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有不少令我惊喜的恐怖片,之前没听到啥苗头,但是上映后成为现象级影片,比如《逃出绝命镇》,比如年末补上的《小丑回魂》。对于《小丑回魂》,评价容易形成两级,这部看起来很美国本土风的电影,为啥让中国的部分恐怖影迷也追捧呢?对我来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是一部典型的“影迷电影”,在片中,那么多经典的恐怖电影元素被调动,让我看着实在过瘾。
《小丑回魂》翻拍自1990年的同名电影,本身也是斯蒂芬金的恐怖小说而来,故事构思上本身有着好的底子。看这部影片的脉络,很容易让人想起这两年大热NetFlix的剧集《怪奇物语》,一个未成年人组队打怪模式,甚至《怪奇物语》的小演员也在本片参演。
一群成年人通常因为被动事件,被迫聚众与神秘恶势力角逐,通常有一个嚣张的妞(常常是金发)先惨死,然后成员相继死去,中间势必还有内斗的人性较量,挺到最后决战的常常是一对男女,而且可能情愫暗生,最后能否生还就看导演口味了。是的,这是常见的一类恐怖片脉络,但是,少年与恐怖片也经常挂钩,这就是一种别样的趣味了,有什么不同?
事实上,正是孩子与成人别样的世界观,构成了此类青春恐怖片的独特基调。尽管现在的孩子越来越早熟,但是孩子依然保持着更多的纯真。所以,同类影片中,我们常常看到一群成人往往被动陷入险境,还要内斗,不但要防鬼,还要防人。而孩子们往往有着更纯粹的友谊,最本真的好奇,常常组队探索未知的世界和风险,这个过程中体现的青春友谊也少了那么多人与人之前的凶险,给人特别的感动。
在《小丑回魂》中,一个孩子失踪,引发哥哥对弟弟念念不忘的寻找,又将这种亲情线索扩展为一群伙伴友情下的寻路之旅。而本片一个很成功的地方,就是它其实信息量很大,但是却有将诸多信息有机的压缩在影片中。比如“组队”的少年们,除了此类影片惯有的Nerd、Loser路线,每个人又各有特点,性格非常鲜明,而每个人的性格又都可以牵引出一种人格现象,精神病症,甚至社会话题,诸如精神性口吃、洁癖、宗教、种族等要素在片中都有着微妙的呈现,而这些又常常是恐怖片的常见元素。
内心的恐惧常常如深海中撒出的鲜血,诱出吞噬人心灵和肉体的恐怖之鲨,而本片走的也是一种心灵恐怖路线,整个结构让我想起了《猛鬼街》,而光不同孩子的内心恐惧和恐怖意象的互动,就展示了很多经典恐怖桥段。比如,片中少女一段血喷场面,让我瞬间想起了《魔女嘉莉》,而小丑张口生出獠牙的过程,则很有《异形》的感觉。而片中也有些充满创意的吓人桥段,比如投影仪电影一段,很有带入感,以至于在你做了被吓的心理准备后,还真的猝不及防被吓一跳,但是大呼过瘾。其实,这片进入正题很慢,铺垫很长,但是正因为种种令人回味的恐怕桥段,让这个过程如过山车一般,一点不闷。
当然,这个过程中,当然需要一条恐怖的主线串起,那就是小丑,一个如同《猛鬼街》中弗莱迪一般,可以制造各种恐怖意象的大魔王。整部影片,这个小丑继承了美国恐怖电影中传统恐怖形象的光荣传统,但是又显得高一个层次,他本身是一个恐怖要素,更是恐怖效果的总设计师,简直就是本片编剧导演的投影,亲身上阵,带着观众经历一场刺激但是又似曾相识的恐怖旅行,这种收放自如的恐怖元素调度,是影片成功的根本。
奇妙的是,本片尽管刺激不断,但是最终还算一部青春感十足的电影。正如前面所述,这片信息量很大,一边恐怖信息玩命往里填,这边还要忙活展现青春的美。其实,本片的孩子都多少有生活的不幸一面,但是即使经历了恐怖摧残,本片也并非一出青春残酷物语,而是青春美好元素的重拾之旅。导演一边给他们的生活与友谊以恐怖元素的考验,但是又随即将其撕去,马上贴上生活的美好片断。影片摄影风格也是在恐怖场景的高清狰狞,和青春美好的朦胧光影间切换,如那段少年们跳湖嬉戏与被少女之美拨弄的小心肝乱跳的场面,有趣而美妙。
《小丑回魂》是部主线依然温情,但是恐怖元素却充满诚意让人看着过瘾的奇妙电影,一路跟着孩子们一惊一乍,最终,他们还是不离不弃,给观众一个温情的故事。
这种温情如同影片尾声的吻,是的,青春,有各种生活困顿投射在心中与梦境中的噩梦,但是,毕竟,青春充满更多可能,更多美好,比如,初吻的单纯与美妙。
欢迎关注公众号:关于电影两三事,(ID:aboutfilms)
中国不但不让拍这种类型电影,不允许影片中出现鬼,而且不允许类似电影在中国上映,这样做国人的思想素质真的提高了吗?外国人素质真的比我们低吗? 前段时间战狼2上映,中国票房爆表,但是在影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确实没人看,所以一些国人开始呼吁“他们不看咱们的战狼咱们以后也不看好莱坞大片。”看到这样的回应心里真不是滋味,古人都知道不耻下问,勾践也知道卧薪尝胆,我们作为一个现代人怎么能这样。 落后就要前进,不懂就要虚心学习。也不是说战狼2拍的不好,最起码比以前的战狼1好多了,这就是进步,但是只是在中国票房高,放在全球就不行了,你能说只有中国人懂得欣赏,别人都是傻逼吗,我想说的是大家都认为好才是,要不然还设个屁奥斯卡金球什么的,就是这样。
《小丑回魂》有内容的恐怖片!讲一群孩子怎样战胜内心的恐惧!畸形的家庭环境总会给成长中的孩子留下特定的阴影,片子也正是由此入手,出发点很赞。但在表现家庭阴影与恐怖的关联上还是有些弱,大部分恐怖氛围营造还是停留在“突然袭击”模式,而且对结尾的处理也略显草率!6.5分,还是值得一看的恐怖片!ps:适当增加每个孩子家庭情况剧情,减少那几个小流氓的戏份应该会更好!
是牠 是牠 就是牠
在台灣昨個兒已經上院線了。搶先看正午場的我看完嚇出一身雞皮疙瘩。關於這部台灣翻譯叫:「牠」的電影,原著是由史蒂芬金撰寫。此次為第二次翻拍,上一版是27年前,與電影中小丑每27年出現的規律是一樣的。
身邊目前還沒人想看這部,主要原因是對小丑的害怕,但本片厲害的地方在於,小丑,僅僅是個媒介-對恐懼的媒介。(提醒:如果你是個小丑恐懼症的重症病患,請避免此片)。在片中,小丑以人的恐懼為食,之後牠會吸你的血,吃你的肉,你越是害怕,就越著牠的道。
所以這只是單純的一部恐怖片嗎?目前IMDb 開出的8.5高分告訴我們,故事沒有這麼簡單。
(以下有基礎劇透,不影響收看品質)
本片簡單來說,分為四個層面,1.因未知而害怕。2.與恐懼交鋒,遂放棄。3.突破恐懼,面對恐懼,戰勝恐懼。4.成長。 主角群是由一群Loser(小說裡面稱作窩囊廢俱樂部)的幾位孩紙王來譜出故事支線。該片有大量笑點、也有恐懼駭人、更有血淋淋、暴衝畫面。請看倌前行時務必謹慎小心。
電影的開頭從居住在達利小鎮(Derry),可愛的喬治弟弟開始說起,因為哥哥比爾重感冒無法出門,喬治便帶著他們倆一起做的紙船跑到外頭,想試試看紙船是否能在積水中悠遊。
不巧在此時,他的紙船掉進了下水道,被小丑潘尼懷斯(Pennywise the clown) 撿走,結果是什麼我就不說了。故事,由此開始。
(劇透,但不影響驚嚇品質,就算讀完去看還是會嚇到歪頭)
本片有個很大的優點(也變成了很明顯的缺點)。某些主角的角色設定十分齊全,雖各自補強了電影薄弱的部分,但依舊遺留了一兩個背景模糊或存在意義不明的角色。但最重要的是,因為每個孩子個性的不同,害怕的物體,當然也不一樣。
主角比爾心中最執著的就是弟弟喬治,一方面是因為愧疚,一方面也是因為愛,也就是因為愛,他不肯放棄尋找弟弟的下落,因為這股力量,讓他最終有勇氣面對小丑。比爾是驅使本片不斷走下去的主線。
窩囊廢俱樂部裡,也是本片僅少數的女生,貝柏莉(Beverly)貝柏莉被同校的女生編造的謠言中傷不少。更可怕的是電影屢次「暗示」她曾被自己的父親強暴。在片中,她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負責軟化男孩們僵硬的關係,最後也將男孩們再次聚在一起。她害怕的是自己的父親。
班(Ben)異於他人的「身材」讓他遭受霸凌,更被高年級的男生戲稱為「巨乳男」。但他其實很勇敢追求所愛。在片中,因為長期待在圖書館的角色特性,是故事中的背景解說員。他害怕的是曾在達利小鎮-一段歷史(哈利波特?)中所看見的斷頭男。
在戲中擔當搞笑角色的理查(Richie)緩和了不少團隊中僵硬的瞬間,讓整部驚悚片多了許多笑聲。他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而他害怕的則是「小丑」本身。
簡直就是他媽的孩子的艾迪(Eddie)受到母親過度保護。他隨身攜帶氣喘藥,更固定每個小時都要吃維他命以及種種藥品。被他的母親灌輸「所有東西都有細菌都有毒」的想法。小丑在面對他時,幻化的形象為痲瘋病人。他是一個話很多的角色。
麥克(Mike)與他爺爺在牧場工作,也負責屠殺沒有用的羊隻。他的爺爺曾告誡他「一生中想成為被屠殺的羊隻,還是成為扣下板機做選擇的人,很重要。」麥克的父母親在一次的火災意外中喪生,造成他一輩子的陰影。他所害怕的是看見當時火災意外的場景,以及聽見父母親悲慘的呼喚聲。他在本片中的角色設定較模糊,但有一說法是若拍續集,他將會成為至關重要的角色。
史丹利(Stranley)在男孩們中是屬於比較理智的角色,但也有可能是因為他被嚇得不輕。他所畏懼的東西是爸爸辦公室裡那幅詭異的女子吹笛畫像(連我都很害怕那個畫像。)我認為他角色的關鍵是脆弱。每個人都有脆弱或害怕的一面,也會有想逃避的時候。他代表著觀眾們的「常理」以及「理性」,這也顯得他在最後站出來的時候,頗令人動容。
這幾位孩子不一樣的個性、特性,讓他們組成了一個「各有所長的團隊」。可是第一次在井屋被小丑擊退時,本片來到了「放棄」階段。無論貝柏莉再怎麼努力說服大家,都改變不了孩子們各自不安的念頭。這也對應到人在面對恐懼時,一開始多半都是逃避。 在當時,班更說出了:「大不了以後我就搬離這個地方。」這就是為什麼百年來,小鎮不斷發生孩童失蹤、園遊會災難、大人消失,都沒有解決的原因。就算在更早以前有一群孩子如同他們一樣找到了原因,也有可能因為無法戰勝恐懼,而選擇放棄。我只要搬離這個地方,小丑就找不到我。但恐懼,卻是如影隨形。
本片裡面出現的成年人,幾乎都是家長。一個是貝柏莉的爸爸;一個是艾迪的母親;以及比爾的父親;另一個則是下集伏筆壞男孩的警長父親;再來還有麥可的爺爺;若真的要說,可能只有那個長得像發福後的克里斯丁貝爾的藥師無關,但想當然,他也可能是某人的家長。這些成年人在片中的存在感很微薄,他們象徵一種囚禁、一道防線、一個不同的價值觀,最後遂以突破這個牢籠作為「成長」的代表。艾迪終於坦白告訴母親他不再需要她保護(其實是終於看清那些藥品只不過是自慰劑)、貝柏莉也正視父親虐待的事實,勇敢抵抗、史丹利則在接受成年禮之後回歸。
為什麼潘尼懷斯盡找孩童下手?孩子們的情緒很純粹,也很單一。對恐懼的害怕,來自恐懼本身。細想我們在孩提時代,是否曾因為一個陰影長得像鬼就嚇得不敢睡覺,一幅畫越看越弔詭而不敢靠近。如同史丹利的恐懼一樣,雖然只是一幅詭異的抽象畫,卻成為他的夢魘。這樣純潔的孩童,便容易遭到利用、利誘。而換作是成人,就算你變成一個「斷頭鬼」,說不定還不及「一堆漸漸減少的紙鈔」來的害怕。成人在處理事情上,較容易輕忽、甚至漠視孩童的存在以及提醒。
曾有一句話說很好,恐懼源自於無知,在看不清楚敵人的時候,最容易感到害怕。在不清楚小丑將會變成什麼的時候,最令人害怕;在不知道下一個誰會被抓走的時候,最感到害怕。一但破除了這些魔咒,戰勝了恐懼,因此無懼。這令我想到哈利波特中的幻形怪(Boggart) 也會變成對方最深的恐懼。但他是真的嗎?牠是真的嗎?本片預計要拍續集,如果小丑的形象代表著恐懼本身,只怕牠永遠不會消失,因為沒有人不害怕,每個人都會害怕,只要有恐懼的一天,牠便不會死亡。
如果今天小丑面對的人是你,牠會變成什麼呢?回應與我分享!
最後送上大禮,請遮住斟酌服用:
(圖片來源自網路,如有侵權馬上下架)
請各位豆瓣好朋友看在我的愛人今天與他的愛人復婚的痛苦下,按個愛心吧!😂😂😂😭
吓得我喝了旁边座的饮料…
肯德基爷爷眼中的麦当劳叔叔
肖申克,闪灵,Stand by me,魔女嘉莉,Misery,绿里,迷雾,1408,纳粹追凶,IT
小丑每次出场都精心布置,非常敬业,看到他被群殴竟有一丝同情…
与其说是单纯的恐怖片,不如说是一部兼具幽默和让你直面恐惧的电影。孩子眼中的一些恐惧在大人眼里可能无法理解,但是小时候的那部分自己完全可以感受到那种对某些特定事物的莫名害怕。LOVER和LOSER就差了一字母。女主真是太美了,青春版的迪斯科风,简直酷到骨子里!以及小孩暴力起来,也是非常凶悍的
史蒂芬·金的小说一直是这样,故事并没有多恐怖,而是在讲别的,有种看恐怖版“与我同行”的感觉。当恐怖片看,可能会有点小失望,不过有几场的戏拍的很不错,特别是这种孩子内心的恐惧,小丑冲出银幕那场戏,裸眼3D般的恐怖感不输贞子从电视机里爬出来。
没看过原著。充满着浓重80年代气息的电影,隐约让我想到ET外星人。一个小镇里几个孩子的生活五味杂陈,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成长…以及恐怖的小丑恶魔随时准备在孩子脆弱的时候夺取他们的生命。imax惊吓效果满分。另没想到此片颇为血腥暴力。真难为这些小演员了
That's really fucking awesome!年度爽片,得益于各种花活的Jump scare被做到了极致,小男生们萌蠢嗨,停不下的飙脏话与撒血浆尺度让人讶异,时不时透露出来的复古恐怖片质感与重金属摇滚的突然混搭让人猝不及防的被爽到。看完感觉对排水沟和窨井盖有阴影了。
太“怪奇物语”了!太“怪奇物语”了!太“怪奇物语”了!感觉就像在看美剧,还有一个共同主演,这是在逼我串戏吗2333333333(看的时候好想掐死小丑,片尾字幕出来发现原来是四妹子,一秒转心疼)
不是太吓人,但是小孩子们都好可爱。旁边坐了一对尖叫基侣,最吓人的一幕无暇看银幕就看他俩表演了
恐怖版的伴我同行,作为一部主角是孩童的电影,这部电影也太残酷太恐怖了,弑父,恋女童,校园霸凌,扭曲的亲子关系,种族问题,朦胧的性启蒙和初恋,孩子们的友谊.主创放了很多的素材在里面,但讲得有条不稳,步步惊心
本片没有任何流畅感,不停在“吓人”“搞笑”“感人”三种模式中随意切换。小丑脸上就大写着“我也不知道我从哪来,到哪去,我要干啥,但我就是要吓人”,一群小孩本着不作不死的心态闹了两个多小时。我服了,真服了,美好的周一夜晚我何必想不开去看这个??!!
其实是小孩对抗成人世界的故事,太伤感了
IT和哈利波特里的博格特一个原理
Stanley是唯一一位爱惜自己自行车的小朋友(。ì _ í。)
童年阴影最吓人,兄弟情最感人…这部电影也太残忍了,让这么多小孩直面恐怖,根本不给任何相助。从Loser到Lover,让你想起几个童年恐怖往事?@布拉格 Cinema City
全程高能,同一场电影院有个妹子带了一个红色气球🎈,每逢关键时候就举起来……很6
俄罗斯汉堡王要求禁映《小丑回魂》,理由是小丑太像麦当劳叔叔,有打广告嫌疑。
别的恐怖片是让你害怕,这部告诉你不要害怕。好的恐怖片未必要讲一个特别恐怖的故事,或者可以讲个特别好的故事,并适当放入恐怖元素,也是棒极了。跳水那场戏拍得真是太青春、太美好了。几个小演员非常出众。史蒂芬·金原故事就好,电影版也到位,校园暴力与家庭暴力的对抗,团结与友情。等第二部。
犯我朋友拐我弟弟者虽远必诛了,真鸡儿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