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两集新剧《灰马酒店》和《马普尔小姐探案》第五季的《白马酒店》一集(最准确的翻译是灰马)连在一起看完,仰天大笑出门去,前者简直就是一坨不可描述之物。
这部迷你剧笑死我了,你猜它讲了什么?
(1) 古董商男主第一任妻子在洗澡时身亡,之后他便娶了第二任妻子,同时和一个继承巨大遗产的酒吧女郎保持不正当关系。一番云雨之后,次日早晨醒来发现该酒吧女郎猝死,有掉发症状,且洗手池里死了一只老鼠。同时,戴维斯小姐被人发现横尸街头,也有掉发症状。
(2) 警局在戴维斯小姐鞋内发现一张写满人名的纸条。五金店的奥斯本先生和男主同时被传唤并就此相识。男主前往戴维斯小姐原住处发现了掉落的头发和一张关于马奇迪平村的传单(前任妻子也有,还记录了维纳布斯先生的名字)。男主去了马奇迪平村,看见了一块写着“The Pale Horse”的牌子。
(3) 男主次日在车头发现了稻草人(corn dolly),并去探访教子大卫的姨妈。之后,奥斯本先生到访告知那是死亡名单,并透露马奇迪平村有女巫,还引用了圣经中关于“A pale horse”的一段,引起男主恐慌。奥斯本先生说了一句(后来很重要的)话,“名单上的人除了你、我、大卫的姨妈,其他人都死了。”
(4) 男主与妻子心生芥蒂。警局发现了身亡多日的酒吧女郎。次日,男主与妻子去马奇迪平村观看女巫仪式,遇见了维纳布斯先生,看见了角落里的三个女巫。之后路过女巫家,女巫提到了男主前任妻子的长相,这令男主以为是现任妻子与女巫打过交道。
(5) 酒吧女郎之死见了报,同时大卫的姨妈猝死。当天,男主又发现了车头有稻草人。奥斯本先生也收到了,男主更慌了。
(6) 在马奇迪平村,维纳布斯先生告诉男主,女巫曾告诉前任妻子自己将在秋天另娶。男主因此对女巫愈加半信半疑。尤其是趴在树丛里偷窥,女巫们却忽然转头时,男主更慌了。(第一集完)
(7) 妻子怀疑男主有染,矛盾加剧。男主前往酒吧女郎家,见到了她妈妈,并利用“The Pale Horse”这个名字套出了女郎妈妈曾求助女巫杀死女郎一事。
(8) 奥斯本先生告诉男主大卫曾去“The Pale Horse”寻找女巫帮忙杀死姨妈,并暗示了财产继承的动机。
(9) 男主与妻子矛盾愈演愈烈。一起参加姨妈葬礼时又见到了角落里的三个女巫。之后的招待会上,大卫摊牌自己的确找女巫杀死了姨妈。男主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危,怀疑是现任妻子由爱生恨、让了女巫准备杀死自己。
(10) 男主噩梦连连。第二天他在车里发现死兔子。他向奥斯本先生表示自己很肯定是妻子干的。奥斯本先生怂恿他去烧死女巫。之后警长来访,对前任妻子的死亡提出质疑,表示男主有杀人嫌疑。
(11) 男主深夜前往女巫住处,转而求女巫作法杀死妻子和警长。透过男主的记忆,观众得知男主杀死前任妻子的事实。
(12) 男主回到家,将昏迷的妻子送进医院时,发现警长七窍流血、命不久矣。
(13) 男主回家开趴(此时剩下17分钟),忽然由“前任妻子幻象+酒吧女郎家的死老鼠+奥斯本先生那句话”,恍然大悟,前往五金店对质。男主发现了前文死者的客户记录和稻草人制作指南。这时奥斯本先生现身,主动花了7分钟讲述了一切杀人过程。但他因激怒男主而被打死,五金店被焚。
(14) 男主开心回了家,妻子在医院醒来,并见到了病房里的女巫。男主看到了报纸上自己的死讯,并见到了前任妻子的幻象。完。
可笑的点在于,营造了以神秘的稻草人、诡异的假面游行、砍稻草人头颅的祭祀仪式、女巫算命和降神会、出现死者幻象的噩梦为表征的惊悚甚至灵异气氛,给人一种编剧将要讲述一个类似于或《招魂》或《驱魔人》或《柳条人》或《碟仙》的故事,结果就放了个动静很大、虚无缥缈的屁。
我不拿原著作比较,单纯讨论这两集。
自洽吗?
第(7)点中,“The Pale Horse”在第一集只出现了一次,即男主去马奇迪平村看见了那块牌子;圣经原文中的“A pale horse”在与奥斯本先生的对话中被提到;男主在第一集中路过女巫家也没有提到“The Pale Horse”,结果第二集男主就跑去了酒店女郎家利用“The Pale Horse”套了她妈妈的话?
果真是“横竖一张嘴、故事全靠编”。男主怎么知道“The Pale Horse”和女巫有联系?男主怎么会想到是女郎妈妈贪财杀人?一点前情都没有。请记住,奥斯本先生故意引导男主而透露出继承财产这种动机在这之后的第(8)点。
第(13)点就叫反转?前面100分钟什么都不提,闪现一下死老鼠,男主就想到了“老鼠药”?闪现一下那句漏嘴的话,男主就锁定了凶手?灵光一闪的男主还连撬了两个锁,顺利发现了账本?接着奥斯本先生跳出来解密了7分钟???试问,这种“剧里从头到尾都在杀人->主角一点探索都没有、行动了一下就找到了凶手的账本->凶手冒出来说你答对了->剧终”的故事,有什么观看意义?这两集里头,男主连1)女巫2)戴维斯小姐3)五金店奥斯本先生4)维纳布斯先生这四类角色之间的关系,一丝一缕都不能挖掘出来,更不用说对于杀人动机和作案手法的猜测了。他压根就没有。全靠凶手独白。
唯一优点在于稻草人的诡异,但直接找个上述的惊悚片恐怖片女巫片岂不是更爽?
第(14)点显然是自以为是、故弄玄虚、编剧自己也解释不通的所谓“多重结局”。恕我直言,所有的不能把案件本身逻辑讲明白、全靠观众脑洞大开才能勉强闭环的破案类故事,都是在耍流氓。
例如女巫的设定是根据茶叶和塔罗牌算命、接生接骨、治风湿气喘(剧中原话,事实上从奥斯本的讲述中可看出这是三个有正义感的女巫,她们不杀人,因为会下地狱)。那么这三个凡人是如何想出现在哪儿就在哪儿的,一会儿在姨妈的葬礼,一会儿在妻子的病房里?
不得不说编剧在但凡和主线故事不搭边的细枝末节上都要颇费心思,连女巫的设计都想政治正确:不同人种(黑人白人和吉普赛人),不同年龄阶层(女孩阿姨和老奶奶),不同形态特征(高低胖瘦各有)。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两集的人物存在意义:
男主:被骗得团团转(有损失吗?没有……奥斯本骗着玩的……)
妻子:被怀疑情杀(有反作用力吗?没有……直接中毒躺床然后苏醒……刺针头剪西装做饭买果酱,为了满足闺怨的噱头)
警长:被中毒身亡(有破案进展吗?没有……被杀是因为奥斯本猜到男主要去求女巫杀人)
女巫:行走江湖,混口饭吃(对剧情没影响,没了她们,奥斯本照样可以找人扮演伪黑魔法这个角色)
奥斯本:故意误导男主+下毒+现身解密(当然,编剧连奥斯本怎么给酒吧女郎、男主、妻子、警长这三个下毒的,都解释不清,更不用谈如何解释妻子和警长刚刚好在男主从女巫家中返回之后同时毒发这种巧合了)
大卫及大卫妻子:挑拨离间男主夫妇
人物角色比《马普尔小姐探案》的《白马酒店》一集少了很多,却没有一个角色在对破案方面有任何帮助,没有一个角色有其存在价值,人物变少,故事变长,情节变狗血。Sarah真的更适合《回家的诱惑》《回家的欲望》这种。
看前半截的时候还以为是哪个脱发灵公司投放了什么间接推广。
你们英国人本身发际线就够愁人的了,可以不必拍得如此写实……
=剧透分割线=
其实我是不太在乎原著魔改的,尤其是当原著推理部分其实也就那么回事的时候。
有一说一,原著好看是挺好看,但是前面实在是太啰嗦了,人物也多到一种看一会儿就要开始想“这谁来着”的程度。(不过我现在也学聪明了,基本上十个人以上的局就只去记出场戏份多的人了
所以前面剧情节奏需要,砍掉戈尔曼神父/女作家/牧师太太/男主狐朋狗友这些人的戏份我倒是能理解,毕竟原著的线索确实是太杂乱了。
甚至砍掉小儿麻痹商人这个原著最大红鲱鱼也不是不行,反正也加了一堆新的支线剧情。
但是,你们砍掉金吉儿我就很不愿意了!
这段感情戏难道不是原著最大的亮点吗!谁不喜欢这种志趣相投横刀夺爱的狗血剧情呢!!
你们不能为了强行把死老婆的剧情加长就把最大的亮点给砍没了啊!!
这相当于哈利波特没了赫敏天龙八部没了阿朱哆啦A梦没了哆啦A梦(?)好吗!
虽然这部分原创的前妻剧情最后揭晓的时候也挺好看的。
但是说实话,整个片子快120分钟,好看的也就只有这一段了。
男主的人设整个都不对了好吗!!傻白甜愣头青变成了已婚劈腿还PUA的渣男!
行吧,这其实也不算是特别大的问题,毕竟我也挺喜欢王晶那版倚天屠龙记的。
但是!!
你们改完了戴维斯太太和凶手的关系之后,我只想问一句:戴维斯太太身为共犯,写下那个死者名单有何意义呢到底。
原著里面会写名单是因为戴维斯太太口述,神父为了防止自己忘记,特地找了纸记下重要的人名。
但是你现在是共犯了诶?费劲吧啦写个名单干嘛??
直接写犯罪过程啊???
直接写铊中毒的不同表现啊???
直接写凶手啊???
……
哦对,你还真的把凶手名字写进去了。
所以这些姓就真的都是凶手的姓啊??
所以为什么不写全呢??
“杀我者乃十”吗!!
【Sarah Phelps我求妳放过莎婆吧】
真的太糟糕了!
前天看完《灰马酒店》原著,实在是太好看了!于是昨天开始看BBC一年一度的莎婆改编剧,卧槽和我看的是同一本书???明明照着原著拍就是最精彩的了!真的莎婆、柯南·道尔、金庸、古龙……各位编剧照着原著拍好吗,满分试卷都已经在前面准备好了好吗?!
莎婆地下有知自己的作品被魔改成家庭伦理剧,真的怕不是棺材板要盖不住了。
原著里的戈尔曼神父没有了,探长少了一个而且最后还直接挂了?可爱的金吉儿被删了,喜欢看话剧的有品位的马克改成了渣男商人,赫米娅感觉更讨厌了,凶手的职业更改了,虽然还是一样蠢。故宫玄虚的BGM非但没有给剧情增添气氛,反而一言难尽,三女巫的加入显得非常格格不入。结局不是探长找出来的是凶手自曝的,马克的反应过来也特别莫名其妙,更别说原著中关于中世纪巫术、宗教,还有死亡等因素的探讨全部都没有了!
原著中的马克和金吉儿一起寻找真相,这一部里马克别说设定成渣男,还直接参与了过程???钢针,照这样情况下去,如果有一天马普尔小姐变更凶手我都不觉得奇怪了。
2015年的《无人生还》爱蛋帅翻了!
2016年的《控方证人》保持水准;
2018年的《无妄之灾》中规中矩但是开始家庭狗血伦理剧;
2018年末《ABC谋杀案》里的侦探波洛让我开始黑人问号;
TMD今年的《灰马酒店》妳是在给我开玩笑吗???
给五星的快去给我看原著然后给莎婆道歉!
我认为是很有吸引力的一部悬疑片啊,为什么评分这么低?开头的稻草人及鬼鬼祟祟的邪崇风格让我想起了《真探》True Detective第一季,同样也是涉及巫术内容,用到了稻草人道具。2集的片子合起来不就是两个小时的电影么!整个悬疑性还是不错的,到第二集最后出现剧情反转,主角Mark由无辜的被害人变为有罪的罪人,而真正的幕后真凶,回头想想也合情合理。
我在观看时列出了三个问题:
1 Mark前妻是怎么死的;2 为什么其中一个受害者会写一个死亡人名单;3 为什么名单上Mark的名字被打了问号。这三个问题直到第二集的最后十分钟解开了谜底。之前一直烘托巫术致死的原因,三位算命师也是神神道道,给人异样的感觉。最后揭示了真相,我竟然没有提前猜出来,沉浸在剧情布下的迷阵里,被剧情牵引着走,而忘了问一个重要的问题:Osborne为什么会在名单里?显示出来的受害人似乎都和Mark有关,那么Osborne是干嘛的呢?如果我早点想到这个问题,我就能早点知道真凶了。
本剧的优点是:
1 剧情有双重反转,一个是关于Mark的人设,一个是关于意外的真凶。还好作者最后没有以巫术或一切都是个梦魇为结局。
2 配乐全场渲染鬼祟的气氛,尤其在梦境中加强噩梦的令人恐惧感。配乐是贴切的。
3 表演上,应该给主角卢夫斯·塞维尔 Rufus Sewell点赞,演技最好的一幕是他在医院和医生对话,当医生告知他的妻子将可能永远昏迷沉睡不醒时,他背对医生,面对妻子,眉头一皱,右眼眉轻轻一挑,露出若隐若现、压抑不住、转瞬即逝的得意之笑,简直就是个魔鬼,此处神情有两次表现。后来在医院的走廊里望着着基督的雕像,由平视转变为俯视,挑衅地说“Punish me.” 他成功地把一个内心自私自利、嫉妒妄想、蛇蝎心肠、邪恶之极的恶魔饰演出来。
女主角 卡雅·斯考达里奥 Kaya Scodelario看着眼熟,但又想不出在哪部片子里出现过。整体演员表演都非常不错。
但有一点纳闷,为什么名单最后的Osborne旁边不注释,而和其他受害人名字在一起,当然从剧情上必须这么写才会让观众先入为主,但是从写名单人的动机上,不空出一行或标识出不同来,是有点说不通的。
有一处情节隐隐约约,似通非通。以前到算命师那里的被害人名单是通过帮凶Jessie到算命师哪里取来的,可是自从Jessie死后,Mark最后一次去找算命师要杀死他老婆和警察的信息,是如何传到Osborne哪里的呢?这时Jessie是已经死了的了。一种解释可以为Mark去之前,到Osborne哪里展示了兔子,告诉了是他老婆要害他,Osborne推测出Mark肯定是希望他老婆死掉,至于要警察的命,Osborne只是能看出Mark不信任警察,但要了警察的命,Osborne其实无从得知的。
真凶是铊,这个可怕的毒物,不禁让我想起95年清华的铊中毒案,至今未破,不禁令人寒噤。
什么?你要问那最后一幕Mark看到报纸上自己的死讯是怎么回事?那当然是他内心新的恐惧所幻化出来的梦魇了。Osborne曾威胁他,他今后最害怕的就是被人莫名地毒死了,这成了他新的恐惧,而他造成前夫人的死的噩梦仍将追随他,说明那三个女算命师真的只是心里安慰而已,她们去医院告诉Mark的妻子,是在之前已经琢磨出找过她们的客人所希望的人会死的事实(因为她们读了报纸已经察觉),所以她们只是出于好心告诉妻子她丈夫歹毒的心意。
结局是确定的,不是有人认为的开放式,悬疑片影评总要大喊:非开放结局!o(╯□╰)o
这个编剧自《无妄之灾》后的改编,最爱干的事情就是自作聪明,跟初中生写作文似的,为往文章里面加了个明线暗线沾沾自喜然而大局上经不起一点推敲。
这个改编有优点嘛?有。气氛的烘托很有趣,服化道设计精致,Rufus叔的演技我也喜欢,但是这些都跟这个nc编剧没有半点关系。
这个编剧所做的就是把原作里值得人喜欢的角色都改得一塌糊涂,每一个都让人白眼上天。为什么?因为这样才能迎合她的家庭狗血伦理戏码呀!她的伦理可简单粗暴了,简单概括就是男人和他们管不住的下半身。所以剧里男人一定要改成渣男(这部的Mark和无妄之灾里的Arthur),独立女性一定要写成受到冷暴力还不自知的恋爱脑少女(ABC的第二个受害者的姐姐?我一时忘了名字还有这部的Hermia)
按这个编剧喜欢的伦理桥段,她更应该去改编《回家的诱惑》大英版,而非来改编阿加莎的小说。她的三观甚至还不配改编《回家的诱惑》,因为她笔下的女性连个自我觉醒加逆袭的剧情都没有。
哦,对了,她还特别喜欢滥用高大上,反战主题塞得那叫一个好,也不管多生硬多毁人设。她是指望哪个观众为她这种没头没尾,还可能造成肠胃不适的人物背景流下眼泪嘛?没人会感动吧?只有她自己吧?
讲道理如果一部改编只能让路人看得乐呵(中学生作文写得好也能上报啊不是?),原著党看了只觉得喂屎,那这种改编有什么意义?直接说是原创好了,反正你已经把原作的精华从角色设定到故事纲要通通丢了,就留下个框架,里面塞满了故弄玄虚、自以为是和狗血戏码。但是不行哦,因为我觉得这个编剧的格局是编不出谋杀案的因果的,所以这个还是要抄原著呢🤮🤮
总之,这位编剧给我的感觉就是她对原著毫无尊重可言。她只觉得自己很聪明,甚至比阿婆聪明,而这在我看来是很可怕的,因为她其实一点都不聪明。她就是阿婆笔下那种只懂得滥用戏剧冲突的不入流剧作家,就像《清洁女工之死》里的罗宾。这种编剧,说实话,在我看来,根本不应该改编任何人的作品。
最后亲切问候BBC,求换编剧,因为我受不了。
全剧总共两小时,前一个半小时几乎都在故弄玄虚,最后半小时解密。悬疑是很悬疑,但并没有推理的成分,解密全靠凶手自爆。(凶手最后的操作也是很不合逻辑,在男主手里有武器的情况下还一直激怒他)
解释勉强能说通但是很牵强,凶手应该是自己联系客户,然后让他们去找女巫,误让客户以为女巫有巫术,其实是人为。
然后具体杀人部分就很迷了,谋杀那么多人可真容易,他为什么能到处下毒???而且重金属毒杀也不是什么高明的杀人手法吧,不就是普通的雇凶杀人,结果死者死因都判定为自然死亡??(就是因为他们是莫名其妙的死亡,所以才会显得惊悚悬疑,有意往巫术杀人引导,结果最后给的解释说是重金属毒杀我真的不能接受)
小说杀手:Sarah Phelps。我一直怀疑这个编剧是带资进组的。不管原著是什么水品,她都能稳定地改编成一坨翔。她的主要受害者当然是阿婆,其知名受害者还包括狄更斯、J·K·罗琳、菲利帕·格里高利、塔娜·法兰奇。预计这个名单将持续增长。
改编不是瞎编!希望这是莎拉·菲尔普斯改编阿婆的最后一部剧,真的不想看她继续糟蹋阿婆了。。。
如果是原创故事的话值6分,但是是阿婆原作改编的就完全不及格,悬疑的气氛是立起来了,但是玄乎的灵异最后全是陪衬,整部没有推理凶手也作死。
本来推理小说就已经遮掩了很多线索,荧幕版本还要遮掩更多,所以回味了半天,才弄明白所有细节:五金店老板主动给有钱人写信,替他们扫清“障碍”,愿意接受这桩买卖的,就要去女巫那里算命,然后他为他们用砣杀人。 女巫对一切都不知情,只是被利用,让有钱人相信,扫清他们障碍的是诅咒。五金店老板的情人,经常去女巫那里“查岗”,看看有谁预约了算命,这让女巫对她起了疑心,因为她查过的人都死掉了。五金店老板害怕自己的事情被暴露,就杀掉了自己的情人,情人在临死之前,良心发现写下了客户名单。而男主出现在那个名单上,只是因为巧合,他的第一任妻子A并不是五金店老板客户,她只是单纯的去找女巫算命,自己和男主是否会幸福。这让女巫以为男主是下一个会死掉的人,且说给了五金店老板的情人,所以男主的名字后面打了问号。
为啥我觉得挺好看的,就是感觉不太像阿加莎。
悬疑在哪儿?推理在哪儿?编剧就差拿着大喇叭喊是投毒是谋杀了…BBC和莎拉P可别共存亡了,赶紧解绑吧
看来英国盆友是铁了心要致力于每年至少要搬一部阿婆上电视了,挑选这部改编可真与时俱进啊,又是巫术啦神秘仪式啦之类的各种时代潮流,比起侦探片,更像是一部扒皮虚伪亲密关系的恐怖片,惊悚气氛营造不错,有些地方还能联想到闪灵,但总体显得莫名而又单薄;只有阿福依然是迷人的低音炮
2.5…失望…为什么要这么神神叨叨的?特别是结尾真是叫个什么鬼?阿婆的戏拍出《第六感》干嘛?这些年《无人生还》开了个优秀的好头,《控方证人》男女主演技惊艳,《无妄之灾》中规中矩,ABC风评太差加上马尔科维奇的波罗这种怪异点就根本没敢看,到这部实在让人大失所望了… 感情上说不过去啊,记得马普版的这部还是JJ演的呢
BBC的编剧总是喜欢在阿婆的小说中加一些故弄玄虚的东西,自以为高大上,实则拍起来剧情显得无比混乱和疑惑。
看了一半看不下去,bbc不要再把阿婆的作品改的这么故弄玄虚了,美恐一样的镜头切换+生搬硬套的麦克白里的三女巫。还是怀念ITV絮絮叨叨的老小姐马普尔小姐和小村子的田园风光。
开头部分镜头凌乱,故作玄虚,看得人昏昏只睡。剧本很莎拉p,家庭狗血情节一定要加的
非原著党,感觉不错,剧情看呆(虽然有点点没讲清楚,但是细品很妙)。
莫名其妙的改编+故弄玄虚的结尾,这么看来要是让这位Sarah P来改编《谋杀启事》的话岂不是要把马普尔小姐改成凶手?
BBC年度毁阿婆系列。营造诡异氛围≠全程装神弄鬼,文本单薄,揭秘如过家家做游戏。
揭秘还是略突然。有钱人活该掉头发睡不好。
继《ABC谋杀案》让波洛收获晚年危机之后,伊斯特布鲁克先生也喜迎中年危机……壮哉你BBC我都不知道阿婆原著长啥样了
Rufus叔太可了
Rufus一如既往帅炸裂啊。。所以就算没有马普小姐版那精彩的final scene in the library又有什么关系呢,全程盯着西装型男看也就够了【笔芯】结局居然还是个蛮奇巧的皮反转;)
灾难!一年比一年烂!求求BBC和莎拉·菲尔普斯别再瞎改阿婆的作品了!!!
BBC这一系列誓要将阿加莎的推理都拍成惊悚片啊!太故弄玄虚了,其实何必呢?光掉头发一项就已经足够吓死现代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