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六尺之下第五季

已完结

主演:彼得·克劳斯,劳伦·艾波罗丝,弗莱迪·罗德里格兹,迈克尔·C·豪尔

类型:美剧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5

 剧照

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1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2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3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4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5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6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13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14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15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16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17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18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19六尺之下第五季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六尺之上

这不是一部讨人喜欢的剧集。它内敛,尖锐,沉重而压抑,充斥着失控,冲突,谎言,混乱,口是心非,离经叛道,以及黑暗古怪的幽默,和转瞬即逝的温情。Nate是一个回避现实的理想主义者,每每以逃避回应责任和压力,临死之前背叛并抛弃了怀孕的妻子,最后以荒谬的方式唐突的结束了生命。Brenda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父母恶言相向,与弟弟暧昧不清,以性作为生活的出口。Ruth焦虑而神经质,在丈夫死前从未拥有过自我,开始学着为自己而活,却无法派遣与自我相处的孤独,将每一个情人当成自己的孩子。David无法接受自己,更无法接受别人眼中的自己,害怕与人产生矛盾,不惜一切讨好别人。Claire从未拥有过自信,用毒品和酒精麻痹自己的感情,和每一个夸她漂亮有才华的男人上床。更不必提Ruth the second Lisa,大男子主义而精于算计的Federico,Chenoweth疯狂一家。
然而我们如此喜欢这部剧集,因为她如此深刻的映射我们的生活。我们看到离奇的死亡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使得人生如此无常到显得荒诞,而我们的死亡也终会上演。但那些纠缠不清的令人困惑的关系,将我们无常的人生紧紧缠绕在一起。那些冲突,失控,反复,复杂,迷茫甚至孤独,与难得的温暖和理解组合在一起,组成人类脆弱的关系。

 2 ) 生亦何欢,死亦何戚

追完《火线》之后,本打算追《黑道家族》的,但网络上却找不到未删减版的资源,于是就看了《六尺之下》。

        相较于《越狱》的紧促,《绝命毒师》的深刻以及《火线》的宏大,似乎很难找到一个恰如其分的词来标记它,一番纠结之后,我想到了“平淡”和“荒凉”。平谈是我看它时的状态,荒凉是我看完它时的感受,却都无关于《六尺之下》本身。

        《六尺之下》五季共63集,每一集都以一个凡人荒诞或惯常的死亡开始,一直到第五季,再以费雪一家以及与之生命中有过交集的人的相继离世作结,完成了一个美国殡葬业家族两代人生命的轮回。

        第一季第一集伊始,就以费雪家族里父亲的意外离世开篇,然后便是其余家族成员在怪诞的状态下仓促的出场,从而奠定了该剧边缘、荒诞、黑色幽默的总基调。

        然后几集看下来,你又会发现这个家族里似乎没有一个正常人,个个都是怪咖,即便是已经离世的父亲,也被发现生前的许多不为人知的一面。他们行为怪诞,举止荒唐,漠视传统,游离规则,同时内心又无比挣扎纠结。然而在暗自窃笑之后,你又觉得他们有一些可爱,有一些率真,甚至有一些熟悉。直到终于有一集,于某个瞬间,你会忽然发现他们中的某一个像极了我们身体内的另一个自己——那个被传统、规则禁锢了很久的,或者被我们藏匿了很久的,另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自己。

        于是,伪装尽数卸去,灵魂渐趋打开,我们袒露出内心最柔软的那一部分,温情脉脉的看着他们琐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庸常人生中的悲欢离合,仿佛是在看着自己的另外一种人生。直至有一天他(她)溘然长逝,长眠于六尺之下,而关乎我们自己的另外一种人生,也被埋葬,永入苍茫。于恍惚之间,便似乎有了一种已然活过一次的沧桑感。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仓促或者漫长的数十年里,在经历了至亲的人一个个相继离世之后,终于有一天自己也撒手人寰,于是万念俱灭,万事俱空,这个或缤纷或凄凉的世界于我们而言又重新归于荒凉。

 3 ) 六尺之下:一场每个人的生死爱恨情欲之旅

六尺之下:一场每个人的生死爱恨情欲之旅

主角一家的职业是丧葬师,家族产业六十多年了。父亲Nathaniel和母亲Ruth年轻的时候就结婚了,第一个孩子Nate出生的时候老公在参战。第二个孩子David出生的时候老公还是不在家。第三个孩子Claire后不久,大儿子李家出走。故事的开始是父亲去接Nate回来过圣诞节,由于抽烟没看路遇上车祸。故事的结束是,归来的Nate死亡,Claire离家去追求自己摄影师的未来。

各种各样的死,急性不明原因死亡的婴儿,刚刚离婚去跟闺蜜庆祝的女士,独自在家泡澡不小心触电的艳星,80多岁穿着最好的西装开着最爱的汽车自己到丧葬社的老爷爷,独居的房地产经纪人,下坡的时候没有脱下滑板鞋的年轻女子,被困电梯勇于救人紧急联系人是早已离婚的前妻号码的男士,对自己的军旅生涯没有后悔的残疾军人,不能接受妻子先自己而去结果当场去世的丈夫,生前立下遗嘱死后要跟前妻葬在一起而引发家庭大战的父亲…这个名单还有很长,每一集都是一种死亡。这是我们每个人难以摆脱的宿命。人为什么会死?剧中有人这样问Nate,他回答说,可能是为了让我们活着更加重要。去年想写的文章就是关于《地海传奇》中地海彼岸的故事。强大的巫师掌握了不死的咒语,可以让活人不死,可以让死人复生。活人不死,但是已经忘了自己是谁,忘了生命中的所有美好,不过是行尸走肉。死人复生,不能思考不能感觉。整个世界被行尸走肉覆盖,世界失衡。男主大巫师和年轻的王子,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将世界恢复平衡,将生死之间的地界重新划分。

爱是一种能力,需要学习。里面的每个人都在爱中挣扎,有人功德圆满,有人分道扬镳,有人大彻大悟。

David和Keith,这是最喜欢的一对。其实双方一开始都没有认为对方就是自己命中注定的。分开的原因就是David羞愧于自己的身份,他一直不能对自己诚实。他的前女友后来有一次哭着骂他说,I hate you for lying to me. David这时已经可以很平静的说,you are right, I am sorry. I even lied to myself. David终于接受了自己的身份。Keith的问题在于他的原生家庭给自己造成的伤害。他内心里惧怕那个暴力专制的父亲,同时自己也渐渐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David说我受够了这种要小心谨慎讨好你的我,哈哈,David发飙的时候真的太Man了啊,毕竟是演过嗜血法医的人啊。Keith主动找David道歉,两个人都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接下来就是一起住了。

两个问题,一个是是否能和对方以外的人上床。他俩其实一直都比较开放,David是那个想结婚的人,也是那个最早提出了不想对方跟别的人有性关系。Keith同意,虽然有过违约,但是两人都比较好的处理掉了。另外一个是孩子的问题。David比较博爱,觉得世界上已经有那么多没人关爱的孩子,领养就可以。Keith要求有自己基因的。最后二人妥协,两种方法同时进行,哪一个成功就哪一个。如果都成功了,David说Then we will be very busy. 哈哈,真是太有趣了啊,最后各种波折之后,他们收养了一对兄弟。哥哥Durell真是问题少年大集合啊,各种头疼。弟弟Anthony就是那个天使少年,非常温柔。从最后一集看,最后也是弟弟继承了丧葬社。

总之来看,这俩恋爱,结婚,养孩子,遇到了跟大多数伴侣一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坦诚,理智,沟通,互相为对方着想,最终走到了最后。

Nate和Brenda,这俩只适合当情人啊。其实Brenda和Nate,看看他们之前的经历就能猜出来,绝对的情人型。Brenda从小就被当做心理研究的典型,父母开朗乐观开放的性格,真心是没有遗传给他们姐弟俩。两个人从小就是看的黑暗童话长大,对姐弟俩的世界观都造成了重大的扭曲。两人如双生藤蔓,难以分离。

两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Billy。两人刚刚进入甜蜜期,弟弟Billy就开始捣乱,故意断药天天缠着姐姐。Brenda习惯和责任心使然,必须照顾弟弟,跟男友分手。结果从母亲那里知道当年弟弟所谓的自杀真相的时候,造成精神崩溃。他弟弟根本不是自杀,是反社会性人格,写了很多危险的关于家庭和他姐姐的话语,还在家里纵火。起因就是Brenda考上了外州的大学,弟弟不能接受分开。

第二个问题是Brenda的情感逃避模式。一直没有长期的感情,对于承诺极度惧怕和排斥,觉得自己不配享有这样的幸福。跟Nate订婚以后,精神压力剧增,她释放压力的方法就是不加选择的找人上床,然后还把相关的情节写进自己的新书,终于被Nate发现两人大吵分手。Brenda跟邻居Joe的交往,Joe看起来真的是个老实人,想好好过日子的。认识没多久就开始买房计划要孩子。估计就是那种一路乖乖虎好学生过来的,唯一特别的一点就是想在性生活上找点刺激。但是另一方面,Brenda已经玩了好多年,她不想玩了。Joe确实特别好,但是真的不适合跟Brenda这么复杂的人一起。Brenda在Joe的面前没有办法展示自己真实的一面,因为Joe太单纯太美好。俩人同居以后,Brenda故态复萌,主动找Nate上床,Nate拒绝也不听,然后一次两次,终于被Joe当场发现,愤而分手。

第三个问题是Nate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不同的女性。Nate的第一次是跟姨妈Sara的朋友Fiona,肉体爱。那个时候她15岁,Ruth因为这个事情跟自己的妹妹闹得非常不愉快。但Nate后来承认,Fiona是他的初恋。作为一个阳光帅哥,Nate从来没有缺过女伴,曾经有个场景,Nate想象到屋子里面有十几个孩子都在说他是他们的父亲。第二个是Brenda,精神爱。Brenda神秘的气质,绝对是Nate的恋爱史上最特别的存在。神秘博学,风趣幽默,性生活和谐,轻松自在,还有疯狂叛逆。其实疯狂叛逆也是Nate性格中的部分,如果不疯狂,他就不会年纪轻轻离家出走,多年不回。他遇到Brenda就像遇到另外一个自己,迷人不安定危险。第三个人就是Lisa, 家庭爱。我真的是不喜欢这个人,但是不妨碍我觉得她很可怜。她暗恋明恋Nate很多年,但是人家只把她当炮友。受气包一样的性格,找了个把她当奴隶的老板,非常爱女儿Maya但是没能看着孩子长大,天天怀疑自己老公出轨但是实际上自己才是那个和姐夫有恋情的人,甚至连Maya的亲生父亲是谁都不知道。工作多年却没有多少积蓄,没有跟丈夫商议就要求住在婆婆家,跟婆婆还不合。丈夫花钱超过五十美金都要管。她生前丈夫Nate不了解她,Nate以为你怀孕了,我勉为其难的跟你结婚了,这不挺好吗?这还不够证明爱你吗?但是Lisa觉得,你不能是因为女儿跟我结婚,你得是因为是爱我才跟我结婚。拜托,你第一天认识Nate吗?不过Nate好歹是做对了两件事情,一是按照Lisa的意愿,绿色葬礼。二是在自己活着的时候非常照顾Maya。可悲的是Nate爱上的是死去的她,活着的时候Nate只想躲着她敷衍着她。可能爱了有一年多,没过多久,Nate就开始跟附近的家庭主妇,以及来办丧礼的委托人上床了,以及跟Lisa最为担心忌惮的Brenda复合。第四个就是Maggie, 心灵爱。Maggie出现在Nate已经经历了前三个阶段以后,需要更高层次的感情了。跟Brenda的婚姻生活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美满幸福,婚后虽然没有经济和家务的争吵,但是因为Brenda的怀孕以及孩子是否健康,两人产生了激烈的争执,这个问题最后也没有解决。Nate因为看到了Maggie的平静的美丽心灵,可能觉得这才是自己寻找一生,最后找到的心灵伴侣吧。甚至在昏迷醒来以后,他马上跟Brenda表明了要分手,你可真是够勇敢和无情啊,你老婆还怀着孕照顾着你和你前妻的孩子。Brenda很淡定,没吵没闹。Nate对前来探望的Maggie说我不后悔,你呢?难道是编剧觉得不能让他继续渣下去了,还是写死了算了。我也明白遇到心灵伴侣不容易,但是你能不能看看你的责任?你还没有长大吗?

Ruth和她生命里的众多男人,被压抑的情与欲。第五季中,Ruth在野营中和Hiram吵翻以后,在路上她看到了她交往过的各个男性包括自己的丈夫,她毫不犹豫的拿起猎枪,挨个爆头,这才是我喜欢的选择啊。

情与欲,这是Ruth生命中一直在寻找的东西。小时候,要独自照顾脾气暴躁的瘫痪祖母,自己妹妹逃避责任离家出走。年少美貌,有当年的露背照片为证,第一次发生关系就怀孕,青春年少就生育了第一个孩子, 她自己说那时候我自己还是个孩子。接下来就是照顾三个孩子,给老公Nathaniel当了三十年的会计。结果是什么?她不了解自己的老公。老公对于他是个神秘的存在,彬彬有礼,照顾人,能赚钱,但是永远看不透,永远隔着一层。当然Nathaniel的神秘性,可能是他本身的问题,可能是性格使然,也可能是战争影响,他的妻子儿女其实都不了解他,但是他反而更加了解他们,更有洞察力。他很可能早就知道妻子已经出轨了理发师。知道儿子David的性取向,知道女儿Claire心思细腻。知道Nate虽然很叛逆,但是共情能力非常强,特别会安慰人,很适合殡葬行业,所以他给每个人都留下了不同的遗产。妻子继承股票和存款,两个儿子继承家族产业,女儿继承教育基金但是前提是必须得读大学。Nathaniel可能出轨过,也可能没有,可能有同性恋人,也可能是个反社会型人格,给我们留下了一大串的谜团。等到Nathaniel去世以后,妻子儿女才发现从来没有了解过他, 只能通过不断的闪回和对话,抽丝剥茧,认识死去的人,同时也认识自己。在Nathaniel这里,Ruth感觉到的只是家庭的责任和日复一日的操劳。Ruth不了解自己的孩子,跟女儿一直不亲,一直到最后放手才真正亲密起来。David的性向她是最后一个知道的。Nate的病情她也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她跟Brenda说的一句话是,Motherhood is the loneliest thing in the world. 她整个人一直都很孤独,需要陪伴理解情感和激情。

所以在Hiram那里,Ruth要的就是激情,他们俩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野营做爱,Hiram也是真不客气,不管是一开始,还是后来和好,都是很直接的说,你来找我不就是为了这个吗?中间他俩分手是Hiram主动提出来的,喜欢上别人了。Ruth平静的接受了,反而Hiram不愿意放手了。Ruth接受分手的原因是,她看上了Nikolai。

Nikolai是来自俄罗斯的花店老板,天天见着Rose就是狠命的夸,夸到心花怒放,这人依然是欲,以及把Ruth当做自己的附属品。Nikolai就是喜欢Ruth的小鸟依人的感觉,可以接受自己的保护,可是实际上他自己欠着黑社会的高利贷,自身难保。在Ruth为他支付了高利贷的欠款以后,Nikolai觉得自己大男人的自尊心深受伤害,提出了分手。

Ruth继续勇敢追求体贴相伴的感情。下面两个一个是来家里的实习生,年纪比自己儿子还小,从小是跟着女性长辈长大的,有恋长情节。两人很合得来,非常有共同语言。但是,对方完全没有欲的要求,Ruth认识到真相后,极度失望分手。另外一个是Sara家里的管家Bettina, 插一句这两位一起演过美国恐怖故事,都是老戏骨啊。Ruth追求情欲的道路,不因为年龄,性别而受到束缚,非常佩服。Bettina的性格非常好,最后两人成为非常好的朋友,一起办了一个宠物托儿所,天天逗猫逗狗,其乐无穷。

Ruth人生的最后一个打击就是George,大学教授,高大帅气,谈吐风雅,特别会撩,性生活能让子女汗颜,简直就是情与欲的完美统一。两人迅速陷入热恋,闪婚。婚后问题慢慢显现,原来George曾经结婚六次,前面还有三个子女,但是这些婚前都没有说过。George对于婚姻生活的陪伴没有概念,或者觉得没有必要,他只不过是找了个保姆照顾自己,Ruth不能接受,一气之下离家出走。等Ruth消气回来以后,发现George病发,他有严重的抑郁症,婚前没有说明。George的脾气越来越乖张,动辄发火。Ruth感觉到自己被欺骗,又被困在必须照顾另外一个人的角色里,痛苦万分。George接受治疗后,Ruth设法让他搬出去自己住,这一段看的时候觉得Ruth做的不对,但是想想看,如果是我,也巴不得摆脱这种生活啊。George倒是很看得开,后来George主动找到Ruth说想尽快离婚,说自己遇到了喜欢的人,已经订婚了。Ruth直接找上门,我以为她要骂小三。结果她是把George的实际情况和盘托出,她说她不希望有人再陷入和自己一样的境地。这段很赞。这个比当年Lisa假冒客人去刺探Brenda的行径真是强的太多了。

最后Ruth终于明白,何必去徒劳无功的寻找另外一个人,她在二人生活中一直觉得格格不入,跟子女经常发飙,现在她可以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对了Claire她终于放弃了控制。当年因为丈夫死亡,她请求大儿子Nate能够留下来,造成Nate对她的怨恨。现在Nate去世,Claire主动要求留下来陪伴。Ruth坚决的的说Of course not, 而且直接解冻了Claire的教育基金,让她可以去体验自己想过的人生。

下面来说说几个觉得比较有意思的人吧,除了主角之外的。

首先是Brenda的母亲,真是极度的开朗。对于子女的教育,他们当年确实有不对的地方,比如把女儿当成观察的对象,比如开放的性关系被子女撞见,造成了终生的心理创伤。这两件事情,她确实没有好好的给Brenda做心理工作,话说即使做恐怕也没用,这位天才女儿估计听不进去。她很少有自怨自艾的时候,自己需要人陪了,就打电话骚扰儿子女儿赶快过去陪她。老公的骨灰讨论来讨论去不好处理,她拿起来直接从阳台倒了。多么英姿飒爽。喜欢情人,就经常换。自己有钱,也不藏着掖着,花在自己身上,也花在身边的人身上。对人性的了解非常深刻。知晓黑暗,与黑暗并存,及时行乐。希望她跟Oliver能长长久久啊。

其次是Oliver,生活中有这么个老师和朋友真是好啊。Claire是他的天才学生,当年读书的时候不这么直接夸,那时候是为了让天才感觉痛苦吧。对于自己创作不出来好作品一事,从来不隐晦。对于他睡了Russell,Claire的男友这件事情,Russell各种遮遮掩掩,但是Oliver很快就承认了。这件事情确实把Claire从理想的世界打回了现实。关于Claire这妹子的恋爱史,我不想分析了,这妹子恋爱太随便了…喜欢上的每一个都有点一言难尽,最后感觉都要被Claire逼疯就是Claire被逼疯。这妹子确实挺可爱,肤白貌美,红发绿衣,那张照片我才真正认识到这个妹子的美丽。而且尤其是她穿浅色工作套装上班的时候,一比较就发现,这妹子确实美的放光。这算折磨人的工作最大的收获,就是她未来的老公Ted,超级好啊。简直就是接盘老实人的完美模范。不管妹子以前怎么乱来,只要颜值在线,一定有人接盘啊,当然性格有吸引力也很重要。Claire是很有想法的,就是她那些想法和脾气,一般人还真招架不住。

再次是Rico,这孩子的上学和工作都跟Fisher一家分不开。工作能力非常强,顾家,爱老婆。开始有点歧视同性恋,后面完全跟David聊起各自的生活,毫无压力。他那个老婆真是个控制狂啊,老婆的姐姐有钱更是插手他们的生活,非常打击Rico的自信心,但是也给了他更多的动力。出轨的那一段,他难道真的以为自己是在做慈善,帮助失足妇女养孩子吗?真是蠢的难受啊。对邻居老太太非常好,结果继承了遗产,成为了Fisher的合伙人。后面单独成立了自己丧葬社,非常好啊,夫妻两个是移民,又一个美国梦成真的例子。

就结束在这里吧,希望我们的生活中少一些上述的狗血,平平安安诚实正直真实而自由的度过一生。

 4 ) 请让我躺在六尺之下

什么是死亡?一具停止呼吸的身体,一个无法思考的大脑,一副埋藏在六尺之下的棺材。死亡是什么?失去一生挚爱的伴侣,情同手足的兄妹,无话不谈的朋友。
       美剧《六尺之下》第一季中,我看到的第一次死亡,是一家之主Fisher 先生在用殡葬车运送尸体时被公交车撞死。接着,这个浓墨重彩的黑色幽默铺垫了整个剧集。
       Fisher家有3个孩子,长期漂泊在外、生性自由的长子Nate,弟弟David是个善良、固执的同志,妹妹Claire 继承了母亲Ruth的敏感和神经质。三个从小生长在殡葬家庭的孩子,似乎或多或少存在着感情上的缺失,使这幢名为Fisher&Son的房子显得格外阴郁和沉重。
       这种阴郁和沉重或许还来自于房子里每天进进出出的尸体,房主的工作便是为尸体修复、整容,举行葬礼。在这里,悲伤的、压抑的、怒吼的、失声痛哭的人们无处不在,Fisher的儿子们要做的,便是处理这些“日常工作”。
       还记得Nate总爱在清晨的小路上奔跑,仿佛能把每天葬礼上所见到的悲伤甩在身后。从小漂泊在外,当父亲死后被迫接手他发誓一辈子不想干的殡葬行业。然而事业不顺,感情生活更是一塌糊涂,未婚妻性瘾大发,与不同的男人上床;第一任妻子惨死在海里,留下才出生不久的女儿;女儿3岁时,自己终因天生的脑部遗传病复发身亡。虽然Nate每天面对死亡,面对失去亲友的人们,但他同样惧怕死亡,可终逃不过这一劫。
       Claire是我最喜欢的女孩,她单纯、善良、叛逆,并且敏感,她对待感情总是站在最容易受伤的地方。第一任男友吸毒、抢劫、杀人,第二个是双性恋,第三个是女同性恋……Claire说:“为什么整个州最不靠谱的人都能被我爱上?”在这个家庭中,她又是不被理解的,她与家族殡葬产业Fisher&Son无关,却每天都要生活在这个满是死人的房子里,自己的梦想也被更年期的母亲拒之门外。

在Fisher家族,仿佛所有的人性缺陷和疾苦都被无情放大,每个人都是神经质,一触即发!这幢房子的外墙也刷着冷色调的油漆,房子里,你可以看到人性的淡漠,看到失去家人后的绝望,看到争吵、背叛,当然也有感动。在这里,死亡是那么平常的琐事,悲伤变得家常便饭,处理尸体也不过是使用针线和防腐剂那样简单。但这能掩盖Fisher家人们的痛苦吗?不,他们面对死亡,却比任何人都惧怕死亡;他们安抚悲伤的人们,却比任何人都要可悲可泣!这样阴郁的格调,有种说不出的变态美。
       从去年夏天开始看这部美剧,迄今为止已半年有余。选择这样一个充斥着死亡和压抑的剧情,或多或少与我现在的心态和生活有关。看着看着,慢慢地发现它渗入了我的生活,由于太过熟悉剧中的人物,看着他们,如同你就在其中,如此真实。导演把人性的绝望、悲哀、苦难都一层层剥给你看,如此残忍,如此血淋淋!
       第五季大结局留了两天舍不得看,酝酿情绪后,选择了这个午夜,最终看到结尾处,随着Sia的《Breathe Me》响起,忍不住泪奔。也许是压抑了太久太久太久,只有放声大哭才能释放所有的情感。
       在Sia沙哑的声音中,Claire离开了这个阴郁的家,身后一片阳光明媚。从后视镜中看到已经死去的哥哥Nate,依然穿着他清晨奔跑时最爱的运动装,笑着向她挥手,Claire在车中泣不成声……她如此纠结,她离开的是压抑了20多年的家,是不理解自己的母亲,是被感情伤害了无数次的地方,她再也不用看到那些痛哭的失去亲人的人们,她可以去追逐保守的Fisher家族从来不敢追逐的梦想。
       这部我看过的最棒的美剧,让我对生命和死亡有新的认识 :当我在时,与我同行;当我去时,不必相送,请让我躺在六尺之下!

 5 ) 命运的不公与馈赠?世界是公平的?

连续多天,终于看完了《六尺之下》全五季。

观看过程中,心情起起落落、挣扎愤懑,一种模模糊糊识清自身人生形象的慌乱、疑惑和震惊穿插在看剧过程中澎湃起伏,仿佛借由此剧对自己三十年的人生初次有了种粗糙的触感。

在看第二季David与各种同性乱搞迷失的时候差点儿弃剧。

看完后寻珠觅宝般仔细搜寻着一条条影评,然而无论如何也找不到预期的指路明灯。

讽刺般的失望……

对!像剧中所传达的主旨一样,每个人的人生难道不应该自己去评论?何必苦苦追寻他人的指引、他人给予的存在感。

沉淀了几天,突然有若醍醐灌顶,“评论”信笔写来。

初看觉得自己像control freak Ruth, 继续看又觉得自己像懦弱的David,后又觉得自己像平和微笑的Nate, 忽又觉得自己像聪明寒冷的Branda,同时也觉得自己像善良受困的Lisa, 再看看又觉得自己有坚强明朗的Keith的特征,然而,也像独立自卑的Reco, 也似强大又柔弱的Vanessa, 还像追求真理的Claire,恍惚间又发现自己身上也有家中支柱父亲Nathanial的影子。伟大的编剧,你把人性的复杂刻画得淋漓尽致,从每一位角色身上我都看到了自己的某方面。

主线:一个五口之家的小资产阶级白人家庭,父亲Nathanial, 母亲Ruth,大儿子Nate, 二儿子David,小女儿Claire。一幢冷色调的大别墅也是爸爸辛苦大半辈子打拼而来的事业处所 - 葬礼屋(funeral home)。

次线1:一个四口之家的高知中产家庭,父母亲都是心理学家,行为放荡不羁,毫无礼教,毫无章法,开明的祸害型父母。女儿Brenda从小被作为父母的心理学实验对象而出书”成名“,儿子Billy有严重心理问题。

次线2:葬礼屋里有个没人记得清他来自哪个国家的小个子精明雇员Reco,他有护士妻子Vanessa,两个孩子,属于无产阶级。“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产阶级戏不多,秉持着”好人有好报,努力必有收获“的信条规规矩矩过日子。

Nathanial和Ruth性格传统,惯例活动是去教堂做礼拜,家庭氛围是规规矩矩克己复礼,所以二儿子David出于惯性和家风的原因很是尊重自己funeral director的职业而总是面无表情,虽然由于大哥远走高飞不得不接受这份讨厌的职业却仍毕恭毕敬地做好本分,连表情也一刻不放松。

大儿子Nate在西雅图食品公司底层干得不咸不淡空虚寂寞,女朋友加起来有一个连,光因他而逝的胎儿就有十几个。

小女儿Claire青春期空虚迷惘,用身体用灵魂跌跌撞撞努力寻找着生活的意义。所幸,幸运的她在最后一集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出发并拥有了幸福。

表面上一切都很和谐。

背后呢,

父亲Nathaniel死后很久儿子们才无意间发现父亲竟然有每个月定量的大麻供应商,还在某个街市有个独间,是用免费给别人办葬礼换来的。父亲是因为生活令人窒息才私自找点乐子,是吗?

二儿子David人前规规矩矩礼貌得体,其实却是疯狂的性交爱好者,跟大哥的私生活一样混乱,只不过是同性恋。

除了无产阶级的Reco和Vanessa,其余主角都处于一种空虚迷惘放纵的状态。他们通过身体的放纵来追求灵魂的归所追寻人生的意义。

是呵,当大家都衣食无忧医疗无忧养老无忧的时候,我们应该追求点什么呢?饱暖思淫欲,中国老祖宗真是智慧。当生活条件优渥的时候,淫荡与道德丧失是不是便迎头而上呢?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社会地位吗?无产阶级的我们像阿德利企鹅,苦苦寻找闪亮的小石子用来求爱和寻求社会地位。当无产阶级Reco和Vanessa辛辛苦苦兢兢业业终日劳作终于有机会自己当老板成为小资产阶级的时候,万分欣喜地认为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人生一片光明。而小资产阶级的这一家人呢,Nate至死也没有真正找到自我,在对未知的恐惧中违背道德放纵淫欲导致脑溢血暴毙。David最终突破淫欲迷雾,摆脱自小缠绕的怯懦,寻回了童年期便丢失的勇气与力量,在爱人Keith的携手下,着手重振家族事业,似乎在幸福稳定的家庭生活中找到了活着的意义。Claire最终意识到了自己的能力所在兴趣所在,认清了现实与梦想的差距,带着父亲给她留下的那笔基金,带着眼泪与决绝不舍地离开了小资产阶级家庭庇护所,迈出了一个人去远方追求梦想的脚步。

Nate的第二任妻子,中产家庭的Brenda,和他的艺术怪胎弟弟Billy,至死也没有从被父母亲一手造成的畸形生活中回归正常。资产阶级的奢靡颓丧道德沦丧带来的只能是畸形产物且无法修复。

Nate的第一任妻子Lisa, 她的原生家庭应该属于无产阶级,要靠忍辱负重的工作维生。瘦小温顺而坚持自我的她善良单纯笑容明朗充满理想遵循内心的道德与正义,连一只蚂蚁也不忍踩死,却爱上了空虚温和的浪荡子Nate, 坚守着自以为的爱情,表面上不顾家庭经济实力自身经济能力孤注一掷要做单身妈妈,内心却期盼着能通过孩子与心中神圣的爱人一家连接上,看似独立勇敢实则内心恐惧,最终确实由于某些机缘阴差阳错连接上了,孩子Maya的奶奶很喜欢孩子,叔叔姑姑也认可孩子,她得到了最想要的生活,所爱的人,所爱的孩子,但是婚姻中的她却得不到想要的滋养,她的内心如饥旱的大地般充满了裂缝,爱人却只给她晴朗的天空和和煦的风。她跟婚姻中同样寂寂寡欢的中产姐夫有了一定的精神连接,理智而充满道德感的中产阶级姐夫虽然难敌落寞精神出轨但绝不容忍自己家人幸福纯净的天空染上私通妻妹的乌云,于是在Lisa满怀奢望再进一步的相逼中杀死了Lisa, 忍受内心折磨的他在真相被揭开时果断吞枪。

Lisa是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很勇敢,很忍耐,也很自我,很理想化,也很真实,错就错在孤勇过头,可是她想要的只是幸福,是身灵合一的幸福,幻想姐夫跟她都离婚再结合从而获得身心灵之爱,有错吗?她追求的同样是生活的意义。Nate用身体的放纵道德的放纵去追寻生活的意义心怀愧疚心怀恐惧而死,而她用孤勇与道德去追寻自己认为的意义却被道德生生一棒打死。

充满道德感的Lisa无法去淫荡,她选择了明知很淫荡的Nate, 我们每个人基于生物本性都在寻找与自己互补的人,以为那是最稳妥的爱情,不是吗?然而,人生的意义,自我的自由,不可能依靠任何人去取得,必须且只能依靠自己的领悟与独立去获得。要是Lisa早点领悟到的话会不会就不会死?而人格的独立,必须依赖于经济的独立。

他们夫妻俩就是磁铁的南北极,可以粘在一起,却永远难以契合。Lisa死后,Nate默默改变了很多,他想向Lisa一样尘归尘土归土不要棺材不要遗容瞻仰就那么与大自然融于一起,他被妻子Lisa影响了,他要改变了,可惜老天爷不再给机会了。

Nate的第二任妻子Brenda,她的性格像被在冰水里浸过,她的父母就像北极冰原上的两只黑色不明移动物体,在广阔天地间无拘地拉屎撒尿抹下各种污迹而觉得天意如此天地间的宠儿就该如此,在金钱和社会地位的加持下充满了原始的野性。Brenda奋力跳出冰窟,用生命的热忱帮弟弟Billy疗原生家庭的伤,同时也为自己无法在生活中勇敢前行找到了充分的理由,她放弃了追寻光明而转向抛洒热忱,抛洒的热忱越多似乎身上的寒气也越少,而最终,她终需自己疗好自己的伤。与诸多陌生人的性交放纵便是她的疗伤,父母对孩子的伤害孩子终需亲自重演才能原谅才能使那伤口愈合。但模仿父母的同时,自己也受到了二次伤害,毕竟她不是父母那样的人。这二次伤害,仍需要时间去治疗,她选择了在与Nate的婚姻里疗好二次伤害。但,Nate死了,二次伤害也许疗好了,也许没疗好,但她生命底色里的重伤却第一次如此清楚地显现,于是,向命运妥协的她与弟弟不伦地度过了一生。父母的荒淫无度道德沦丧早已将她的生命致畸,她最终没有走出来,原因也许很简单,她的父母给她留下了丰厚的遗产和一个重度依赖迷恋她的同样是怪胎的弟弟 ,这便是她无法走出的魔咒。

若金钱代表着价值与地位,那德不配位便是一生的灾难,德不配位只会带来沉沦。出生在富有的小资产阶级家庭与出生在自力更生的无产阶级家庭,哪个更好?其实,本质上是一样的,金钱带给你便利,同时使你丧失抵达幸福的能力,贫穷带给你烦扰同时加冕你生存的皇冠与权杖,也就是那句话,老天爷赏给你什么也同时会让你付出代价。无论贫穷与富有,在内心建立真正完善的自我,就敲开了幸福的门。

什么是真正完善的自我?道可道非常道。

与之矛盾的,什么是责任?什么是自由?

母亲Ruth也许可以告诉你答案,她16岁开始照顾病弱的奶奶,19岁在荷尔蒙的驱使下嫁给爱情,兢兢业业循规蹈矩当了35年尽职尽责的母亲。她的内心不快乐,她向往自由。丈夫死后的她似乎一下失去了控制。其实没死之前已经失去了控制,她出轨了理发师Harri,理发师那里有她向往了一辈子的露营、假期、放松。当丈夫死后,她发现露营和放松其实也不是自己的爱好,唯有无意间嗑药之后她才得到了性爱中最放松最欢愉的时刻,而幻觉中行鱼水之欢的竟是死去的丈夫Nathanial,也许这正是她想跟Nathanial之间拥有却在至他死都一直没有拥有的。她发现自己喜欢的不是Harri,想要的应该是一种激情,后来又找了激情粗鲁的俄罗斯老头子,在他被高利贷打断腿还不问缘由地信任,毫不犹豫倾尽家财为他偿还9万美元的债务,为他支付医疗费用,让他住家里三个月,最后她发现她付出满满一片心的俄罗斯老头子其实根本不爱自己。作为寂寞难耐的老年人的她迷恋上了呆头呆脑的青年实习生,她迷恋他的一切,不过当第三个老头子文质彬彬的George出现时,道德与责任爆棚的她自然马上弃青春年少的憨头鹅实习生如敝履,没想到George却又是一个虚伪的老骗子,隐瞒了精神病史跟她结婚。当真相浮出水面时,Ruth非常愤怒自己陷入了爱情的圈套,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内心却不敢违背责任违背道德抛弃George,痛苦地坚守心中道德照顾这个疯癫老头子。最终,她终于下定决心抛却了所谓道德的枷锁放弃了George。

但她还是需要男人,又一次陷入了理发师Harri的怀抱,当Harri跟天底下所有男人一样在性欲满满希望她能尽义务配合的时候,她爆发了,像一颗准备了一生而终于发射的子弹般孤身离开了可能有野熊出没的露营地,走啊走啊走啊走啊,想象中的她一枪崩了理发师Harri,一枪崩了文质彬彬的George,一枪崩了俄罗斯糟老头子,连青梅竹马亲老公Nathanial也一枪崩了,她终于感受到了人生中从未有过的自我的力量。

Ruth是个非常善良责任心非常强的人,传统而有其内心的敏感和骄傲,不过老年人的世界,爱情还存在吗? 她遇到的终归是一个个尚没有达到自我和谐满足的破碎个体,也就是一个个失败的糟老头子,哪个都不如原配老公,难道,原配老公其实才是上帝的赏赐?难道老年的Ruth不应该渴怀对爱与激情的希冀?讲来讲去,这个锅好像只有由“一夫一妻制”来背了。它禁锢了人性,它压抑了人性,它让真爱变成豆腐渣,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到底是婚姻制度在束缚你,还是你心中的枷锁在束缚你呢?在你的心中婚姻的枷锁好像隐形的电网,其实那道隐形电网根本不存在的。

Ruth与原配的爱情是爱情吗?当然是,她为什么还想要追寻幻想中的爱与激情?是因为人的本能——追寻真正自我,错误的是心理不成熟的专职家庭主妇Ruth总把所追寻的自我寄托在一个个在幻想中完美的个体身上,一味向外探索而遗忘了向内探索,没有通过事的磨练打破自我的无形牢笼从而从内而外解放自我,缺了王阳明的”事上练“。

Ruth只是被自己困住了,出轨男人Harri的露营假期放松可以自己通过朋友什么的去完成而不必一定得丈夫带领着才能去做的,第二个霸道俄罗斯老头子、年轻的呆头鹅实习生、第三个精致老头子George带给她的所有从未拥有过的体验,本质上都是她自身的性格想要渴求的某些特质的间接获得,当在想象中举起枪崩了一个个男人的时候,她的自我终于完善,可惜花费时间有些太长,受困了一辈子。

人好像终其一生都在与自己的欲望作斗争。

真爱是什么?

其实一个完善成熟的人是不需要追寻真爱的,追寻到的都是虚假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像风吹过大地,像水流过荒漠,一切都是缘分天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是荷尔蒙的驱使,不是社会属性的需求,与年龄无关,与身份无关,与物种无关,付出即喜悦,付出不需回报,仅仅是享受付出,且对方刚好也一样,完美契合,是云淡风轻,是山水氤氲,是一种精神的自由,天地之爱,万物之爱皆如此。

普通人挣扎在情欲中浮浮沉沉,惟有灵性有悟性之人可得之。

但当大彻大悟之后,一般是经历世事牢牢卡在社会位置中后,其实所谓的真爱早已不再重要,因为你自身的存在就足以悦己开心生活一辈子,自身已经形成了一个自我生态圈,拥有了爱的发动机,源源不断输出对自身对世界的爱,这个时候真爱就随缘了。两个各自拥有爱的发动机的人,才有资格获得真爱,这种真爱,与现实无关。

大彻大悟需要时间和事上练,所以激情青春的凡人们终究是要陷入爱情,终究是要在生物本能下选择所谓的爱情,选择最强大最有社会优势的另一半进行生命的繁衍,自然的进化本该如此。

在婚姻围城里苦苦挣扎的人们,其中聪慧幸运的一小部分会发现,其实家庭是可以充当那片追求自我、实现自我的实验田的,家庭之上也是朗朗晴空,就看你的思想是否能穿透隐形的枷锁。这部分人终将过关斩将获得白发苍苍的爱情。

责任、道德、自我、自由、意义、现实、真爱,这些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在追寻摸索的。

孰对孰错?该与不该?幸不幸福?问自己!

通过一部伟大的电视剧开悟人生,何其所幸!

 6 ) 解脱

最后一集对我来说是一个解脱。

对着个剧有一个复杂的感受,从第一季的非常喜爱,到第四季的受不了,几乎要看不下去了,都是看在对第五季一致的好评的面子上,才看完的;最后几分钟的确是无可救药的催泪,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谁也避免不了,对于无法逃避内心挣扎,在每一天平淡枯燥的痛苦里纠结的人生来说,死亡是一种解脱。

看了幕后特别篇,原来这样的剧,是由一个组的writer来写的,每集由不同的作者写,而且并不由一个人连续写几集,象故事接龙一样,难怪每集的水平参差不齐。

第一季总是最好的,看了第一季我几乎要把这个剧列为我评价最高的剧了,黑色幽默是我最爱看的主题,第一季有无数亮点,开头的死者都和故事有一些牵连,也真正影响着角色的生活,启发和刺激角色去面对真实的自己。

然后的情节就渐渐琐碎纠缠起来,除了claire 这条线始终比较丰富,David 在出柜和 keith 确定关系以后的故事也开始牵强起来,到了第四季也有了为写下去而硬扯的故事了。

而Nate的戏始终是最让我觉得磨叽但是又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两个人之间亲密关系的真实写照,应该每个人都会在他的故事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每个人的程度各有不同,但是多多少少都会有。

当然这也是正常的,青少年时期的人生总是有比较大的跌宕起伏,而到了一定年纪,能做的就只是在感情世界的一潭死水里面搅和了。

虽然看似没有什么正面评价,但这几乎已经是如今的我对于虚构作品能给予的最好评价了,更别说里面有数量可观的值得回味的对话,对人生的一些感悟和嘲弄。
很久没有对一个故事这么投入了,现在看了以后对作者没有失望,不屑,鄙视其中任意一种感觉的的作品不多了。

死亡无疑是这个剧的重要的主题,编剧就是那个American Beauty 的编剧,剧终的特别篇里,他得意地侃侃而谈,但是这个和American Beauty 有很多共同点的剧,因为拉得太长,太多令人看得都要抑郁了的纠结,而冲淡了对人生的嘲弄。
但是没错,死亡是一个解脱,不管每集开头那个倒霉蛋想死还是不想死,他都解脱了,留下来处理麻烦的,是殡葬业者和他们的顾客们。

 短评

时光,亲情,爱情,友情,命运,梦想,以及永恒不变的生与死亡。我将永远记得这样一部伟大的剧集,感谢你带给我的那些感动,人生路上,多一点勇气,少一点畏缩。

1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簡直不忍卒看

13分钟前
  • nashy
  • 力荐

最后众人在告别的晚宴上为离世的Nate举起酒杯。当下的moment是属于他的,他站身桌外,含笑望着仍活着的亲人们同样含笑怀缅这一刻。他的头顶定格有光,尽管肉身并不在场。之后的尾声大悲喜大寂灭,苍凉克制哀伤。只是时间早晚,并无侥幸缺席,总有一天团圆六尺之下,你我重逢相望。

16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最后一季看得我好想哭啊~

20分钟前
  • 失控的蘑菇
  • 力荐

总算鼓起勇气强忍对Nate的讨厌看掉了最后一季。

21分钟前
  • Caneloni
  • 力荐

真的,这对我来说几乎就是电视史上综合起来最好的TV series,把有关人事和生命的一切都放了进来,miracle

22分钟前
  • sasasasa
  • 力荐

我为你们每一个人的坎坷与成长流泪,我为你们每一个人的痛苦与幸福流泪,我为你们每一个人的苍老与死去流泪。但我不愿为自己流泪,当我死去之前回顾此生的时候。因为我不想让泪水模糊眼前正为我流泪的人。

26分钟前
  • 萨嘎摩哆熊猫桑
  • 力荐

目前为止,最能压制我的抑郁症的有效方法就是这部剧集。它对我产生的深远影响还未被完全体会。我心存感激自己能最终遇上它并被极度震撼,愿它的辉光能一直围绕我。

27分钟前
  • 一夕
  • 力荐

没有什么剧能更加震撼我了

29分钟前
  • 阿Sen
  • 力荐

BESTSERIESFINALEEVER.

32分钟前
  • ▲T E
  • 力荐

1.他们恐惧的我也恐惧,他们困惑的我也困惑,只是没法将事实血淋淋的摆在眼前,但导演做到了。2喜欢Nate跑步时大口喘气的样子和给予周围人群那浅浅的微笑。3最后一集不知从何时就开始泪流,看着Claire跟所有人告别,后视镜的Nate逐渐消失,到所有的人一个个死去。原来自己同样舍不得。4尘归尘,土归土

33分钟前
  • 阿拉普通人家
  • 力荐

leave me...

38分钟前
  • 仨门儿
  • 力荐

I spent my whole life to be scared. scared I'm not good enough. scared I'm not ready. scared I'm not the one I wanted to be...

40分钟前
  • 何倩彤
  • 力荐

我愛你們每一個人

45分钟前
  • 力荐

美剧史上的奇迹

47分钟前
  • Buenos Alice
  • 力荐

庆幸死之前看过这部剧

50分钟前
  • 猪皮塔尔老羊人
  • 力荐

看完大结局又恍惚哭了一次,Sia的Breathe Me终曲后我傻傻地看着白底黑字的演员表缓缓上升。(2021-01-04)(2008-10-07)

53分钟前
  • ハヴィエ
  • 力荐

人生的结尾

54分钟前
  • copymie
  • 力荐

mind-blowing series. OMG.

59分钟前
  • SingLesinger
  • 力荐

你只有一次生命,没有上帝,没有规则,没有是非,你可以去选择或者接受或者是创造你自己,但一旦生命结束,一切就完了。他们在等待,他们在挣扎,他们是在说生命的真相。居然看完了,真舍不得,平静地抑郁。

60分钟前
  • 原然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