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啰嗦一下这部十集九个小时的剧集,我用了三个晚上看完了,尤其是昨晚一口气看完五集,看本剧之前,对主人公的印象停留在一个天才、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却不知道这位天才的人生故事居然还有这么复杂。
一是复杂在爱因斯坦与诸多女性的情爱关系:第一个是大学求学时代一见钟情的订婚爱人,第二个是被其才华吸引而退掉订婚爱人最后结婚并生育了两个儿子最后离婚的同学爱人,第三个是为逃避家庭矛盾而陷入婚外情最终再婚的表姐,第四个是与之婚外纯粹性爱关系的女秘书,第五个是表姐去世后与之陷入亲密关系的俄罗斯间谍美女。咋说呢,渣男两个字可配。
二是复杂在反复挑战权威和世俗的反叛一生:大学时挑战学校和老师,不愿被限制在死读书本,专利局时反叛局长,一边糊口一边研究,成名后获得教职反叛权威,相对论的发现可以说就是一大例证,也正是这种反叛居然导致他迟迟没能获得诺贝尔奖,后来获得居然不是因为相对论,反叛政治(反对德皇开战,反对FBI无端指控,反对使用核武器),甚至对女人的滥情也有他不拘泥于世俗的离经叛道的理由。
也许,天才的定义就是如此……
国家地理频道竟然开始拍电视剧了,《世纪天才》是国家地理频道拍的第一部电视剧,讲述爱因斯坦这位天才。
电视剧的开头就让人颇意外,是爱因斯坦跟秘书偷情的场景,查了一下Wiki,老爷子那个时候已经五十多岁了,不可谓”老当益壮”。
电视剧很有看点,通过爱因斯坦这一个点,表现了魏玛共和国末期德意志的社会动荡,犹太政客被刺杀,反犹活动频繁,无处不在的纳粹洗脑。
很爱片中的一些细节,比如爱因斯坦家厨房上从小到大各种尺寸的锅,排列整齐有序。比如反犹活动时,纳粹小孩看到爱因斯坦仍激动地追着要签名,甚至还是拿出纳粹臂章让爱因斯坦把名字签在上面,小孩不懂政治,但是崇拜科学。
电视剧借鉴了夏洛克里思维宫殿的方式来表现对物理学问题的思考,不知道后面讲到相对论和量子理论的时候要怎么表现,拭目以待。
我也已经有点烦说“个人私德无损TA的伟大”这件事了。时代在进步。确实客观来讲,成就和私德并非完全正相关(其实也经常相关,尤其是越大的成就),但关键是——能不能别因为“成就”就合理化、纵容甚至美化“恶德”?譬如“出轨”这件事,其实本身如果对方知晓并同意(真心同意),就像萨特一对,尚可接受,因为这属于个人自由和思想实践理论实验。
但纵观科学史,除了法拉第、居里夫人等,太多男性科学家作出很多私德败坏的事情,我觉得最让我无法忍受的一个点其实是——他们不尊重“女性”,甚至说,并不尊重“人”。爱因斯坦叫擦黑板的人“蟑螂”,随便践踏夫妻义务——他们好像自以为自己有凌驾一切的“权力”,而且非常深以为然,这点令人作呕。
当然,确实,从某个角度来说,人可能确实实际上“并不平等”,以前的女性,也确实很多没受过教育,非常无趣。即使到现在,很多受过教育的女性,依旧存在非常卑微的、让人看不起,就忍不住“想虐她”的心态......而大师们精力充沛,工作繁忙,需要灵感,也没时间思考那么多....一来二去拿到手里的果子就吃,反正还要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就和你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忍不住加餐一个道理——这种“原谅自己”的借口是不是确实来的很容易???
是的!
所以我说,可以理解他们为啥会这样,而且愿意被“欺负”的也是自己愚蠢,双方都有问题。但不管怎样,还是不喜欢这样的“伟人”。
其实抛开舆论喜好不谈——毕竟这些其实也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爆炸后的“宇宙守恒定律”。他们曾经犯过的错,不尊重、忽略过的事情,哪一件没有回应到他们身上——让他们生活过得并不幸福?爱因斯坦和孩子们关系好吗?孩子们成就又如何?居里夫人孩子们成就如何???几个诺贝尔?
幸亏还有居里夫人。别提居里夫人的“绯闻”,人家丈夫生前婚姻幸福美满,家庭合睦,死后才开启的一对一新恋情还被舆论搞黄了,人家做错什么了?那个年代的女人真是可耻,自己容许自己丈夫出去沾花惹草回家就行,却对女性表达出真情实意就愤恨不已......哎。有时候想想要我是那个时代的男的,压根不会娶这样LOW的老婆!即使娶了,分分钟离婚!不,根本不会有开始。
总之,居里夫人最终儿女幸福,双双诺贝尔,孙女还和曾经没在一起的朗之万孙子结婚了。就是私德非常重要的证明。
爱因斯坦说他最佩服的科学家就是居里,他们之中“唯一道德没有瑕疵”的人——你确实该佩服!
(PS:其实晚年爱因斯坦也曾为了“挽救方程”加入了“宇宙常数”哦.....其实他这本身是不是也就是在“学术造假”边缘来回试探...?私德坏到一定程度,多少会影响最核心的——“科德”!只不过他狗屎运好,居然很多后发现歪打正着了。)
个人确实很喜欢爱因斯坦,他写的《我的世界观》确实很动人。但某一部分的他,也确实令人鄙视。这不,被嘲笑鄙视至今,也是还了😉。其实个人生活中也算是早还了!
唯愿后世天才和观众们随时代一同进步——不要再有“因为是个天才就可以为所欲为”Or“哎反正世界都这样我也就忍忍吧.....”这样的道理!
世界怎样,关你屁事。
你喜欢什么,才最重要。
不要向任何概念和“伟人”屈服。
说实话,我们也许都不用他的公式,反正演的乱七八糟一大片,尤其中间几集最烂。后面我都不想看了,害我通宵看这烂片。一百四十字?谁规定写这么多?烂片烂片烂片烂片烂片烂片烂片烂片烂片。其实全剧就讲的爱因斯坦一开始谈恋爱与翘课追逐梦想,中间讲的是跟一个妻子无理谈判,说实话,到后面观测日食我已经不想看下去了,尤其无理谈判那一点,已经证实了这就是个主打言情的烂片
米列娃·玛丽克(Mileva Marić,1875年12月19日———1948年8月4日),又名米列娃·爱因斯坦·玛丽克(Mileva Einstein-Marić),塞尔维亚女物理学家,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第一任妻子。 米列娃1875年出生于塞尔维亚的蒂泰尔(当时隶属于奥匈帝国),高中毕业后她考入瑞士苏黎世大学,攻读医科,而后转学入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攻读数学和物理。 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求学期间,米列娃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结识,两人于1903年结婚,于1919年离婚。两人育有一个女儿(下落不明)和两个儿子:汉斯·爱因斯坦(长子)、爱德华·爱因斯坦(次子)。1948年,米列娃于瑞士苏黎世去世 学习生涯 后来,她转学到苏黎世,因为在别的地方,女学生不能参加考试。 刚到苏黎世时,她报名学医,但随即就改变了主意,改学物理学和数学。当时,她与爱因斯坦是同班同学。 恋爱经历 当年进入瑞士联邦工学院1897级学习理论物理的学生共有5个,米列娃是唯一的一个女生。她相当聪明,在数学和物理上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后世的物理史学家甚至争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观点一部分来自于她。她独特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爱因斯坦,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 爱因斯坦曾在热恋的情书里写道:“我是多么幸运,找到了你,一个和我平等又和我一样坚强而独立的生灵!除了你,我和任何人待在一起都会感到孤独。”……“在这里,想你是唯一让我觉得生命是真正有意义的事,要是思维也能有一点生命,有血有肉,那该有多好!……” 与爱因斯坦相爱后,两人形影不离,一道学习,一道讨论科学问题。1901年,爱因斯坦在写给她的信中说:“如果要把相对运动课题做成功,只有你能帮助我。我是多么地幸福和自豪!” 热烈的爱情使得两人荒疏了学业。1900年,爱因斯坦的考试仅以中等水平通过,米列娃却未能通过。正在她准备参加补考时,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情发生了,她怀孕了。在当时的情况下,未婚先孕将意味着一位青年科学家的前途成为泡影。 米列娃毅然回到父母身边,在那里生下了女儿,取名丽瑟尔。这个孩子生下来就不健全,估计是患有精神障碍。此后,没有人知道这个孩子的情况,她也许是死了,也许是被别人收养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爱因斯坦从未见过自己的这个女儿。 婚姻 不顾家庭的反对,爱因斯坦与米列娃于1903年正式结婚。当时,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职位是“技术专家”。同年,爱因斯坦开始写博士论文时说:“我需要我的妻子,她能为我解开数学上的难题。” 对米列娃来说,放弃个人事业完全是为了婚姻和爱情。她是如何从失去女儿的困境中解脱出来的,迄今无人知晓。婚后,她把心思完全放在了丈夫身上,尽一切努力帮助爱因斯坦。她包揽了全部家务活,为了挣钱补贴家用,她还办了一个大学生家庭旅店。 1907年,米列娃和她的儿子汉斯·阿尔伯特。 1904年,他们的儿子出世,取名汉斯·阿尔伯特。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收获之年,他在这一年发表了5篇引起自然科学革命的论文。米列娃骄傲地告诉朋友说:“我们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它能让我丈夫一举成名!”1909年,爱因斯坦在苏黎世获得教授职位。就在这一年,他与其他女人的桃色新闻四处传播,米列娃对此伤心欲绝。1910年,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出世,但这个小家伙和他的姐姐一样命运不济,一生患有精神病。1911年,当时已经是知名教授的爱因斯坦前往布拉格。凭借着女人的直觉,米列娃感到大祸临头。果然,爱因斯坦不久之后就开始跟他的表姐爱尔莎热恋。为此,1914年,米列娃阻止爱因斯坦前往柏林,到皇家普鲁士科学院工作。 爱因斯坦对此大为恼火,他以书面形式通知妻子,如果要保持婚姻,必须满足以下条件:A、你应当保证我的衣物和被褥整洁,保证我的一日三餐,保证我的工作间整洁,特别要提醒的是,我的办公桌别人不得使用。B、放弃我们之间的一切关系,除非出席社交活动,特别不要让我在家里跟你坐在一起,跟你一道外出或旅行。C、跟我交往要注意以下事项:别希望我对你好,不发火,如果需要,必须立即终止与我的谈话,只要我要求,必须无条件地离开卧室或工作间。D、你有义务在孩子面前不得以语言或动作蔑视我。 几个月后,无助的米列娃带着两个儿子再次返回瑞士,而爱因斯坦则留在了柏林。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米列娃和孩子们一直生活在苏黎世,爱因斯坦则和后来成为他第二个妻子的爱尔莎生活在柏林 1916年,爱因斯坦写信给米列娃要求离婚。这一个消息对于当时身体和经济均陷入困境的米列娃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但是,她没有别的选择。1919年,米列娃同意离婚,但她提出要分一部分诺贝尔奖金。1921年,当爱因斯坦拿到奖金后,确实付给了她一些,但她到底得到了多少钱,迄今仍是一个谜。 晚年 一切人世间的幸福皆离米列娃而去。为了给小儿子爱德华治病,她几乎花光了全部积蓄,后来,只能靠教钢琴维持生计。20世纪30年代,她的大儿子携妻子和孩子去了美国,米列娃一直留在瑞士,照顾自己生病的儿子,几乎过着隐居的生活。 1948年,米列娃死于一次中风,之前她已经处在绝望的半身瘫痪中。人们在她的床垫中找到了8万瑞士法朗。她被埋在苏黎世一个没有任何记号的坟墓中 在此期间,爱因斯坦长期生活在普林斯顿。他与1919年结婚的第二个妻子爱尔莎的婚姻也不美满。他是这样评价这次婚姻的:不成功尝试的婚姻,由于某种偶然维持了下来。爱尔莎对物理学一窍不通,他承认,他的前妻能在学术上帮他的忙。其实,爱因斯坦在感情上对爱尔莎也并不忠诚,但爱尔莎却深爱自己的丈夫,容忍了这个“孤独的天才”一个接一个的桃色绯闻。 十分幸运的是,与爱因斯坦接触过的女人,对他都是死心塌地的。在他的妻子去世之后,他的生活起居一直靠养女马格特·露文塔尔和长期在他身边工作的女秘书赫冷娜·杜卡斯照料,直到他1955年去世。
我只能评价,爱因斯坦在婚姻生活方面十分失败,第一任妻子伴随他成功,付出自己的梦想来做爱因斯坦的保姆,但是最后却被抛弃。
脚踩两条船
我从没有意识到,女性解放,平权,做学术学理科,获得学术职位,废除婚姻家庭像是如此的重要,这从短期来看是阵痛,长期确是重要回报想着好似历史的趋势,无人可挡,从我们现实来看,我们还不如20世纪的欧洲。
爱因斯坦家里是企业家族,从小衣食无忧,高中反对填鸭式教学,竟然和我们的高中如此相似!所以反对权威,要求退学,后来,爱因斯坦在瑞士苏黎世申请大学,一心一意学物理,一心一意考某位导师的研究生,就是想献身科学,成为物理学教授。
我都不清楚有多少年轻人是这么想的,大部分到了大学就忘了,小部分工作之后就傻了,剩下的,即便考上了研究生,面对学术江湖的规矩,也是选择了混混好。
真的坚持到底的有几人?更不要说,爱因斯坦那个时候,学术圈更为贵族化,精英汇,有着严重的性别歧视。
在剧中,爱因斯坦不得不选择生活,养家,照顾妻子和孩子,就是工作业余搞学术,也要牺牲妻子和朋友的时间来照顾他的日常生活以便自己全身心投入相对论的构建,他想以此一飞冲天,重创保守的德国物理学界,然而只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的。
爱因斯坦一路过关斩将的原因,来自于对于自己数学物理能力的绝对自信,这就是他的成功秘诀,占着50%的关系,比如他最后自己一个人战胜了大数学家,独自证明了自己的数学广义相对论。
所以说,作科研不仅需要诸如家境,教育,保姆,朋友(朋友非富即贵,竟然能为了爱因斯坦安心搞学术,安排爱因斯坦的朋友进体制内),还需要自身的坚持不懈,努力学习,毛遂自荐,绝对自信,当然,这些都是50%。
另外那50%需要他自己的数学,物理能力,或许是,天赋。
很多人有前50%,却没有后50%,这就很糟糕了,有时候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搞学术,于是很痛苦,所以,能作科研的,都是宝贵的人。
比如一些人,连前百分之五十都不达标,但最终仍然和梦想以另一种方式交汇。
比如一下这位,可以用王家卫的经典台词来形容: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10年前,写了这篇文章,10年后翻写下!也正好,今年我30岁了。 我是一名来自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的天文爱好者,现在正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工作。我从小就喜欢天文,但具体什么时间喜欢上的,一无所知,一点影响也没有,我只能说大概6岁左右吧。 还有就是,到现在为止我一直都想知道我为什么会喜欢上天文?这是一个未知的问题!哪时太小了,记忆中模模糊糊的。只知道大概小学3年级吧?去看了1部科普片《宇宙与人》
某些人说我:“你爱好天文有什么用呢,以后什么用都没有”我就对他们说:“是没什么多大用处,但是,每个爱好都有不同的用处,像我们爱好天文的就能知道天上的星星是什么,地球以及宇宙怎么产生的,月全食、日全食、彗星、是怎么回事,现在的甚至有些人都还是像古代那些人一样不知道为什么,都以为是什么鬼神之类的,当然我不是说古人不好,古人虽然当时不知道这些,但有时有些方面古人比我们现代人强。所以我们能知道这些,为天文爱好者们感到骄傲。
这位小哥大学毕业之后,仍然能够在曲折之中坚守爱好,这比爱因斯坦要强多了,因为生活经常会磨灭一个人的灵魂,让人们变成行尸走肉,然而,天文的爱好成了他心中的一团火,永不熄灭,能够支撑他走,比大多数按部就班的研究生们要强多了。
毕业后的工作事迹 2013年毕业后,工作曲折,没有找到自己的喜欢的工作,就随便找了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度日如年,对未来充满迷茫。在2018年之前,连续换了3份工作。第一份和堂哥去做烟囱敲铁皮,因为水土不服加上急性肠胃炎,所以就做了2天。第二份工作准备去修车,但是恰好遇到人家师傅搬家,帮忙搬家了3个月,呵呵,最后不但技术没有学到,还倒给师父学费钱,而且我最爱的天文书籍《大设计》,被他的学弟给贩卖了,气得我就走了!第三份工作,和表哥一起做火锅店的工作,这次还算比较长,干了1年,最后亏本关门。
来迷茫,所以还是继续忍干!修车期间,频繁被师父骂,各种骂!每每都在心里对自己说,忍忍忍!忍心吞声!因为不喜欢修车,所以每次都会利用上厕所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去专心做与天文相关的事情!厂里各个能躲的角落,都去用手机干天文相关的事情。
同样,爱好也是需要牺牲的,在很多环境下,这是一种不智之举,而且,得不偿失,但这就是人的灵魂。
“那个时候的我是无心修车的,自己都每天对自己说,天文为主,修车为辅!所以,我的3年多修车技术还不如专心学3个月的学徒。3年来的无心修车,简直就是浪费时间!每当休息的时候,同事看我玩天文,就觉得我是个奇葩的人,都不愿意和我打交道,从前也是如此,今次也是如此,如此而已,呵呵。他们不理解我的世界,我也不理解他们刷抖音看视频玩游戏的世界。”
看到这一段,我感觉他已经和爱因斯坦灵魂相通了,为了科学可以坚守自己,清扫世俗,是精神的强者,这段时间哪怕向生活低下头,都不会有后来的自己了。
时间终于熬到头了,2018年我高中时候的许愿纸凑效了。虽然那个愿望纸写的是:“只要能进天文台,那怕扫厕所也行!”,但是比这个好很多,我当时很兴奋也很害怕。害怕家里人不让去,害怕去了不能胜任这份工作。我要感谢张天才(也是一位疯狂的天文爱好者),他当时说的话,激励劝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加上后来媒体的采访,和宣传,朋友家人都支持,我就决定去了! 天文台工作开始! 3月,和父亲一起来到了,小时候曾经有过的幻想之地——云南天文台!初次遇到天文台的工作人员,感觉自己之前接触的无论是修车同事还是火锅店同事低了指数式级别一样!感觉自己从低级一下子升到了高级模式。怎么说,各方面都好,而且当时我就很有信心把这份工作做好。干了3个月,超喜欢,这就是我想要的工作,虽然离家远是个缺陷,但是人不能太贪,不能太追求完美
这种为了梦想而牺牲生活和爱因斯坦是一样的。
一样的牺牲家庭和伴侣。
一样的求而不得。
真的想搞科学研究,这样的牺牲是必须的,连伟大的爱因斯坦也不例外。
现在这位小哥已经是拥有将近400万粉丝的天文科普博主,在哪里想必很多人都知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爱因斯坦这一部比毕加索那一部好太多了,为什么说拥有科学精神的人才可以称之为科学家,而应用科学往往走向迷信,从这部剧集中可以得到说明。中国导演无法运用摄像机拍出精神,可以参照天才这个剧集,第一部《爱因斯坦》是精神,第二部《毕加索》是肉体,导演的水平高下立判。
深切同情米列娃,无论多聪明的女人,在面对爱情和孩子的时候都很难作出正确判断,心甘情愿地被束缚。而爱因斯坦确实是科学界的巨人,感情生活的矮子,典型的双鱼渣男。
He is not only a genius but a great man. 一战二战冷战时候的madness和如今世界的,并无二致,偏见集权dictatorship。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籍,可是,更有个人的选择。透过生活里的种种看到宇宙星辰万物定律的镜头太棒。如果这个年轻人不是爱因斯坦…Mileva真的让人唏嘘,他们两的感情开始有多炽热多美好后来就有多残酷的互相折磨。她是我的血液,而我却是她的荆棘。一战前后,一下子沉重。唉。在Elsa最后的日子里,陪伴照顾读书给她听,很好哭。This world is dangerous, not because of those who do evil, but because of those who look on and do nothing.
那些讨人喜欢 做事靠谱 懂规矩 识大体 以大局为重的人,也许永远与天才无关
伟大的人,和智力冲撞的时代。
我老觉得没有人能演出爱因斯坦那种感觉来……我连用语言都不能形容出他来
天才的世界不是一个凡夫俗子能够理解的境界。看完钦佩于爱因斯坦的大脑与智慧,他对自由及人性的追求,人格的高尚,也羞于他在私生活中不那么完美的一面。但这些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非常立体而伟大的科学家形象。不过依然为米列娃的人生感到唏嘘。看完大结局追加5星。
前几集会错以为是渣男,是个偏执狂,记得要看下去,后面会让你慢慢走进这个爱因斯坦,伟大之所以伟大。
一个活的爱因斯坦,一个风流的爱因斯坦,一个飞扬在物理数学宇宙世界的人。国家地理的第一部电视剧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
很有意思的爱因斯坦传记啊。一上来就是和秘书滚黑板,哈哈,老当益壮的典型。个人私德其实毫无有损他的伟大,作为几乎唯一一个堪堪与牛顿比肩的物理学家,这都不算事儿~~~个人评价:A-
比海洋更广阔(和复杂)的是人心啊 | 首尾两集拍摄手法有点《星际穿越》感 演员的扮相也很接近历史原型了 | 最后默默去搜了一下玻尔x海森堡的cp是什么思路(。
再伟大的渣男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对。有才华有抱负的女性,千万别生孩子。
真正的人类群星闪耀时(这个词用在这个剧集上无比贴切,当然,不妨碍我讨厌叫这名字那本书)。看到第三集我意识到它为什么不叫爱因斯坦,而是天才,那真是一个伟大的时代!所有的学科所有的行业都出现开创性的进展,爱因斯坦,伦琴,居里夫妇(好吧,前几届诺贝尔奖得主都在上面),弗里兹哈伯(天啊,
没人否认爱因斯坦在科学领域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感情上生活上他就是个大写的自私渣男啊!米列娃太惨了。
朗·霍华德拍传记成精了
了解了爱因斯坦和相对论还有量子物理学
从小到大最喜欢的科学家,我自己一步步虽然没有成为硬科学的学者,但也算成为了自己想成为的‘科学家’的初级模式吧。年轻的爱因斯坦演得很讨人喜欢,一个纯真又较真的少年。
Fantopia字幕组 敬请期待
从生活上来说,天才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没事渣一把。从思想上来说,凡人和天才的思维能力差距实在是无法弥补的。
啊啊啊 爱因斯坦 抛开你的伟大不提 普通人视角里 你真是个渣男啊啊啊 前妻明明可以成为另一个伟大的女科学家 结果 结果被你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