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殖民地》是Majestic-Filmverleih发行的惊悚片,该片由佛罗瑞·加仑伯格执导,艾玛·沃特森、丹尼尔·布鲁赫、克尔·恩奎斯特等联合主演,于2015年9月13日在加拿大上映。
该片讲述一对年轻的德国夫妇丹尼尔与莱娜反抗智利军政府统领、独裁者的故事
影片切入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披露的是皮诺切特手下皮乌斯在智利南部巴伐利亚村建立的名为“尊严殖民地”发泄兽性的基地。一对德国夫妇被卷入到这场政变中,丈夫丹尼尔由于被奸细指正参与反对派的活动,关押在“尊严殖民地”遭受非人虐待最后在妻子莉娜的协助下一起逃出这恐怖牢笼的经历。
影片一边是深度揭露皮乌斯的罪行,一边是丹尼尔夫妇如何逃生。皮乌斯搞个人信仰活动,给被羁押的人下药,企图从精神上给他们彻底洗脑,尽管如此,其滔天罪行还是被公之于众。皮乌斯是个娈童癖,将一个个家庭给拆散,女人、男人和孩子分别羁押,对千多个男孩进行性侵,让女人干活,让男人施暴,活脱脱的纳粹军阀主义。
影片叙事手法一般,对尊严殖民地的暴虐行为披露还是令人深感惊悚和不安。这部电影说明了这样的问题,高压手段暴政是行不通的,唯有民主才是政权长久的春天
首先《尊严殖民地》和《逃离德黑兰》
都是#逃生类型的电影
但是个人更喜欢评分略低的《尊》
#《尊》更能让人感受到那种压迫感和迫切逃生的欲望,并且保持到了影片的末尾。
#然而《逃》过分突显了男主角的作用,特别是在真实事件与之有差异时,令得《逃》更倾向于英雄片,而且压迫感不足,组建计划时的bgm让我感觉在看《宿醉》,太过于美式。
# YOU FAIL, YOU DIE.
很好的一部电影,可惜在中国没有上映。这部戏的主题是革命与爱情。一个女人为了救出自己爱的男人,把自己“送上门”,简直就是羊入虎口。除了感动,就是震撼。
这部戏也让我看到革命的虚假性,在危难时候,并没有真正的革命情谊,平时的战友们都为了保命逃离。只有爱情,才是可以挽救革命的!
电影的后半段全程精彩好看,虽然剧本入戏有点慢,但好在整体很棒,女神Emma美呆了,无论形象还是演技愈发成熟迷人。本片大胆讨论官政的腐败和愚昧无知,细思极恐,辛辣敏感。当然,好莱坞式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小心脏受不了。
这次德国影展只提前买了一场票,还是因为艾玛沃森。这个从哈利波特里走出来的小姑娘跟我们一起长大了。
悄悄截图一个广告狗指南的朋友圈
电影片名《尊严殖民地》。没有提前查故事梗概就买票,这就是电影明星的魅力。
开场音乐有点忧伤,“你走了之后我就没有阳光……”,现在想想,也是男主人公的真实写照。
艾玛沃森,一个漂亮空姐,飞完航班抵达智利圣地亚哥之后看到了正在广场集会抗议的情人,于是立刻要求脱离组织,投奔情人怀抱。
男主演丹尼尔布鲁赫的代表作是《再见列宁》,《无耻混蛋》,三太郎说《美国队长3》他演反派,呃,完全忘了。不知漫威在电影界作威作福的日子还能有多久?
豆瓣简介说他俩是夫妇。应该不是。
艾玛沃森的其他空姐同事还提醒她,别让那哥们儿轻易得手,谁知俩人一见面就用舌头狂甩对方嘴唇。明显是一对烈火情人。进家门的时候艾玛还说要是发现有其他女人,就cut your balls off.影院字幕翻译是,让你吃不了兜着走。自我阉割的语言真是缺乏魅力。
艾玛跟丹尼尔缠绵了没几天,突然得知智利政变。大街上都在抓人,丹尼尔这货太革命了,都大规模抓人了,还偷拍照片,结果被武装力量押走,被革命叛徒指认,关进了尊严殖民地。
艾玛沃森去求丹尼尔的革命伙伴,大家爱莫能助。
对爱情的激情驱使她自愿投入了集中营,啊,殖民地。
两人经历了各种集中营式的折磨……(脑补不了的,还是得看片。)
前半部分还有点嫌艾玛沃森zuo,干嘛爱上一个搞政治的人,傻了吧。
(前方剧透)
没想到逐渐被两人的命运紧紧抓住了。
两人好容易死里逃生,跑到了德国大使馆。大使馆立刻帮他们补办了护照,但是当天不能走,因为飞机满员了。
这难不倒空姐,艾玛沃森打电话给她的机长求助,得到肯定。于是大使馆送他们去机场。
你以为终于两人得救了。
那就不是类型片了,类型片要玩翻转的。
但真没想到翻转的是大使馆馆长,居然跟尊严殖民地的大魔头狼狈为奸,联系了大魔头准备把他们遣返回去。
两人死里逃生上了飞机。被机场控制台要求停飞……
现场交流环节忍不住第一个举手提问,德国大使馆作恶的设定,是真的么?大使馆没有找你们麻烦么?
导演说上世纪70年代,德国大使馆确实做过这种事。不过他们没找我们麻烦。恰恰相反,德国总理还陪同我们一起参加了首映推广,电影还在欧盟影展,智利放映。
敢于直面前人的错误,其实也不难,比掩盖简单。中学课本里不就学了,防民之后,甚于防川……
这故事改编于1974年皮诺切特政变时期的真实事件。
大魔头是从德国搞邪教组织出了事跑到智利的,带了一帮信徒。
真实历史上,大魔头的名字就是保罗谢弗,想想演员恩奎斯特的状态,仍然不寒而栗。恩奎斯特本人就是孤儿院长大的,气质忧郁,从此见到他照片都惧怕三分。
当艾玛沃森进入尊严殖民地的时候,要对领导做常规忏悔。保罗谢弗当时没有侵犯她,于是我推测他可能娈童……
影片进展中也揭示了这一点。
保罗谢弗的一大爱好就是男童合唱团。这些小朋友都是从德国骗来的。保罗谢弗告诉民众,比利时有一场音乐会,请一批小男孩去参加,骗这些小男孩带着护照,直接拐到了智利。
从此小男孩再也没有回到家。
尊严殖民地存在了几十年,跟当时的智利政府达成无耻勾当,保罗谢弗帮政府买武器装备,换来政府维护他一大片自给自足,电网围栏的殖民地。
作为当红演员的艾玛沃森在女性权利问题上持续发声。这部电影的主题,对历史的反思可能也是她参与项目的重要原因。开拍前她跟导演一起去智利,当地采访了尊严殖民地的幸存者,直到现在,一些老人还对外来者充满敌意,觉得外人侵犯了他们的生活。
作为一个电影从业者,在看电影的时候,忘记了剧作结构,忘记了摄影机的运动,导演的设计,全心卷入主人公紧张逃亡的命运里,是幸福的。
也有朋友说,他们逃离的太容易了。也许导演的重点不在这里。
同是逃亡片,本片比《肖申克的救赎》更让我紧张不安。
因为这是活生生发生过的事情,可以降临在任何一个有一点理想的普通人身上。一个人被自己的国家出卖,毛骨悚然。
PS 想看的,A站B站都有。
好片子,看完心情沉重。男主被自己的冒险和革命精神害的进入Colonia Digity并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遭受惨无人道的审讯折磨。但是在秘密监狱里,也正是因为他的冒险精神,他发现了地下通道,并和女主逃狱成功。其实,电影演到男主爬到地下秘密通道探查时,真的是为他捏一把汗,因为那条幽深复杂的秘密通道即代表阴森的未知和恐怖。感觉男主随时可能被发现并吃枪子。但是也正是他强烈的求生欲和冒险精神让他最终找到唯一的一线希望---出口。或许监狱里一些其他人,并没有完全被精神控制的那些人,也想逃狱,但是他们却因为保守和不愿意冒险最终被折磨囚禁一生。比如,1,在发现地下通道时,他们会想:万一下去是dead end,那就是死路一条;2,即使地下通道可以通往监狱外面,万一好不容易爬出地下通道,爬出井盖就发现坏人在外面等着你的,game over ;3,退一步想,即使逃出来了,但是反政府军的势力那么大,肯定逃不了多远就被抓了……种种这种可能性的猜测,使他们不敢walk out of the line any further ,only to stay fast to horror and terror .
多深的爱才能使得深入虎穴去找男友;多坚强才能忍受集中营版的苦和难;多勇敢多聪明多侥幸才能成功逃离这地狱;多绝望当你发现原来能够信任的竟然同流合污;多可怕当你的国家成为人民的敌人;多幸福当你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艾玛·沃特森演出了一个可敬可爱可怜的女神,但愿男人不要冒险置家人于险境。据说电影上映之后差评如潮,指责影片是在当年的受害者伤口上撒盐,但是历史不应该被揭露、不应该被更多的人熟知和唾弃吗。影片揭露了那个反乌托邦式的团体背后的残酷,指出了现实的阴暗与卑劣,还好他们终究是逃了出来,为他们的胆色与勇敢喝彩。
the ugliness of human being and the courage from love, the us-backed military regime ,the sin of us.
如果没有那些执着的人,这个世界将有多少罪行将被彻底掩埋在时间的沙尘之下。但可悲的是,即使真相被揭露,我们有时也只能对那些罪大恶极之人施以道义上的谴责,而无法进行任何实质性的审判。1973年智利政变,德国夫妇丹尼尔被独裁者皮诺切特的秘密警察绑架,莉娜跟踪他们到一个封闭社区Colonia Dignidad,智利军政府将那里作为刑讯和秘密人体试验的基地,由前纳粹分子保罗·费舍尔统领,莉娜假意加入他们,以伺机救出丹尼尔。
逃离慕尼黑的既视感和金凯瑞追飞机的结尾尽管节奏紧张但还是映射着手法老套的结局,但是很尊重历史的说,为自由而奋斗的人,总要在生和死之间做出选择,这种选择来自本能的求生欲和个人价值观的完整体现~。
好看哒 爱玛女神前面几部烂片看得我肝疼……这部翻身惹~敲好看
电影还是不错的,就是艾玛真的一脸高智商,谁看见她都会很警惕吧...
有关这种揭露历史的电影不管谁演都还是带着沉重 艾玛长大啦 这是小时候看哈利波特系列之后第一次见赫敏啊哈哈 好奇她的白色蕾丝内衣 北鼻想要同款 不过估计暂时买不起
艾玛演的永远是婊子角色,符合她本人的气质。
一百多分钟的电影,十多分钟后,每一分钟都好方
#TIFF2015# 德国版的逃离德黑兰,我特么买了首映门票各种手段心计坐前排你告诉我艾玛沃森人在洛杉矶,你个没有代表作演技小学生的英国范冰冰,我马上哭晕在厕所给你看! Q&A时请了当年受害者来做影片顾问,真是满凝重的。
影片试图表现多层次但失败导致结构松散,剧情也存在诸多不合理。Daniel裸身围裙装印象深刻,Nyqvist饰演的反派非常到位,艾玛沃森表现有所惊喜。片尾真实事件照片为这段封存的历史平添厚重感。3.5/5
前半段拖沓,但在展现“尊严殖民地”组织的生活片段上还是很震撼,后半段高潮迭起,颇有《逃离德黑兰》的韵味,但故事本身没有太大的看点,所以显得全片太普通了。丹尼尔·布鲁赫和艾玛·沃森完全不搭,而且后者的演技真够烂,也许是受了《东方》的影响,总感觉女主角如果给布里特·马灵演会好很多。
不愧为戏里戏外都是人道主义救援者滴艾玛沃特森真是太爱你了。。。
多深的爱才能使得深入虎穴去找男友;多坚强才能忍受集中营版的苦和难;多勇敢多聪明多侥幸才能成功逃离这地狱;多绝望当你发现原来能够信任的竟然同流合污;多可怕当你的国家成为人民的敌人;多幸福当你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艾玛·沃特森演出了一个可敬可爱可怜的女神,但愿男人不要冒险置家人于险境。
我是在德国电影院里在震撼中看完了这部电影。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只能通过电影的方式去触摸去掀开血淋林的历史,即使电影在震撼,也无法做到对历史上遭受迫害的人所经历之事的感同身受。艾玛的演技和当年那个小赫敏相比成熟了很多。
艾玛同学演技越来越好。整个片子看下来总觉得不是那么酣畅淋漓,少了些矛盾激化的点,有些地方略不是很合理,然而小心情依然是沉重难过的,尤其最后字幕出来即便被发现了依然该怎么样还怎么样,又现实又残酷。PS:艾玛女权主义已经表露无遗。
好精彩!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没有看过还原历史类的惊悚片了,这部绝地逃亡颇有几分让我想起了“飞越疯人院”。在大荧幕欣赏这种环环相扣险象环生绝对是一种享受。
#tiff15 几乎全英文的对白设定太怪
故事背景格局太大,电影格局太小,最大的亮点还是反派。到最好还是一部讽刺黑暗的爱情片。
嫁给机长吧
最后半个小时精彩,前一个多小时有点闷
据说电影上映之后差评如潮,指责影片是在当年的受害者伤口上撒盐,但是历史不应该被揭露、不应该被更多的人熟知和唾弃吗。影片揭露了那个反乌托邦式的团体背后的残酷,指出了现实的阴暗与卑劣,还好他们终究是逃了出来,为他们的胆色与勇敢喝彩。
前半段《我的坑逼男友》,后半段《我的坑逼国家》。算是Emma近几年比较好的一部了,至少比上一部《回溯迷踪》强多了,不过也得益于这一部的故事性更强,整体更具观赏性,有几个小高潮拍的还不错,后面的反转没有弱掉,不容易。每每碰到这类政治片,南美各国总是被黑的首选对象(招谁惹谁了...)
电影最后说什么都没有改变,正好这几天爆出来某小国文件,几番遮掩死赖后依然什么都不会改变,极权社会让人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