无法在回到前线战场,然而,这位爱国者并没有善罢甘休,虽然他不能手握武器重返战场,却让战场上的战士们都用起了一把以他名字命名的突击步枪——AK47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冰血暴 第四季高中女生要出嫁古墓丽影:源起之战高度机密默契摘星的女孩回声三号第一季告密者2010摩登情爱第一季求爱反斗星1985月球天堂我是城堡之王我人生中最美的一周洗屋大师无敌幸运星战地之花翼1927东邻西舍第二季恐惧制造怪蛇小不列颠第三季幽长周末原声

 长篇影评

 1 ) 每个男人都有一把“AK-47”,你懂的!

孩童时期,每个小男孩貌似都对手枪、冲锋枪、机关枪、步枪、坦克等军事仿真玩具,热衷到不能自已。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很多小男孩就有了长大了要当警察,去当兵报效祖国的梦想。

今日推荐:《卡拉什尼科夫》

海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就有一个这样的小男孩,自小生长在乡下牧场,孩童时最大的兴趣就是研发火药枪。自然这个孩子长大后也参战了,在德国进攻前苏联的一场战役中,年轻的普通坦克兵(小男孩)中弹受伤,住进了野战医院的他,无法在回到前线战场,在返乡途中经过同车厢士兵们的讨论,得知国家缺少前进的步枪武器,毅然决然中途下车,投身突击步枪研发事业。这个年轻的坦克兵就是著名的AK-47突击枪的发明家卡拉什尼科夫。

今日推荐影片《卡拉什尼科夫》讲述传奇军事武器发明家卡拉什尼科夫,从小农场走向全世界的传记故事。

豆瓣截图

目前这部影片豆瓣评分7.1,虽然不是很高,但该片值得一看,很多镜头语言可圈可点。所长一直比较喜欢俄罗斯的战争题材电影,或许战斗民族对于战争有特殊的情结,战斗民族也是浪漫的民族,在残酷的战争片也少不了爱情的温存。

关 于摄 影:

摄影师非常善于使用不同角度的机位和不同景别的画面,为电影的叙事张力增加想象空间。除了传统的三分、黄金分割、对称、对角线等构图风格外,摄影师对于前景和透视的使用也是令人眼前一亮。如下: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关于灯光:

灯光师,将光线与场景的结合,应用到极致,为画面增加空间感的同时,也为人物和故事的塑造增色几成温度。如下: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关于 故 事 :

一开始的牧场入画,为男主角的童年多了几分环境描述,孩童时期的男主对于枪械的痴迷,导演也给了非常丰富的阐述,细节见真章。如下: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关 于 爱 情:

爱情元素在俄罗斯电影中必不可少,这是一个浪漫的民族,即使是残忍的战争背景,因为有了爱情,多了几分柔和,导演满眼的爱意,隔着屏幕被撒狗粮,也是齁到顶点。如下: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关 于 细 节:

片头是图纸草稿与实景人物的结合,从片头不难看出关注核心思想的诠释,开头牧场入镜,结尾牧场收尾,一开一合,都是对男主家国情怀的阐述。酒瓶的破碎与瓢泼大雨的安排,也都是剧情转折的符号化象征。火车通常对于我们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意在,是前进是希望,是想家时的一份惦念,也是离开时的一份不舍。如下: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关 于 配 色:

配色考究,画面像油画一般高级、舒服。如下: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关于音 乐:

所长一直很喜欢俄罗斯音乐,从《三套车》《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到《白桦林》《往日时光》,有非常鲜明的地域风格,旋律悠扬浪漫,像极了一个勇猛战士在吟唱的家国情怀与儿女情长。巴扬(手风琴)是俄罗斯特有的乐器,声音柔美又不失律动,在这部影片中多次使用。交响乐配乐恢弘大气,弦乐部分很出彩,好听,不抢戏不减分,恰到好处。如下: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全片最感动所长的就是最后结尾的几帧画面。有国才有家,有妈才有家,男主已多时没有回家了,怕母亲已经不认得自己的模样,如今战争结束,荣归故里,这份喜悦,是最动容最震撼的。

截图剧照

截图剧照

强烈推荐战争题材影迷观看(文中图片,视频,均来自互联网)。


关注“哎呀吗呀事务所”找到好看的电影,分享你爱的艺术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到其他公众号平台 商务洽谈,请联络:[email protected]

 2 ) 一件事情要成功,要有好的想法创意很重要,具体落实的人也很重要。

我的评分:8.0

影评:

小帅只有小学文化,从小酷爱发明,29岁就发明了著名的ak-47,但是他并没因为此发明得到一分钱,他拒绝了自己应得的财富,因为AK-47成为世界上杀人最多的武器。这是他发明时候不曾想到的。

Ak-47以它的简洁好用,威力大,在世界上成为一把名枪,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中都能够使用,无论是在进水、沙进都不卡壳,而且精准度还很高。

研发的过程是艰苦的,通过了一次次的改良,最终同行高手聚在一块进行了改良,这把世界名枪终得出现。

一件事情要成功,要有好的想法创意很重要,具体落实的人也很重要。但要想成为经典,还需要大量的人才共同努力才能把它做到极致。

 3 ) 一把神枪和它的“父亲”

卡拉什尼科夫很有名,因为他设计的一把枪,AK47。这把神枪总共生产了2亿把以上,但凡有战乱的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AK47的综合性能相当地稳定,不管环境如何恶劣,都能够发挥优异的性能,可谓轻武器之王。一把轻武器,生产数量以亿计,全球的军人都熟悉它,要知道人类总人口也不过数十亿而已,平均下来几个人头就能分到一把AK47,这个数据是很惊人的。

AK47有名,但它的设计者则相对来讲,没有那么有名。除了武器发烧友外,一般人知道设计者的一般很少。一个是保密的需要,一个武器作为杀人的工具,一般人也很少接触到它。

这本电影《卡拉什尼科夫》就是叙述这位著名武器设计师的电影,俄国人自己拍的。

俄国人拍的俄国电影与西方人拍的俄国电影,真的是很有大的区别的!

前两天看过一本法国人等西欧国家拍的俄国潜艇事故片《库尔斯克》,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实在太重了。库尔斯克号潜艇爆炸沉没是一个悲剧,也是俄国海军力量无可奈何衰弱的象征。由于经费的短缺,设备没有得到了应有的保养甚至短缺,给海军官兵带来了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风险。库尔斯克的沉没就是俄国国力绝对衰退过程中偶然发生的悲剧。

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就跟战乱地区人们缺衣少穿,孩子们自然营养不良一样。这个结果的发生并不是俄国的政治制度。要知道苏联解体的时候,俄国人是一心想要融入西方世界,只不过到最后发现自己只是一厢情愿而已。叶利钦时代,俄国人过得怎么样,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是亲眼目睹的。

不是普京拯救了俄国,而是俄国人选择了普京!既然如此,俄国人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们也就愿意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

所以,作为悲剧事件的库尔斯克号的沉没,如果让俄国导演来拍,虽然会也悲情,但绝对不会这么黑化!

说回卡拉什尼科夫。

看完电影有两个意外:

一是卡拉什尼科夫学历如此之低,而年纪轻轻想发明一把好武器的信念是如此之强。

学历低,说明人家起点低,没有多少文化。但是架不住小伙子天赋高。正如电影里设计组的组长对卡拉什尼科夫说,上帝把手放在了你的额头。

信念强,明明从前线受伤回来,可以回家休息。结果卡氏中途中从火车上跳下来,找了一个火车工务段,通过工人们的帮助,硬是手工制造了一把能够代表他设计理念的自动步枪。最后他还跑到阿拉木图,在那里开始了他的设计师之路。

二是苏联人给科研人员的待遇真心不高。看着卡氏设计过程,有一种看到共和国五六十年代科研人员研发二弹一星的即视感。

卡氏一直就是一个中士,直到最后才从士兵晋升到军官。在一个所有待遇物资都得依赖级别的国家和年代,能够坚持下来,真的就是对于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作为一个中国人,看俄国人拍的主旋律电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上个世纪的后半期,苏联人是老师,我们是学生。有一些精髓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现在艰苦奋斗的主旋律电影常常不受年青人的待见,其实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慢慢看,有一些电影还是挺好看的,至少符合我的三观。

最后,俄国姑娘年轻的时候真的挺好看。虽然不知道电影里卡拉什尼科夫爱情是不是真的,但好人一生平安,我们希望我们喜爱的人物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和家庭,不是很自然的么?

卡氏的爱情

 4 ) 观后感

这是一部非常合格的传记电影,平白直叙,没有之前看过《波西米亚狂想曲》中那种澎湃,总觉得男主该逆袭的时候却失败了,看电影的时候总在等一个嗨点,可就是等不到。假如我们是战斗民族,可能会感慨颇多,赞美一个伟大武器的诞生。就像前几年看《拆弹部队》一样,没有处在当时的政治背景下,看的就索然无味。这部电影叙事非常清淡,非常鸡肋,绝对不算精彩。

 5 ) 一些细节

1.电影中卡拉什尼科夫(以下简称卡拉)自述学习经历是七年级未念完,现实中他本人完成了十年制学校的学习,而且第一份工作就是技术文书,所以在当时的苏联,他至少可以算作一个中等学历知识分子了。但也有观点认为卡拉在学校所学有限,他后来的设计能力来自于其入伍以后的进修学习,实际上他在当坦克兵的时候就已经有发明创造并被应用。

2.电影中只介绍了卡拉的家在阿尔泰,但实际上他的家庭是苏联在搞集体化时被放逐到西伯利亚的,但他始终对苏联充满感情,并在晚年极力抨击叶利钦,戈尔巴乔夫导致苏联解体。

3.电影中介绍卡拉了接受斯大林勋章的嘉奖,但他本人从未见过斯大林。另外提一句影片中上校问卡拉会怎么花费他的奖金,那笔奖金是十五万卢布,基本上可以买十辆旁边那位元帅的轿车。

4.影片似乎在暗示是卡拉自己完成了AK步枪的设计,但大多数观点认为施梅瑟(德国步枪MP44设计者)给过其指导,且AK步枪在定型前卡拉两位上司提出过多项修改意见。

5.影片中卡拉拿出第一支原型,实际上他最初通过预选的是AK46步枪,而后几经改进最后定型才命名为AK47。但影片淡化了这个细节,AK46只出现了一次。其后出现的都是AK47。

6.可能有人注意到后面元帅带卡拉去部队讲话时,士兵拿的AK步枪并不完全相同,那是不同的实验型号,跟元帅说的他们是试用部队正好相符。

7.影片中试验场上还出现了另外两款步枪跟AK竞争,但实际上当时还有一款AK步枪的有利竞争者,由于过度超前的设计理念和当时无法达到的加工强度标准而落败,就是下面这个怪异的TKB-408,世界上最早的无托步枪

 6 ) 枪非凶煞,戾在人心!

本片是讲述著名的“AK-47之父”卡拉什尼科夫早年经历的传记片。这种英雄传记片大都走的是这种编剧套路:立志少年有梦想→热血青年战沙场→战友受伤促转折→国家理想遇伯乐→世纪战枪诞生记→服役军队受阻挠→收获爱情甜蜜蜜→轻狂不羁被打击→不断改进获赞誉→终成一代神枪王!因AK-47其价格的低廉、性能的可靠、操作的简单,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和使用最多的自动步枪,生产数量超过M16的十倍不止。

这回“硬核”战斗民族走的是温情路线,淡化了战争本质的血腥和残酷。男主颇有些神似年轻时代的老卡。技术控会有些许的失望,但本身也没指望从这样的人物电影中看出武器纪录片的效果。就像老卡在授勋时候说的那样:“没觉得我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我只不过造了一个杀人机器而已……”枪非凶煞,戾在人心!

 短评

米哈伊尔·卡拉什尼科夫生于1919年11月10日(天蝎座),卡拉什尼科夫设计的AK-47自动步枪产量超过一亿支,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AK-47自动步枪也因此出现在五个国家的国旗上,卡拉什尼科夫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枪械设计师,没有之一

7分钟前
  • 只喝摩卡的狗
  • 还行

结果变成了省港旗兵的利器,不晓得卡氏爽不爽

10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还行

看完有些平淡,只好找其传记来补,发现影片缺失了两个重要的关键:1、卡拉什尼科夫受伤住院其间,阅读了图书馆的所有兵器书籍,尤其是对轻武器的发展史变迁有了较系统的认识——这是承上启下的关键。2、在走向AK47之际,卡拉什尼科夫不断改进,得到很多方面的帮助——这是走向卓越的关键。影片本可以拍的更好啊

15分钟前
  • 天堂坡
  • 还行

一代枪王的传记写实,不同于美式英雄,苏式英雄的成长史几乎都是从平民开始,而后缔造传奇,给了我们更多的鼓励,有梦想就要坚持下去!试枪阶段的慢镜头甚为震撼!

16分钟前
  • MichaelMarvel
  • 力荐

这是一个天才的设计师的伟大设计。没上过学,却设计出一支历经70年而仍被广泛使用的枪。这支AK-47及其仿制品,几乎抗衡了世界上所有的单兵自动武器。

19分钟前
  • Craft Bear
  • 推荐

仍然记得多年以前打CS时端着AK47将对手爆头的酸爽。

20分钟前
  • 我形我速
  • 推荐

在我心里,卡拉和他的AK47是真正的20世纪兵器之王。

22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天才的设计师的故事,一支神奇的枪械诞生的过程。影片用非常平实的手法,讲述了AK47的发明人卡拉什尼科夫的故事,片中画面非常漂亮,男女主角颜值很高,应该是出于保密的原因,影片没有细致讲述发明中的细节,让人感觉有些不太过瘾。整体来说,观众还是看到了一位没怎么上过学、也不会画图的天才设计师的成功历程,当时的苏联真是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胸怀和胆略,才能让卡拉什尼科夫这样的设计师脱颖而出。

24分钟前
  • 天D行者
  • 推荐

真正讓卡拉什獲得至今的成功是冷戰時期制體指導的熱衝突輸出以及刻意的大量生產導向.

25分钟前
  • John Coey
  • 还行

诚意很足,但内容不足。设计枪支就是在厂里带着一帮人走来走去。这个套路拍得也挺俗但是人物都挺可爱的。啊好想知道内务部要是和党卫军打一仗会是什么效果啊。

27分钟前
  • 丑嘴唇
  • 还行

枪械天才AK47之父

31分钟前
  • 青石
  • 推荐

镜头语言很漂亮,构图什么的一看就知道导演是学院派,可惜这剧情太寡淡

34分钟前
  • 侃侃而谈
  • 推荐

餓螺螄的米國大片!!!

36分钟前
  • 大頭小妖怪
  • 推荐

没有重点的流水账,像AK47一样,故障率低,就是精度差

39分钟前
  • 女神的秋裤
  • 还行

阿尔泰边疆区是个英雄的边疆区

40分钟前
  • 人类命运共同体
  • 力荐

对比这部俄国人自己拍的历史传记片,更显出刚看过的美国小说《莫斯科绅士》是个带政治色彩的“西方神话”。本片讲述是前苏联AK47自动步枪发明家的传记片,继承了《普通一兵》、《董存瑞》等社会主义时期英雄主义电影的干净、单纯;当然也多了些“时代复杂性”的描写(揭示其哥哥做为政治犯一直被关押)。总体来说,还是个今天俄国的“主旋律”电影。喜欢这类题材的人,可看看。

4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还行

焦点不集中!有点散漫不过瘾!AK47啊!

48分钟前
  • xiangkaiad
  • 还行

寡淡如水

53分钟前
  • hhh
  • 还行

3.5

57分钟前
  • 枯藤和老虎
  • 推荐

最牛产品诞生记——AK47,75年经久不衰

58分钟前
  • Rocky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