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喜欢说他是一个有原则的人,政治本身就是包含了妥协,因为她涉及到了很多人或者说很多集团的利益,就如同生活一样,但是就如同生活一样,很多人的妥协都是建立在一个原则之上,比如有些人的原则是金钱,有些人的原则是权力,等等,这些原则是不容侵犯的,当然这样说起来又有点像目的了,但这样理解也可以。男一的原则即是人民和国家,当然这个原则在有些人看来有点虚无缥缈,有点高大上,为了此原则男一不惜与党鞭、同僚作对,不惜将自己的政治命运交给反对党手里,当然,这样做的后果是男一将自己的政治前途交给别人,这恐怕是政治家最忌讳的一个局面吧,此刻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任人宰割的局面,第四集结尾国防部长复出表示PM要下台了,这是对PM的原则的一个否定,我觉得这也是合理的结果。至于他拉拢印度那一段,我觉得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原则而做出的选择,因为如果不拉拢印度,他或者说整个英国政府就要任金融机构和大企业随意摆布,我想这是一个曾为世界霸主现在依然在世界有巨大影响力的主权国家的领导人所不能容忍的吧,我想这也是英国国民所不能容忍的,拉拢印度可以让这些金融机构和大企业置于政府管理之下,同时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印度和金融机构相对立的局面,这样印度和金融机构均不敢对政府进行威胁,相反他们都需要寻求政府的庇护,这是一种权术。至于环境问题和国家稳定来比较的话,在当权政治家眼里,国家稳定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环境问题。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对于这个剧,我评价还是挺高的,希望知道接下来男一在他的原则被政治家否定后会做什么,剧情如何发展。希望他不要变成纸牌屋里的那个男一,因为那太可耻了,我想应该不会,两人的气质完全不同,God bless PM
上述评论在回复愚蠢的理想主义者中写的,链接如下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6437986/,一不小心写了这么多,所以就单独copy出来,发一下评论,题目是关键词,但是均没有展开讨论,算是一片小感想吧,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很久没看过这么过瘾的电视剧了。本来是冲着探长叔去的,但是看完之后完全折服在首相大人脚下了。但是说实话,我很惭愧的好多没有看懂,因为平时特别是英国的政治不了解,希望能有人写写影评之类的,给小白们解惑,特别是最后究竟是谁当了首相,冰冰翻译的是那个将军回来的时候说“欢迎回来,首相”,但是实际上英文只是说了“sir”而不是“PM”,RG也很得意的在系领带。总之,很多不是很清楚的地方,我还是抽时间再看一遍吧。最后,我咋觉得ex-PM死的咋这憋屈呢,不论是被伊朗暗杀还是被跨国公司暗杀,实在不行就老老实实的因为飞机失事好了,居然是因为托运的油瓶子装机的时候掉地下摔坏了。。。
这是一部好剧,评分挺实在的。
看完以后我最大的感触是《神探狄仁杰》里武则天对狄仁杰说的一段话“我经历过大风大浪,经历过生死的劫难,经历过阴谋、血腥、杀戮,最后,我得到了什么?”狄仁杰说:“陛下,你得到了天下”
武则天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我得到了敌人。”
副首相Tom Dawkins从某个角度看,有点像武则天。其实,如果你在现实社会中经历比较丰富的话,你会发现Tom的经历,是每一个爬到顶点的人共同的体验。爬到顶峰,然后发现,周围全是敌人。
我不知道这部剧的剧情......是否具备典型性,因为它反思了英国这个国家的内政外交中掣肘的许多因素。比如,美国对英国的优先地位,跨国企业的专权,跨国金融机构的威压,好战的军部(比较日本的称呼),随时准备出卖首相的内阁,咄咄逼人的反对党,掌握实权的党鞭,不顾操守的媒体(甚至有些控制在美国人手里)。本剧甚至还顺带描绘了普通英国人的许多问题,酗酒,家庭不和,出轨。
在一次次面临危机的时候,Tom Dawkins既没有选择妥协的“最佳方案”,也没有选择逃避或者退缩的最坏结果,每一次他都选择了更加强硬(tough)的,但是又别出蹊径的方案。从某种程度上讲,本剧或者说原著所塑造的,是英国人内心想要的首相的一个“完美模型”:够强硬(英国政坛必须的一种表象),把人民装在心里,并且使用民主和公开的手段处理问题。
我感觉这样的首相现实中是基本不可能存在的,不用说对银行采取国有化的这种威胁,还是对自己的内阁发起弹劾,这基本上是“超人”选项,是某种“理想”。
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就是“小政府”理想与政治现实的矛盾时刻存在,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个民主游戏就快玩不下去了。无论是跨国企业,媒体,金融机构,还是党内斗争,这些都会成为政府的“敌人”。这套制度的实际运行结果就是,除了“选举”民主,政府实际上是越来越代表“股东”的利益,而不是选民的利益了,尽管“Tom Dawkins”们仍然可以一厢情愿的认为,全民皆“股东”。
这个剧最优秀的地方就是它的语言,比较接近政治用语,可以说是《纸牌屋》与《至暗时刻》的一个混合体,如果你有时看看英国直播的议会辩论,你会觉得本剧还是像模像样的。
总体来说,本剧节奏紧凑,内容丰富,语言活泼,制作精良,可以算一部好剧。
看到豆瓣广告推荐,还以为是多好的一部片子呢,一口气全部看下来,彻彻底底的后悔了.
有人以为这部片子是在赞扬理想主义者,PM多么的可歌可泣.但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严重幼稚的政客在从事一项严重幼稚的行为.
整个片中,PM只取得了一场胜利:在davos的一场演讲。可这场演讲的代价是什么?是对全球环保事业的让步,是牺牲全球利益来维系所谓的“英国人民的利益”,这样做就是对的吗?
而且,不客气的说,PM并不是真的赞同对印度的煤炭放弃管制——他的所作所为只是一个无可奈何之下的“妥协”。是的,貌似他一直没有和权贵资本、金融资本妥协,但实际上,他已经放弃了自己的原则,开始妥协了。这种妥协并不比向金融资本妥协更加高尚。
记得片中党鞭说过一句话:“要分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朋友”。但我们的PM显然没有闹明白这句话什么意思。于是,我们在片中看到了PM如同一个私家侦探一样,一会儿纠结于是不是要轰炸恐怖分子,一会儿在研究自己的朋友为什么而死——这TMD是一国元首应该做的事情吗?真同情他,但没有办法啊,他几乎毫无帮手。
举目望去,四面皆敌。.我相信PM心里一直充满着悲壮的心情。可惜,这种悲壮的感觉不能改变现实,也无助于他实现自己的就职目标。从这个地方看来,PM就是一个老年的愤青,一不小心被命运赋予了一个他承担不了的职责,而一时的贪婪,使得他接受了这个职位。
愚蠢的PM,愚蠢的理想主义者。
搬张小凳来看戏,人被人骑又被欺,斗来斗去不如意,着急。
理想化的现实主义,以及下一季的时候的确不能用核问题的梗打击伊朗了吧
政客军方企业之宫斗博弈…一口气看完后发现没有第二季!这是要憋死人!
我以为我是首相(NO.1),其实我不是首相(NO ONE)
一群西装帅大叔飚戏,都不知道该舔哪个了。剧情其实非常压抑,不动声色的阴冷残酷,想起大明王朝1566,可惜太短。
主线剧情还不错,但叙述方式太糟糕,逻辑不明晰看得人云里雾里。哪有记者能摆出个女王的姿态随意出入唐宁街府邸、上议院,还对首相直呼其名破口大骂的?就算编理想世界的剧也要动动脑子的
if you want to change the world,you have to live in it first.when you get to the top, you realize that you are only in the middle.
英国的执政党不可能允许自己的首相这么来的,而且很多决策都应该是有智囊一起讨论决定的。
四集的篇幅还是太仓促于是尽量简单粗暴了。最大的亮点是主演阵容,GB和Dillane叔都是俺乐于见到的那种演技风度气质俱佳的帅叔,可惜对手戏太少。党鞭是权游里的泰温这回强力助攻。还有为Tom鞠躬尽瘁的Tony。
威武的副总统,居然没有第二季了,这不合理啊。
第三集最后部分在议会的陈词真是令人激动不已啊
史上最悲情首相,热血完美的有点不正常。
比《纸牌屋》还有高上几分的剧集。
不像纸牌屋那么直接。
BBC总是有佳作
擦!
这里面的政斗和我党比简直妇人之仁。
我叔依旧貌美如花~~~
too idealed
摄制和节奏都还不错 平行剧情间来回替换稍有点太频繁 略套路 且我最讨厌孤立无援了/ep02一半渐入佳境一半走入我最讨厌的mode了 ep03的flag太伤了இдஇ 首相这是被多少个人玩弄了一个遍?!Ruth好像Oona…虽然ry。/因为RG好奇的 RG虽然戏份不多但是还挺有存在感的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