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我们总是要为我们的所作所为负责。我们是自由的”
“即使我忘了我有责任,可我仍有责任”
“我想告诉你,你是无处可逃的。everything is beautiful,你需要的仅仅是对某事产生兴趣。”
“毕竟,东西就是他们本身”
“消息就是消息,盘子就是盘子,男人就是男人,以及生活....就是生活”
一个人为什么必须说话呢?
人不应该常常交谈,而应该活在沉默中。
有时候说的越多,言语表达出的东西越少。
看法国电影配英文字幕的中国观众。
不知道为什么就变成了这样。
但证明好电影阻拦不了。
人们想看的冲动。
除结尾不喜欢。
挖到宝的。
一天。
真好~
嘻~
Great Movie 戈达尔。60年代,我们都去看让-吕克·戈达尔,我们冒雨站在三便士电影院外,等待下一场《周末》(1968)的放映。有一年纽约电影节放映了他的两部电影,还是三部?有一年在多伦多电影节上,戈达尔说:“电影不是车站。电影是火车。”或许相反。我们点点头。我们热爱他的电影。在那些日子里,我们谈论戈达尔,就像我们在《低俗小说》后谈论塔伦蒂诺一样。我记得我写过一句评论:“他的摄影机旋转360度,两次,然后停下,朝另一个方向移动,只是为了表明它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如今,戈达尔这个名字却让大多数电影观众一脸懵逼。配有字幕的电影过时了。艺术电影过时了。有自我意识的电影过时了。试探电影艺术边缘的电影过时了。现在,这一切都是关于广大观众的:它必须因其狭隘的品味才能得到赞扬,它必须去迎合。然而,当史密斯飞船乐队进入摇滚名人堂时,我漫不经心地看着电视,心想,如果曾处于更激进的十年的他们能够死灰复燃,那戈达尔为什么不能? 我本来是想选《精疲力尽》的,因为它拉开了法国新浪潮的序幕,让我们都在谈论“跳切”,让贝尔蒙多成为明星。但这有张新的DVD《随心所欲》。我把它放进机器里,五分钟内我就着迷了,以至于我无法离开座位,直到它结束。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当我看到苏珊·桑塔格形容它是“我所知道的最非凡、最美丽、最创新的艺术作品之一”时,我并不感到惊讶。 它讲述了娜娜的故事,由安娜·卡琳娜饰演,当时她是戈达尔的妻子。她有着白瓷般的肌肤、警惕的眼神、亮丽的黑发、时髦的服装,她总在抽烟,隐藏她的感情,她是一位巴黎的年轻女子。开场镜头展示了她的侧脸和正脸,就像是警方拍摄罪犯时的脸部照片,我们在整部电影中都会看着她,试图读懂她,因为她什么都不愿透露。每个镜头都是从米歇尔·勒格朗的音乐开始的,然后戛然而止,再从下一个镜头开始,就好像在说,音乐会试图解释,但还是失败了。在接下来的镜头中,我们看到她的背影,在咖啡馆里,和一个名为保罗的男人谈话。我们得知他是她的丈夫,她已经离开了他和他们的孩子,她有一个不太明确的进入电影圈的计划。 摄影师拉乌尔·库塔尔让他的摄影机来回移动,先是在娜娜背后,然后是在保罗背后,我们可以在镜子里瞥见他们的正脸。戈达尔说“这部电影是通过第二种方式来拍摄的”;摄影机不仅是记录装置,还是观察装置,通过它的移动让我们意识到它看到了她,对她好奇,先看这里,再看那里,探索她所处的空间,思索。 这部电影分为12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各自的标题,就像一本老式小说。她玩弹球游戏。她在一家唱片店工作。她需要钱。她试图从看门人的办公室偷走她公寓的钥匙,但被抓住了,被反拧着手臂带到街上。她既没有家也没有钱。这是她的错,还她是命运?她为什么要离开保罗?她对她的孩子没有感情吗?电影没有说。她面无表情。她去看电影(德莱叶的《圣女贞德蒙难记》,关于一个被男人审判的女人)。她甩了给她买票的人,并在酒吧遇到了一个想给她拍照的人。她因一张“掉落的”1000法郎钞票而被警察逮捕。她来到妓女工作的街道。她让一个男人勾搭上了她。她不让他吻她。 摄影机就在那。在唱片店里,在娜娜与客人之间来回移动,然后转向窗外。在酒吧里,摄影机开始向左摇,然后再回头扫视。在妓女的街道上,摄影机先是看向一边,然后再看向另一边,当看到它觉得迷人的女人时,它会放慢速度。她遇到了拉乌尔,一位皮条客。当摄影机把他们两人都拍进了画面时,他说“给我个微笑”。她拒绝了,然后微笑着呼了口气,摄影机将镜头从拉乌尔身上移开,并靠近她,突然产生了兴趣。我们受到牵连。我们是摄影机,观看,好奇。摄影机所表达的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人们看待他人的方式。 著名的镜头。当客人拥抱她时,她抽着烟,看着他的肩膀,眼神空洞。拉乌尔吸了口烟,吻她,她吐出了他的烟。在巴黎除了泡吧、抽烟、希望自己有更多的钱之外,还有什么可做呢?对她来说,卖淫并不比弹球游戏有趣多少。在法国,卖淫被称为“生活”,这赋予了电影标题(注:《My Life to Live》)另一种含义。在一次单调的问答对话中,拉乌尔解释了她的新职业的规则。然后这部电影变成了一个犯罪故事,让我们想起,《精疲力尽》也以街头的暴力镜头结尾,不过在《随心所欲》中,摄影机看到了暴力时刻后,便低下了头了!看着街道,或看着它的底部。这部电影的视线离开了自己的结局。 不久前,在咖啡馆的场景中,娜娜正在和邻桌的一位哲学家交谈(布里赛·帕兰,显然是在饰演他自己)。他给她讲了个故事,一个男人从危险中逃出,然后停了下来,思考如何行走,因此丧失了活动能力。”“他第一次思考,”哲学家说,“害死了他。” 如果她思考的话会害死自己吗?我们注意到她在和老人谈话时的坦率和好奇。这来自一个一直不愿流露任何思想或感情的女人,现在她已经全部流露出来了。我们想起了保罗早些时候讲的一个故事,关于一个孩子,他解释说,如果你夺走一只鸡的外在,你就会得到它的内在,如果你夺走它的内在,你就会得到它的灵魂。娜娜全是外在。 这部电影没有多余的做作。它以一种平静、感兴趣的目光注视着。摄影机的克制使我们无法用戏剧化的方式来解读娜娜的生活。有一种不动声色的法国逻辑是,每句话似乎都以听不见的“当然”为开头。奇怪的是,安娜·卡琳娜让娜娜变得多么动人。她等待,她喝酒,她抽烟,她走在街上,她赚了些钱,她把自己交给她遇到的第一位皮条客,她放弃对自己生活的掌控。在一个场景中,她随着自动点唱机的音乐起舞,笑了,我们可以瞥见一位年轻女孩,那可能是她的内在,也可能是她的灵魂。其余的全是外在。 戈达尔说这部电影是按顺序拍的。“我要做的便是把镜头连接起来。电影摄制团队在样片中看到的或多或少就是观众看到的。”一个镜头他试图只拍一次。“如果必须重拍,那就没用了。”所以库塔尔的摄影机是第一次观看,这就是为什么它如此全神贯注,如此好奇。我们看到了它所看到的,看到了娜娜的生活,没有排练,一次通过。这部电影的效果令人吃惊。清晰、尖刻、不动声色、突兀。然后结束。这就是她的生活。
疙瘩儿的娼妓——黑短发大眼睛,懂电影会跳舞,聊哲学谈情感,爱抽烟性冷淡,有个性多薄命
所谓才华,就是做什么都对。
[2019年10月戈达尔√] 奖项收割机时期的戈达尔。可能做得最有趣的还是声音,技巧用的比较节制(跟他最具挑衅的片子比起来)但是不少地方依然很新颖(旁白、音乐、完全静场等等用的都很不错,皮条客朗读法国妓女现状那段太讽刺了,戈达尔应该自己还担任了一段配音[imdb显示未署名])。除了有趣的小标题之外还用到了字幕技巧。把女主角的脸跟德莱叶的[圣女贞德的激情]混剪非常好。最后拐到存在主义哲学探讨上其实有些跑偏了。
透析生活的娼妓,命运如纸薄,禁不起这么执着的追问。形式感更强,零散碎裂,又精光毕现。
《圣女贞德受难记》的片段——对肩上脸部的突出、《朱尔与吉姆》的海报,遮挡乃至背对观众的对话与消除环境声配合主角的思考和给观众留下空隙。和哲学家对话、爱伦坡的故事,以及爱上想要摆脱后的突然死亡,都完美的融合在影片的叙事氛围中。当然此片最动人的还是Nana的神情——如此神秘如此迷惘。
Godard月,16号晚在BFI终于见到了我多年女神Anna Karina,一位健谈、和蔼可亲又有趣的女士,对了话,如梦似幻……
戈达尔第3部长片,威尼斯评审团大奖。1.12幕分段,依镜头次序拍完并只取初拍镜次,镜头运动宛若人眼般活力四射,好奇主动。2.内外多重文本,女性欲脱离边缘地位"男性化"只有死亡,一如[圣女贞德蒙难记][椭圆画像]与火枪手波尔多斯。3.中断的配乐与突然静默,机关枪抖动式跳接。4.第11幕,语言与爱。(9.5/10)【2021.1.9.上海影城2K修复版重温】还是在玩混搭与解构,如纪录片式拍摄风格+各种游戏式间离手法;分章节/分幕制造断片感,却又在每一幕开头写明情节、人物或环境的关键词;突兀却点题的哲学论文式探讨,对语言的反思与声画分离实验上承[女人就是女人],妓女议题则下启[我略知她一二]。消去配乐的[圣女贞德蒙难记]与咖啡馆窗外的假街景很间离。从后方与侧面多角度拍卡里娜,果然真爱。其他迷影梗:露易丝·布鲁克斯式发型,[祖与占],墙上的泰勒。
法国新浪潮时期各种刻意标新的手法看着真是特别烦。
2021-1-9重看;特写、移镜、长镜、空间、构图、阴影。开场酒吧里背部的来回凝视,《圣女贞德》的面部互文,谈论《基督山伯爵》波多斯的哲学家,跑过《祖与占》的海报,爱伦坡的故事,结尾与《精疲力尽》的呼应。十二个章节的结构与随性灵动的调度设计。
“黑短发大眼睛,懂电影会跳舞,聊哲学谈情感,爱抽烟性冷淡,有个性多薄命”
她说:"我举手,我有责任;我转头,我有责任;我不高兴,我有责任;我抽烟,我有责任;我闭上眼睛,我有责任.即使我忘了我有责任,可我仍有责任.我想告诉你是无处可逃的.凡事都是好的,你需要的仅仅是对某事产生兴趣.毕竟,东西就是它们本身."其间,不经意地舔着嘴唇.
资料馆…看到好几个戈达尔哲学退场的朋友…还有好几个戈达尔美学屏摄的朋友…还有好几个在戈达尔式只有画面没有声音时义务配音的呼噜兄…
8.4 十二幕剧,正侧面看个遍,就后脑朝着你,妓女行业介绍,绕台球室独舞。她看圣女贞德看哭了,她不是个妓女,她是个存在主义妓女。
安娜卡里娜乃至全片那种令人难以抗拒的优雅与忧郁,台词间的微妙联系,圣经般的摄影,极简却细节丰富,戈达尔精确的调度水平可见一斑,和精疲力尽时期区分开来但还完整保持了自己的风格,美妙。
桑塔格那篇著名的影评,其实也只是点到为止,开了一个小小阐释的角度。但是结论却很清楚,这是一部除了结尾,几近完美的电影。
“人生在世”。戈达尔镜头里的安娜卡丽娜永远美丽又充满灵气,她就算变成卖淫女我也觉得她纯洁得像天使。。“把自己借给他人”原来是这个意思。。。天啦噜一天之内看了两部这么不同却各自精彩的电影,我愿意死在影院!
“说话越多,没有意义的话也就越多…不用说话也能生活,一想到这点我就觉得很惊讶” 第二部戈达尔,感受好一点了…喜欢“吹气球”、“桌球室跳舞”、“妓院抽烟”三场戏。娜娜的美,是镜头都不足以构画的!
戈达尔对其跳剪、宣言等独特手法最为节制的一部电影了吧。可能真是太爱安娜,以致于不舍得“随心所欲“的雍破坏一切的新浪潮思想和政治化电影做法,去破坏贞女与妓女的形象平衡度,以及那些从中蔓延开的完整悲剧。
戈达尔让观众忘记了女主角的妓女身份,就像卡拉克丝让观众忘记男女主人公以外的世界一般,两人都拥有专注的叙述力量,叙述,叙述~
本该给观众留下些什么情感的故事,最终却给观众留下一堆思考,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吧。但是,戈达尔本人无疑也是个矛盾体:他一方面强调着语言和交流,另一方面又显而易见地拒绝着观众,无论他怎么诡辩;一方面让一切都发生在最表象的画面上,拒绝给予解释,另一方面却又因为他的影评人身份作祟,不断地通过引用/反对他者来构建自身。不如这么说:当他试图站在电影反面的时候,也一定丢掉了一半电影。