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季终,就感觉一个字:惨…… 总结来说:
这是一个关于爱和梦想与死亡同行的故事,一个天真少女在西进大潮中的心灵之路。从最初的美好幻想,到残酷的荒蛮世界,最后,她终于到达了那片乐土,一个早已注定的墓地。而生命终点的旅程,可谓相当的凄美,如诗如画,如泣如诉,如同一条悲伤的河流,蜿蜒曲折地流淌在人们早已破裂的心中,最后从心脏破口处喷涌而出,倾泻如瀑,伴着腥风,漫过丘岭,浸润着黄石那条遍布血与泪的山谷,山谷里衰草萋萋,松涛沥沥,宛如一曲终将延续达顿七代人的悲歌,在此开端,亦在此终结。这悲伤来的如此剧烈而又顺畅自然,以至于我后半段几乎是含着泪水看完的,也几乎要忘记了前面那些让人看不懂的情节。
脱离屏幕,看看我们的世界,这故事似乎也在传达着什么,人类的过往也许大不相同,但人类的情感几乎彼此共通,同在残酷的世界中艰难生存,没有平凡,也没有奇迹。尽管最后的故事不像我们开始期待的那么的荒野大镖客,但这无疑是成功的,一种非常规的成功,是一首属于谢里丹式的西部悲歌
——壮阔,苍凉。
上一篇我们说到了美剧《黄石》的第四季令人失望,这篇我们就说一下跟它差不多时间上映的,泰勒·谢里丹的另一部作品——黄石前传《1883》。
美国人对于西部的情结由来已久,很多西部片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法外之地,自由自在,同时又弱肉强食的西部世界。2018年R星的热门游戏《荒野大镖客2》就曾述说亚瑟·摩根和声名狼藉的范德林德帮派的传奇故事,以电影般地叙事让玩家体验了19 世纪的最后岁月里横跨美国的亡命之旅,引起热捧。
1883年,中国的清朝光绪九年。
这一年,法国占领了越南全境,并且与清朝发生中法战争,战争中,清军战胜了法国军队,但是清政府却乘势求和。
在美国,持续了4年之久的南北战争已经结束了快20年的时间。北方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巩固国家统一的同时确立了北方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地位。
林肯通过《解放宣言》消除了奴隶制,无数黑奴尽管仍受到多方面的歧视和种植场主的剥削,但在政治上取得公民权及选举权,从奴隶枷锁下解放出来。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实行了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并且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扫清了道路。《宅地法》实施之后,美国更进一步加速了对西部国土和资源的开发。《宅地法》规定: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合入籍规定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外国人,为了居住和耕种,免费或缴纳10美元登记费,即可领得不超过160英亩的西部国有土地作为份地。
通过战后重建,这片象征着自由,希望和财富的国度成为人们向往的热土。数不清的欧洲移民持续地涌入,他们中有来冒险的,也有在欧洲大陆受到宗教迫害的,形形色色地新移民来到了这个冉冉升起的国家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群新移民坐船来到了美国,找了一个领队Shea Brennan,准备在他和同伴的带领下去美国的西部。
同时,一个农夫James Dutton带着全部家当,携家带口也准备去西部的俄勒冈州寻找定居之所。
两拨人最终在德州的小镇上汇聚在一起,达顿家以独立加盟的形式与这群人组团向西前进。关于地理方位大家可以看下面1883年的美国地图。
地图上红色的圈是德克萨斯州(Texas),也就是车队的出发地,绿色的圈是俄勒冈州(Oregon),它在爱达荷州(Idaho)的左边,几乎就是地图之外了。因为是黄石的前传,所以,我们知道,达顿一家最后肯定是来到了蒙大拿州(Montana)黄石国家公园附近,也就是我们地图上橙色圈的地方。
光从地图上看,我们就知道这次行程,路途遥远,以马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车队会碰上很多的困难。更何况,整个行进过程中,会遇到马匪,印第安人等强敌,可以说这次迁徙过程可谓是艰难困苦了。
老队长Shea 是个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军官,妻女因为天花而死,一个人孤独到差点开枪自杀。他的同伴托马斯是个黑人,也是个退伍军人,两人目前从事着保护移民迁徙的工作,此行,他们为了加强武装力量还雇佣了两个牛仔。
James Dutton曾经在战争中以南方军上尉身份被俘,在联邦监狱度过三年。是个不折不扣的硬汉,单枪匹马就能杀死数倍于己的马匪。
达顿家除了夫妇二人,还有一儿一女,长女已经成人,小儿子约翰才几岁。达顿还有个妹妹,带着侄女一起跟着他们搬家去往西部,不过在旅程刚开始时就碰见匪帮,侄女被杀,达顿妹妹感到绝望,自尽身亡。
新移民的队伍里面各色人等都有,有音乐家,有小偷,有吉普赛人,他们不会骑马,没有武器,只能依寄希望于由领队Shea和Dutton等组成的武装力量保护自己。可是不论是过河还是食物以及内部的争端,都让他们减员很多。
西部世界,对于强者来说,可能是天堂,这里是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所在。但是对于弱者或者运气不够的人来说,这里无疑是地狱般的存在。在这片法外之地,稍不留神就会失去生命,在这片土地,你不能犯错。因为土地不会在乎你,河流不会在意你会不会游泳,野狼也不会管你怀揣着什么样的梦想,因为你弱,你面临的就将是死亡。
片中,除了剧情和风景之外,点睛之笔就是达顿女儿艾尔莎的旁白。
The world doesn't care if you die. It won't listen to your screams.
If you bleed on the ground, the ground will drink it.
It doesn't care that you're cut.
I told myself when I meet God, it will be the first thing I ask him:
why make a world of such wonder then fill it with monsters?
Why make flowers and then snakes to hide beneath them?
What purpose does the tornado serve?
Then it hit me:
he didn't make it for us.
艾尔莎经历了坠入爱河然后失去挚爱的痛苦旅程,逐渐成长,并且认识死亡与人生。
西进车队沿途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打击,最后达顿家来到了蒙大拿州黄石公园附近定居,并且与周边的印第安人部落结成了相对友好的关系。
整部剧犹如一部西进的史诗般恢弘有力,有美丽,有罪恶,有冲突,也有死亡。
也许正如剧中艾尔莎母亲对她讲的,这个世界根本没有所谓的自由,到处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规则,有法律,有风俗习惯,我们无法摆脱。因此我们最重要的就是遵循我们的内心,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freedom,don't let anyone tell you there is.
The only rules you need to follow are the once in your heart.
每个人都值得活成自己梦想中的人!
艾尔莎的形象很特别。她幸而是投胎在达顿家,幸而是她父母的女儿,也只有这样的父母能养出这样的女儿,但不是一定能养出这样的女儿。她有遗传,也有自己的成长。
太稀有了。因为你躲不开世界。你想穿科曼奇人的马裤和背心,世界会逼着你穿勒紧脖子的白裙。
我甚至想,和拉科塔人误会之战中,如果艾尔莎没有换上白裙,还是穿科曼奇人的衣服,说不定因悲痛而疯狂的拉科塔人会听她解释误会。
艾尔莎应该前世是西部草原上的骏马,天空里的山鹰,她的天赋和思想,不受束缚。爱就爱了,可以“悲痛得像个寡妇”,没几天也可以在龙卷风中和刚认识的科曼奇人拥吻。
“我允许我自己嫁给他。”
“他救了我2次,救了你丈夫2次,为什么我要上帝的允许才能和他结婚?上帝已经派他来了。”
当在随时生随时死的残酷世界中行走,生死像龙卷风,把所有束缚、规则、礼仪、习俗卷走。留下人类最纯净的感情,不一定是“好的”感情,但一定最纯净:最决绝的爱,最疯狂的恨,最无所顾忌的杀意,最深切的悲痛…
这种爱恨,它根本就不在乎你怎么评价。它就冷酷地站在西部的天地之间,嘲笑任何人的任何指指点点。
艾尔莎看懂了这一点,学会了这一点,跟从了这种召唤,成长为和西部气质完全契合的人类。
她是不是那个,你连做梦都不敢想的,另一个你自己。
场面恢宏,制作精良,配乐出色。仿佛看了一部600分钟的电影。
美国广袤的西部,大气磅礴。那段美国人西部拓荒的“西进运动”历史。看似驰骋荒野,实际其中的艰辛与曲折,不足以形容旅途的凶险。一段陌路,也是很多人的一段末路,只有最强且最幸运者,才能走完。
剧中让人动容的一幕就足以说明旅途的残酷:男主的妹妹,在女儿意外死亡后,绝望、心灰意冷,选择自杀。男主没有规劝,而是抄起一把铁铲,静静地等她妹妹开枪自杀后,默默埋葬了她。
结局时,男主女儿即将死去的时候,他带着临死前的女儿去选择她喜欢的墓地,也让人特别动容。女儿最后说出了:我不害怕,然后安然死去。那一刻,他们彻底拥抱了死亡。
唯一的不足就是为了政治正确,旅途中搭配黑人,还硬要加入爱情因素。实际上,那个年代,黑奴刚解放,黑人依然极度受歧视。哪怕现在,黑白通婚,依然有一定压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美化印第安人。哪有什么善良和正义,都是你杀我,我杀你,弱肉强食而已。
回想起我们这个国家,改革开放这40多年,也是我们中国人迁徙和拓荒的特定历史。那个年代,留下的最经典画面就是广州火车站每年春运,如蚂蚁般的人潮汹涌。
我的父亲,在上世纪90年代,为了讨生活,带我们一家人往返于深圳和家乡,仅仅400公里的路程,就得10多个小时的长途车程,虽然仅仅是10个多小时,但旅途却十分艰辛。
我们的父辈,那个年代的人,为我们今天的蓬勃发展,付出过很多很多。
她是闪电 她是光 是灵魂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在马上飞翔的样子
她和天空一起奔跑的样子
她脱下白色的长裙 换上牛仔长裤
她说今天比昨天更疼
她问我明天
明天是一个谜
我们远离人群 远离草原
远离一切带给她快乐与痛苦的地方
可我却无法将死亡从她身上抽离
火焰烙印在她的皮肤上
黑色的血流淌而出
她用朦胧的双眸仰望天空
什么是死亡
我们永远也无法逃避的结局
兔子 鸟 马 树
每个我爱的人 每个爱我的人
即使星星也会死亡
可我们却对它一无所知
黑色笼罩在她身上
我不想听 不想看 什么也不想知道
等我清醒过来 脸上已没有一处干涸的地方
我不愿她留在这里
向北走 一直走下去
她是自由之身
她想留在哪里 我们就留在哪里
每天早上太阳升起
我会唱着她爱听的歌
陪在她的身边 读她喜欢的书
直到你把我也埋在这里
将我的梦和传说永远遗忘
献给我心中永远的勇士 我们山谷再见
——Elsa⚡
#1883
一首拙诗献给Elsa,女主的形象从对世界一无所知到失望、审视、重新寻找,她的自我意识那么顽强,那么与众不同,那么敢爱敢恨,就连最后她迎面为生骑马而来,却最终微笑孤身奔赴死亡。
如果说《黄石》是达顿家族的篇章,那么《1883》则是一部关于Elsa的史诗,不关乎达顿,没有姓氏,只有她,草原上一道黄色的闪电。
留在黄石,留在蒙大拿,留在这片有她的地方,有幸与她共存。
See you in the valley.
还是更喜欢这个时代背景下的西部:“在这里没有枪,你会死的很惨”。结合时代背景,新秩序伴随在武力的影响下重建。美丽家园需要靠自己开拓.自由需要靠自己捍卫,而这些都需要勇气,我认为,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武德充沛。说是黄石的前传,我想Dutton家族彪悍的家风就是在这里形成的吧[捂脸]上次这么肝剧还是2020年😉
看到汤姆汉克斯我以为我出现幻觉了😅
上路,一路向北!坎坷不是西进之人的动力,而是他们怀揣的梦!西部不是天堂,是地狱。在西部,什么都有可能!bangbangbang!开火,开火,再开火!
大气,沧桑,无奈,悲壮。看完这个再回过头看黄石就是弟中弟了
看了这个终于知道为什么黄石一寸也不卖了。也明白了为什么jamie那么懦弱无能,毕竟没流着dutton的血,骨子里没有dutton那股劲儿。
旁白加的不好,还是内心感受的想法,太尬了
光绪九年
春节期间,收获了小天使宝宝。看这部剧,最有感触的是里面的台词,James Margaret 夫妇跟女儿Elsa之间的关系。很多父女之间的对话很多次碰到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抚养女儿长大是一件辛苦又幸福的旅程。宝爸宝妈新手上路,加油!
R星做的还是太保守了
这几天正在玩荒野大镖客2,场景音乐太熟悉了
苍茫恢弘,文明的疆域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已是自然对人类最大的恩赐。
谢里丹牛逼!五星直接拉满!
这是一部关于强者的剧作。劝退弱者,没必要浪费时间。
个人眼里“西部片”的天花板....场面恢弘、制作精良,既有冷酷现实,也有唯美浪漫,蕴含了关乎信仰、哲学、自然、历史、人性....的诸多思考。不愧是大师级的编剧,无论故事框架还是精致对白,都能感受到精细的雕琢,给人以巨大的精神鼓舞。
旁白稳。
抄起一把铁锹,骑马返回去站立身后,没有任何劝慰的言语,静静看着她开枪自杀,再埋葬了她!那么的冷静、决然、残酷、悲壮!这一过程让人无法言语表达心情……
西部只是一种隐喻,唯有强者才能走完旅途。
"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和他交换灵魂,他有一块你的灵魂,你有一块他的,当你爱的人死了,你的一块灵魂也和他一起消散了,所以你如此痛苦,但是他的一块灵魂还在你体内,他还可以通过你的眼睛看见世界。所以我想带我妻子去看大海,我会坐在沙滩上,让她看到大海,那是她的梦想,然后我就会去见她,那是我的梦想。"
远离文明爱与痛苦都会更加直接与汹涌
牛仔拓荒掘金探险,非要安排几个黑人格格不入,看着难受!爱尔兰人当马匪,华人钻洞挖铁路,黑人棉花地里摘棉花,这特么是历史!
剧版《荒野大镖客》n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