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执着于毁灭地球的男人”回来了!从1996年的《独立日》,拍外星人炸地球;1998年的《哥斯拉》,拍怪兽毁地球;到2004年的《后天》,让地球遭遇极寒灾难;再到2009年的《2012》,让地球遭遇世界末日……这一次,他把目光望向太空,瞄准月球,执导“月球消灭地球”(并且这个月球还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月球)。
虽然《月球陨落》在北美上映后票房口碑惨遭翻车,但大银幕或许还值得一刷。在被月亮消灭之前,看看导演的那些创作灵感和背后的科学依据吧——
预告片出现的配乐 Bad Moon Rising 是1969年由 John Fogerty(约翰·福格蒂)创作,C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克里登斯·清水复兴合唱团)演唱的一首歌。据说 Fogerty 的灵感来自电影《恶魔与丹尼尔·韦伯斯特》,写下了这首“即将降临在我们身上的末日”的作品。无论是创作背景还是歌词,都和本片主旨非常贴合——
I see the bad moon rising
我看见升起的坏月亮,
I see trouble on the way
我在路上遇到了麻烦,
I hear the voice of rage and ruin
我听见愤怒与毁灭
Don't go round tonight
今晚别出去。
这首歌也被多次用在科幻灾难电影中:Twilight Zone: The Movie《阴阳魔界》、Blade《刀锋战士》、Kong: Skull Island《金刚:骷髅岛》等等。
Roland 说他的创作灵感来自一本《谁建造了月球》的书。在这本书中,作者罗列了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考古学和天文学事实,试图探讨月球与地球关系的种种巧合,以及与人类起源的联系,并根据发现的事实,猜想月球并非是一个自然形成的星体,有可能是被建造出来的,而且是从地球分离出去的一个巨大结构。
著名的“大碰撞说”这样解释月球的诞生——
在距今约46亿年前,地球出现了,初生的地球只有当前体积的60%—90%左右,而且环境极其恶劣,是一片由火海构成的炼狱。
过了大约一亿年的时间,有一颗现在被命名为泰亚 Theia 的行星直接命中的角度向地球袭来,而这颗行星的体积足足有火星那么大。
剧烈的撞击迅速粉碎和融化了泰亚,也把地球地幔的一部分物质撞了出来。这些碎屑物质喷射、散落在地球四周,又通过引力和碰撞重新聚集起来,最终形成了如今的月球。
这一假说也是目前最被广为接受的学说,所以在遥远的过去,月球(的母体泰亚)可能还真坠落过。
导演 Roland Emmerich 在接受采访时透漏,他原计划想把《月球陨落》拍成三部曲形式,他说:“我其实对续集不太感冒。这一次我会尽力拍成三部曲,但我不确定是否还想要拍它。如果拍续集的话,会让它像《星球大战》初代三部曲那样,在第二部将留有一个巨大的悬念。我们给你留下了悬念,请在两年后看结局。”
届时 Halle Berry、Patrick Wilson 和 John Bradley 三位主演都有可能在《月球陨落2》中回归,对于影迷们普遍关心的KC, Roland 表示续集里可能会给他一个身体并送他回地球,让他带回一个重要的警告(莫非是二向箔)
Apollo program(阿波罗计划)是美国在1961年到1972年组织实施的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该计划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其中,Neil Alden Armstrong(尼尔·奥尔登·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讲出了全球家喻户晓的名言:That's one small step for man, one giant leap for mankind.
不过关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真实性一直在被质疑和讨论,特别是在全球同步转播过程中,信号中断了2分钟。全世界都在好奇那两分钟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人提出两种猜想:一是登月计划是个谎言,二是受到外星人的警告。“消失的2分钟”给了科幻片无尽的灵感和想象空间。
1978年有部科幻电影叫《魔蝎星一号》,以人类登陆火星为题材,登陆火星失败后,为了不让世人笑话,科学家干脆找人录制一段登陆火星的视频,放到电视台转播。电影上映后,很多人不约而同地将它与登月计划联系在一起。
而在本片里,美国宇航局发现这颗月球卫星实际上是一个(外星)人造的巨型结构,它所容纳的东西比他们想象的要险恶得多。不过,这个秘密他们保守了五十多年,现在已经强大到无法阻止了。
顺便提一句,之前我好奇为什么登月计划要用太阳神阿波罗来命名?查完资料才知道神谱中太阳神指的是赫利俄斯,阿波罗是艺术之神,后世神话逐渐把二者混同。Apollo 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光明、预言、音乐和医药之神,消灾解难之神,也是人类文明、迁徙和航海者的保护神,从这个意义上看的确很符合远航登月计划。
地球成为生命的家园至少有38亿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又短暂的时间里地球上的生物已经历过五次大灭绝。每一次,地球上超过75%的生物物种都消失了——
第一次(奥陶纪大灭绝)
时间:发生于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事件: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第二次(泥盆纪大灭绝)
时间:发生于3.65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事件: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第三次(二叠纪大灭绝)
时间:发生于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事件:超过96%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永远的消失了,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大灭绝。
第四次(三叠纪大灭绝)
时间:发生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事件:76%的生物物种灭亡,爬行类动物遭遇重创。
第五次(白垩纪大灭绝或恐龙大灭绝)
时间:发生于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事件:三叠纪晚期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整体灭绝。
不少科学家认为,我们正走在第六次大灭绝的路上,而人类自己也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过度猎杀与侵占栖息地,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等因素,已经直接或间接导致20%的植物和30%的动物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此外战争与核武器也是极好的加速器。或许相比月球乃至其他星体的陨落,导演对人类自身的种种担忧,才是本片更深层次的寓意吧。
|本文作者:枫叶依蓝
|审校编辑:Juliet
不明白为什么这种佳片评分这么低,可能是科幻题材不容易出彩吧。拿它几年前的流浪地球比,各方面超越流浪地球啊。 仅仅因为它是美国片所以打分体系更严格?这样的影片 5.4分简直是侮辱智商,至少应该评级 7.0分以上。
首先,影片格局非常大,从空心月球,讲到人类起源,全面解释了所有活人脑子里的终极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部科幻片讲外星人不稀奇,讲世界毁灭也司空见惯。但是能够从外星人,世界毁灭,讲到人类起源,并解释了月球存在的意义,这样就很不容易了。 这个解释来自于一种假说,并且是具有可能性的。 很多科幻片的内容一看就是不可能的,但是月球和地球存在某种巧合的共存关系是完全可能的, 月球确实有可能是地球的一部分,或者和人类的起源地有关。
然后,影片的煽情确实有理有据,继父的大爱,父爱如山,前妻的原谅,小人物牺牲自我的感动,都让我们看到了大难中人性的光辉。 影片的每一位主人公都有牺牲,有血有肉。汤姆是一个继父,但是在大难中无私帮助继子,牺牲自己挽救孩子,他对讨厌自己的继子说的最后一句话特别令人难忘,那就是当我们的人生只剩下最后几个小时,我们还要用它来相互憎恨吗? 父子最后时刻与对方和解,有缘成为一家人,汤姆把对方当作了真儿子,非常人性化。这远比流浪地球最后时刻各国假惺惺守望相助令人感动。KC 在牺牲前,和队友说,自己这么做并非为了拯救地球,而是为了报答哈帕的知遇之恩。这个话放在祖国绝对是政治不正确的,但是在这里闪耀着人性的光辉。我不是想拯救世界,我只是想拯救朋友,这个理念绝对提升了影片的思想等级。亮相不多的黑人将军,在发射核武器的最后时刻,也发生了政治不正确的行为,为了前妻阻止国家的核武器发射,这绝对是美利坚现有家,后有国精神的体现。
最后,这部影片中,中国女演员于文文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英语流利,作风硬朗,融入其中,一点没有其他好莱坞影片中国花瓶的生硬感。最后时刻舍命冲出去援救队友,她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角色,为导演安排点赞。
总之,这是一部7.5分的好片,但是N多网友评分超低,大概因为这部影片是美国片吧。
原本以为就是一部灾难片 没想到给我重新塑造了宇宙观 虽然离谱但又能自圆其说 让我觉得很爽的两个脑洞是:月球是人造的;我们的祖先不是猴 是DNA同源但高度进化的物种👌(抖个机灵: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登月 就是防止美国人自说自话🤫)
我们的祖先为了将人类文明保存下来 制造了月球这个大方舟 留下DNA种子之后就放弃生存的机会(为了防止被AI发现有机生命体)这个设定对我来说还是很浪漫的 尤其是在方舟里被设备升级 被战舰保护 一切都让慕强病患者好有安全感😵💫
一个小点:现在美国拍的灾难片虽然还是美国大兵们拯救地球 但是他们已经不能忽略中国的作用(短期内建造基站还得中国朋友帮忙 一时凑不齐的登陆器中国愿意提供)(不过也可能跟华谊兄弟投资有关)
一些亲情元素一如既往必须出现在灾难片里 还是让人动容
说逻辑漏洞的我承认 但是如果你给流浪地球打了高分 那么月球陨落就不应该只有5.6 诺兰的星际穿越就绝对严谨 值得科技爱好者们谈好多年 但又有多少人可以看得懂呢
本片作为灾难片看着还是很爽的 但有人喷它就喷它离谱 我寻思艺术存在的意义不就是展现我们现实中不能实现的东西 从而将个人乃至全人类的世界都变得更加丰富浩瀚嘛?
首选请允许我抽风20秒:
地球上的灵魂,有新灵魂,和老灵魂,还有一些,是为了给地球文明扬升的。
那些老灵魂,心中充满了无限的爱和光明。
新灵魂,则还需要无数次的轮回,才能达到老灵魂的级别。
特殊的灵魂,我们下期在讲。
在这里,致敬一位伟大的人。
由于风化以及地球居民探测和干扰的可能性,“他们”不会在地球表面竖立这样的基地。月亮似乎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 卡尔萨根
卡尔.萨根是谁,请您自行搜索吧,神一样的人物。
电影《超时空接触》致敬的就是卡尔.萨根老爷子。
回到正题:
1969年7月21日,格林威治时间2时56分“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地球人。
1969年7月21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在全球电视直播中。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向地球发出最后一句话:“难以置信!这里有其他宇宙飞船,他们正注视着我们! (天文爱好者破译官方电台,时代背景1969年,那个时候,加密技术,还并不完全成熟)
在令全世界沸腾的电视直播中,信号突然中断,美国宇航局对此从未做出任何解释。不久之后,美国政府宣布终止一切登月计划,这一决定背后的原因至今仍是人类航天史上的终极秘密。
阿姆斯特朗 和他的回忆录,包括奥尔德林等一系列宇航员临终前或特殊场合下,全部揭秘了(保密协议),登月全过程,被外星种族飞行器监视,是直接监视,不是秘密监视,而且有驱逐的意思。
包括阿姆斯特朗在内的数位美国登月宇航员,屡屡在各种场合发表自己“曾在月球上与外星人有过接触”的言论,引发国际轩然大波。
阿波罗探月12号: 1969年11月20日,当阿波罗12号机组人员返回指挥舰后,月球模块(LM)上升阶段撞击了月球,造成月球上的人造地震,之后的现象是最令人震惊的证据,证明了月球可能是空洞的。LM从阿波罗12号着陆点大约四十英里的地方撞击了地面,精密的地震设备记录了这次令人震惊的现象 - 月亮像钟一样回荡了一个多小时。
麻省理工学院的弗兰克出版社说:“......我们都没有在地球上看到过这样的事情。根据我们的所有经验,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事件。这种相当小的影响...产生了持续30分钟的信号,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可以说我们都惊呆了。”
而内幕消息更传言:美国政府其实一直在秘密频繁登月!
宇航员,那些精英中的精英们,那些万里挑一的强者们,难道,他们全疯了?
这一切,并不是空穴来风。
有人觉得月球大小违反了自然天体的规律。
天文学家早就发现,与其他自然天体的卫星相比,月球太大了。人们已知,地球的直径是12,756公里,月球的直径为3,467公里,是地球直径的27%。
再看看太阳系中的其他几个行星:火星的直径是6,787公里,它有两颗卫星,大的一颗的直径只有23公里,是火星直径的0.34%
木星有13颗卫星,最大的直径为5,000公里,是木星直径的3.5%
土星有23颗卫星,最大的直径为4,500公里,是土星直径的3.75%
而其他行星的卫星直径也都没有超过其母星的5%。
与之相比,月球的直径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月球,在天体学上,就是个奇葩的存在。
有人认为月球正面背面大不同有悖自然规律。
与直径同样大小的行星相比,月球的密度要小得多,为此有的天文学家曾推测月球内部可能是空的。
美国中部标准时间1969年11月20日4点15分,阿波罗12号对月球表面进行了一次撞击实验,引发月震。这次月震持续的时间超过了55分钟。震动由小渐大,然后振幅逐渐减弱。这次震动被科学家描述为“就像敲响了教堂的大钟。震波只是从震中向月球表层四周传播,而没有向月球内部传播,就像在一个完全中空的金属球体上发生的。”这种月震实验后来还做过几次。美国航空航天局在《阿波罗16号与月面》的报告中说,月震研究表明,月壳内部有一个40英里(约64公里)厚的硬层。
月亮是如何到达它的位置的?
捕获学说:
古代智慧告诉我们,月球可能起源于其他地方,并且在某些时候来到我们的星球轨道。月球可能是一个行星撞击地球后由碎片形成的,而另一种理论则指出,当地球在太阳系中游荡时,地球通过其引力捕获了月球。
无论如何,目前的这些主流理论被认为是事实,根据波士顿大学美国作家兼生物化学教授艾萨克·阿西莫夫的说法:
“它太大了,不能被地球捕获。这种捕获的可能性根本不可能实现,而月球在我们的地球上占据了近乎圆形的轨道,这在很多天文学家的眼中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这种可能性太小,不足以使这种可能性变得可信。”
同源说:
从物质结构来讲,必须月亮与地球的成分和结构应该是差不多的。但美国阿波罗飞船从月球上带回来很多样品,对于月岩的年龄研究表明,在形成年代上月球略早于地球。月球表面最古老的岩石形成于46亿年前(有的岩石寿命达70亿年),而我们地球上发现最早的岩石的形成时间不过是39亿年。并有6种元素是地球上所没有的,这是“同源说”或“分裂说”无法解释的。
目前,任何科学界主流的解释,均不可以解释月球到底是怎么来的,没有石锤,一切都是假想。
好吧,如果你能够读到现在,说明你也是一个神秘学爱好者,我开始放干货了。
这些图片,只有少数中的少数国人,才能够看的到。
图片来自于2009星级政治揭秘峰会。可以搜索到视频。
承办人:国际UFO协会
我们要感谢美国NASA,及其特别的好人,是纯好人,把大量已销毁的照片,备份,用自己的生命,给背了出来。。。。。。。
每一张照片,都有NASA官方唯一识别卷号。你能看到这些照片,你是少数国人中的国人,我对我结论,负责到底。
这张图片是阿姆斯特朗手持哈苏相机进行拍摄的。雪茄型飞行器。
大型地外飞行器,特殊关照阿波罗12号,主讲人Bob,dean的原话:他们在拍摄我们,我们也在拍摄他们。。。。。。
这张图片,因为NASA一直对陨石坑lance burg感兴趣,因为这个陨石坑出现了“不寻常的”地质活动,有"人工"痕迹,高度疑似此电影。。。。。宇航员怕拍摄到了UFO,直线是显示它的移动轨迹。
另一张图片,显示阿波罗14号,拍摄到了外星飞船主体,船体有6个光点,非常神奇。
这张照片可真的是牛B了,因为漂亮国已经完全销毁,小日本在那个岁月,高度和漂亮国合作,注入了大量的资金加持,当然,NASA拍摄到的登月计划第一手资料,也会无偿给到小日本国,这个照片,就是由日本的母版副本拷贝出来的。
我们可以看到月球,然而又出现了A,B,C,三个物体。
首先出现的是A主体,大家伙,注意了,A主体,经过特学测量,有5英里长,是雪茄型,很显然,这是一个母舰级别的宇宙飞船,且不是人类文明产物。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人类在地球上观察到的飞碟,飞碟是什么,都是”科考”级别的飞船,然而深空当中的,只要是母舰级别的,一般都是雪茄型。
NASA通过正冲印照片,和负冲印照片,尤其是负冲印,可以清晰的看到,这艘母舰的基本轮廓,尤其是它头顶上,又像降落,又像飞离的,两个球体,真的是非常的神奇。
这张照片,A主体的飞行轨迹发生偏离,驶向镜头里的,出现了另一个母舰,D。
这张照片,当然还是负冲印方式看的更了然,根据NASA科学家计算,母舰D的大小,是2英里长。
还是有两个球球,游离的方式,伴随在母舰的头顶,真的是非常之神奇,至少人类当下,不掌握母舰科技。。。。。。。。。。。。
这张图,牛了B了,土星B环上,一个比月球还要大的“人工球体”,不知道为什么,像出租车司机一样,趴活在土星B环上。。。。。
我们想象一下,一个比月球还要大的物体,还是“人工”的,能住下多少人,20人,200人,2000人,2万人,20万人?200万人?结果..........不得而知。
这张图片,是漂亮国水手号拍摄的,火星赤道附近的一处远古遗迹,Bob.Dean的原话: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跑道,航站楼。。。火星,在人类还没在地球上之前,火星,曾经繁荣到你无法想象。
好的,第一版,先写到这里,喝多了,不定期,继续更新。
我是一个UFO爱好者,原来我们紫金天文台的台长,北京天文台的台长,都是不折不扣的UFO爱好者,我们中国,各个大省份,都有UFO协会。
后背要是再聊,507所,749局,和更多的。。。。。。。。。。。。。
现在很多UP主都在做此类的节目,最早的老高,你可敢信K哥,自说自话的总裁,晓涵哥,独孤轩辕测,脑洞乌托邦(小巫),塔哥奇谈,等等等等。他们都是一线的布道者。
尤其是塔哥奇谈,你们可以看看他的节目,采访的都是国内外的历史当事人。。。
听说过东北孟照国UFO事件么,听说过中国顶级研究所里关于人体前沿科学试验么?
听说过道家佛家灵修圈子么?找塔哥就对了................
太神秘了,我卖个官司,你们自己看吧。。。。。。
结案,
大家可以理解为,我就是电影中那个胖疯子,那个在权力的游戏里,陪着雪诺的那个货真价实的疯子。
我们的秘密,实在是太多的,人类起源的秘密,也是太多了。
注意我最后说的,传递爱和光明。。。
你这辈子,就没白来。。。。
(轻微涉及情节)
注:专门说一下为什么要坐航天飞机。不是因为人类没有火箭去月球了,而是因为现代的火箭都太先进,技术会被识别出来。
航天飞机都是上世纪产物,可以关掉电子设备。
针对她儿子说的话,是对他手中的航天飞机玩具说的。
如果有人能找到“任何火箭都没有了“或者类似的表述,欢迎贴截图。
---------------原帖----------------
先说bug:
1. 胖哥偷偷打电话给智利国立天文台,屏幕上面显示的是射电望远镜。实际上单台射电望远镜无法精准测距,看不出月球的轨道变化。目前月球轨道精准测量用的是激光测距,需要团队协作,一个人偷偷做不了。
注:有人说,稍微看出点来不行吗?答案是不行。因为射电望远镜是空间分辨率最差的望远镜,清晰度要比光学望远镜低成百上千倍,更别说激光测月那种高精度实验了。如果非要用射电望远镜,只会比NASA得知消息晚得多。
2. 胖哥通过轨道数据看出了轨道变化。实际上月球轨道本身就并不规则,靠手算是不能复现其真正轨迹的,尤其是在一开始偏差很小的情况下。
3. 主角看到危海上被外星ai钻了一个大洞。实际上这种程度规模的洞在地球上很容易看到,应该早就能被业余天文爱好者发现了。
4. 主角从垃圾桶翻出胖哥给的报告,马上非常支持胖哥。实际上宇航员很少有天体力学背景,几乎无法分辨这类文章有没有问题。
注:有人说报告里只是找了个名字,不是审核内容。那么这个情节也许就变成胖哥去找主角是个错误的决定吧。
5. 博物馆里的奋进号被拉出来直接发射了。实际上放进博物馆的时候已经处理过了,不可能直接就能飞。
注:有人说改造过程没拍出来。但那时的航天飞机燃料舱有污染性物质,所以展览时都被摘掉了。另外里面的关键技术系统也被摘除了。这些重要部件必须要重新生产制造,不是简单的整修,短时间内也完不成。
6. 月球离地面很近的时候,人们看到的一直是满月。实际上因为地球的遮挡,月球应该大部分是黑暗的。
7. 在月球引力下,海浪和大树被吸到空中。实际上月球哪怕表面的引力也没有地球强,不可能让任何物体悬浮,顶多只会让物体重量减轻。
8. 发射前技术人员喊“引力波袭来”。实际上这只是引力的正常效应,和引力波完全不擦边(这个词用得很滑稽)。
9. 在月球影响下,轻小物体先飞起来,笨重物体如车辆还留在地上。实际上引力对任何物体的加速度作用都是一样的,如果飞起来,它们应该同步飞起来(就像真空中羽毛和铅球应该同步落地)。
10. nasa的人管外星ai叫做一堆“奇点”。实际上这个术语专门用来描述理论中一类不成立的点,和外星粒子没有丝毫关系。
另外找截图的时候又看到了另一个滑稽的常见误用:光年是距离单位,不是时间单位。
再注:这不是这部电影自己犯的错,而是英语世界的一个常见误用,就像中文世界也会经常误用一些成语或者错别字一样。
针对评论区里“外国人就是这么说的”的问题,我特地和一位美国朋友确认了一下:
再添加两个例子:
(1)美国高中天文知识测试题:
“一条电视广告声称,某个产品light-years ahead of同时代,这么说根本没意义,因为__?
答:它用light-years来形容时间,但是light-year是距离单位。”
(2)美国天文学家菲利普·普莱特博客文章:《天文糟糕:light years ahead》
他说:
“天文学得糟:我们light years ahead of我们的竞争对手。
天文学得好:根本就没有正确的用法。这个短语就是错的!”
还有一段,我懒得翻译了:
“So the light year is a measure of distance, not time, even though it has the word "year" in it. This hasn't stopped some people from misusing it, however. I can picture some advertising executive yelling at his idea people some time ago, telling them that saying their product is "years more advanced than the competition" just doesn't cut it. One of the people sitting there timidly raises his hand and says, "How about if we say `light years' instead?", and some Bad Astronomy was born.”
这位天文学家从出生到工作一直在美国,英语母语,哈勃望远镜团队科学家,NASA的公共科普官。还是科普作家,给美国的电视台制作科学节目和写书。他至少不存在“不知道也能这样用”的问题。
外国天文学家努力在英文世界中革除light years ahead这种错误用法时,中文世界却有很多人拿字典里的条目来给它的合理性辩护,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一知半解,所以格外自信吗?
11. 灾难中月球外壳解体,但电话还能用。实际上因为基站和卫星失灵,电话应该最早受到影响,失去信号。
12. 主角儿子一行人在避难所以及车里收听广播电台的无线电通知。实际上因为无线电要靠大气电离层反射,如果大气流失或者受到搅动,一切广播信号都会失灵。
13. 主角听证会时,审判者询问“流星会不会造成此类事故”。实际上流星是大气层内发生的现象,不会在外太空出现,专业人士是不会犯这种错的。
注:评论有人说是翻译错误。我已经忘记了听到的原文是什么,似乎是meteor(流星现象),而不是正确的meteoroid(外太空岩块)。
不过在此再补一个bug:提问者同时提到太阳耀斑会不会产生类似的效果,答案应该是不会,而不是片中说的有可能。因为太阳耀斑是在太阳表面的现象,和地球周围的飞行器没有直接接触。
再注:经查证原词确实是错误的“meteor”,没记错。
14. 三人飞到太空中给航天飞机加油时,外面有很多碎片飞过来。实际上这种空间碎片速度极快,如同子弹,如果真有这么多肉眼可见的碎片,整个飞行器都无法幸存。
15. 初步探测器汇报月球上深坑为二十千米,主角团认为可以进入月球内部。实际上月球半径为一千多千米,这个深度不足百分之二,只有苹果上苹果皮的厚度,根本达不到穿透月幔的联想。
16. 主角赶在核弹发射前,在几十分钟内就飞到了月球核心。实际上因为月球半径很大,这个过程至少要花上几小时。另外他开的着陆器也太先进了,完全不是进博物馆的科技水平。
注:有不少人说这个着陆器是中国给的,所以不应该算bug。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请见第19条。
17. 主角在月球核心没有受到重力影响,仍然是失重的。实际上离核心越近引力越大,他们那时应该完全无法动弹。
注:质疑引力方面问题的人格外多。在提问之前请先脑内回想一下“非均匀球体引力势”以及“牛顿的第一、二壳层定理”相关章节。
18. 月球的核心是一颗白矮星供能。实际上白矮星质量要远远大于地球,如果飞得这么近,会被拉成面条。再加上目视,它发出的辐射也足以致人死地。
19. 主角为接近月球核心,关掉电子设备手动驾驶。实际上飞船要想正常行驶,是不可能没有电力的,顶多关掉电脑辅助而已。
20. 月球最近时撞毁了地表的一座山,又返回正常轨道。实际上洛希极限是相互的,而且地球内部是真正的流体,如果坚硬的月球离得这么近,先解体的会是地球。
21. 即便月球恢复正常,地球也不会安全。这类天体过程一定会给地球生态带来根本的摧毁,地球不再适宜人类居住。
22. 电影最后,月球吸走的东西构成了一堆粒子状的环带。实际上海水和气体才应该流失最多。
注:有人说水和气体看不到,这就错了。在太空环境下水和气体会结成固态,是宇宙中最常见的物质形式之一,我们看到的土星环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水冰。
23. 在月球很接近地球,地面各种东西都失控的情况下,不可能再得知月球的准确距离,因为缺乏测量工具。当然这更像是逻辑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类似的问题还有,大雨倾盆的时候不可能发射航天器。
24. 用核弹炸毁有威胁的小行星确实是一个现实中的办法,但对月球这么大的天体不适用。月球太大了,最大的氢弹对它来说也只是搔搔痒。
25. 主角谴责核弹炸毁月球的辐射危害,但实际上这一措施并不会产生辐射问题。因为即便天体离地球在天文意义上很近,从生物意义上来说仍然是离地球非常遥远的。而且严格来说,地月接近导致的地球磁场变化会造成远远更严重的地表辐射问题。
10个细节:
1. 智利是世界最佳天文观测地之一,确实有很多世界一流的望远镜,而且说西班牙语。不过他们的工作语言还是英语,因为有很多美欧日中科学家在智利工作。
2. 主角遭遇事故时,他们正在检修的是哈勃空间望远镜。nasa真的每年都要花很多钱在这项活动上,过程基本上和拍出来的一样。
3. 经评论@北辰指正,驮载主角乘坐的航天飞机的大飞机是被nasa改造过的波音747-SCA。另外一架比较有名的运载航天飞机的飞机,是前段时间在乌克兰被炸毁的安225。航天飞机也确实都已经退役了,因为费用昂贵,现在已经没有国家继续使用航天飞机了。
4. 女主关掉飞船电子系统后,手里拿的观察仪器叫六分仪,曾经用来航海观星定位。她报出来的数据,精确程度也和这种仪器能达到的水平差不多。
5. 电影一开始,外太空中可以看到远处的星星。那个星座是英仙座。
6. 电影里洛希极限的概念是真的,它是指天体在自引力束缚的情况下受到另一个天体引力解体的范围。
7. 电影里戴森球的概念也是真的,它是物理学家戴森设想的一种利用恒星能源的工程。
注:评论里有人理解这条有困难,这句话不是说我们现实中发现了戴森球,而是说它是个现实中的理论,不是电影编的。
8. 航天飞机可以自行着陆,循环回收利用。所以主角一开始才能自己开回地球,救回女主。
9. 月球空心论确实是很著名的阴谋论,同样地还有人类远古高科技文明阴谋论、月球停泊外星飞船阴谋论、宇航员遇到外星生命阴谋论、地球生命由外星人创造阴谋论。本片把它们来了个大杂烩。
10. 胖哥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就上了太空。实际上宇航员确实不需要传闻中那么强的身体素质,如果不是特殊任务,普通人稍加训练就可以。
---------------------------------------
注:对这个电影没有什么褒贬,只是单纯罗列一下电影相关的科学事实。
个人认为是很好的电影,虽然确实不符合逻辑常规,但一切的不符合逻辑,才有了新事物的诞生,也有了所谓博士吊打NASA专业人员的场景。所以有时候我觉得大家不要真的对于你们所了解的知识体系来批判这个电影,而应该试着接受。不要被束缚。不喜勿喷,以上仅为个人观点。
以下是水字数不用看。。。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的电影
其实我觉得AI假月球这个脑洞挺有意思的其它不至于糟烂就可以了看这种片子不就是看个脑洞吗
我吐了,这编剧是在用脚写剧本吗,逻辑不顺人物不符,不科幻不灾难不动作,我看了个啥啊md!华谊塞那个中国女人进来干什么?美国将军的儿子为什么说中文还有中国奶妈?军方家属撤离为何没有保护?从没受过任何训练的人上太空毫无反应?将军最后反水太突然了毫无铺垫,雪地追车那段确定不是只为了给雷克萨斯金主爸爸打广告?小年轻之间的疑似感情戏是在搞笑吗?史前文明那段我直接wtf了!强行上升家庭是完完全全的失败,父子解恩仇也和过家家一样,想搞末日废土那一套也是彻头彻尾的失败;又臭又长真尼玛无语,除了登月那条线感觉编剧简直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所有人都是工具人,毫无独立具体的个体人物塑造,作为灾难片连半点紧张感都没有,除了海啸升空那边我内心没有半点波澜,只觉得这电影怎么还没能结束,画面宏大之外别的没半点能看
这个片 可太烂了吧…………月球和地球快要撞在一起的时候,他们直接从月球降落伞到了地球………
降智😅 地震把一屋子领导砸死了我属实没想到
顶着叛国罪的风险无比坚信前妻,这种还会离婚?
前半段灾难片,后半段居然是科幻片...艾默里奇也就这几板斧了,山崩地裂凡人英雄平行剪辑,十几年前觉得新鲜,现在再看过时感、套路感非常明显,看一个镜头就知道下一个镜头要拍啥。现在人家都玩《不要抬头》了,把你这套东西颠覆了。开始一定是个疯疯癫癫的科学家先发现末日征兆,但没人信他,最后也一定是几个人组成的英雄小分队拯救地球。地球都要毁灭了,英雄还要随时跟家人联络,家人还要斗劫匪,并不想看这些节外生枝好吗。崩裂特效现在也已经是特效鄙视链末端了。至于后面的科幻部分,就完全是在瞎编了。华谊参投,不知道中方对内容提要求没有,反正塞了一位中国女演员,中国还为拯救世界贡献了月球车技术…= =
本片的奇葩之处在于拍得如此随意节奏却比很多电影都要连贯一气呵成,随意到你甚至不会为它动啥气,不得不说它烂得的确很有自己的姿态
月亮果然还是家园,不过这下是真的变成人类共识了。所有的惊奇点、感动点和转折点都在可预计范围内,包括在华谊兄弟投资下电影加入的一些中国元素和塞进的中国演员。看完就是比较平静与疲惫,符合罗兰巴特所说:“他喜欢这种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感觉,重新来到明亮而宽敞的马路上(通常是某个工作日晚上),不确定地朝着某家咖啡馆或是什么地方走去。他默默地走着(他不喜欢谈论刚刚看过的电影),有点困倦迟钝,裹紧衣服,仍感到阵阵寒意。”
进入月球内部之后还挺好 这么好一概念怎么就着急忙慌前言不搭后语地拍得像个B级片 可惜
你以为它是灾难片,其实它是科幻片;你以为它是科幻片,其实它是恐怖片;你以为它是恐怖片,其实它是科教片。所以它到底是什么片?家庭为大,地下飙车太空飙飞船,俊男靓女……没错,它就是速度与激情番外篇之我炸月球救地球!
Fuck! I want my two hours back!
标准美国科幻大片。参考影片《世界末日 Armageddon (1998)》
最简单的提高观赏性的办法就是把地球故事的部分剪辑掉半小时, emo的部分剪辑掉半小时。这样剩下的90分钟我们就看看外星人,看看月球,看看灾难片大场面就不错。
「空心月球阴谋论」大杂烩啊……我能理解这电影为什么在海外卖的不好了,因为核心创意真的已经太老套了……灾难片的核心元素,一是令人恐惧的灾难场景,二是令人揪心的亲情,二者结合才能产生灾难片的化学反应——人们喜欢看灾难片是因为它要在真的恐惧和游乐场的惊吓之间找到平衡。但「空心月球阴谋论」就让观众失去了恐惧的理由——因为它真的太扯了……
……美国灾难片里为什么继父都一定要死呢?
只有进入月球之后的一小部分可以看,甚至漫长的隧道颇有几分”姿色”。其他的部分就是雷克萨斯广告、于文文个人宣传、导演拿手绝活之洪水、炸弹、破坏地标、人类很蠢。
剧情太俗套了,里面那个中国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一定要看IMAX一定要看IMAX一定要看IMAX!画面和特效远超预期他M的,最后视觉大高潮我整个喊了有十遍卧槽吧!期待更多的科学学说和未被证实的理论搬上银幕!最后…骂的人…奥斯卡颁奖了马上,在家看看资源不好吗?
真他妈想把这三颗星全都给电影院,dangshi馆的一厅cinity屏幕又大音效又棒,直接给老子震麻了,价格还美好,座椅还舒服,相比之下蒲黄榆的cinity简直弱爆(他们家甚至都没有勇气排这个片的cinity)。李安在双子杀手里面运用的120帧属于一种技术革命,而本片的120帧对提升视效虽有一定的效果,但远达不到技术革命的程度。特效算是比较用心的,场面也足够宏大,剧情方面暂可不提情感线的陈旧与狗血,倒是能看到很多类型片的故事设定。你如不要抬头的末日危机,黑客帝国的红蓝药丸,星际穿越涅槃重生后的环形诺亚方舟,速度与激情的伐木累情谊,流浪地球中吴京的牺牲精神,以及超体中人即人工智能的究极进化,能把这些缝进去不难,但是缝的好看不简单。不要抬头是在用危机讽刺现实,这个片则是一本正经地扯jb淡。
我的天,剧情真的好阴谋论,但是还算是能自圆其说。埃默里奇真的20年如一日的毁地球,还是他之前的灾难片一样的味道,用特效狂轰滥炸、政府腐败无能、最后要靠不得志小人物拯救全局。优点是成本到位了,特效就到位了,灾难场面看着还是比较爽。但是缺点也很明显,部分剧情转折生硬牵强,全体演技捉急。PS,突然冒出来几句中文真的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