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把两部纪录片看完了。本来以为自己会有很多想法,实际上是平静地想挤出这篇影评。更喜欢十年前。没有确切的理由,可能是第一次做某件事的莽撞试探,被我get到了。觉得很美。
贯彻片段式特点吧,我也,捡着说。
是意料之外的狗粮。小哥生动的表情应该加分不少!怎么到了这把年纪,还是会被甜甜涩涩的青春爱情打动啊,我简直气。不过释怀了,“对此刻陪伴的理解纯粹又坚定、对将来的同行充满期待和勇气”的阶段,没人能不爱!
是还未细致幻想的尊重。本来只是一纸新闻,我为它高兴,却没为它停留。这应该是无数抗争后的果实,祝愿是后来大家都可以品尝到的战果。原来是这么自然,wife and wife罢了。
是交友宣言。好家伙,这谁能想到啊!本来是沉重的“意识到自我不足,要积极寻求改变”励志桥段。结果被幽默化开了。已经脑补出罗恩直呼了不起的模样,所以这是比同类交友更勇敢的行为,当之无愧。
是平静的小段独白。我们的每个今天都在幻想通过产能收获更好的明天,停下来问问自己吧,什么是美好的事情。直接如此地定义每个人的最美好或许是武断,但是,不确定的世界里来点确定才是极好的!因为我确实感同身受,那些糟心的日子里,力量的来源是关怀和鼓励。而这些行为的内核是对我的信任。
在怀疑自我的时刻,简直是洒满人间的光。
是孩子对未来人际关系的设想。影片的表面主体是“这一天”,其本质更像是人类生活的切面展示。会不会在每个时刻里,世界的能量都是守恒的?那么此刻的我,想向世界发散正能量还是负能量?如果我一哭泣,世界上必须有人笑得超级用力来抵消呢?这个有趣设想,是这篇影评带给我的!
想起第一部中穷人的信仰“我们是上帝创造的,他不会忘了我们。”确实想落泪。因为就像这孩子想的一样简单。
没有遗忘不代表要有所作为,不能交流也不意味着所有人都朝着恢复交流的方向努力。
共性在哪?是一种想当然吧:把符合自己意愿的行为投射到别人或所有人身上。可是啊,简单真的好动人。
还有非常多让我感叹的地方:全世界的鸡原来是同样的叫声、匪夷所思的人妖卖场、期待拥有baby的善良夫妇、一本正经吐槽疫情的瓜娃子、在山上完成互相给予的情人们、对求婚不如意表示理解、突然分手的日本小情侣、执着在一天寻找7辆火车的小哥……
哎!嘴上说着喜欢第一部,可是捡起来的碎片都是第二部。噢,想起来了!
“ 从前我害怕你会得癌症,后来你得了。我怕你会复发,后来你复发了。我想,我没有什么好怕的了。”这时候发现,讨厌小动物是有点幸福的恐惧啊。而讨厌强奸犯,又是多么糟心。
喜欢笔记本的擦鞋男孩,有一天会见到真正的图书馆,确实如他心中一般美好吧。
“ 一天又晃过了,期待发生点什么,但就像大多数日子一样,什么都没发生。”结尾的女孩独白,道破。
当音乐响起来的时候,大家都去努力地过好自己的浮生一日吧!
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生命的诞生、疫情、十年中的变化、 科技的进步(视频的清晰度明显提升了)、失去生育能力的痛苦、迈向人生的新台阶、种族问题、孤独、 环境问题、人类的罪行、 生命的无常
有那么多人正在经历与你相同的喜悦与忧伤,我们不再感到孤独。即使是平凡的事情,也可以让人非常感动。虽然我们有偏见、歧视、无知,但是我们都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 这个世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如果只能看见自己的,那就太狭隘了。痛苦中有着希望,忧伤伴随着喜悦,污秽中也充满了爱,这就是生活,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 世界是多么美好啊,有那么多的事情等着你去完成!
其实,10年过去了,有一小部分改变了,但大部分都没有变。人们仍然为了1000年前人们担心的事情而担心,仍然为了1000年前人们感到高兴的事情而高兴,人们为失去孩子而悲痛,人们恐惧失去他人的爱等等,人这一物种的本质没有改变。
2011年,一部没有主角的纪录片《浮生一日》上映,这部特殊的影片由来自190个国家的网友拍摄的视频剪辑而成。那时,UGC的概念还没怎么出现,在那个我们都还用着QQ空间和人人网的时代,它火爆一时。
2021年,圣丹斯电影节因为疫情转移到了线上,我得以在线上看到了《浮生一日2020》的首映。而这时,UGC的视频充斥着网络,QQ空间和人人网早已被抛弃,我们可以在某音和某站上刷到千万种他人的生活。
看到豆瓣上有人说,看这部片子就像刷了两个小时的抖音。我仔细想想,似乎不无道理,但我依然无法不爱《浮生一日2020》。
《浮生一日2020》依然由凯文·麦克唐纳执导,收到了来自192个国家的32万段视频素材。和十年前的《浮生一日》一样,《浮生一日2020》的故事依然围绕着爱与恐惧,由晨曦到夜晚,由出生到死亡。但似乎又多了一些东西,它有着更强的时代性,似乎更加宏大了。
而对我们来说,最直观的区别就是,这次出现了大量中国的画面。在影片开始没多久就出现了中国隔离酒店的画面(之后出现了一闪而过的汉字),是通过猫眼拍摄的。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北京清洁工的一天,清晨物业带着他们一起唱《小白杨》,之后一个女业主让他擦游乐设施里的滑梯,擦完后拍摄者问他:“有人对你说谢谢吗?”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沉默了。影片的最后又出现了他收工的画面,夜幕降临,他独自行走着,周而复始。
我觉得《浮生一日》这一系列电影最显著的特质是全片大部分由主观视角来呈现,是主观视角的集合,对我而言,它意味着“民主化的影像”。
我不由得想到去年平遥电影节上映的一个纪录片《烟火人间》,它是由800多个快手短视频剪辑而成的,试图展现当代中国普通人的群像。而对于这种UGC视频合成的影像,最重要的莫过于素材的选取和拼接,如何能丰富却不凌乱,真实而不片面,让每一个小我汇入到一个更加生动的大我之中。
就像影片的名字一样,《浮生一日2020》被深深地打上了2020的烙印,无数的影像都和疫情、游行、暴动相关,也不免陷入到对社会关系、种族问题、生死无常的思考之中。
一个库页岛的男人跳进溪水中说着:“我最恐惧的事,是生命悄无声息地逝去,我的名字在世界中像从未存在过。”一个隔离中的男人每天都到天台,等待着和对面他喜欢的女孩打招呼。一个孤独的独居老人给家里的每个蜘蛛都起了名,他说那是他的朋友们。
除了对疫情本身的展现,影片也呈现出了些许对疫情的思考,很多人都传达出了自然主义的观念。影片的一段画面非常有张力,将那些非自然培育的生物与大自然的毁灭力量并置,养鸡场的鸡在流水线上如统一化的工业产品,紧接着就是震天动地的电闪雷鸣。
而大量的BLM游行画面让影片拥有了难以抹去的政治色彩。
一个开着车的黑人说:“Go left. That's Also my right.”一个黑人女孩谈起警察在狱中打伤了一个老兵的新闻,控诉自己的两个哥哥也是在狱中死亡。
在疫情和暴动中,大自然和人类都在不安地躁动着。
这部片子也将无数真实的悲剧搬上了屏幕。在看之前,我不会想到,原来十年前《浮生一日》中的一个小男孩Alex会在去年年初死于新冠,永远活在了他的24岁。她的母亲拍摄着电视机里十年前的画面,然后将镜头转到了旁边桌子上的骨灰盒,然后轻轻喃喃着:“他永远和我在一起。”
对于纪录片中的悲剧,我永远无法像看剧情片一样进入审美状态,因为它是活生生的。
但《浮生一日》中对于悲伤的展现十分克制,我对清洁遗体的一段画面印象深刻,在那里工作的人每天要清洗几十个遗体,那些僵硬的不知名的遗体在清洗之后被草草埋葬,似乎路人都习以为常,就像无数的悲欢离合,都只是量子波动的一次涟漪而已。
一个戴着呼吸机的韩国男生用极其轻松的口吻说:“虽然我已经活着,但人们对待我就像我死了一样。”但紧接着他又说:“但这OK,因为能活着,能呼吸就足矣。”
在电影《时时刻刻》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丈夫问她,为什么她的小说里的角色总要死一个,伍尔夫说,死去的人向活着的人彰显生命。而《浮生一日2020》中的死亡,那些被疾病和时间的洪流席卷而去的生命,告诉了我们生命存在本身的意义。
而生命存在本身的意义,或许就是像影片中一个热衷于追火车的男孩般,跑到荒郊野岭等待行经的火车,他也不坐,只是单纯等待着火车经过,然后一个个地数着。他等了一整天,终于等到了七趟火车。那一刻,他兴奋地笑着,像一个初降于世的孩童。
在这个悲伤多了一点的年份,我们依然没有忘记快乐的模样。有人奔跑在草地,有人沐浴在爱里,有人在禅定中享受无尽的平和。有人通过跳伞、翼装飞行在高空感受着终极的自由,有人在地面仰望着满是风筝的天空。
手机、单反、GoPro、鱼眼镜头、无人机……无数可能的拍摄方式都尽显其中。除此之外,《浮生一日2020》中又加入了各种网络视频会议画面,在数不清的主观镜头中,这形成了某种特殊的客观。我们像是拥有了上帝视角,看着无数张脸闪动在屏幕上,汇成了无尽的光点。
在这个人与人更加隔绝的特殊时刻,这部影片将所有人重新连接到一起,告诉我们,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就像影片的最后,一个母亲在睡前问孩子:“你觉得人类最终会发生什么?”小男孩出乎意料地说:“意识连接。”
如果说《心灵奇旅》是给当代996社畜的一剂良药,那么《浮生一日2020》则是给所有生命奉上的一首交响乐章,也是一首摇篮曲,恢弘亦温柔。
去年7月11日,还在酒店隔离的我收到了YouTube发来的邮件,说YouTube要重启《浮生一日》的制作,向世界各地的人征集2020年7月25日的视频。看到邮件的那一刻,兴奋的我还想着这次一定要提交视频,不过后来因为我的7月25日实在平平无奇,就搁置了拍摄。
但《浮生一日2020》再次提醒了我,心脏跳动着的每分每秒,都值得被记录。
正好也是个假期,早上7点钟看了《浮生一日》2020年7月25日世界的一天。。。
讲真,不喜导演的剪辑,电影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拼皮包给我感觉,没有获得多少感动。。。
我搜肠刮肚屏息凝神想要控制自己不狭隘,但没控制住,很抱歉还是狭隘了:在鲜少的我国画面里没有早晚都在广场上舞的大爷大妈;没有奔波在各种补习班间的孩子;没有甜言蜜语到齁人的情侣;没有富有诗意淳朴惬意的田园风情等等。。。有的只是一个手残疾的志愿者在周末清理消毒,两只被主人牵着互相咆哮的宠物狗,一对父母陪伴孩子拉小提琴,一个大妈对着残疾志愿者语气不善的指导,一个惊鸿一瞥的家庭聚餐以及一个无所事事周末坐在家里的大爷。。。
当然这些视频都是真实的,这毋庸置疑,但剪辑这玩应儿就是丢失了原来视频者的初衷,取一块皮做自己的拼皮包。。。孔子曾经说: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难道是说人丢了官就应该快快穷下去,人要是死了就赶紧烂掉吗?他是特指了南宫敬叔和桓司马。。。丧失了语境的断章取义,三千弱水您就取了一勺与己有用的,这种行为其实有点耍流氓。。。
可,我又第二次没控制住的想:如果记录我的一天能记录什么呢?一定简单的要死——坐在阳台上看书;拿着手机看片;做一顿家人喜闻乐见的饭菜;这有什么好记录?所谓“岁月静好”恐怕就是在一成不变里乐在其中吧。。。
于是,我搜遍了关于“浮生”的诗,相较浮生所欠只一死、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我更愿意和老东坡一样感谢昨夜三更老天非要下的一场雨,给浮生一日带了的清凉,和清溪子一般听了段竹林里睿智的对话,窃喜着偷得浮生半日的清闲,最后如王国维似的大大的世界里坐在自己的小小角落里他看红叶落我看米兰开然后聊复浮生,得此须臾我。。。多好!
阿门,以上这段算不算断章取义耍流氓呢?各位文学老前辈宽恕我吧!
以上
新冠笼罩的世界,从诞生新生命拉开的帷幕,琐碎的、纠结的人生,开心的、悲伤的人生,平静的、纷扰的人生,一幅画卷展开,刻画的是你我的众生相,快结尾的时候,我拉着他的手睡着了,满心欢心也平静,众生相,我相,人相,无相。愿未来一切都好。人类的世界就是这样悲喜参杂。mind your own thing~
魔幻的2020全球被疫情笼罩 时代背景鲜明 互联网、信息爆炸、短视频直播、智能化、新能源
跟上一部一样 信息量巨大 涉及生死、宗教、文化、种族、性别、政治、战争、暴乱、自然灾害
挤羊奶的小女孩、楼顶上的男人和对面楼顶上的女人、十年前在第一部出现的男孩 十年后新冠离开了人世、到别人家门前跳舞以挣取小费的泰国变性男人、依赖呼吸机度日的韩国小男孩、患有PTSD的警察和无辜的黑人(种族歧视和精神病)、从事遗体整理的中东男人
没有灵感的时候 可以看看这部片 有很多好的题材和故事、人物
今天看了内部展映,感觉相比10年前那部略显仓促和粗糙了。首先是2020年提交的视频里vlog角度的视频偏多,在审阅材料时就觉得质量不太好,其次这次提交的视频量实在太大了,又为了赶着提交Sundance电影节,叙事逻辑上不如之前的细腻。不过这次有了大量中国的镜头,可喜可贺,作为普通话部分的视频审阅员,电影里采用的中国镜头全部是出自我筛选和推荐的,还挺自豪的。
我给五星不单单是片子我爱看,更加是因为里边有选三个镜头,我拍的,哈哈,开心
Who can forget 2020? I have a soft spot for humanity. The world is so much larger than what little I know. I hope they keep making these.
那个十年前不起床呛他妈woman的男生,她妈又拍他了,他已经变成了一个罐子;那个一边做饭一边被拍一边提分手的日本妹子;那个被问做完这些事有人对你说过谢谢吗的小区清洁工大爷;那个quarantine中给家里每只蜘蛛都取了名字的大叔。很戳人。和2011版相比,社会话题大了,可最可贵的私人的东西却少了,很可惜。剪辑无神,像沿着星光大道查违停的人后面跟着沿着乡间小路开车赶牛的人,这种灵光一现的时刻非常稀有。大年初一看完,只觉世间有太多的情感值得去体验,有太多值得做的事情可以做。Life is short, live more. But HOW?
【圣丹斯2021】2020注定悲伤的一年,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2010版《浮生一日》里一位拍摄儿子赖床不收拾房间的妈妈,这次只能拍摄儿子的骨灰罐,因为她的儿子感染新冠去世了,妈呀哭死我了!
能够感觉到几个版块的设计,但总体略有些平淡。4星
its hard
最喜欢日本情侣分手那一段,太戳了
比起十年前的,失去了很多丰富的情绪,还不如抖音有看头
比较第一部,这部续作显得更为有价值,主要是2020这一年实在太特殊了,7月25日这个时间点也很好,泪目了好几次。特意选取的几段曾在第一部出现过的人物,他们十年后发生了什么,给续作带来了更多意义。除此之外,尽管发生了那么多事,世界上那么多生命仍然在经历着同样的日复一日的失去、快乐、愤怒、绝望、悲痛和幸福,所以最后的落脚情绪仍然是充满了活下去的希望。希望油管这个项目能继续吧,每十年一部。PS:这部终于有中国了(也很难绕开吧
我最害怕的事情,是我会悄无声息地死去,我的名字在历史上无足轻重。
浮生一日是很牛逼的一个命题。尽管没有自己,但是我们无不参与其中。
最触动的一条还是那个10年前被母亲记录过入选了,如今再次被记录已经因为疫情变成了骨灰罐的男孩...哎。
这特殊的一年仿佛赐予了这部纪录片更深的意义,上一部的拍摄时间是2010年7月24日,这次则是2020年7月25日,十年一日,时间就这样飞逝。十年前失去妻子的丈夫和父亲在十年后再次出现,这次他有了新的家庭,一位母亲拍摄了十年前出现在《浮生一日》里她的儿子赖床的画面,镜头一转,她说我的儿子现在在这,画面里是一个骨灰盒。动荡的游行、战争、示威画面过后,紧接着的是好莱坞某处聚集在一起的人们,这里一片祥和。有日本情侣在镜头里提分手,继而开始哭泣,也有在街上喂鸟的快乐老人。这次中国终于出现在了片子里,我们从未像这个时代这般紧密联结,也从未像现在这样遥远,充满隔阂。
在我活过的岁月里,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发生很多我不知道的事。—— -“我觉得我们彼此太不珍惜对方,我不觉得我们会结婚,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分手。等等,你居然什么反应都没有吗?”-“我还以为你是为了拍视频故意说的?”-“我是认真的。”-“真的吗?这让我有点难过。” —— “早上好,我会首先给你们看看十年前我的儿子在《浮生一日》中的样子,马上就拍到他了……就是这段……这就是我儿子十年前在《浮生一日》中的样子。我让你们看看我儿子如今的模样。这就是我儿子。他在家里永远陪伴着我,这会比我所想像的更煎熬。我儿子亚历克斯在2020年2月18日因新冠病毒引发的并发症去世了。” -13141
比十年前的多了更多的伤感
做得太好了 给人超越语言表达范围的感受。2020是多么独特又平凡的一年 我们在经历病毒 萧条 灾难和不公之余 在感受人情冷暖 生老病死 跌宕起伏之余 也在自然中平静 在日常中感知 给每一只小牛小羊小蜘蛛起名字 对每一位医护 清洁工和快递员说谢谢 给每一个按时长大的孩子快乐的生日 给每一个学骑车或单纯坐着的老人多点陪伴。留点时间去追火车 放鹦鹉 庆祝和许愿 静默和冥想 在蔚蓝的高空中尖叫 在镜片后观察叶子的脉络 在夜晚的被窝里和小鼠一起读书 在贴着爱因斯坦和霍金的小小房间里仰望星空。相爱吧 终有一散的人们,尽兴吧 终有一死的人类。佩服剪辑师们 纪录片是最难剪的电影 浮生一日是最难剪的纪录片 完成度很高也很动人 音乐配得很不错。
依旧很喜欢 不像10的那一部包容万物的宽广 但有一种世界边边角角大家一起挣扎在这特殊一年的united(好几段哭的我要暂停 边哭边想moving images真是一样美好的东西(这两天晚上因为这系列哭了一浴缸的眼泪
这种混剪作品感动归感动,只怪我有点看不动。
#Sundance2021 去年7月11日,还在酒店隔离的我收到了YouTube发来的邮件,说YouTube要重启《浮生一日》的制作。看到邮件的那一刻,兴奋的我还想着这次一定要提交视频,不过后来因为我的7月25日实在平平无奇,就搁置了拍摄。但《浮生一日2020》再次提醒了我,心脏跳动着的每分每秒,都值得被记录。PS:这次中国终于成为了它的一部分,那个北京清洁工老大爷很有意思,还有标志性的中国隔离酒店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