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5星,不是为了剧的完整性有多好,是为了立意本身和似乎不太在乎票房而在乎音乐电视剧的形式本身。
作为都市男女刚入池的新粉,本剧似乎是池最瘦的状态拍的,看之前不太明白为什么要瘦成如此去呈现这样一位魔术师的面貌。短短6集后,似乎给了我答案。
我想,他想呈现的就是我们社会眼里认为的一个潦倒 边缘人格的甚至有些自我迷失的魔术师。不停的邀请人来简陋的场地看他的表演,不停的问他们你是否相信魔术?这其实就是在问自己吧。
魔术还是魔法,在剧里其实我是有点迷的,可是又怎么样呢?就像最后的雪花漫天撒下,到底是魔法师还是圣诞老人又怎么样呢?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片纯真,哪怕其实很短暂,哪怕都知道不那么真实,但是我们愿意选择相信。
剧里的魔术师的存在,在短短的6集里,其实份量并不是太多,大多数的投射在其他人对他的看法里,跌宕起伏的其实是他人的眼光,而他一直是在那,只是重量级的营造了他们的内心丰盈的画面。比如让破旧的游乐园再次流光溢彩,比如让冰冷的男孩躺在一片粉笔画出的花海里。。。
是啊,
路,也许是泥泞开出的花更绚烂。
可是几个人会去走采花的路?
好的剧的存在本身不就是为了看见真实的我们自己么?
最后,非常喜欢结尾音乐剧Live般的谢幕中气氛 - Fantancy but Lonely
总之,是带着泪看完,充满力量的剧。
知道是治愈,结果也治愈了,不过跟想象的治愈内容差挺大的,感觉还能再悟悟时就没了。一等醒来周围都是油菜花的时候真的很感动啊🥲,但是后来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打架剧情啊,最后虽说是退学了,但不知道有没有和家长和解或者什么的。
李乙在那样的家庭长大,最后终于有女主理解,治愈了,但是最后一集才引出来他自己的成长的事,不知道是不是我前面没注意伏笔,还是什么,最后男主这故事一出来,就是有点点低走的感jio。
人设真的很不戳啊,每个人都有优点有缺点。即使是身处这样的环境,男主依然像一个自己想成为的孩子,做着其实很酷的事。女主虽然懦弱一直犹犹豫豫的不敢表达,但永远爱护妹妹。一等暗恋女主那段真的很可爱啊!也很心动!(srds,他们居然可以一直做同桌)
篇幅原因吗,很多剧情都不清不楚,节奏很怪,有时候真的觉得好慢好慢,特别是女二翻来覆去的做着什么,什么都讲了,但就那么一点点主要内容。
真凶说实话,最后反转来的突如其来,基本前面都知道了,无意义反转的感觉。
歌舞其实有点可有可无,如果变成飙演技应该也不错。女主真的哭好多,心疼子。不知道他们是不是在唱一首歌啊?怎么感觉都差不多?
(公众号:霧風誌,欢迎关注!)
“你们听过那个传闻吗?附近的山坡上有个小游乐园,我听说那里住着一个长得很帅的魔术师······那个魔术师表演的是真正的魔术,他在施展人体截断术时,会把人真的斩断;施展大变活人术时,那个人真的会失踪。而且,他在开始魔术之前,总是紧紧盯着对方,这样问道:‘你,相信魔术吗?’”
Netflix原创剧集《安娜拉苏玛娜拉》是根据漫画改编的一部音乐剧。讲述一个因残酷的现实疲惫不堪的高中生雅伊,遇见了住在废弃游乐园中的魔术师李乙后所发生的故事。
开头用讲惊悚故事的形式,一下把人拉进神秘的废弃游乐园,动画加强了黑暗童话的氛围感。一开始就奠定了这部剧的风格,魔幻中带点悬疑、还有一些童话色彩。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个画风有一点眼熟?还记得高文英的暗黑童话吗?
这部剧的动画部分就是由《虽然是精神病但没关系》里动画&高文英绘本的原作者所绘制的~他的画风辨识度很高,奇诡黑暗,神秘感十足。
这一幕动画,聚光灯下魔术师的影子,随着镜头推进变成了真人。影子是这部剧的表现手法之一,表现出强烈的戏剧张力之外,也表现了魔术似真似幻的特点。
另外,每一次男女主唱歌,就是在用歌声表达他们此刻内心情感,这是音乐剧特有的表达方式。
当雅伊被追债人为难,魔术师现身帮助她,原本以为会用魔术奇迹般脱困,却不料被识破,下场就是魔术师被暴揍一顿。现实中落魄的两人,在歌声中影子脱离了身体,轻飘飘地飞了起来,光追随着影子,两人的影子在空中起舞、翱翔。
影子表达了他们内心渴望自由和安定、渴望童话般的治愈,可以轻快地起舞,但是肉身被困在黑暗的现实中中动弹不得。
另外,雅伊这个名字的韩语发音,和“孩子”的发音是一样的,所以后面魔术师说:“就算你长大了,也还是雅伊(孩子)啊。”暗示了雅伊的本质,永远像一个孩子那样单纯、保留童心。这点让魔术师很喜欢。
下面这一段是魔术师与不怀好意的女高中生僵持的场景,魔术师先用蜡烛和气球的模式,证明他能只通过影子,熄灭蜡烛、刺破气球,下一个就轮到女高中生了,尖锐的刀的影子渲染了紧张感。
魔术师持刀慢慢逼近女高中生,布幕上刀的影子此时是水平的,女高中生内心紧张,但不能表现出来,选择先发制人,她提到了失踪的同学,暗指她怀疑魔术师与失踪女生有关。
这一幕,女高中生在画面右边的前景,画面占据的比重大,看似强势,但后面的影子却在画面最左侧,且正处于受威胁的状态。这个画面表现了充满威胁性的、紧张的心理战。
女高中生说完之后,魔术师的动作变化了,依旧是通过影子叙事。他高举起手肘,一个略夸张的动作,手臂与刀形成斜面,45°斜向下,刀尖影子对准女生,此刻他占据了画面的上方,处强势地位,女生影子很低,是绝对弱势地位。
影子叙事表现出了强烈的戏剧张力,随着影子逼近,紧张和惊悚感让人不禁屏住呼吸,这一幕也让我想起了惊悚大师希区柯克的电影《惊魂记》。
换一个角度,又变成了女生占上风,她的影子和她也不再分隔两侧,而是紧贴着,魔术师占下风了,对影子的威胁性也没有前面那么强烈了,她问魔术师和雅伊是什么关系,这时停电,魔术中止。
用影子完成了几次反转叙事,可见导演的场面调度能力。
还有一场戏也和光影、影子有关,是与主旨紧密相连,拍摄手法非常惊艳的一场,完全的形式主义,就像在舞台上。
在魔术师的“魔术”中,罗一等直面了他的困境和陷阱,也表现出普遍的应试教育升学压力下,孩子们失去自我和学习本身的意义,为了追随世俗、社会规则所定义的成功,像一个个上了发条的、大人们的玩具。
灰暗的色调、没有边界的黑暗,孩子们整齐划一的、丧尸一般的举动;与其他人逆行的、垂头丧气的红书包孩子······
习惯于追逐聚光灯,不知道为什么要追、要跑,因为大家都跑所以也跑了起来,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要“一等”,第一名,连名字也是一等······
如果同学摔倒(考试失利),就从他身上跳过去,如果同学和他争第一,无条件甩开那个人,向着光亮,不是象征希望的自然光,而是人为设计的灯光,也就是世俗规定的成功和光明跑去,最终只是无意义地绕圈圈、回到原点罢了。
歌词在表达罗一等潜意识的觉醒和反思、对现实处境的质疑,“为何要奔跑”、“难道不是那个并非我的我在动身吗”、“无法逃脱的陷阱”、“停下,现在还不晚”······
魔术师用一只手挡住了光源,罗一等追逐的光圈便消失了,说明了这是假象、陷阱,一等追求的那种“一等”只是被人设置好的幻觉,最终这种幻觉让他筋疲力尽、掉进深渊。而魔术师,是那个拉住他的人。
魔术师帮助了罗一等,正因为他以前也是那样的孩子啊。被学习逼疯而跳楼的孩子,被当成精神病关进医院的孩子。
在别人眼中,他是从精神病院跑出来、不务正业的疯子柳民赫,如果周围有犯罪案件发生,警察们会戴着有色眼镜第一个怀疑他,因为他不在这个社会所定义的“正常人”标准内。
而只有雅伊和一等知道,他不是疯子,而是一个真正的魔术师。
魔术师悲伤的故事背后,是一个个单纯的孩子被现实世界扼杀、失去童心,不得已活在世俗的目光下,失去了做自己的权利。魔术师仍然是一个单纯的、充满童心的人,失去了心爱的鹦鹉会悲伤恸哭的人,所以他成为了真正的魔术师,但永远无法被这个世界接纳,只能消失。
魔术师的一个个魔术,以及他的消失,抛下了最后一个疑问,这些到底是魔术,还是魔法呢?
我们默认魔术是依靠技术的,而魔法不是。本质上,这是一个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问题。
就像给一等的魔术,他追逐的聚光灯是真还是假?别人为他定下的人生,是他自己真正的选择,还是一个表面光鲜、实则为大人利益驱使的陷阱?
世俗的标准,那条线是真的存在吗?还是一种越发扭曲的欲望造成的执念呢?《少年法庭》里也提到了韩国青少年自杀率居高——“这不是谈谈教育良心的问题就能解决的问题,大人们的私欲正在无情践踏孩子们的未来。”
在思考教育的议题上,《安娜拉苏玛娜拉》触到了问题的表面,当然是不如《少年法庭》或《天空之城》探讨得深刻,更偏重魔幻、童心的表达方面。除此之外的小缺点,就是剧本中段稍显松、拖沓,如果缩短成一部电影应该更棒~
不过,这是Netflix第一次结合韩国音乐剧的原创剧集,形式上极具创新。实际上,韩国音乐剧、舞台剧的地位一直很高,但比较局限为本土,只在剧场、舞台上演出。结合电影特有的镜头语言,打破舞台边界,制作成剧集借由Netflix推向全世界,不失为一次很好的尝试!
作为音乐剧出身的演员池昌旭,也展现出了不同于以往动作剧、爱情剧的崭新魅力与声音演技,为了演好魔术师角色提前好几个月学习魔术,他精彩的魔术表演也是这部剧的看点之一!
新的体裁和类型,也需要新的目光去观赏。不必想得太复杂,只要想一个问题就好了~
当魔术师问你:“你,相信魔术吗?”
如果你相信,魔术就是真的,像魔法一般神奇,不必去探其究竟;如果不相信,那就是把戏、是机关、是催眠。
似真似幻,这世界上没有正确答案的事情,都取决于我们怎么看而已。
第五集沥青的诅咒,出现了本剧唯一一个希区柯克变焦式镜头。罗一等失航后停在了花田边,他看到远处的李乙和雅伊,他想走到他们身边去,但越走近离得越远,最后摔倒了爬起来,前路不见了,来时的路也找不到了。
大家应该都知道希区柯克镜头一般多用于恐怖电影,渲染情节的恐怖氛围,增加观众的惊恐体验。结果这种镜头出现在了《安娜拉苏玛娜拉》这种音乐剧里,很强势地为这部暗黑童话增添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记忆点。
罗一等是个生在沥青坦途的幸运孩子,什么都不缺,但时刻都在奔跑。他感到焦虑和有压力的时候就会控制不住地抓挠后颈,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永远没有愈合过的丑陋伤口。他的伤口只是刚好被校服的立领盖住而已,隐蔽也不够隐蔽,但是除了李乙没有任何人发现过,整部剧里甚至只有他深夜出现在游乐场的时候,这个伤口才第一次完整地大剌剌地出现在了画面上。罗一等的困惑像深渊,他在漩涡里挣扎,李乙给了他希望,但当他醒过来时,他还是在花丛里,没有前路也没有来路的花丛,想逃却没能逃出的恐怖童话。
本人多少算个颜控,池昌旭、崔成恩和黄寅烨三人光是站在那儿就能让我赏心悦目。我多少也不能算个颜控,也有相当多高颜值主演的国产剧因其剧情硬(狗)伤(血)而让我难以入目。在这一点上,《魔幻之音》就已经足够打动我,更遑论剧中精彩的化学反应。 不得不说崔成恩跟滨边美短真的太像了,是这俩人同时站在我面前我都分不清谁是我老婆的程度。这部剧中短发的崔成恩既不温婉动人,也没有玉貌花容,但那股子素净质朴配上唇红齿白真是越看越耐看。当然,就个人而言淡妆或者素颜本身就比粉妆玉琢更能打动我心。 就剧本身而言,这部剧被打上音乐剧的标签让我大感意外,依稀记得上一次看《放牛班的春天》等音乐剧还是在初中的大荧幕上,当时被感动(哭)得一塌糊涂。从形式效果来看,《魔幻之音》更接近《冰雪奇缘》等迪士尼电影,而一旦形成这部剧是动画电影真人化的刻板印象,客观评价便无从谈起。 很多说不出口的话用唱的往往会容易的多,无法触及的真心或许只是没有找对方式。想要走进他人的内心绝非易事,相对的,对一个人敞开心扉又谈何容易。李乙的包容理解,罗一等的笨拙努力都能戳中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既没有狗血的三角恋,也没有把人虐得死去活来,恰恰才是现实的真实写照。这是属于三人的双向救赎,也由三人合力画上了句号。 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人才有力气爱人,不幸的人连活着都要用尽全力。如果有人过得幸福的同时也愿意帮你自然值得感激,而如果有人身处不幸仍愿拉你一把,那么请务必珍惜他。
非常推荐的一部剧!虽然只有6集,但是每一集都像电影一样,制作非常精美!情节不算复杂,连夜磕完停不下来!画面很梦幻,居然是漫改的音乐剧,一开始担心会不会出戏…开局5分钟就告诉你,主演会带着你“自动出戏”,看完你会发现很治愈,有些偶像剧的情节其实可以扩展一下拍的更长,但是很赞的部分就是快进式的处理了一些“玛丽苏”的情节,反而很好磕,很细腻。里面的歌也非常好听!真的非常好听,反复听都很赞!想知道是不是主演自己唱的?
【2集弃剧】故事太俗套了,魔术师放在里面也很违和,歌舞剧的形式也怪怪的。池昌旭这几年接的本子都不太行。崔成恩还是怪物里的配角更出彩。
就这也能有七分?!日韩宽容度就挺真。每集都有载歌载舞片段,没细看还以为我打开的是Disney+,前面三集真的又臭又长,后面三集反转突然,也许是编剧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标签是悬疑。谢谢这部剧,让我明白了人生的六个小时有多么宝贵。
池昌旭什么时候能在NETFLIX接个动作剧啊,要K2、七次的初吻里面的角色那种感觉,想想场面都燃啊。最后,安娜拉苏玛娜拉,真是魔幻浪漫的一塌糊涂啊~
片尾回归剧场实在是巨大惊喜 感谢所有愿意在长大之后认真回望儿时梦想的大人 就算这世界没答案 至少有同类存在就不会太孤独
在图书馆听歌切换到草地吉他🎸弹唱的时候疯狂crush了,魔法➕音乐剧真的浪漫的一塌糊涂
歌舞剧的设定还是挺少见的 这个简直不能太合适人均出道的hgr(拍群舞很合适)歌还挺好听 就是迪士尼味比较重 虽然剧情老套了点 女主很耐看 黄寅烨里面的造型好乖好爱!
韩剧都能拍歌舞剧了 穆勒…魔术师这种风格类型吧跟歌舞还挺搭的 融入剧情也挺好 突然唱歌转圈飞翔啥的也不出戏。女主韩版美波 可爱w。歌也好听。魔术是trick,而让人微笑的是魔法,所以人类需要魔法啊!(不过hgr咋还在喜欢长腿叔叔这种故事(但我还是看哭了😢 此时此刻每个瞬间都是fantasy~
比预期的好,原本以为音乐剧形式会很尬,但和剧情结合的还挺好。沥青路和泥泞路好不好走不好说,但重要的是“我”“自己”选择的是哪一条路。怎样活着才算是活的好?重要的也是“我”“自己”说了算。小时候确实有想过加速时间,这样就可以快点变成大人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而变成大人之后才发现你过上的是社会规定你过的生活。
没想到的是这竟然是一部音乐剧
日版吹替伊瀨茉莉也KENN石川界人~
看完之後覺得這作品主旨立意甚好,很多人長大之後逐漸失去童真和好奇心,同時也失去發自內心的笑容,在「大人們」設定好的道路不容絲毫的「走偏」,一但不按照常軌來走,就會被社會集體霸凌、被邊緣化,甚至被視為精神異常。長大成人這件事的確容易令人屈服於現狀而失去兒時曾經想要追求的夢想。很開心這部劇讓大家有機會重新審視回顧童年所擁有的願望,或許在生活辛苦疲累時,還能成為一種依靠,是很正向的作品,還有這部作品在畫面、燈光、佈景和音樂上的處理均呈現水準以上的表現,光是這點就值得給出五顆星,加上演員恰如其分的演出,和聲音傳達內心os的唱功,真的很不錯,適合擁有童心,想要重拾夢想,也喜歡音樂劇的觀眾。
故事内核其实不错,但是魔术师李乙和两个高中生的两条线结合不够融洽。只有第一集的玄幻和最后一集的解密好看,中间太多的内容都趋于老生常谈和矫情无聊之间。有点可惜了。
我想看的是女主男二的校园恋爱故事,而不是男主女主相互救赎老套的烂剧,看到后面我才发现这是一部女生向的剧。艰难的看完了全片,目前一集不落的看过的剧中最烂的。女主可怜巴巴的样子太尴尬了。
花衣魔笛手,池昌旭在这片里还是好看的,反内卷故事,核心有共鸣但是剧情处理有点想当然,不细腻,虽然音乐剧多少都会有点悬浮就是了
拥有电力蝴蝶的巫师为高中的两个孩子带来一场幻梦的故事。过度背负着他人期望的优秀高中生变成最擅长逃脱术的孩子气的魔法师/精神病患者家人逃走,负债累累,想要成为大人的高中生最需要的是安慰一直在哭泣的童年时代的自己被父母灌输着不择手段也要成为人上人的高中生,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内心当被一个高中生说,没想到你都是大人了,我曾经觉得恍惚。什么是大人?影片没有给出答案,也没能指出明路,像是一个哭泣的孩子控诉着不能接受少数群体的成人社会,怀抱着有一天会有巫师聆听你心声的幻梦让你可以继续活下去。能看到第一视角的世界真好,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心声自证清白。在旁观者眼里,这是年少无知的高中生被患有精神病的成年人蒙骗误入歧途的故事,但是有了第一视角,我们才能了解短暂的魔法幻梦对迷惘的他们是什么意义
前三集老套拖沓的剧情真是考验我的耐心
那些不爱看音乐剧歌舞片的可以走了,剧情挺弱的。为什么我给五星?因为你们无法想象对于一个热爱音乐剧歌舞片的观众来说,在歌舞片比较匮乏的当下,能遇到一个制作还说得过去的歌舞片,是多么开心的一件事。 更新一下:与其说剧情弱,倒不如说六集的体量导致故事有些单薄,如果再丰富一下就好了。 (结尾返场好评,这就是按照音乐剧的形式拍的啊)
3.5。是因为音乐剧的才看的,但是音乐歌舞的融合很奇怪,有好几段都像MV式的突然插入,不加歌舞其实也可以。一直游离在“魔术”和“魔法”之间,结尾那集的摄像头,让生活中真的出现了魔法一下,很浪漫。喜欢学霸男对女主隐隐的爱意,原本可能跟魔术师殊途同归,最终因为“相信魔法””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南多凛只有一点点戏份,但是好帅啊!返场歌舞很好评,这才有真正的歌舞片的感觉,本来只想3.5给3星,现在硬生生拽到了四星~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魔法的世界里,但是你还不让我相信有魔法,那世界也太糟糕了吧。
呜呜立意好棒啊,成为那种活在所谓既定标准里的大人有什么好,要做自己啊。池昌旭演的真好,我看到了魔术师的温暖笑容背后一直有悲伤和孤独,好替他难过。虽然表面看起来这个题材幼稚又老套,实际上真的很新颖和亮眼,用悬疑和看起来暗黑玄幻的童话揭露这个社会黑暗的底色,尤其还有音乐剧的形式。最后,真想永远当孩子啊,只有他们才会对魔术露出惊喜的表情,而长大,只有冷漠和不屑。
平平淡淡吧 感觉池🚬抽太多 嘴巴看着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