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剧安迪线又臭又长,还给电话专员老谭酸菜加戏加的没眼看。如果加戏合理也算,加的简直安迪如同大号巨婴,任何小事情都要向谭汇报,独立自主女强人人设崩妈不认。既然这戏安迪如此依赖谭,谭如此宠溺安迪,干脆在一起好嘛?!不就是有遗传精神病,代孕结扎也不是很难啊?!天天看尬电话,进度条都要拖半天,剧情犹如注水猪肉,收视率焦作人。ps:动不动就尬歌。又不是宝莱坞。。。
欢乐颂2是不弃不行了。 屏幕上的时装剧越来越少了,最大的问题,失真。玄幻剧和古装剧,世界观都是编剧自己捏的,红口白牙说什么是什么,但时装剧不行。里面的主人公们每天的生活背景和戏剧矛盾,我们每个观众都生活其中,编剧得小心翼翼地讲故事,否则一个不小心就会被观众抓住小辫子。吃力还不讨好,要么踩了过审的红线,要么不痛不痒地湮没于浩如烟海的剧集。 所以欢乐颂1真的很难得。它走的就是《上海女子图鉴》的路子。五个女生分别代表金领精英,富二代,小白菜,乖乖女和傻白甜,它把这五种人设拉在同一个剧里,然后用细节和际遇展示出我们每天都在体会的生活状态和阶级差距,彻底抛弃了以往都市剧里职业背景模糊,生活水平失真的人物安排。 第一季成功的关键,是抓住了“她们谋生亦谋爱”的主线索。倒回去看绝大多数成功的都市剧,爱情归宿和职业发展,都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想一想《欲望都市》《东京女子图鉴》《老友记》甚至职业剧《杜拉拉升职记》《实习医生格蕾》,无一例外。 回想一下欢乐颂第一季,五个女生,除了感情生活以外,有几乎一半的戏份,给了她们的职场,细细地讲她们怎么谋生。这两者的集合,让年轻观众觉得超有共鸣。 安迪:CFO领导身份不服众,被网络暴力诬蔑为小三关系户;对中年男下属要求严格,对方长期加班以至深度昏迷。 曲筱绡:富二代不学无术,空降副总干不来,申请去小公司,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啃下来。 邱莹莹:职场恋爱遭遇渣男,处理不当导致被骗了感情又丢了工作。后来一门心思开网店,整颗心只想着怎么多卖点咖啡。 樊胜美:多年来小心翼翼,明明是个人精却混成了办公室老油条。痛定思痛,决定改行重来。 关雎尔:怎么做一个合格的员工通过试用期,在同事的流言中怎么站队,年终的述职报告怎么写。 等等等等。 不要小看这一半职场份,欢乐颂之所以是欢乐颂,因为它真实。而欢乐颂之所以真实,是因为它有一半内容在讲谋生。爱情里的面包,不是你有多少钱,我有多少钱,而是你怎么在这个城市里活下来,我怎么在这个城市里活下来。回忆一下第一季的剧情,很明显可以发现谋生的方式和质量,决定了每个人的状态和思维,又进一步影响到她们的吸引对象和吸引能力。奇点绝对不会和邱莹莹恋爱,哪怕邱莹莹年轻可爱。他只在电梯里和她聊了一会天,就得出“小姑娘资质这么差,要怎么教啊”这样的结论。整个22层唯一可以和他以对等身份和视野出现的,只有安迪。 然而,第二季目前播到40集。几乎没有任何职场相关的正经剧情,都是飘在天上的感情线。 原本的好汤里,一半已经被抽走了。 那肯定还有一半要灌进来的。第一季的最大爆点是末尾处樊胜美的家事。猜测这影响了片方对第二季剧情的取舍,顶替职场戏被换进来的另一半剧情,编剧选择了家(父)庭(母)伦(干)理(涉)。 这就是个灾难,我以为自己在看金星主持的《中国式相亲》。剧情进行到目前为止,一半以上的戏剧矛盾,都是靠原生家庭的父母在推动,显示出强烈的八点档婆妈戏倾向。 回忆一下,没有任何人的感情生活,没有受到来自原生家庭的强烈抵触。 我们来看: 安迪线:安迪有一个消失了31年,突然跑出来狂刷存在感,用遗产秀父爱的爹。包奕凡有一个抓马到极限的妈,不分青红皂白诬陷安迪是她亲爹的小三(小三专业户安迪???),带着儿子的前女友去抓自己老公的奸(什么鬼啊这是),得知安迪家族有有遗传病疯狂阻婚(我觉得精神病比较严重的是她自己) 樊胜美线:王柏川的妈亲自出来给儿子怒斩情丝。(一个上海首付都拿不出来的小户人家凭什么说出豪门专用语“你开什么条件能离开我儿子?”) 邱莹莹线:男朋友是个处女癖也就罢了,男朋友的妈居然亲口说出邱莹莹一个非处女是“干出不要脸的事 ”,而另一边,一个如假包换的处女刚刚险些把她儿子打成残疾。 关雎尔:大量相亲不说了,甚至把女儿推给舒展这种衣冠败类。就谢童的不红歌手身份,接下来的家庭阻力戏份已锁定。 曲筱绡:曲筱绡当然又一次幸运地摊上赵医生这个挑不出错的女婿。 OMG!我这是在看欢乐颂五美谈恋爱,还是在看她们的老父老母们谈恋爱??? 很多人说,这就是现实啊。可是,这真的是现实吗?或者说,这应该是当今的现实吗? 首先,这些父母们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孩子的真实生活缺乏了解。包奕凡的妈妈居然觉得阅女无数,骚到骨子里的包奕凡“没什么感情经历”(大!笑!话!)。关雎尔的妈妈更是没体验过一线城市白领的生活,责任心极强,眼光极差。 其次,这些父母们全都是控制狂,有一半以上把自己的孩子当成可以控制的儿(财)童(产),而非成年人。并推托为“这都是爱啊!”如果把他们的经典台词都拿出来,我们应该可以梳理出一个父母皆祸害语录大全了。 “你是我孩子,妈妈不操这个心,谁操心?”(呃,你孩子就不能亲自操心了?) “我们应家要的是能走一辈子的媳妇,不是随便被一个包包,甜言蜜语哄一哄就经不起诱惑的坏女孩”(刚刚把你儿子打成重伤的才是个经得起诱惑的好女孩呢!) “她一个女孩子在上海想要立足,她得靠过多少男人啊!”(Excuse me???我广大的上海女白领朋友们也想知道自己都靠了哪些男人……) 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几乎可以想到后续的发展。理想一点的,父母们经过了各种是是非非,终于接纳了自己孩子们的男女朋友。现实一点的,大家最后被拆散了。 但是,但是,就算父母接受了,这个事情的大前提就是不对的。成年人的恋爱,父母真的应该有这么大的决定权吗? 早期风靡的琼瑶剧的一大特点就是,父母的戏份特别多,家庭的意见特别重。后来的社会风潮是,经济发展迅速,伴随着高速的城市化浪潮,年轻人出来工作,可以迅速地获得一个大城市人的身份,并获得甩开自己二三线城市父辈的成就,恋爱的自主权空前得高。 现在经济的发展速度虽然回落了,但不要忘了,我们是看着美剧长大的一代人啊。想想老友记里面,六个年轻人在纽约生活得多么自由。他们的父母是如何地尊重自己孩子们的婚姻选择(Ross可是结了三次婚,Rachel一出场就是逃婚,Joey到了最后也没有稳定的感情……) 本身就建立在一个不被年轻人所认同的前提上,编剧为了让剧情更“给力”,拼了命地让几乎每一个父母都蛮横和狗血。这样的剧,本身就撒发着一种陈腐的气息,臭不可闻。这样的欢乐颂2,怎么能好看呢? 结尾想要再说说几个人。 安迪就是个“假人”,她的人设不成立,不让人信服。 说实话,欢乐颂2要是有那个闲心给樊胜美全家开微博,能不能好好打磨一下剧本,至少搞清楚一个搞并购的CFO每天的工作到底该干啥。每次安迪往公司一坐,下属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递上一份打印的文件:“何总您好,这是红星的收购方案书,请您过目。”这并购真真是极好做的,就是把一份文件改上一整年。 真实世界的高管要承受多大的压力,如果敢于像安迪这样,天天处理22楼杂事,天天为自己的身世情绪崩溃,下面哪些等着上位的人早把她生吞活剥了。另外,CFO是一个管理岗位而不是单纯的技术岗位。天生不善交际,冷冰冰的人,很难做好管理岗位。建议以后还是给这些天才安在IT极客或者物理学家一类,真的纯靠头脑的位子上吧。 身边的人对曲筱绡的评价则陷入两极。 我猜想按照五美最初的人设,安迪和曲筱绡是矛盾解决者的存在。安迪代表book smart,就是书本智慧,曲筱绡代表street smart,就是市井智慧。2202的三个女屌丝一筹莫展的矛盾,就打算靠这两位通天女菩萨的本事解决了。而2202的三位提供给安曲两人“友谊和温暖”,所以强行让安迪是孤儿,让曲筱绡的富二代朋友们极度脸谱化。 在第一季的结尾,五人在樊胜美父母家勇斗讹钱的无赖的一幕,这种分工最明显。樊邱关一筹莫展,安迪用背下全篇药方和编号,并指出逻辑漏洞唬住对方,曲筱绡作势要把樊胜美爸的瘫痪赖在他们头上,才把他们全都吓跑。一个书本智慧,一个市井智慧,没毛病。 曲筱绡确实让人讨厌,但我身边的朋友都读过书,一部分人不喜欢她,是因为她做事没有分寸和常理,不断打破本该存在的尊重的界限。但这个界限是文明人定的,曲筱绡不是文明人,所以她可以打破界限,我们也理所当然的对不按我们的常理出牌的人,心存厌恶。 而我另外一部分朋友(通常年纪大一点)爱曲筱绡爱到死,他们依靠自己的书本智慧勇闯社会多年以后,发现他们的瓶颈就在于缺少曲筱绡那种“我最自私我最大,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双标而且良心不会痛,只要对我有好处又整不死人的事,我都干得出来,我的世界里没有逆来顺受,是我的我要,不是我的我也要。本事重要,展示更重要,展示重要,靠山更重要”的这种野蛮生存哲学。所以他们和赵医生一样,放不下读书人的最后那点斯文去做一个曲筱绡,但是同时觉得曲筱绡的这种“野”太带劲了。 还有应勤这个人物的描述,表现出编剧的鸡贼。既想挑战“处女情结”这样的热点话题,又怕真的得罪了直男癌的那部分观众,刻意讲述典型事件,不选取典型案例。现实中处女情节的人那么多,99.9%都不是应勤这种我要求你处女,同时我也守贞的“君子”,而是“男人性经验越多说明越抢手,女人性经验越多越不值钱”这样的直男癌。想要讲处女情结,却又故意选择一个极端个例把水搅浑,然后又让邱莹莹反复自责自己不是处女,仿佛她失足了似的,做出了极差的示范。 作为一个上过春晚的国民剧,欢乐颂从“她们谋生亦谋爱”硬生生变成“父母皆祸害”,我妈看完第一季对我说:“原来你们在大城市的生活是这样的。”我很欣慰。希望我妈看完第二季后不会对我说:“原来我对你管得还远远不够啊!”那我得劈了电视。 我生活已经够忙的了,希望《欢乐颂2》别再给我添乱了。 ——————————本文原载于我的公众号肖恩恩恩恩肖的瓜子社(Sean_lalala),欢迎关注
最最最喜欢安迪和小包总了,太喜欢看两人互动了,终于等到要开播啦。好希望一天多播几集。以及对正午的剧一向充满自信,必定高质量,真精彩。
给奇点道个歉,包总比你猥琐多了…
上一季是发现大家都不是什么坏人,这一季发现大家都不是什么好人。
中国的时装剧也就这样了。立意,剧情,人设,都比欧美日韩同类女性剧落后几个时代。假大空糖衣包裹着糟烂落后的价值观。
安迪的线一点也不想看,偏偏她还戏份最多。她应该当五美里戏份最少的配角,高高在上,供人瞻仰,偶尔出现。关关莹莹樊姐可以当第一女主。这样才适应观众的需求。说实话刘涛的戏份她的感情我全get不到,只觉得尴尬无聊,一直快进,没想到一集就剩不下多少了。
喜欢第一部里都市年轻姑娘们的故事。追完了阿耐#的三部小说。第二部终于开播了,看了开头忍不住吐槽。安迪和小包总的戏真是不忍直视啊。两位中年男女一本正经地做作调情。一个油滑,一个矫情,简直看得尴尬癌都犯了。如此硬撩,感情基础是什么?
大家好,我叫玛丽苏·安迪,我的身世是这个帝国最大的秘密……
不得不承认王凯的赵医生那宠溺的眼神有点太迷人。。。ps看个剧批判三观都什么毛病?三观只有合不合没有绝对正不正谢谢。
恕我直言,小包举手投足,像个鸭,一点也没有男子汉气概。两个加起来七十岁,还玩偶像剧的戏码,简直不像成年人谈情。死缠烂打在奇点那儿就是猥琐,到了包总这里就是骚包撩情,不要太双标,就因为奇点没有包总帅?可我觉得祖峰老师更加温和有魅力。
一言不合就唱歌
终于开播啦!等了好久啊!下饭剧有着落了,最喜欢蒋欣这条线,希望剧情给力,别灌水啊~
关关和谢童适合单拉出去拍一部偶像剧,以免影响了其他几个人的狗血生活。
尴尬颂!22楼五个女的这么吵,怎么没有物业过来管管!
还是喜欢魏魏多过什么包总。剧情其实很牵强。尤其是结尾部分。
樊胜美的苦恼:“家里负担重,男盆友买不起房。”邱莹莹的苦恼:“好不容易找到有房的男盆友,却嫌弃我不是处女,我自卑。“关关的苦恼:“我爱的人不爱我。”曲妖精的苦恼:“我爸有钱,但除了给我还要给我哥,不开心。”安迪的苦恼:“突然有一大笔遗产要继承,好苦恼。”#如何衬托玛丽苏#
剧情+人设+演员没有一个讨喜的闹心剧
首集零分。人物都像从挂历里走出来一样,挤眉弄眼装模作样。
刘涛演技太尴尬了,颧骨太高了,声音各种喘,啊啊啊叫得无比做作。片中歌曲也太多了吧,完全不入戏。
质量下降的吓人,两集时间简直就是一MV大联播,看的尴尬癌都要晚期了。 @2017-05-11 21:56:05
头两集怎么这么MV啊!BGM什么鬼!想看关雎尔和摇滚小男友这条线啊!小包总攻略安迪的套路也是很不要face了hhhh 爱情是需要勇敢一点,去打破安全距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