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志愿军战火记忆

第5集完结

主演:内详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普通话年份:2023

 剧照

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1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2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3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4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5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6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13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14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15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16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17志愿军战火记忆 剧照 NO.18

 剧情介绍

志愿军战火记忆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这是一档致敬历史英雄,讲述抗美援朝战争中无畏勇士们的真实故事的纪录片。每一集,我们将深入挖掘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通过精彩的叙述和珍贵的影像资料,呈现出韩德彩、王清珍、柴云振、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们的感人事迹。他们在战火中展现的勇气、坚韧和无私精神,将在这个纪录片中得以铭记和传承。跟随我们,一同探寻这些英雄的智勇之举,感受他们的崇高信念,一起重温那段伟大历史,向那些无畏的英雄们致以敬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阿育王原声1920:邪灵重现男才女貌2007拉斯维加斯快车道蒸发密令似曾相爱又归来倔强甜心罗马假日(2017)后记1983蚂蚁男孩拼字王奇葩侦探瑞普·凡·温克尔的新娘(电视版)生命宛如致命恶疾一颗钮扣我杀人第一季阿飞黎明的河边钦奈风云四个毕业生鬼马智多星寻羊勇探机甲战士第58届格莱美奖颁奖典礼假面饭店在远处永远守候着你阴宅不留人

 长篇影评

 1 ) 观后感

志愿军第63军铁原战记,讲述了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时期的铁原阻击战,63军凭借层层阻击,阻挡美军十多天的进攻,为后方铁原物资、人员的撤离,以及第二道防线的构建争取了宝贵时间。如果没有第63军用全军将士换来的这十几天时间,不说改变朝鲜战争的最终结局,但至少是多挽救了几万乃至十几万志愿军的生命。

当时的战士,一腔热血,保家卫国,在装备极端落后的情况下,凭借“月亮攻势”、“礼拜攻势”(打夜战、带着的粮食弹药最多只能支持7天),硬是能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打了个平手。印证了一个道理:战场上,人,才是决定性的因素。补给、武器不足,但我们的战士们有着保家卫国的崇高理想精神。

今天的和平生活,不是别的国家施舍出来的,而是我们的先辈们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拼出来的。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更要缅怀先烈,砥砺前行。

实话说纪录片拍摄的一般,有些拖拉,铁原阻击战的一些细节讲的也不太清楚,但也值得高分,因为再不拍,这些战场上的亲历者就都去世了。时任63军军长傅崇碧于2003年去世,188师563团团长马兆民在纪录片中出镜讲述当年的故事,但也于2018年去世,享年97岁。趁这些当年战争的亲历者们还健在时,多拍一些吧,让革命精神传承下去。他们当年用鲜血和生命为国家战斗,值得一直传颂下去。

 2 ) 请铭记这段历史

利用旅途的时间断断续续看完了,不是拍得不好,而是拍得太好,已记不清在观看过程中多少次潸然泪下,每次都需要停顿下来平复心情。今天生活在和平年代享受幸福生活的我们,都应该记住这段历史,继承这笔遗产,康奈尔大学教授说得很对:志愿军将士留下了好多遗产,其中有一笔遗产,直到今天,和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形象、国际定位都有关系。当我们重新看待这段历史的时候,不能简单去讴歌这种英雄主义,而是怎么去看待这笔遗产。请记住这些史实:朝鲜战争是有史以来美国第一场没有打赢的战争。63军将士用切断自己生命长度的方式在只需要半小时通过的铁原前线将美军狙击了13天。63军189师由一个师打成了一个团,军长傅崇碧在这场战役中瘦了25斤,后来因为无法面对牺牲战友的家属,直到去世也没再回一次四川老家。看完这个纪录片,我用我的方式向志愿军老兵表达了我的敬意:向志愿军老兵帮扶计划(微信公众号)捐了第一笔款。

 3 ) 知乎问题:为什么总有人黑民族英雄?

知乎问题:为什么总有人黑民族英雄?

作者:stephen隋
链接://www.zhihu.com/question/35474942/answer/8437486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种问题层出不穷,我原来觉得有的人信有的人不信都很正常,今天看到题主开始质疑、动摇。忍不住答一下
我经常想,杨靖宇将军在双脚冻伤身患感冒一个人被包围在吉林冰天雪地的密林中,日本人向他喊:“君是杨司令否”的时候,他想过动摇吗? 我觉得他一定想过动摇,太冷了,太久没有吃过一顿热饭—甚至是任何可以吃的东西了。此外,包围自己的那些人里面有不少还是自己以前的得力手下呢,我还好几次曾经给他们吹奏我身上的这只口琴呢!只要我点一下头,举一下手·······
不管他有没有想过这些,他倚靠着一棵扭筋子树,回答的是:“不必多说,开枪吧!”我们得以知道,是因为日本人的《满洲警察外史》中记载了这些。另据日本战史记载:当时杨完全断粮5天以上,他们搞不懂杨怎么活下来的,用铡刀铡下杨的头后让军医剖开他的胃,发现里面全部是草根、棉衣和树皮,没有一粒粮食。但是日本人的战史也不一定可信,比如他说杨将军坚持作战约20分钟。右臂中枪又用左手拔枪,身中五弹而亡。说实话我不太相信一个人怎么能够坚持二十分钟。那么日本为什么要“美化”一个敌人呢?是因为杨将军1米9多的个子?答案你我都明白,楠木正成“七生报国”他们敬佩,赵一曼忍受酷刑、杨靖宇拼死抗争他们同样也为之动容。不甚关乎是朋友还是敌人;不关乎是“皇军”还是“支那”;也不关乎你是“国军”还是“共党”!
这是气节!这是精神!这是民族魂!
如果你看过一点书你就会知道,杨靖宇当时绝没有动摇和害怕,但是肯定很伤心。他曾经五次进过日伪军的大狱,受过种种折磨而未折腰,何来畏惧,可是!令人寒心的是带队包围他的就是他曾经的手下赵廷喜;带走他的补给摧毁他的密营进而陷他于绝境的也是他原来最得力的助手程斌;把他的全部经费9000多大洋悉数带走的是他收留时仅15岁的张秀峰,这是他看着长大的人啊!甚至,连开枪打死自己的都是自己的老兵张奚若!可是没法怪他们,因为抗联的条件实在太艰苦了,实在是太艰苦了!(日编《满洲国治安小史》记载张奚若开枪射杀杨靖宇,解放后坐了两年监狱80年代还有记者采访过他)
中华民族有的时候很强,盛唐天朝,万国臣服。又有的时候很弱,一败再败,南京屠城。
国家强大不仅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我们曾经用精神力弥补时代的差距在朝鲜战场上力挫二十世纪最强大的国家。我要强调的是,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的英魂属于这个民族而不是某一个政党,就算是最坏的政党上台他们也要大力宣传每一个靠谱的或者不靠谱的为民族为国家而付出的人!为什么?中国人的精神不能丢啊!哪怕是骗,也要告诉大家,真的有不怕牺牲的人愿意为这个民族付出一切啊!
方志敏在狱中写到,未来的中国,你们一定能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念书,里面还有电灯········· 那方志敏们是为了什么?你现在告诉我说方志敏人品不好,曾经怎样怎样,我就帮你一起质疑他们,辱骂他们?
前天人民日报微博说2015年有438名公安干警牺牲在岗位上,评论里面竟然有各种骂声:五毛该死!炮灰!不珍惜生命!云云~ 哎,一声叹息。哪个政党上台都会有警察的啊!你们为什么要牵扯到政治上去啊!我们能坐在这里敲击键盘,我们看不到黑暗,那是因为有人把黑阻挡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啊!
我以前看纪录片,抗联老战士回忆说,“最艰苦的时候什么都吃光了感觉真的没有希望了,李兆麟将军就笑着跟大伙说:”等打完了仗,我请大家到大哈尔滨吃饺子,看京剧!””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这里眼泪就汩汩地留下来。
这可爱的中国

 4 ) 战争奇迹

看双方实力悬殊,真是个战争奇迹,看到志愿军全体战士的表现觉得这真是能批量制造奇迹的军队!都不怕死,谜一样的东方精神?那是饱受战争蹂躏的民族发出的呐喊!保卫来之不易的和平安稳家园的强烈愿望!毛泽东思想武装的部队!背后即是祖国!志愿军万岁!!这样的部队即使被后方登陆,也不会丝毫恐慌和崩溃,因为视死如归,为了消灭敌人早将生死置之度外。美军伤亡三分之一就基本丧失战斗力了,中国一个团2800人,从五次战役撤下来,还未修整,人员弹药没有补充,1600人直接投入铁原阻击战,最后剩264人还在坚持战斗。吃不饱饭,弹药补给没有,几天几夜没睡觉还加上行军,身上的衣服都被炮弹的气浪粉碎。阵地一直坚守到最后一个人牺牲。还有坚决执行命令袭扰敌军,掩护友军撤退,陷入绝境,弹尽粮绝,跳崖8壮士,最后幸存三人,爬回部队。部队化整为零,变成200个钉子,一个一个让敌人拔,延缓敌军前进。这些钉子阵地上的战士都抱着必死信念的坚守阵地,全部牺牲是再正常不过的结局。只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才能坚决执行这种十死无生的任务。

 5 ) 看的很感动

现在看军事新闻总是惊叹美国的武器有多么的厉害,甚至于心生畏惧,觉得假如中美冲突很为祖国担心。

可是看抗美援朝时,那武器的代差何止一两代,就是那样还是缺吃少武器弹药的,面对美国飞机和大炮的狂轰滥炸,一座山都削去几米,就这样还能守得住,内心无比的震撼。

很少没有看电视哭过了,可是这部纪录片,二三四集都给我看哭了。

 6 ) 最可爱的人

有一群最可爱的人,十六岁、十七岁、二十岁,在他们最灿烂的青春年华,跨过冰封的鸭绿江、翻越大雪连绵的长白山,把热血撒在了冰冷彻骨的异国群山之上。他们的骸骨已埋青山,但精神却给我们每一个人传承着。他们的名字理想美好:志愿军。 他们为谁的志愿呢? “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者谁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状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朝鲜战争的胜利绝不是所谓的“人海战术”,我们没有坦克,没有充足的补给,没有制空权,我们的战士还拿着抗日战争时的武器,他们枕风宿雪,很多时候连粮食都吃不上却在这样绝对劣势之下打赢了这场残酷的战争。近三年战争,拥有现代化武器的联合国军不仅没能向前推进一米,反而丢掉了大面积土地。 英勇的邱少云、黄继光、李家发、杨连第,绝对不是个体,在志愿军的阵营里,有无数个他们坚守阵地到最后一刻,直至流干身体里的最后一滴血。我们还有无数像张桃芳、胡修道、郭恩志、孔庆山、蒋诚这样的战神。单兵作战32天,击发442次,斩获214杀,而自己毫发未伤,全身而退。这也绝不是虚构和神话。 还有总司令员,“谁能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你看,我们有着最出色的指挥官和最英勇善战的战士。还有着最坚定的信仰。为什么总有人提起这场战争能轻而易举抹杀他们的功勋反而去涨敌人的威风呢? 是的,朝鲜战争很苦很惨,冰雪长津湖、绞肉机上甘岭、铁原战役提起来都是无法想象的伤痛,我们二十多万好儿郎长眠于异国他乡的寒冬,那是最寒冷的冬天。 在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经济水平、后勤补给极端不对等的情况下,你说他们能胜利吗?能!这群英勇无畏的小伙子们胜利啦! “敌人腐烂成泥土,战士辉煌化金星。” 敌人永远不会理解理想主义的伟大。 这场战争是当之无愧“立国之战”,一扫了整个近代史的屈辱,我们都不应该忘记。 但如果有人要拍朝战,要拍上甘岭、长津湖,这人至少不应该是管虎和陈凯歌。不会是金刚川。 我十二分真心给大家推荐朝鲜战争纪录片《铁在烧》,没人能忘记63军在铁原的壮烈。当然志愿军最不缺的就是像63军一样勇猛无畏的战队。

 7 ) 评价朝鲜战争,一将功成万骨枯,并不恰当

2021年6月28日,看完了一部纪录片——《铁在烧》,片中讲述了朝鲜战争第五次战役后段,铁原阻击战的始末经过。 摄制组在拍摄时,采访了无数幸存的老兵,其中一位老人隶属志愿军第63军188师,当他用朴实的语言去解释志愿军为何如此英勇无畏时,一首插曲《我的祖国》缓缓响起,顿时潸然泪下: “我们路过平壤时看到一个老太太,拿了个锤子,敲一个三脚架,当当当……,说敌人飞机来了,报警。我看到这种情景之后,流泪,难过,就觉得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是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状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许多国家不理解朝鲜战争中的中国,他们称之为谜一样东方精神。那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一个长期被压抑的民族,最后在追求民族独立解放的时候,火山一般爆发的能量。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国才有家!时代远去了,九死一生的亲历者都已是风烛残年,70年前的中国志愿军,我们这代人永远不会懂。但是,我希望当现代的人们去看待当年那段历史的时候,不要仅仅停留在对英雄主义的讴歌。精神的遗产,在立国、建国、兴国之中,都是有用的。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但是,评价这场战争,一将功成万骨枯绝不恰当!无数志愿军战士的牺牲,绝不是为了某个朝廷的延续,更不是为了某个将帅的功成,他们是为了祖国,为了家庭,为了那些爱他们和他们爱的人。

 短评

和数天吃不上食物,还要承受每小时约4500吨的大口径炮弹的火力覆盖相比,我生活中遇到的那点困难真的根本算不了什么。

8分钟前
  • 夜尽天明
  • 推荐

一口气看完 哭了一下午 如今步履蹒跚的老人们 曾经是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斗士 十七八岁的年纪就已经在改变山河的模样 困于异乡的尸骨 失落在战火中的姓名 这份恩情要如何才能偿还啊。。

13分钟前
  • 露井桃
  • 力荐

最可爱的人

16分钟前
  • Yurikhan
  • 推荐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向老兵致敬

18分钟前
  • Martin,真心热爱生活
  • 力荐

用一句那兔的台词:我们在这里钻防空洞,是为了祖国的亲们不用钻防空洞,我们吃炒面配雪,是为了亲们可以为甜咸豆腐脑战上十页,亲们,你们的梦想,交给我来守护吧

20分钟前
  • 秉子
  • 力荐

抗美援朝可以拍100部五星级大片,可惜无能的中宣部!

21分钟前
  • Candidate
  • 力荐

幸福并感激着

25分钟前
  • iceAlex
  • 力荐

大年初一组织留队的战友们看的这部纪录片,集合后大家问我看什么,我说看看个让我们过年不想家的纪录片,虽处和平年代,或许我们精神层面再也回不到那个年代的军人对国家对民族的奉献对个人牺牲的不吝,但是,我还是要瞻仰老一辈革命军人的民族气节。

27分钟前
  • Think123
  • 力荐

看完了改五星。向那支天下第一轻步兵致敬

30分钟前
  • sirs
  • 力荐

讲的五次战役的铁原阻击战,引用的史料分量够,节奏把握好,bgm给力,我这个看电视基本不怎么掺感情的都看哭了。狠狠的抽了那些说志愿军用人海战术的人的脸。向老兵致敬,那个年代有信仰的脊梁

35分钟前
  • 左海深沉的培根
  • 力荐

此战中方(第63军)称之为铁原阻击战,开始于1951年6月1日。美方将这次作战归于Piledriver行动反击战一部分,起始于1951年5月末。美军参战部队为第1骑兵师与第3步兵师进攻铁原,第25步兵师进攻金化。此战志愿军伤亡惨重,几乎减员一半,而美军伤亡根据美方公布数字为231人死亡、1787人负伤。

36分钟前
  • 朔風
  • 推荐

看完减一星,五星献给志愿军和历史。

40分钟前
  • bf5525
  • 推荐

“他们出生于苦难的旧中国,却从来勇敢无畏。”60几年前他们在半岛浴血奋战,才保住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喜乐平安,才让键盘侠们能够坐在电脑前吹着空调吃着零食质疑他们的不朽功绩。

44分钟前
  • 荔枝儿酱
  • 力荐

看完热泪盈眶,长久沉思。国内关于抗美援朝难得的高水平纪录片,最可贵的地方是对参战人物命运的挖掘,无论是中国将士还是美国将领。大量三八线附近的航拍解读更是罕见,强烈推荐。

46分钟前
  • Hilary木鱼
  • 力荐

“上去一个师,下来时候只有一个营了”“我们班长枣强人,让炮弹炸的没了,就找到一只鞋”“我们在这里吃雪,是为了祖国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点一盏灯,亮亮堂堂的想吃啥就吃点啥”向伟大的志愿军战士致敬!

49分钟前
  • ly5225
  • 力荐

“我们在朝鲜,路过平壤看见一位老太太,拿了个锤子,敲那个三脚架挂着一个道轨,当,当当,说敌人飞机来了,报警。我看到那种情景以后,流泪,难过。就觉得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着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者谁来了,来欺负我们

50分钟前
  • 校长
  • 力荐

热泪盈眶 拼命的控制住自己的眼泪 不知道那些老兵如果看到90周年的大阅兵 会不会都成了泪人 美军陆空军拥有无与伦比的夸张优势 可是 我们硬是顶住了……

53分钟前
  • Kyri
  • 力荐

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是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情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57分钟前
  • 凯尔特喵
  • 力荐

既然能拍出这么好的纪录片为何关于朝鲜战争只能拍个《我的战争》?63军以连、排为单位阻击美军,顶着“范弗里特基数”的火力,顶住了一波一波的进攻,不也是传奇吗?唉😔,希望有个好导演拍一拍真正的抗美援朝大片

1小时前
  • 小鹿
  • 力荐

“我们的精神绝不是谜,我们的精神绝对是爱国,就觉得我们在朝鲜有一个信念,我们中国遭到日本鬼子烧杀抢掠,受过这个罪,到了朝鲜一看,朝鲜老百姓受的那个特别是北部受的那个苦,我们就有一个信念,这种惨状不能在我们祖国再重演,所以我们就是死,也要把敌人顶回去……我们在朝鲜,路过平壤看见一个老太太,拿了个锤子,敲那个三脚架挂着一个道轨,当当当,说敌人飞机来了,报警,我看到这种情景以后,流泪,难过,就觉得我们的母亲再不能遇到这种状况,我们的母亲,我们的乡亲,我们的同胞不能再去冒着寒风敲这个警钟说日本鬼子来了或者谁谁来了,来欺负我们来了,这种状况不能在我们国家出现了。”

1小时前
  • 苏斯洛夫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